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剛石(鑽石)研磨膏怎麼製作
樓主有眼光!!
但是現在金剛石行業方面的配方是很值錢的,
誰願意為了你這20分就把配方給你了..
我可以告訴你的是:
金剛石研磨膏用的是um級金剛石,也就是微粉級金剛石,
價格可是很貴哦,你要有一筆可觀的投入基金才可以.
其他一些原料可以配一些脂類啊,樹脂類的東西,比例調好即可.
具體的我就不驁述了.
祝您早日成功.
『貳』 鑽石加工技術,有誰知道流程呢
所謂的鑽石加工技術,就是當發現鑽石之後,往往必須要通過加工,而且整個的加工過程,不單純是通過一道工序,要通過整體的設計,然後再進行劃線,最終通過切割,打磨等一系列過程,最終才能成為真正的鑽石首飾,而且通過這樣的一系列的加工,價格也上漲了好多倍。下面內容就具體介紹了鑽石加工技術,想了解的朋友,就來一起看看吧。
相信了解了本文內容,也對鑽石加工技術有了一定的了解,平時在佩戴鑽石首飾時,要更好愛護自己所佩戴的鑽石首飾,因為鑽石首飾的成形,是很多人心血所鑄就的一個精品。
『叄』 鑽石是怎麼做出來的
人工合成鑽石的技術,主要就是模仿天然鑽石生長時的環境來培養鑽石。合成鑽石就晶體形成之生長方式而言,大致可分為三種方式:一就是高溫高壓法,二是震波法,三是化學氣相沉澱法。
一、高溫高壓法:這種方法用的材料有煤、焦炭、石墨、石蠟、糖等;有份報告曾列舉二十幾種合成成功的材料。應用的催化劑可用鐵、鈷、鎳、銠、釕、鈀、鋨、銥、鉻、鉭、鎂,或這些金屬元素的混合物。要求至少要達75,000atm(大氣壓),最好在80,000atm至110,000atm的高壓狀態,形成溫度則要在1200℃�9�12000℃之間,最好是在1400℃�9�11800℃之間。反應艙的中部為高溫區,碳源置放在該區,晶種放在反應艙下部的低溫區。以石墨為碳源,晶種固定在氯化鈉(食鹽)晶床內,晶種某特殊晶面對著金屬催化劑,在晶種和碳源之間放置直徑6mm,厚3mm,金屬催化劑圓柱,此金屬催化劑是鐵鎳合金。組合後,置入單向加壓,四塊斜滑面式立體超高壓高溫裝置中,再放入1000頓的油壓機內,反應腔溫度約1450℃,壓力控制在6GPa左右,生長時間22~52小時。
二、震波法:主要是利用爆炸時所產生的瞬間高溫高壓條件來合成鑽石,所合成的鑽石顆粒都很小(通稱鑽石粉),只適合在工業上應用。
三、化學氣相沉澱法:首先把氫氣和含碳氫的氣體(一般使用甲烷CH4),通過一組調節器,調節兩種氣體的比例,然後利用微波波源或電熱絲等,加熱混合的氣體,使溫度達2000℃左右,氫氣和甲烷會分解成氫原子和碳原子形成的電漿流,然後在加熱至600~1000℃的基質上,結核長成薄膜。
『肆』 翡翠拋光,拋光粉配多少目的沙條打磨
現代的拋光一般分兩種,一是手工拋光,一是機器拋光,機器就不介紹了,雕刻好了放到機器里轉個幾天就好了!下面重點介紹下手工拋光的過程!其實手工的也分機器拋光和純手工拋光,在沒有現代化的機器之前拋光的活真是辛苦之極,具體介紹的就是手工拋光!手工拋光還有一種方法,有些時候會用到,要是沒有機器設備在手邊的時候,可以買2000-4000號的金剛砂紙,由低2000號到高4000號開始,以石頭的一部分為目標,努力的擦,效果也不差!哈哈,就是得使勁擦,用力的用砂紙打磨,一般會有一定拋光效果的,也只是權宜之計,畢竟力度不夠!但是真的做起來老累了!
翡翠拋光的全過程
拋光粉的配法:鑽石拋光粉一般是用食用油或水調配成膏狀即拋光。其他拋光膏一般綠色的為氧化鉻,橙紅色的為氧化鈰.
玉器拋光
1、准備一個類似小電鑽的吊磨機和一個圓盤拋光機還有震動拋光機一般適合大批量的拋光。
2、准備相應的一套金剛石打磨頭(作修飾玉件用)及玉石條形銼刀和砂紙等
3、准備相應的一套氈磨頭和橡膠磨頭及拋光膏、羊毛氈和牛皮及橡膠打磨輪和毛刷等
4、准備相應的一套圓砂紙和圓布輪。拋光粉或拋光膏和上光臘。
5、准備一套金剛石什錦銼、雕刻時使用的固定膠。
6、准備一些600#---1200#的拋光磨料,作為手拋拋光用、震動拋光機使用的研磨石
工序是:先用電動工具安上金剛石鑽頭修飾玉件,再用金剛石什錦銼細致修好。*由粗砂細砂進行大面積修磨。*用圓布輪抹上拋光膏進行大面積拋光。*用氈磨頭抹上拋光膏進行細部拋光。*亦可用橡膠磨頭直接拋光。*最後可用1200號砂進行手工拋。
這與玉件初磨的細致程度、拋光材料的粗細、拋光的速度、拋光的力度有關,當然也與玉質有關了。這在實踐中很容易摸索出經驗
拋光粉的配法:鑽石拋光粉一般是用食用油或水調配成膏狀即拋光。其他拋光膏一般綠色的為氧化鉻,橙紅色的為氧化鈰.
第一步:上膏,將雕好的翡翠的表面塗上一層膏狀的拋光粉,綠色的為氧化鉻橙紅色的為氧化鈰.
雙效果,我們的做法是:完成拋光以後,把不用噴砂的位置貼上強力膠紙,然後噴砂,撕掉膠紙以後,在把邊緣部分應該是光水但是也噴到的位置,再仔細的用竹簽頂光,(或者反過來先噴砂再拋光也可以,看要做東西實際情況來)然後細位置需要再細修(如鉤毛),再頂光~`
上面就是拋光的全過程,
『伍』 鑽石粉是什麼
鑽石粉diamond st:珠寶玉石加工時常用的研磨料。一般粒級在4μm以下,精細的拋光則需使用小於0.5μm的粒級。鑽石粉在使用時,常以一定的配方製成黏膏狀或漿狀,以防鑽石粉飛揚。
其與鑽石存在差異,鑽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礦物,是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金剛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堅硬的物質。
(5)鑽石粉用什麼油擴展閱讀:
鑽石的用途:
1、工業用途
地質鑽頭和石油鑽頭金剛石、拉絲模用金剛石、磨料用金剛石、修整器用金剛石、玻璃刀用金剛石、硬度計壓頭用金剛石、工藝品用金剛石。
若塗在音響紙盆上,音箱音質會大為改善。
2、慢性毒葯
文藝復興時期,用金剛石粉末製成的慢性毒葯曾流行在義大利豪門之間。當人服食下金剛石粉末後,金剛石粉末會粘在胃壁上,在長期的摩擦中,會讓人得胃潰瘍,不及時治療會死於胃出血,是種難以讓人提防的慢性毒劑。
3、觀賞寶石
鑽石由於折射率高,在燈光下顯得閃閃生輝,成為女士最愛的寶石。巨型的美鑽可以價值連城。而摻有深顏色的鑽石的價錢更高。目前最昂貴的有色鑽石,要數帶有微藍的水藍鑽石。
鑽石分為一型和二型兩種,這主要是根據它是否含有N元素:一型含;二型不含。而藍色的鑽石是二B型的,是半導體。
『陸』 石頭怎麼拋光
問題一:奇石拋光怎麼拋? 角磨機最好,也便宜就200以內,而且可以磨、切等,配點粗金剛砂片和細的,粗的打磨,細的拋光。完事一定要上蠟,那樣石頭畫面才能清楚.
江河中的奇石由於河水流沙的洗礪,對於石質比較粗的石頭形成了粗糙的表面,影響了石頭的觀賞性,就需要保養,缺少光澤的奇石保養主要是根據石種保養,分為油養、蠟養和水養,人為把玩也是不錯的保養。和田玉、壽山石、瑪瑙用液體石蠟、白茶油、高級橄欖油護理。江河中的畫面石最好用清水洗,如果用油護理保養,時間久了會在石頭表面沉積從而破壞畫面。表面粗糙的石頭,如三峽石或彩石可以用白蠟融化的方法上蠟,上蠟後效果不錯,但要注意蠟上得不能太厚,一般比較大的石頭用噴燈把石蠟烤化在石頭表面的辦法,小的石頭在鍋里煮熱了把蠟化上去,這種方法主要用在需要表面打磨拋光的石種。先用角磨機,拋光表面,小的在鍋里煮熱了把蠟化上去,大的用噴燈脊迅把蠟烤上去,磨光上蠟就OK,值得注意的是好的畫面石不要打磨或上油,會大大降低石頭的價值
問題二:石頭怎麼拋光 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拋光工具和磨料顆粒或其他拋光介質對工件表面進行的修飾加工。
拋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幾何形狀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鏡面光澤為目的,有時也用以消除光澤(消光)。通常以拋光輪作為拋光工具。拋光輪一般用多層帆布、毛氈或皮革疊制而成,兩側用金屬圓板夾緊,其輪緣塗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勻混合而成的拋光劑。
拋光時,高速旋轉的拋光褲野拍輪(圓周速度在20米/秒以上)壓向工件,使磨料對工件表面產生滾壓和微量切削,從而獲得光亮的加工表面,表面粗糙度一般可達Ra0.63~0.01微米;當採用非油脂性的消光拋光劑時,可對光亮表面消光以改善外觀。 大批量生產軸承鋼球時,常採用滾筒拋光的方法。
粗拋時將大量鋼球、石灰和磨料放在傾斜的罐狀滾筒中,滾筒轉動時,使鋼球與磨料等在筒內隨機地滾動碰撞以達到去除表面凸鋒而減小表面粗糙度的目的,可去除0.01毫米左右的餘量。
精拋時在木桶中裝入鋼球和毛皮碎塊,連續轉動數小時可得到耀眼光亮的表面。精密線紋尺的拋光是將加工表面浸在拋光液中進行的,拋光液由粒度為W5~W0.5的氧化鉻微粉和乳化液混合而成。 拋光輪採用材質勻細經脫脂處理的木材或特製的細毛氈製成,其運動軌跡為均勻稠密的網狀,拋光後的表面粗糙度不大於Ra0.01微米,在放大40倍的顯微鏡下觀察不到任何錶面缺陷。此外還有電解拋光等方法。
希望可以幫到您
問題三:花崗岩石頭怎樣拋光 在打細石雕的基礎上,用研磨材料進行打磨,拋光後能將石質的材料 點顯示出來,使石雕作品增添光彩.
石雕的拋光需要藉助專門的工具和方法。
打磨的工具和材料有拋光機、砂輪、沙布、沙紙、水沙紙、氧化胡羨鉻、拋光膏等。此道工序是根據藝術效果而進行的,有的是全部通體打磨、有的則是局部打磨。
一常見的3種拋光方法
1、使用吊磨機拋光。
2、使用圓盤拋光機拋光。
3、震動拋光機一般適合大批量的拋光。
二選擇一些常用工具
①雕刻吊磨機(注;建議使用帶軟軸的吊磨機,有了軟軸使用起來更加靈活更加的方便。)
②准備一些相應金剛石打磨頭及玉石條形銼刀和砂紙等。。
③准備一些相應羊毛氈和牛皮及橡膠打磨輪和毛刷等。。
④准備一些拋光粉或拋光膏和上光臘。
⑤雕刻時使用的固定膠。
⑥震動拋光機使用的研磨石
三、工具准備好了那我們就可以進行表面拋光了。
拋光:縫隙一般使用毛刷進行溝縫拋光還可以使用竹簽或竹筷子粘上拋光粉拋光,表面一般使用氈輪抹上拋光膏或使用牛皮粘上配好的鑽石拋光粉進行表面精拋。
手工打磨拋光方法:先使用600#砂紙粗拋,再使用細的砂紙2000#細拋,然後使用塊狀牛皮粘上玉石拋光粉進行精拋。個人體驗我使用過用舊的錢夾子拋光翡翠,把拋光粉粘在皮夾上面,用手抓住翡翠在上面摩擦,就是時間比較長但效果也不錯哦,很有成就感.哈哈。(註:人工的摩擦速度較慢,所以時間比較長)
清洗:使用超聲波清洗機把翡翠表面殘留下的拋光粉清洗掉。或使用酒精進行擦拭。
上光臘:把臘放在燒杯熔化成液體,再把做好的翡翠放進去,浸泡1分左右,拿出後吹 *** 會驚奇的發現翡翠變的更加的漂亮了,上光臘可保護翡翠表面。讓他的色澤永遠都是那麼漂亮。
拋光粉的配法:鑽石拋光粉一般是用食用油或水調配成膏狀即拋光。其他拋光膏一般綠色的為氧化鉻,橙紅色的為氧化鈰.
四震動拋光機一般適合大批量的拋光,而且一般是菱角不是很多的產品拿去拋光。一般拋光時間比較長。一般要一天一宿甚至更長時間。
五、圓盤拋光機通常用抗壓力較強的硬質材料如金屬、塑料、木頭等製作拋光碟。常將以金屬製作的拋光碟稱為硬碟,木頭、塑料甚至瀝青製作的拋光碟稱中硬碟。玉石加工因多以弧面或曲面多見,所以更常用軟質拋光工具。
問題四:普通石頭怎樣拋光打亮 在打細石雕的基礎上,用研磨材料進行打磨,拋光後能將石質的材料 點顯示出來,使石雕作品增添光彩.石雕的拋光需要藉助專門的工具和方法。
打磨的工具和材料有拋光機、砂輪、沙布、沙紙、水沙紙、氧化鉻、拋光膏等。此道工序是根據藝術效果而進行的,有的是全部通體打磨、有的則是局部打磨。
問題五:石頭怎麼拋光? 角磨機,專用石材拋光 膜片首先用300號打磨。然後500 800 1000 2000 然後羊毛輪拋光,好的話就會出現鏡面效果,希望你做出效果,我就是這樣做的
問題六:原石如何拋光 1。准備一個類似小電鑽的打磨機和一個圓盤拋光機
2。准備相應的一套金剛石鑽頭
3。准備相應的一套氈磨頭和橡膠磨頭及拋光膏
4。准備相應的一套圓砂紙和圓布輪
5。准備一套金剛石什錦銼
6。准備一些600#---1200#的拋光砂紙,作為手工拋光用工序是:先用電動工具安上金剛石鑽頭修飾玉件,再用金剛石什錦銼細致修好。用圓砂紙(由粗砂細砂)進行大面積修磨。用圓布輪抹上拋光膏進行大面積拋光。用氈磨頭抹上拋光膏進行細部拋光。亦可用橡膠磨頭直接拋光。最後可用1200號砂紙進行手工拋。
經驗二:
地一步:上膏,將雕好的瑪瑙的表面塗上一層膏狀的拋光粉,綠色的為氧化鉻橙紅色的為氧化鈰.
第二步:推磨,用二千目的砂輪磨表面.
第三步:重復前兩步,一般要重復二次.
第四步:上毛刷,將鑽石粉塗在翡翠的表面然後用硬毛刷來拋.
第五步:細工,開始對大工具拋不到的小地方來拋磨.用竹子,沾鑽石粉,大一點用竹筷子,小的地方就要用到竹牙簽了.
第六步:精拋,將瑪瑙塗上鑽石粉後用硬皮來拋磨,國內大多用牛皮,緬甸大多用象皮.瑪瑙這就拋好光了,不過還要有幾道收尾的工作要做.
第七步:清洗,目的是將拋光好的瑪瑙上面殘留的拋光粉清洗干凈.主要用超聲波機來清洗,清洗不到的地方再用酒精來擦.
第八步:上臘,對瑪瑙成品表面一的種保護,可用開水洗掉接下來就是吹乾.一件精美的瑪瑙就這樣出來了.
問題七:瑪瑙石怎麼打磨拋光 1。准備一個類似小電鑽的打磨機和一個圓盤拋光機
2。准備相應的一套金剛石鑽頭
3。准備相應的一套氈磨頭和橡膠磨頭及拋光膏
4。准備相應的一套圓砂紙和圓布輪
5。准備一套金剛石什錦銼
6。准備一些600#---1200#的拋光砂紙,作為手工拋光用
工序是:先用電動工具安上金剛石鑽頭修飾玉件,再用金剛石什錦銼細致修好。用圓砂紙(由粗砂細砂)進行大面積修磨。用圓布輪抹上拋光膏進行大面積拋光。用氈磨頭抹上拋光膏進行細部拋光。亦可用橡膠磨頭直接拋光。最後可用1200號砂紙進行手工拋。
經驗二:
地一步:上膏,將雕好的瑪瑙的表面塗上一層膏狀的拋光粉,綠色的為氧化鉻橙紅色的為氧化鈰.
第二步:推磨,用二千目的砂輪磨表面.
第三步:重復前兩步,一般要重復二次.
第四步:上毛刷,將鑽石粉塗在翡翠的表面然後用硬毛刷來拋.
第五步:細工,開始對大工具拋不到的小地方來拋磨.用竹子,沾鑽石粉,大一點用竹筷子,小的地方就要用到竹牙簽了.
第六步:精拋,將瑪瑙塗上鑽石粉後用硬皮來拋磨,國內大多用牛皮,緬甸大多用象皮.瑪瑙這就拋好光了,不過還要有幾道收尾的工作要做.
第七步:清洗,目的是將拋光好的瑪瑙上面殘留的拋光粉清洗干凈.主要用超聲波機來清洗,清洗不到的地方再用酒精來擦.
第八步:上臘,對瑪瑙成品表面一的種保護,可用開水洗掉接下來就是吹乾.一件精美的瑪瑙就這樣與大家見面了.
問題八:不規則的石頭應該怎樣拋光 孔雀石和綠柱石是不同的石頭品種哎....一種是不透明的一種是透明的,如果不透明的話一般鐲芯大的料定成工藝品大約300左右
問題九:奇石怎麼拋光凸凹不平的石頭拋光要有什麼工具。 由於奇石表面不規則,用打磨拋光的方法沒有用。一般可以用細沙、細的碳化硅粉末等硬度比較大的小顆粒物質,混和水、或者油,配成拋光液,把奇石放拋光液里一起,通過超聲波振動、鼓泡或者機械攪動,使細沙與石頭相互摩擦,起到拋光的作用。
問題十:石頭怎麼拋光 在打細石雕的基礎上,用研磨材料進行打磨,拋光後能將石質的材料 點顯示出來,使石雕作品增添光彩.石雕的拋光需要藉助專門的工具和方法。打磨的工具和材料有拋光機、砂輪、沙布、沙紙、水沙紙、氧化鉻、拋光膏等。此道工序是根據藝術效果而進行的,有的是全部通體打磨、有的則是局部打磨。
『柒』 鑽石加工工藝流程
鑽石加工通常包括設計、劈、鋸、車、磨五道工序。
放射型的異形鑽除了腰棱的加工工藝和小面的擺布稍微不同之外,其工藝流程整體上接近圓鑽。階梯型的異形鑽的腰棱不用車鑽機加工,一律靠磨,其工藝流程和使用的器具與圓鑽差異很大。可見並不是每一顆鑽石從原坯到成品都必須經過設計、劈、鋸、車、磨五大工序,但無論何種磨工和琢形的鑽石,設計和磨鑽這兩道工序則是必不可少的。
(一)設計標線
設計標線是鑽石加工最基礎的一道工序。優秀的鑽石設計師,至少應該具備以下一些素質和技能:
1)對鑽石的主要特性,尤其像晶形、晶體結構、解理、內應力(異常雙折射現象)、包體、硬度各向異性等與加工工藝密切相關的那些特性,必須了如指掌。
2)熟悉鑽石加工的整個工藝流程、各道具體工序和本廠工人的技術水平,採取合理的設計選擇。
3)熟悉市場行情,能在市場需求、出成率、風險程度、賣價、資金周轉速度等諸多關系整體效益的因素之間權衡利弊,找出平衡點,做出最佳方案。
設計人員常備的工具有:電子秤、卡尺量規、10倍放大鏡(最好能有台式放大鏡)、計算器、鑽石燈、鑽石原石篩、偏光鏡、顯微鏡、紙包、標線筆和油性墨水等。設計的步驟如下。
1.原石分選
根據原石的大小、顏色、凈度、晶形四個方面進行分選。從設計的角度觀察原石,主要考慮晶形和凈度兩個方面的因素。
1)晶形CSO習慣上把原石的晶形分為六類,即規則晶形(Stones)、變形晶形(Shapes)、劈理晶形(Cleavages)、雙晶(Macles)、薄片(Flats)和六面體形(Cubes)等。規則晶形是指晶形完好、沒有或幾乎沒有形變的八面體和十二面體,加工工藝上就叫可鋸鑽(Sawable);變形晶體指的是沿二次對稱軸方向加長、沿三次對稱軸方向加長或變扁,即明顯變形的完整晶體,加工工藝上叫顆粒鑽(Makeable,Wholoestone);劈理晶形指嚴重殘缺的晶體或殘片。客觀地說,這幾類晶形之間的區分並沒有嚴整劃一的尺度,在一定程度上要憑經驗來判斷。
2)凈度如果說晶形主要影響出成率的話,凈度則直接影響到成品鑽石的價值。從設計的角度看原石,應先搞清內含物的種類、大小、數目、位置、對比度;其次確認通過加工可以去掉的瑕疵;再次,對於去不掉或去不幹凈的瑕疵要盡可能把它們安置在不顯眼、不反射的位置。碰到表面磨砂發毛和有「殼」的原石可在適當的部位磨一磨,行話叫「開窗」,透過這扇「窗戶」再去看個究竟。有時瑕疵的深淺不能一目瞭然,可以藉助顯微鏡測距。辦法是在同一放大倍率下,轉動聚焦旋鈕,找到縱深兩點間的實際距離與旋紐轉過的刻度之間的對應關系;然後把鑽石固定在載物台上,先把焦點聚在晶體表面上,再逐步地把焦距拉伸到內含物上,記下聚焦旋鈕轉過的刻度,即可推算出內含物距晶體表面的實際距離,以判斷能否在加工過程中把它們去掉。
2.設計原則
鑽石設計的原則主要有保重原則、求凈原則、適銷原則和省工原則。
1)保重原則目的在於提高原石的利用率,既要保證本道工序的原料損耗最少,又要使下一道工序不受影響,所有工序都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成品鑽石的重量,即爭取最好的出成率,這就是保重原則。但同時要注意凈度和切工,片面保重忽視凈度和切工反而往往使其總體價值降低。
2)求凈原則鑽石是天然礦物,真正純凈無瑕的極少。設計人員應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將瑕疵在加工過程中去掉。比如把石墨包體設計在貼近鋸切面、劈理面的位置,以利於在磨製過程中把它們去掉。確實難以去除,也要將瑕疵設計放在不太顯眼、不發生鏡像反射的地方,將瑕疵對凈度等級的影響降低到最小。保重和求凈往往不能同時兼顧,這時設計人員就必須反復權衡,以經濟效益為尺度,做出有利的選擇。
3)適銷原則鑽石設計成什麼磨工和琢型,在保重和求凈兩者之間如何取捨,都必須從本身的客觀實際出發,使產品適銷對路,加快資金的周轉。
4)省工原則鑽石加工歷來就有勞動密集型產業之說。從原石到成品,勞動消耗量非同尋常。在保重、求凈、適銷的大前提下,在選擇檯面、編排加工工藝的時候,適當兼顧一下省工的原則也不失為提高經濟效益的一個方面。比如在一塊鑽石原石用鋸和劈兩種加工工藝都可以達到預期效果時,應首先考慮用劈的加工工藝,因為劈鑽的工效比鋸鑽高,這樣可以節省工時。鑽石的硬度有各向異性的特點,不同的晶面做檯面,磨的時候會有難易程度的差異。因此如果幾種方案都能取得同樣的結果,那麼應首先用立方體晶面做檯面(四向紋),十二面體晶面(兩向紋)次之,不得已才考慮八面體晶面(三向紋)。
本著以上原則,從每一顆原石的具體情形出發,確定對每一顆原石應採用的磨工、琢型。
3.設計標線
1)劈鑽標線劈鑽的方向一定要沿解理面方向,即平行於八面體晶面的方向。接觸雙晶原則上要求從雙晶結合縫處下刀。標線時可標出劈開面的一邊或兩邊,開口點用墨團標明,點在晶棱上(見圖5-1-18)。
2)鋸鑽標線鋸鑽時有兩種選擇,一是沿立方體晶面方向鋸,二是沿十二面體晶面方向鋸(見圖5-1-19)。最常用的是沿立方體晶面方向鋸,因為沿十二面體晶面鋸的出成率往往不理想。鋸切面必須與四次對稱軸垂直,傾斜度以15°為極限。大於15。基本上鋸不開。線標定之後,也用墨團點出開口點。
圖5-1-18 劈鑽標線
圖5-1-19 鑽石鋸開方向
3)成形鑽標線成形鑽不用劈和鋸,一顆就做一顆,故又叫顆粒鑽。一般只用墨團標出底尖的位置,也有用圓圈中間再加打叉(×)同時標出檯面位置的。碰到要「開窗」進行觀察的原石,設計人員也是用墨團點出開窗的部位。
4.分包
一般每個包有1粒、3粒、5粒直到10粒不等,視鑽石大小而定。分包的原則可以是下述各項中的一項或幾項。
1)大小按大小相等或相近的原則分包。
2)後續工序種類不屬同一個後續工序的石頭不能放在一包。
3)形狀按預計的出成率來分包。
4)紋向按研磨方向(四向紋、三向紋和兩向紋)來分包。
5)工藝要求相同相近的分成一包。
6)熒光特徵熒光色及其強度相同相近的分成一包。
7)凈度凈度相近的分成一包。
8)顏色顏色相近的分成一包。
一般來說,採用的項數越多就越便於監控和管理。而這主要取決於生產的規模和批量的大小。
(二)劈鑽
劈鑽是一門古老的鑽石加工工藝,起源於幾個世紀之前的印度。當時流行一種叫尖頂工(Point cut)的鑽石磨工,幾乎就是八面體原石。當時鋸鑽工藝尚未問世,印度人採用劈的方法把不規則的原石從四面八方剝「皮」,留下一個規規矩矩的八面體的「核」。而劈下來足夠大的石塊,還可以做成五花八門的玫瑰工鑽,因此劈鑽曾經盛極一時。隨著放射型圓鑽的流行,劈鑽工藝喪失了普遍性和通用性,到20世紀70年代利用薄片加工的「鋸齒工」出現時又稍微挽回了一些頹勢。如今,人們只是在對付晶形極不規則、解理上有嚴重瑕疵的原石或者接觸雙晶的時候才用到它。
迄今世上最大的原石、3106ct的庫利南鑽石和後來的瓊克鑽石(726ct)的加工,都是先行靠劈鑽工藝進行磨製的。此項工序要求劈鑽師對鑽石的特性,尤其對諸多異常情況要准確判斷並謹慎行事。
1.適宜用劈鑽工藝的原石
1)接觸雙晶,尤其是接合面破損或有隙可乘者。
2)解理面上有明顯瑕疵者(大的羽裂或者羽裂連帶深色後生包體等)。
3)晶形極不規則,不先劈就無從著手者。
4)劈開後的形狀同鋸鑽相比,出成率更高、效益更好者。
5)劈鑽後的非主體部分尚有其他利用價值者。
2.劈鑽的主要設備
劈鑽的主要設備:劈鑽工作台,上面有劈鑽盒;工作台內緣用木隔板固定一塊插劈鑽桿的鉛砧;劈鑽桿一套,規格從直徑10mm~40mm,每桿遞增5mm;劈鑽鋼刀一組,大中小俱全;木柄圓錘一個;煤氣(丁烷或天然氣)噴燈一盞;劈鑽膠若干。
3.劈鑽的操作程序
1)確定劈開面之後,把鑽坯粘牢在劈鑽桿頭上,開槽的面向上,並使劈線與劈鑽桿中軸18°~20°傾角,同時把開槽的鑽石刻刀粘牢。
2)左手執鑽坯夾桿,右手執刻刀夾桿,用手指鉤住鑽盒兩邊的立銷,讓刻刀在鑽坯開槽標線上來回蹭,刻出一條槽。目前這道工序在有的工廠已用激光來完成。
3)選擇厚度適宜的劈刀,使其刃口沒入刻槽之中。注意:刻刀刃口直鈍不宜尖,不能讓它接觸槽底,讓刻刀兩側抵在刻槽兩壁上。
4)扶正劈刀,用木柄圓錘輕擊刀臂,劈開鑽石。
5)用噴燈加熱劈鑽膠使之軟化,取出鑽坯,清洗干凈,檢查工作質量。
一顆鑽石可能不止劈一次,可按照上述程序反復操作進行。
(三)鋸鑽
鋸鑽的實際運用,可追溯到17世紀。當時鋸鑽的工具是一根綳緊拉直的細鐵絲,抹上鑽石微粉,與現今掏空用的木工鋼絲鋸相似。410ct的「攝政王」鑽石,足足用了一年時間才鋸開。由此可知其勞動效率非常低。
目前鋸鑽的方法主要是機械鋸鑽,最近興起的還有激光切割。
現代的機械鋸鑽機一般是十台一組,安裝在鑄鐵機架或實心水泥機座上。通常一個工人可以照看20台鋸機。
單台鋸機主要零部件有:鑄鐵機座、心軸、鋸石夾嘴、夾臂、重力臂、進給配重球、調節螺桿、橡皮墊塊及微型電機。常備的低質易耗品有:磷銅鋸片、鋸石膠、鑽石微粉、石墨軸墊等。
磷銅鋸片的直徑、厚度可視心軸法蘭盤的直徑和鑽石製品的大小而選定。各國的習慣不盡一致。
鑽石設計標好鋸切線之後,便可發送到鋸鑽工序,進行粘鑽、裝機、開口、鋸切、清洗、質檢等程序。
1.粘鑽
把鋸鑽膠填進鋸鑽夾嘴,注意適量,把鑽石摁入其中,注意使鋸切線與夾嘴唇口平行(或者說是與夾嘴中軸垂直)且伸出唇口一點,清除多餘的粘膠,勿使粘膠妨礙鋸片的旋進。把粘好的鑽石插進蜂窩狀夾嘴盒,移入乾燥箱乾燥後,再仔細檢查鑽石與夾嘴的相對位置是否改變。
2.裝鑽
把檢查好的鑽石夾嘴裝入夾臂,使鋸片對准鋸切線,從正面看呈一條直線,從上朝下看,鋸切線必須同鋸片正好在同一平面,不允許錯位。總之,從鋸片上方壓在鋸片上的鑽石必須精確定位,並且必須隨時檢查鋸路正不正,防止鋸偏。國外給鑽坯定位時有採用X射線法、測角器觀測法、平行光管觀測法等,但大多數工廠還是採用目測法,靠操作工人的責任感、眼力和經驗來確保精確定位。
3.開口
開口用的鋸片一般比正式鋸鑽的鋸片厚0.05~0.10mm。開口深度以1~1.5mm為宜。
開口位置的選定和開口的質量直接關繫到整個鋸鑽工序的質量和成敗。所謂開口位置的選定,實質上就是如何處置鑽石各種內含物和結構特徵的問題。
如果原石有一條蝕溝,那麼就從離蝕溝最近的那個晶頂開口;如果兩個相鄰的晶頂附近各有一條蝕溝,則從靠近深蝕溝的晶頂開口;如果兩條蝕溝分別靠近相對的兩個晶頂,則從靠近深蝕溝的晶頂開口;蝕溝在晶棱中段者可從它連接的兩個晶頂中任意選定一個開口。
有一個負晶頂的原石就從負晶頂開口;如果有幾個負晶頂就從發育最充分、最深的那個開口。
開口時勿使鋸片通過玫瑰花瓣形的石墨包體。含橄欖石包體的鑽石應從包體長度方向一致的地方開口。
有裂紋的原石應從裂紋最多或裂紋發育最深的那個晶頂開口。
4.鋸鑽
口子開好之後,更換薄1~2號的鋸片正式開始鋸鑽。鋸片直徑的選擇,以伸距稍大於鑽石直徑為准,伸距太長鋸片受壓彎曲,鋸切面將呈凹凸狀;伸距太短則鋸不開。鋸片最佳轉速為2800r/min。鋸鑽的工效主要取決於鑽石微粉的粒度、濃度及施壓的大小。為此,在整個鋸鑽過程中,每間隔2~3min就得用小滾輪把用橄欖油調和的鑽粉往鋸片上抹。同時旋出調節螺桿,盡可能保證鑽坯對鋸片的施壓為最大。但到鋸鑽接近尾聲時,必須適當減少施壓,避免鑽石在鋸開之前就崩開而留下未鋸完的墩子,影響鋸鑽質量和後續工序的出成率。
鋸鑽和單人單班工效因石頭大小和鋸片厚度不同而不同。
5.清洗
鋸鑽清洗一般用洗發香波兌水搖洗,再用清水沖洗、乾燥。
6.質檢
其實鋸鑽的檢驗在清洗之前就應該進行一次,目的主要是檢查鋸路是否遵從了設計標線。清洗以後,主要是檢查鋸切面的質量。以下幾種情形為不合格:
1)深鋸齒痕若不太深、對後續工序的出成率影響不大,可勉強通過(圖5-1-20(a)。
2)鋸切面凸凹不平主要是鋸片伸距太大,被鑽石壓彎而又未及時糾正所致(圖5-1-24(b))。
3)鋸切面傾斜因鋸片走偏而未及時糾正所致,但設計斜鋸者除外(圖5-1-20(c)。
4)鋸切面梯坎一般是一刀切不開、迎面又鋸時鋸路對不準造成的,梯坎越高情況越糟,因為磨檯面的損耗越大(圖5-1-20(d)。
5)墩子是鋸鑽進程接近尾聲時未及時減少鋸片施壓鑽石崩裂造成的,弄不好鋸掉的一半還會「飛」掉(圖5-1-20(e)。
圖5-1-20 質檢的各種情況
(a)深鋸齒痕;(b)凹鋸面和凸鋸面;(c)斜鋸面;(d)鋸面有梯坎;(e)墩子
(四)車鑽
車鑽的工作對象是鑽石腰棱,目的是賦予它以未來成品鑽琢型的優美曲線(圓形、雙弧形、彎弓形等)。階梯型的磨工腰棱呈直線,一部分混合型的磨工(如拜麗恩磨工等)的腰棱也是直線,打磨它們的時候用不著車鑽這道工序。
1.車鑽的設備
最早打磨腰棱全靠手工,如今電動車鑽機已經非常普遍。在此簡單介紹幾種最新的加工設備。
1)全自動車鑽機這種機器除了裝石之外,其餘的事都由車鑽機完成。與通常的車鑽機不同的是:雙頭車鑽機兩根心軸的轉向完全相反,兩顆鑽石同樣既為工具(車刀),又為工件(被加工件)。兩顆鑽石互相刮擦的情況由攝像頭放大再現在觀監屏幕上,便於操作工掌握進度。
2)激光車鑽設備其原理同激光打孔、激光切割相似。激光加工造成的表面微裂和較高的成本費用,是其不足之處。
3)車鑽機這種機器在國內普遍使用,有單頭和雙頭兩種:單頭機用膠粘在製品(工件)上,雙頭機則靠左邊的夾嘴和右邊的頂針配合來夾持鑽石。
以雙頭機為例介紹一下車鑽機的結構:一個整體澆鑄的機座,左邊裝有制動輪和浮游卡盤,右邊是頂針座和彈力頂針,中間是車刀架和殘渣收集盒,有的還配備有吸塵器。安裝在機台底下的電動機通過分配軸和兩條同步皮帶帶動雙軸同步旋轉。
與車鑽機配套使用的主要工具是車鑽棒。主要輔助工具有各種規格的車鑽夾嘴,一個木榔頭,若干作為車刀用的有稜有角的鑽坯或人造聚晶顆粒。像牙醫工具那樣靠轉軸驅動的旋轉車鑽棒被越來越多地採用。除了工效提高以外,它加工出來的腰棱質量也好。
2.車鑽的步驟
1)仔細觀察鑽坯主要看尖正不正、高度夠不夠,有無瑕疵和瑕疵的確切方位,以決定部分或全部去掉的方案,決定是粘還是夾。
2)固定鑽坯辦法有兩種,一種是粘,一種是夾(見圖5-1-21)。
圖5-1-21 固定鑽坯的兩種方法
兩種辦法各有優缺點。夾的優點是操作簡便,工效較高,更適宜正尖、無瑕的坯料;而粘的方法多了一道粘的工序,比較費事,但適用於幾乎所有的坯料,尤其是夾有所不能的歪尖、無尖、有裂、有瑕的坯料,其車裂鑽坯的概率較小,安全系數較大。
粘:先加熱銅頭,抹上專用粘膠劑,把鑽坯輕輕地摁在粘膠劑上,粘牢,再加熱30分鍾左右,使粘膠劑硬化,復查鑽坯是否移位。加工好之後再加熱使鑽坯與粘膠劑分離。
夾:選擇夾嘴,使其承窩與底尖相配,把它安裝在車鑽機前頂底座上,左手執鑽石,底尖向左,右手扳動後頂針座頂住鑽石檯面。注意頂壓的力度:太小夾不住鑽石,太大會把鑽石夾壞。
固定鑽石車刀的辦法也是粘和夾兩種。已鋸鑽(Sawn)、圓粒金剛石(Boart)或人工聚晶顆粒都可以充當車刀。
3)鑽坯定中即令鑽坯的轉動軸與可能獲得最大直徑的成品鑽的中軸重合。定中精確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車鑽工序的最終結果:出成率、該去的瑕疵是否已經去掉或下道工序有無把握去掉。
4)粗車粗車的目標是將鑽坯突出的部分(如晶頂等)打磨掉。注意進刀量不宜太大太猛,並要反復多次補充定中。
5)精車預期目的是使在製品的直徑圓度和腰箍預留高度均達到工藝要求。
6)光邊對腰棱進行最後修葺。有三條途徑可供選擇:
第一種途徑是仍舊在車鑽機進行,把車刀換成已鋸鑽的鋒刃,輕觸在製品。這樣加工的腰棱較粗糙,表面呈灰白色,鑒定證書上註明為「打磨腰棱」(Bruted girdle)。
第二種途徑是採用專用的光邊機。這種機器比車鑽機小巧,原理相近,只是做工具用的已不是手執的車刀,而是一個在一定振幅內前後振擺的高速旋轉的鑽石微粉拋光輪。按照燒結在輪邊上的鑽石微粉的目數,它有很細、細、中等和粗之分。光邊機加工的腰棱鑒定證書上註明為「拋光腰棱」(Polished girdle)。它們表面光亮而且透明,幾何形狀規整。
第三條途徑是在磨鑽機上進行。對中、小鑽而言,這必須是在成品完成以後,腰棱上發現有缺口、過大的原晶面等嚴重影響正圓度的問題才採用的補救辦法。只有大鑽和巨鑽,才會有意識地把腰棱修飾成一連串的小面。在鑒定證書上,這樣處理過的腰棱註明「小面腰棱」(Faceted girdle)。
以上三種光邊的辦法僅適用於圓鑽,均不適用於階梯型磨工。對於腰棱呈曲線的異形鑽,如心形、馬眼、梨形、橢圓之類,只考慮有「打磨腰棱」和「小面腰棱」兩種可能,暫時還沒有一種安裝鑽石磨輪的機器,能夠勝任它們那種不同曲率、比例伸縮性又很大的腰棱。
7)質檢 對車好的圓鑽在製品的工藝要求是:①製品俯視圖必須正圓。容許誤差只能是1.1%~1.5%。②製品腰距高度最小值不小於直徑的12.5%,即要能容納下成品鑽的整個冠部和腰棱。③製品高度與直徑之比不小於60%且不大於80%。④製品底部傾角應不小於45%且不大於56%。⑤腰箍表面必須光滑,無崩缺、無凹陷,無露面的瑕疵,無微裂,粗糙度不明顯,呈暗灰白色。
檯面不得傾斜,底尖要正。
(五)磨鑽
1.磨鑽機理
磨鑽過程是一個熱學作用和力學作用兼而有之的理化過程,即一方面鑽石與磨盤摩擦生熱,導致鑽石表層石墨化,另一方面鑽石在鑽石微粉的碰撞沖擊下一點一點地剝落。磨鑽的效率取決於磨盤的磨削性能及其轉速、鑽石微粉的目數和密度、鑽石對磨盤施加的壓力,以及鑽石在磨盤上的取向,即檯面的選定和機頭的朝向。
2.研磨方向
鑽石加工行內的習慣叫法有:四尖石(Four points)、兩尖石(Two points)和三尖石(Three Points),或者四向紋、兩向紋和三向紋。其實質就是鑽石硬度的各向異性,同一顆鑽石不同的晶面硬度會有差異,同一個晶面不同的方向上的硬度也會有差異。磨鑽時發生的所謂「紋向」的問題,就與鑽石硬度的各向異性有關。
用立方體晶面方向做檯面方向的鑽石是四尖石,用菱形十二面體晶面方向做檯面方向的鑽石是兩尖石,用八面體晶面方向做檯面方向的鑽石是三尖石。換句話說,就一個八面體而言,從晶頂開面(開始磨檯面)的是四尖石,從晶棱開面的是兩尖石,從晶面開面的是三尖石(見圖5-1-22)。
圖5-1-22 鑽石檯面的選取方向
這些表述法都是以未來成品鑽檯面的選定為著眼點的。理論和實踐證明:四向紋相對硬度最小,兩向紋居中,三向紋最大,其相對硬度之比約為1:1.414:2.308。所以設計師在選擇檯面時,也應該參照這個比率,在同質等大的前提下,設計成四向紋是上策,兩向紋是中策,三向紋是下策。
檯面選定了,紋向就確定了。而對於同一種紋向的鑽石,還有進一步的硬度各向異性的問題。一般地說,四尖石有四組平行於立方體晶棱的紋向硬度相對較小,同時有四組沿四邊形對角線方向的紋向硬度相對較大;兩尖石有兩組平行於菱形短對角線方向的紋向硬度相對較小,同時有兩組沿長對角線方向的紋向硬度相對較大;三尖石有三組平行於三角形之高的紋向硬度相對較小,同時有三組平行於三角形三條邊的紋向硬度相對較大。磨鑽的時候,只有當研磨方向與硬度相對較小的紋向大體一致時,研磨面才會是鋥亮的鏡面。
檯面和紋向確定之後,磨鑽師就在既定的紋向下,找到硬度相對較小的方向,按照規定的比例把石頭磨好。在理想的情況下,最佳研磨方向的確認本來是有章可循的,但自然界中理想的規則的晶體很少見,這就使得問題復雜化。
當然,鑽石相對硬度的大小,還有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結構現象(雙晶縫、生長線等)、應力狀態、內含物乃至熒光顏色等。
3.磨鑽設備和磨鑽步驟
(1)磨鑽設備
磨鑽工的主要工具是:磨床、磨鑽夾具、10×放大鏡、腰棱劃線器,鑽石微粉、橄欖軸等。
磨床要強調三點:
1)修整好的磨盤必須達到大面積平整和微觀不平度的統一,保持動態平衡。磨盤工作面修整平以後,用粗砂輪或砂條劃上雙弧線或拋物線的劃痕,以便嵌入鑽石微粉。最後還要在調平衡機上用配重法作好動平衡測試。
2)用適量的橄欖油(有時為桃油或其他植物油)拌上鑽石微粉,用泡沫塑料塊均勻地塗抹在磨盤工作面上,開動磨床,用大鑽石來回蹭軋,使鑽粉與磨盤比較牢固地粘合,以提高磨具磨料的工作效率和延長其使用壽命。
3)磨盤的使用,應強調明確分區。一般把靠近轉軸的內圈作為試磨區,把磨盤邊緣線速度最大的外圈作為研磨區,而把內、外圈之間的中圈部分作為拋光區(見圖5-1-23)。
圖5-1-23 磨盤工作面的區域劃分
早先的磨鑽夾具用錫頭來固定鑽石。現代的夾具採用帶分度尺、角度板和微調旋鈕的機頭,此夾具又叫磨手、機械手。用於磨檯面的叫檯面夾具,用於磨底小面的叫底小面夾具,用於磨冠小面的叫冠小面夾具,等等。
(2)磨鑽步驟
磨鑽是占據鑽石加工工藝流程整個工作量50%~60%的一道主要工序。
西方國家傳統的做法是分兩步走:
第一步:「磨十字」(Cross),即磨檯面、底四面、冠四面。
第二步:「添光加彩」(Brilliantering),即磨底八、底腰小面、冠八、冠腰小面、星小面。
在這種情況下,磨底和磨冠是交替進行的。也有先磨底再磨冠的,或者反過來。前者一般適用於小鑽,後者一般適用於中、大鑽。國內一般小型的鑽石廠,大都採取這種做法。
最細致的做法可以分成八道工序:檯面→底四→冠四→底八→冠八→底腰小面→冠腰小面→星小面(見圖5-1-24)。具體怎麼做,依習慣而定。但專業化分工、流水作業無疑是發展趨勢。生產規模則是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
圖5-1-24 鑽石加工工序
(六)清洗和檢驗分級
鑽石磨成之後的清洗是成品分級前最後一道工序。將1000m L濃硫酸摻100g硝酸鉀配成溶液,注入盛有適量鑽石的瓷盤或燒杯,煮沸幾分鍾,冷卻後用蒸餾水或開水沖洗幾遍,濾干,然後送檢並分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