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李厚霖和李湘為什麼離婚
湘婚後李厚林作了兩個動作,一個是將東方廣場的鑽石宮殿重新裝修,然而,裝修完畢後,並沒有給李厚霖帶來更大經濟效益,反而,櫃台中的大貨少了。所謂的大貨就是價值數萬甚至數十萬的貨。供貨商大貨的減少,就是對李厚霖經濟實力的一種懷疑。另外一個,就是在北京中關村開一家新店,這家新店的前途不得而知。據傳說,李厚霖已經成為一個「大負翁」了。從這類經營模式的例子來看,不是不可能。
李湘的目的是嫁入豪門,當這個嫁入豪門的目的失敗以後,並且還要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時候,李湘忍受了幾個月老公的花心,終於下定了離婚的決心!
據管理過多家超市的朋友說,其實現在超市大賣場幾乎都不賺錢,李厚霖這種類似於大賣場的珠寶超市是否賺錢可能只有李厚霖和李湘知道了。兩個各為自己的目的結婚的夫妻,最後發現自己的目的都不能達到,出路只有一條,離婚,只是這個離婚來得太快了一些。
❷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是哪個品牌的廣告語 還有哪些雋永智慧的廣告詞
南非戴比爾斯珠寶公司
操縱鑽石價格的大鱷———德比爾斯
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鑽石的價格是被人為地提高了,完全不是按照市場的供求關系確定的,玩弄鑽石價格的自然是像德比爾斯這樣的壟斷者。自1888年創立以來,德比爾斯便成為鑽石的代名詞。德比爾斯也進行鑽石估價,並把全球大部份的未切割鑽石,銷售給鑽石切割中心,由切割中心把這些鑽石切磨加工,使之能用於首飾當中。德比爾斯是全球采鑽業中的龍頭老大,經營全球19個鑽石礦,生產全球超過半數的鑽石,從這些鑽礦開采出來的鑽石,以及由其他渠道得到的鑽石,全部由德比爾斯以倫敦為基地的中心統售機構售出。
事實上,美國司法部曾經以壟斷罪起訴德比爾斯公司,現在該公司的高層主管一般不敢踏上美國的國土,否則有可能在機場就接到法院的傳票。無可否認的是,德比爾斯公司的確通過控制鑽石的供給量來操控鑽石的市場價格。德比爾斯公司只答應125個珠寶切割公司向其直接購買鑽石原石,這125個鑽石切割公司全部都是德比爾斯中心統售機構的客戶,行業內的人把它們稱作「德比爾斯125」。德比爾斯的中心統售機構每年均舉辦10次鑽石鑒賞活動,把未切割的鑽石原石賣給中心統售機構的客戶,同時德比爾斯的中心統售機構經常與全球主要的鑽石切割中心保持緊密的聯系。出售的價格完全是由單方面決定的,德比爾斯將鑽石搭配出售,由大小、質量各異的鑽石被放在密封的塑料袋裡,上面有標價。「德比爾斯125」是沒有權利講價的,他們只能決定是購買還是不購買。只有在單顆鑽石的重量在10.8克拉以上時,才有極其微小的講價空間。德比爾斯這么做其實是從源頭上控制了鑽石的價格。
過去,曾有一些小公司企圖自己出售自己開採的鑽石原石,但遭到德比爾斯瘋狂的報復,報復的方法很簡單,德比爾斯只要要求其中心統售機構在短時間里釋放出大量的鑽石儲備,鑽石價格就會大跌,小的公司根本無力承受這樣的價格戰。不過現在,逐漸開始有鑽石開采商與德比爾斯抗衡,這些公司主要集中開采非洲、澳洲和加拿大的鑽礦,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卡賓基爾在安哥拉收購到的所有鑽石是賣給一個30年前起家的以色列鑽石大亨,現在這個鑽石商已經把德比爾斯完全擠在安哥拉的門外,同時開始威脅德比爾斯對俄羅斯鑽礦的傳統控制權。為了找回自己的絕對壟斷地位,德比爾斯又開始施展放大交易量的伎倆,1999年到2000年間,德比爾斯一下子向市場推出了價值50億美元的鑽石存貨,市場價格劇烈下跌,但沒有完全崩潰,這證實供求關系還是可以制約鑽石的價格,同時現在德比爾斯的競爭對手們已經今非昔比,逐漸成長起來。德比爾斯自己嘗到了隨意操縱價格的苦果,2000年公司就面臨原石供給量不足的難題,不得不啟動其緊急儲備。
全球關注「滴血鑽石」
鑽石在很多時刻和鮮血、戰爭聯系在一起,早在遠古時代,印度南部的部落首領們為了爭奪那裡鑽石礦的擁有權,展開了早期印度最慘烈的內戰。而最聞名的鑽石戰爭當屬1970年到1980年間的黎巴嫩內戰,那場戰爭被黎巴嫩交易商和塞拉里昂的鑽石走私者暗中資助。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安哥拉的內亂還是由於鑽石引起的,安哥拉的鑽石大亨若納斯·薩文比組成自己的軍隊和政府對抗,目的就是奪取國內富產鑽石的地區。1992年若納斯·薩文比和政府達成停火協議,在之後的7年裡,他僱用超過10萬名半奴隸狀態的挖掘者為他工作,7年中開採的鑽石總價值大約是40億美元。還有一些非洲反政府武裝以發動內戰的血腥手段搶奪鑽石產地,非法開采、銷售未經加工或經簡單切割、僅部分拋光的毛坯鑽石,以籌措軍費。從他們手中流入市場的鑽石被稱為「滴血鑽石」。現在國際社會已經啟動了禁止「滴血鑽石」流入市場的「金伯利進程毛坯鑽石國際證書制度」,在包括中國在內的39個國家和地區正式實施。這一制度規定,出口方必須為出口的毛坯或半成品鑽石簽發官方證實,證書上寫明鑽石價值、數量、重量、級別等內容。進口方在驗明出口國官方證書無誤後,方可准予進口。
❸ 你對《血鑽》這部影片的看法,血鑽的最終票房是多少
◇ 劇情: 一顆粉鑽引發的「血案」
1999年,非洲獅子山深陷內戰的戰亂紛飛之中。普普通通的漁民索羅蒙(迪傑蒙·豪索)被迫為一家鑽石礦廠工作,一次偶然機會,在山澗河流中清洗淘到的石頭時,索羅蒙發現了一顆精美的石頭,那是一顆世上少有的粉紅鑽石,而它不僅能幫助自己的家庭,也能解救成為難民的妻女,挽救被抓去當童兵的最心愛的兒子迪亞。因此,雖然面對著死亡的危險,索羅蒙還是不顧一切地藏起了鑽石。
丹尼(萊奧納多·迪卡普里奧)是個靠非法交易鑽石和武器為生的販子,因為走私而被關進監獄的他無意得知了索羅蒙的鑽石,他清楚那樣稀有的鑽石價值連城,完全能助他逃離非洲,逃出暴力腐敗的罪惡圈。在一個調查鑽石工業復雜黑幕的美國理想主義女記者曼迪(珍妮弗·康納莉)的幫助下,三人開始了穿越戰亂區域的長途逃亡。
對丹尼來說,他需要離開戰亂的非洲;對索羅蒙來說,是要拯救自己的兒子和家庭;對曼迪來說,揭開鑽石黑幕,成為第一個報導者,是她的夙願。三個本不相關的陌生人,一顆罕有的粉鑽,一場血腥殺戮的內戰,在青蔥廣袤的非洲大陸之上,他們是否能得到最終的救贖?
◇ 看點: 奧斯卡敏感時節的又一騎士
《秋日傳奇》、《最後的武士》,畫面壯觀、規模宏大、再帶點史詩色彩的影片從來就是導演愛德華·澤維克的最愛,廣袤的非洲大地上,內戰、奴隸制、鑽石黑幕與童兵殘酷的題材,氣勢想必磅礴。從07年初挪到06年末這個奧斯卡敏感時節,顯然是見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無間行者》票房持續飄紅,且沖奧呼聲甚高,心裡免不了癢癢。
何況,《血鑽》題材簡直就是切合奧斯卡大叔的品味而打造。但凡揭密高隱秘行業內幕的電影(《毒品網路》、《辛瑞那》等),無一不成為學院的心頭好,同時涉及政治戰爭揭秘的雙重主題則吸引力加倍。更別提影片的製片人就是《飛行家》、《無間行者》的幕後推手,「申奧」經驗之豐富,可謂有口皆碑。
就連本片演員,也極盡配合小金人的責任:男主角迪卡普里奧自不必說,一口苦練而就的南非口音難辨真假;黃金女配角珍妮弗·康納莉有望繼《美麗心靈》後再次搶走主角風采;在《美國夢》中首度驚艷就提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黑大個迪傑蒙·豪索,更是今年男配角的有力人選。
◇ 其它: 一出驚心動魄的逃亡之旅
鑽石,那一粒粒閃亮美麗而價格高昂的小東西,是夢露心中「女人最好的夥伴」,是情人眼裡愛與忠誠的象徵,是富裕、魅力和不俗的代言,我們早已習慣了鑽石的珠光寶氣,卻不知那璨然生輝的正八面體背後,掩藏著何種的罪惡!走私鑽石,往往來自戰亂中的非洲國家,那些源源輸出的晶體,被換作了更多的武器,成為了死亡的使者。後來,為了警惕大眾,幾個人權組織為它取了個讓人毛骨悚然的名字--血鑽,因為它帶來的是死亡,是屠殺,是沾滿鮮血的一雙雙貪婪的手。
導演澤維克不怕選擇政治和爭議的題材,鑽石大亨們眼看著本片暗示的鑽石行業利益和非洲戰亂的隱性關系,反而坐不住了,聯名反對、遊行示威,很是折騰了一番。拋開爭議性的話題不談,靜觀生機勃勃的非洲大陸,炸彈槍火打破了自然的平靜,漫長、折磨、痛苦、血腥的掙扎,只為了得到生命的救贖。這是兩個小時如火如荼的拯救與被拯救,也是一出驚心動魄的逃亡之旅,還有一些震撼人心的眼淚。血鑽,如它之名,盡管沾滿屠殺,卻璀璨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