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鑽石是怎麼形成的
在地球的深部大約150-200公里,純碳物質在壓力為(4.5-6)×109Pa,溫度為1100-1600攝示度條件下結晶,形成天然鑽石。在地球的深部只有很少的地方具有鑽石形成的物理、化學條件。從理論上講任何時期都可以形成鑽石,只要達到鑽石形成物理、化學條件。從目前開採的鑽石礦中,大部分鑽石形成於33億年和12-17億年這二個時期。從鑽石產出於地球古老穩定大陸地區可以證實。
另外,外星對地球的撞擊,產生的高溫、高壓也可形成鑽石。但這種方式形成的鑽石顆粒小,質量差,不能作為首飾用的寶石。
當地球的外殼產生拉力,固體的岩塊開始移動及破裂,這時發生地震,火山噴發。當火山熔岩從地球深部往地表上升時,將深部形成的鑽石帶到地球淺層及表面。經過熔岩冷卻我們可以在冷卻的岩石中找到鑽石。當鑽石富集並達到一定規模時,我們稱為鑽石原生礦。含有鑽石的岩石在自然條件下風化,鑽石殘留在山坡、河流、海岸中並富集形成礦床,稱為鑽石次生礦。
根據不同的礦類型,採用不同的開采方法。
露天礦:含鑽石的礦體風化後經河水、雨水的搬運富集形成次生礦。開采時要除去表層浮土,對含礦砂層以及岩縫都要認真清理,平均200噸砂石中可以選出1克拉鑽石。
原生礦:沿礦脈旁打豎井,然後由豎井橫向挖往礦脈,將礦石運到地表,破碎、分選將鑽石選出。目前南非金伯利礦開采深度達900米。
砂礦:當鑽石順河流帶到海岸邊,在海灘富集,形成礦砂。開采方法是將所有含鑽石的砂進行分選,將鑽石選出。
海底采礦:採用先進的海上采礦技術,對海底含礦石的礦砂進行分選。戴比爾斯海上礦產公司,在納米比亞離海岸35000米,水深110米的海底采礦鑽石達400萬克拉。
1905年在南非普列米爾礦,發現重3106克拉巨型大鑽,定名為"庫利南",1919年在該礦區又找到一塊重1500克拉鑽石,按它的形狀,顏色、反復對比研究後確定它應該與"庫利南"為同一晶體,所以沒有命名,如果沒有裂開成為二塊的話,"庫利南"重量到少在4606克拉以上。1980年在該礦區又發現第三顆大鑽重599克拉。南非普列米爾礦為世界公認的巨形鑽石的產地。
㈡ 鑽石是怎麼開採的
你好
鑽石的原石是金剛石,金剛石是天然礦物,鑽石則是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的開採的方式多是露天開采結合地下開採的方式。對於地表部分的金剛石礦石,直接開采,並且呈階梯狀逐漸向內開采,其通道多為螺旋狀,如此一來,卡車的進出就極為方便了。
而在地底300米以上的金剛石礦,則必須採用地下開採的方式,其過程與採煤相似,先在地表打一口豎井,然後再橫向挖掘巷道,用技術手段將地下礦體崩落,然而再通過巷道和豎井運送出來。
金剛石礦石運出地面之後,下一步便是對礦石進行處理,將含有鑽石的礦石篩選出來。具體的辦法是先將礦石用機器破碎,或者是將其置於露天下,讓其自然風化破碎。之後便是先選礦。選擇又三種辦法:
一、彈跳選礦法,將沖洗後的粗礫,旦儲測肥爻堵詫瑟超雞進行二次破碎然後再淘洗;
二、重介質選礦法,將礦石放入一大漏斗,漏斗中裝有硅鐵懸浮溶液,一般而言,含有鑽石的礦石將會沉底,分離出來,這是因為鑽石的密度大,其礦石自然也更加重。
三、淘洗盤選礦法,將礦石與水混合一起,成泥漿狀,用工具將混合物搗混亂,較重的含鑽石的礦石沉底,將其推到一側。
粗選之後,就是精選,再通過一系列手段將鑽石礦石進一步篩選,最後由有經驗的工人將鑽石挑選出來。這樣鑽石的大致開采流傳就是如上了
希望回答可以幫助您
㈢ 鑽石是從哪裡來的
鑽石是從地底深處來的,鑽石最開始是以海底沉積物的形式存在的。鑽石是在地幔深處形成的,距離地表約有160公里。
在那裡,極高的熱量和壓力會將碳壓縮成閃亮的超硬晶體,然後這些晶體會被一種叫做金伯利岩的特殊岩漿通過火山噴發帶到地表,成為我們所知道的鑽石。
鑽石產地的分布。
世界各地均有鑽石產出,已有30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年產量一億克拉左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俄羅斯、南非。這五個國家的鑽石產量佔全世界鑽石產量的90%左右。其它產鑽石的國家有剛果(金)、 巴西、蓋亞那、委內瑞拉、安哥拉、中非、迦納、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利亞、納米比亞、獅子山、坦尚尼亞、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加拿大等。
世界主要的鑽石切磨中心有:比利時安特衛普,以色列特拉維夫,美國紐約,印度孟買,泰國曼谷。安特衛普有"世界鑽石之都"的美譽,全世界鑽石交易有一半左右在這里完成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鑽石如何形成?研究稱其或來源於海底沉積物
㈣ 鑽石是怎麼形成的
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但有時人們對二者並不加細分。簡單地講,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C)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
它是大自然賜予人類最美麗的也是最昂貴的 物質和財富。人類文明雖有幾千年的歷史,但人們發現和初步認識鑽石卻只有幾百年,而真正揭開鑽石內部奧秘的時間則更短。
具體介紹如下:
1、金鋼石是鑽石的原料,是地球高溫高壓下行成的物質。
拓展資料;
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簡單地講,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鑽石美麗、稀有,是愛情和忠貞的象徵,代表永恆不破的愛情。
㈤ 遍地是鑽石的獅子山,究竟是怎麼形成這么多鑽石的
鑽石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最貴的寶石了,「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廣告語更是激發了許多年輕情侶們對鑽石的渴望,因此鑽石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按理說,鑽石的價格如此高昂,那麼出產鑽石的國家豈不應該是富得流油?
挖沙淘鑽的獅子山人
每天不工作,總想著天下掉餡餅,一沒錢,二沒文化,這樣的好事怎麼可能砸到他們頭上?所以獅子山發展到今天,也是其國民的悲哀。
㈥ 鑽石是什麼石頭形成的
鑽石是「金剛石」
鑽石(英文:Diamond),化學和工業中稱為金剛石。鑽石是碳元素組成的無色晶體,為目前已知存在的第二最硬物質。
金剛石的用途非常廣泛,硬度極高且導熱性極高,用於沙紙、鑽探、研磨工具之上,可以用來切削和刻畫其他物質,以及大型集成電路等散熱板上。
然而,自從1955年GE通過高溫高壓獲得人造金剛石的技術後,科學家會利用高溫高壓製成金剛石微粒,而現在的細小顆粒的合成鑽石已經較同級天然鑽石便宜,所以天然鑽石的工業價值已經完全消失;目前天然鑽石的主要用途已經僅限於首飾與觀賞。
(6)永遠也挖不完的鑽石是怎麼做成的擴展閱讀:
結構性質——
金剛石結構分為;等軸晶系四面六面體立方體與六方晶系鑽石,在鑽石晶體中,碳原子按四面體成鍵方式互相連接,組成無限的三維骨架,是典型的原子晶體。每個碳原子都以SP3雜化軌道與另外4個碳原子形成共價鍵,構成正四面體。
由於鑽石中的C-C鍵很強,所以所有的價電子都參與了共價鍵的形成,沒有自由電子,所以鑽石不僅硬度大,熔點極高,而且不導電。在工業上,鑽石主要用於製造鑽探用的探頭和磨削工具,形狀完整的還用於製造手飾等高檔裝飾品,其價格十分昂貴。
鑽石的摩氏硬度為10;由於在自然界物質中硬度最高,鑽石的切削和加工必須使用鑽石粉來進行。鑽石的密度為3.52g/cm3,折射率為2.417,色散率為0.044。
㈦ 鑽石是什麼材質的如何形成的鑽石的發源地在哪
化學成分
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這在寶石中是唯一由單一元素組成的。屬等軸晶系。
形成原因
鑽石是世界上最堅硬的、成份最簡單的寶石,它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具立方結構的天然晶體。鑽石成份與我們常見的煤、鉛筆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較高的溫度、壓力下,結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溫、極高氣壓及還棗消晌原環境(通常來說就是一種缺氧的環境)中則結晶為珍貴的鑽石(白色)。
產地
全世界鑽石的儲量和生產概況:
1、出產鑽石的國家
世界各地均有鑽石產出,已有三十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年產量一億克拉左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俄羅斯、南非。這五個國家的鑽石產量佔全世界鑽石產量的90%左右。其它產鑽石的國家有剛果(金)、 巴西、蓋亞那、委內瑞拉、安哥拉、中非、迦納、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利亞、納米比亞、獅子山、坦尚尼亞、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加拿大等。
中國的金剛石探明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產量在20萬克拉,鑽石主要在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和湖南沅江流域,其中遼寧瓦房店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金剛石礦山。
2、 出產最好鑽石的國家
對於鑽石的毛坯和寶石級鑽石所佔比例來說,最好的鑽石來自於納米比亞沖積礦床中開采出來的鑽石。
3、 鑽石產地的變遷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鑽石的國家,3000年前,印度是鑽石的唯一產地。
4、 世界上第一座鑽石礦
1871年7月16日,堅持向深處挖掘的凳鋒庫力斯堡合夥採掘隊獲得了成功,他們在占據的幾十平橋滾方米的土地上,一直往深處挖掘,在這一天終於找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鑽石。全世界第一座鑽石礦也就誕生了。命名「庫力斯堡礦」也叫「新熱潮礦」。
5、 南非的鑽石礦
提到鑽石人們往住就會想到南非。南非產出的鑽石素以顆粒大,質量佳而著名。從礦山開采出來的鑽石英鍾毛胚中有50%可以達到寶石級。五十幾年前,南非的鑽石產量居世界首位,所以常有顧客會問「這顆是南非鑽石嗎?」隨著時間的推移,南非的鑽石產量逐年減少。1987年南非鑽石產量為1000萬克拉是世界總產量的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