❶ 鑽石都有哪幾種顏色哪種最好
鑽石一般以最無色最透明的為最好。鑽石可分成四個顏色系列:無色透明至淺黃色系列、茶色至褐色系列、灰色系列及彩色系列。絕大多數首飾用鑽石屬無色透明至淺黃色系列,也只有這個系列的鑽石建立了明確的顏色級別、分級規則和相應的標准樣石。
鑽石的顏色是怎麼形成的
科學家們經過對世界不同礦山鑽石研究發現,鑽石的形成條件一般為壓力在4.5~6.0GPA的環境下,相當於出產的地方要達到地表以下150~200千米深,所需溫度一般最低在1500攝氏度,有不同的層級,有的可以低到1100攝氏度。
鑽石的晶體結構是一層一層的石墨,這樣的結構可以使之不斷增大。當地殼變動有火山噴發時,可以使得地下深度成長的鑽石,通過噴發的過程到達地表。所以岩漿並不是鑽石的母體,而是鑽石的攜帶者,是鑽石的運輸帶。
當可見光穿過鑽石,寶石吸收了特定波長的光,同時將其餘的光反射到觀察者的眼睛,這個過程被稱為選擇性吸收。所有物質及鑽石的顏色都取決於物體對光的選擇性吸收。
如果一個物體只吸收少量或者沒有吸收光譜顏色,那麼它就會呈現出無色或者白色。如果整個光譜的顏色都被吸收掉,則物體呈黑色。在黑色與白色之間有無限種顏色的可能性。
換言之,正是選擇性吸收決定了你的鑽石的顏色。在鑽石中,氮原子(或其它雜質)的存在決定了鑽石吸收波長的能力,也因此決定了鑽石的顏色。由於狗的眼睛處理波長的方式與人類不同,因此它看到的鑽石顏色會與你大相徑庭。
碳原子錯位或內部晶格變形。塑性變形程度越高,棕色越深。包括真正意義上的塑性變形和不可恢復的永久變形。可以說,這樣的變形是晶體結構的一種缺陷,然而紅色、粉色和褐色鑽石由此產生,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❷ 鑽石顏色等級表
鑽石顏色等級,從字母「D」(代表無色)開始,隨著顏色逐漸加深一直排列到字母「Z」(代表淺黃色、淺褐色),共23個等級:
D,E,F(無色級鑽石):這一類級別的鑽石極其稀有,價格不菲。
G,H(近無色級鑽石):算是性價比最高的。
I,J(近無色鑽石):略微有一些泛黃,普通人可能難以察覺,是小預算的上佳選擇。
K,L,M(微黃/微褐鑽石):黃色調相對明顯,日常佩戴可能會看到,大多數人可以輕易用肉眼分辨出來它們。
N,O,P,Q,R(略淡黃鑽石):黃色調比較明顯,可憑肉眼在鑽石中看到微弱的顏色。
S,T,U,V,W,X,Y,Z(淡黃鑽石):顏色較深,火彩差,普通人都可以看出鑽石具有明顯的黃色調。
❸ 莫桑鑽的顏色級別是多少有D色的嗎
莫桑鑽屬於鑽石的一種,有D色,鑽石的顏色級別為:GIA把無色到淺黃色或淺褐色系列鑽石顏色變化劃分為23個連續的顏色級別,由高到低用英文字母D、E、F、G、H、I、J、K、L、M、N、O、Q、R、S、T、U、V、W、X、Y、Z代表不同的色級。
GIA 的 D 到 Z 顏色分級系統可用於衡量鑽石的無色程度。字母「D」代表無色鑽石,後面各個字母則代表略帶黃色或褐色的鑽石。GIA 將鑽石顏色分成五組:
1、無色 (D-F):最罕見,因此也最珍貴。
2、近無色 (G-J):除受過訓練的分級師外,其他人難以察覺的顏色。
3、微 (K-M):未受過訓練的人士仍舊難以看出的顏色。
4、極淡 (N-R):未受過訓練的人士可憑肉眼在更大鑽石中看到的微弱顏色。
5、淡 (S-Z):在各種大小的鑽石中均可看到的顏色。鑽石呈現淡淡的黃色或褐色,但是其顏色不足以被視為「彩色」鑽石。
(3)褐色鑽石是什麼擴展閱讀:
鑽石顏色是彩色鑽石最重要的因素。彩色鑽石是明顯呈現黃色、褐色、粉紅色、紅色、藍色、橙色、紫色、綠色、灰色或黑色的鑽石。這不包括正常顏色范圍內的略帶黃色、褐色或灰色的鑽石。擁有天然顏色的鑽石被稱為彩色鑽石或彩鑽。
GIA 對彩色鑽石的分級與無色鑽石不同。不同於 GIA 用於無色至淺黃色鑽石的 D 到 Z
分級系統(基於桌面朝下觀察鑽石時所呈現的無色程度),用於彩色鑽石的分級系統以正面朝上觀察鑽石時所呈現的顏色程度為基礎。
GIA
用於描述彩色鑽石的術語包括:微、極淡、淡、淡彩、彩、暗彩、濃彩、深彩和艷彩。一般而言,彩色鑽石的顏色越濃越好。例如,深彩和艷彩鑽石的顏色比淡彩鑽石更濃,所以通常也更貴重。色調也非常重要:例如,顏色極深(暗彩)的鑽石可能不及被分級為濃彩的較淺鑽石受歡迎。
❹ 鑽石種類都有哪些
1.藍白鑽
一種純凈得像水一樣的無色透明鑽石,其中尤其帶淡藍色為最佳。如"世紀之星(Centenary)"等。
2.紅鑽
一種粉紅色到鮮紅色的透明鑽石,其中尤以鮮艷且深紅者為稀世珍品。澳大利亞是其主要來源。 ( 在紅色彩鑽分級上只有一級就是Fancy Red,沒有Fancy Intense、Vivid、Light Red)
3.藍鑽
一種天藍色,藍色到深藍色的透明鑽石,其中以深藍色者為最佳。這種鑽石與所有其他顏色的鑽石不同,它含有硼的元素且具導電性能。因其特別罕見,故為稀世珍品。如世界名鑽"希望(The Hope)"等,南非普里米爾礦山是其主要來源。
4.綠鑽
一種淡綠色到綠色的透明鑽石,大多因為晶體結構變形而產生,顏色通常只在鑽石表面,綠色鑽石不容易有草原綠茵般的明亮色彩,其中以鮮綠色者的價值最為不斐。如名鑽"卓士登(The Dresden)"是世界最大的綠色鑽石。
5.紫鑽
一種淡紫色到紫色的透明鑽石,比無色鑽石貴三倍,其中尤以紫紅色者為稀世珍品,前蘇聯是其主要來源。
6.彩黃鑽
一種金色的透明鑽石,是有色鑽石中的常見品種,若顏色呈現金黃亮彩「金絲雀黃」,如第凡尼名鑽(The Tiffany)其價值驚人,1983年當時估計已有1200萬美元。
7. 橘色鑽
橘色乃黃和紅色的混和體,通常色調較深呈棕色的感覺,而純橘色於天然彩鑽中至為稀少罕見。1977年10月紐約蘇富比拍賣上,5.54ct的Fancy Vivid Orange(Pumpkin Diamond)以一百三十多萬美元的高價售出。
8.黑鑽
黑色金剛石通常不能作為寶石級鑽石,但世界名鑽"黑色奧洛芙(The Black Orloff)"據傳是印度聖廟中鑲於聖象上的鑽石,又稱梵天之眼。鑽石的4C標准指的是:鑽石重量(Caratage),鑽石切工(Cut),鑽石顏色(Color),鑽石凈度(Clarity)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4C):
(1)顏色(Colour):以無色為最好,色調越深,質量越差。在無色鑽石的顏色分級里,頂級顏色是D色,依次往下排列到Z,我們在這里只說從D到J的顏色級別,D-G是無色級別,G-J是近無色級別,從K往下就基本沒有收藏和佩戴意義了。因為從K往下鑽石就會逐漸偏黃,我們選鑽的時候,盡量選H 以上的顏色,I-J的級別雖然也在近無色的范疇,但多少也能察覺到一絲微黃.具有彩色的鑽石,如:紅、粉紅、綠、藍色等,又屬於鑽石中的珍品,價格昂貴。其中又以紅鑽最為名貴.
(2)凈度(Clarity):凈度分級的依據是內含物的位置,大小和數量的不同來劃分的.凈度級別由高到低詳細可分為FL,IF,VVS1,VVS2,VS 1,VS2,SI1,SI2,SI3,P1,P2,P3.應在十倍顯微鏡下仔細觀察鑽石潔凈程度,瑕疵越多,所在位置越明顯,則質量越差,價格也相應地要降低。
(3 克拉重量(Carat):在其他三C相同的情況下,鑽石的價格與重量的平方成正比,重量越大,價值越高。鑽石的重量是以克拉為單位的。1克拉(ct)=0.2克(g)。把一克拉平均分成一百份,每一份是一分,商場價簽上標的0.3ct,0.4ct就是我們說的30分40分.
(4) 切工(Cut):一顆鑽石的原石,即使扔到大馬路上也不會有人去注意,是切工賦予了它第二生命,讓它有著絢麗的火彩.切工是指成品裸鑽各種瓣面的幾何形狀及其排列的方式.切工分為切割比例,拋光,修飾度三項。每一項都有五個級別,由高到低依次是EXCELLENT,VERY GOOD,GOOD,FAIR,POOR.一般我們所見的都是標准圓鑽型切工。頂級切工的石頭,它對於光線的反射可以達到一個最接近完美的比
❺ 黑色鑽石和褐色鑽石到底有沒有收藏的價值
在彩色鑽石里,黑色和褐色的鑽石的價值最低,但也算是彩色鑽石
絕大部分的黑鑽石是由於鑽石內部的包裹體(雜質)過多過密,光線無法穿越而導致。而未摻雜質的黑鑽石可以說是極其稀有的。
黑鑽石屬於是工業用鑽,主要用於探採石油時鑽入岩層的鑽頭,開挖隧道的斷面機鑽頭,牙醫用的鑽頭,切割和研磨寶石的鋸片和砂輪片等。因成本關系,黑色鑽石目前被人工鑽石逐步取代。
普通的1克拉黑鑽石價值約1000-1500人民幣,而未摻雜質的黑鑽石的價值是非常非常非常高的。因為黑鑽石的價格不夠透明,普通貨又很普遍,請廣大朋友不要輕易收藏黑鑽石,以免有所損失。
❻ 鑽石有顏色嗎那幾種
有,鑽石三大系列顏色包含:開普系列,褐色系列,彩色系列。
開普系列:包括無色、淺黃至黃色鑽石;
褐色系列:包括不同強度的褐色鑽石;
彩色系列:包括粉紅、紫紅、金黃、藍色、綠色等鑽石。
除了通常所說的無色鑽之外,天然鑽石還可以有許多有顏色的鑽石,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粉鑽、紅鑽、藍鑽,然後就是綠鑽、黃鑽、黑鑽。
其中,每一種色系的鑽石又可以根據顏色的深淺分為多種顏色,比如粉鑽就包括比較淡的粉紅以及玫瑰紅兩種顏色,黃鑽也可以包括黃色、金黃色甚至還有琥珀色。
通常所說的無色鑽,有些會也呈現了一些淡淡的黃色或者其它顏色,當然,正常情況下鑽石顏色越透明,其品質越高。
(6)褐色鑽石是什麼擴展閱讀:
鑽石的顏色等級:
顏色分級採用比色法對鑽石顏色進行等級劃分。鑽石的顏色分級是人們在長期的實踐當中為了滿足鑽石貿易的需要而不斷總結摸索建立起來的,彩色鑽石由於極其稀少,且在實際操作存在一些技術難題,至今未有成熟的分級規則,彩色鑽石的分級標准以IGI和GIA的標准為主。
盡管不同國家和地區分別採用不同的顏色分級體系,但這些分級體系彼此之間大同小異,根據國際寶石學院IGI等國際機構的無色鑽石顏色分級體系將鑽石的顏色劃分為23個級別,分別用英文字母D-Z來表示。其中D-N這11個級別是最常用的。
歐洲的顏色級別體系保留了濃厚的傳統色彩,以CIBJO為代表,早期將顏色劃分為6個級別,並以文字來描述每一個顏色級別。隨著歐美之間的貿易的增加,兩種顏色級別體系亦趨向一致。
我國的鑽石顏色級別基本上借鑒了國外的先進經驗,1992年在制定行業標准時採用了美國GIA、比利時IGI的分級,1996年新制定的國家標准綜合了GIA、CIBJO的兩大分級體系的優點。
制定了我國第一個顏色等級,該標准將顏色劃分為12個級別,並用D-N和<N來表示(表3-1-15)除此之外,考慮到國內鑽石貿易的現狀,還將百分數法和文字描述並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有色鑽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鑽石
❼ 棕色鑽石
棕色鑽石自古以來都有出產,但並不被人們所喜愛。過去多數的棕色鑽石都被用作工業用途。20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的阿蓋爾礦大量產出棕色鑽石。澳大利亞向全世界極力推銷棕色鑽石,利用各種方法來促銷,大力提高其接受程度。現在棕色鑽石都以法國葡萄酒來命名,冠以淺棕色鑽石為香檳鑽石,冠以深棕色鑽石為考涅克(Cognic,干邑白蘭地)鑽石。在香檳鑽石首飾設計比賽和誘人的顏色級別的促銷下,現在棕色鑽石已成為流行時尚,主要用於中價位的鑽石珠寶首飾。圖3-13為北極光鑽石集中的一顆天然棕色鑽石。
棕色鑽石的顏色主要是由晶體的塑性變形所產生的。塑性變形的程度越高,其棕色就越深。在顯微鏡F觀察,其晶體的塑性變形呈棕色帶狀分布。這里所述的塑性變形實際包括真正意義上的塑性變形和不可恢復的永久變形。塑性變形在高溫高壓下會恢復到固有的立方晶格結構,由塑性變形所產生的棕色也會隨之消失;永久變形經高溫高壓處理也不會恢復到固有的立方晶格結構,由其所產生的棕色也不會消失。
圖3-13 北極光彩色鑽石集中的一顆棕色鑽石(Tino Hammid/Courtesy of Aurora Gem Collection)
第236 號,重1.64ct
鑽石的塑性變形在可見光波長范圍的中部產生一個中心位於 550nm的寬吸收峰。這一吸收峰使鑽石呈現紫紅色調的顏色。這一寬吸收峰的相對強度較低,而且總是伴隨較強的無選擇性吸收,使顏色為棕色,而不是高飽和度的紫紅色。
因為棕色鑽石的顏色是由鑽石晶體的塑性變形所產生,只要消除鑽石晶體內部的應力就可以消除晶格的塑性變形,以改善棕色鑽石顏色。很多Ⅱa型棕色鑽石只有塑性變形,不具有其他任何與氮有關的色心和能帶。這種Ⅱa型棕色鑽石經過高溫高壓處理後,可以消除塑性變形,使棕色鑽石的顏色大為改觀,甚至變成完全無色的鑽石,其顏色能夠最高達到 D 級。現在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和世界上其他幾家公司從事棕色鑽石的高溫高壓改色業務。國際鑽石珠寶市場上很容易購買到經高溫高壓處理的無色鑽石。
經高溫高壓處理的無色鑽石與天然無色鑽石外觀相差無幾,很難用肉眼或寶石學儀器鑒定出來。但經高溫高壓處理的無色鑽石的類型是Ⅱa,因此可以藉助紅外光譜測量或紫外光譜測量加以鑒定。經高溫高壓處理的無色鑽石的紅外光譜沒有天然無色Ⅰa和Ⅰb型鑽石的紅外吸收峰。另外,經高溫高壓處理的Ⅰb型無色鑽石的紫外截止波長在220nm,而天然Ⅰa型和Ⅰb型無色鑽石的紫外截止波長在330nm,因此,使用紫外分光光度儀測量鑽石的紫外截止波長也可以准確鑒定經高溫高壓處理的無色鑽石。
根據法律規定,經高溫高壓處理的無色鑽石在出售時必須向顧客說明.不可隱瞞經高溫高壓處理的事實。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經高溫高壓處理的無色鑽石的腰圍上用激光刻有經高溫高壓處理的標記「GE POL」,其中「GE」為通用電器公司(General Electric)的縮寫,「POL」為派加索斯海外公司(Pegasus Overseas Ltd)的縮寫,派加索斯海外公司是美國通用電器公司銷售高溫高壓處理鑽石的夥伴公司。GE POL激游標記可以供鑽石交易時的鑒別。雖然高溫高壓處理鑽石的顏色是永久性的,但磨去高溫高壓處理的標記是違法行為。
已知最大的香檳鑽石為「金巨人」(Golden Giant),重達407.43ct;最大的考涅克鑽石為111.59ct的「地球之星」(Earth Star)。
❽ 鑽石有哪些顏色
鑽石三大系列顏色包含:開普系列,褐色系列,彩色系列開普系列:包括無色、淺黃至黃色鑽石;褐色系列:包括不同強度的褐色鑽石;彩色系列:包括粉紅、紫紅、金黃、藍色、綠色等鑽石。尤其注意黃色鑽石黃鑽:呈淺黃、金黃色。鑽石在形成過程中,當氮原子取代鑽石晶體中的某些碳原子時(每一百萬個碳原子中,有一百個被取代),開始吸收藍,紫色光線,因而使鑽石呈現黃色。藍鑽:呈淡藍色、艷藍色。鑽石在形成過程中,吸收微量硼元素,鑽石便顯天藍色。紅鑽:呈粉紅色、紅色。鑽石在形成過程中,晶格結構扭曲,而使鑽石呈現紅色。綠鑽:呈淡綠、艷綠色。綠色鑽石的形成原因,是受到自然輻射而改變晶格結構所致。黑鑽:成色原因由深色的內含物包裹體所致。謹防假冒黃鑽黃鑽與發黃的白鑽完全是兩個概念,假黃鑽往往呈現暗黃色澤,顏色非常淺淡,若有若無,而真正的黃鑽散發的卻是亮麗的黃或接近金色的黃光,所以買鑽石一定要去索鑽珠寶買。切勿混淆彩鑽和黃色鑽大部分的寶石級鑽石,其顏色屬於開普系列,即無色-淺黃色系列。在鑒定鑽石的顏色時,將鑒定的鑽石與一套國際通用的標准比色石進行比較,標准比色石的顏色是按照從無色的D級(最高等級)到黃色的Z級次序來排列的。
❾ 鑽石有幾種顏色
鑽石顏色的三大系列:
開普系列:包括無色、淺黃至黃色鑽石;
褐色系列:包括不同強度的褐色鑽石;
彩色系列:包括粉紅、紫紅、金黃、藍色、綠色等鑽石。
鑽石的熒光
熒光是鑽石在紫外光等的照射下發出可見光的現象。據估計大約有
50
%的鑽石會發熒光。一些人們尋求產生這一獨特效果的鑽石,然而其他人則避免買這些鑽石。不同級的熒光效果僅僅由
受過專業培訓的珠寶專業人士才能夠辨別出來。熒光(
fluorescence
)強度級別劃分為
「
強
」
、
「
中
」
、
「
弱
」
、
「
無
」
四個等級。一般來說,熒光級分別為中或強級可以使接近無色的鑽石表面
在一定的距離上看起來更加白從而給鑽石增加了一層朦朧之感或者油滑之感。
在鑒定鑽石的顏色時,將鑒定的鑽石與一套國際通用的標准比色石進行比較,標准比色石的顏色是按照從無色的D級(最高等級)到黃色的Z級次序來排列的。
這三種鑽石顏色說明一定的情況
是鑽石顏色的三色。我們可以參考下:在買鑽石時問下銷售人元自己看中的鑽石是那種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