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鑽石凈度
鑽石凈度根據GIA鑽石凈度標准,分為6個類型,11個等級。鑽石凈度為鑽石視覺上的潔凈程度,為鑽石4C標准之一。影響其等級的瑕疵分為二者,內部的瑕疵稱為內含物(英語:inclusion ),表面的缺陷稱為表面瑕疵(英語:blemish )。評鑒鑽石凈度的准則,包括了上述瑕疵的數量、大小、種類、位置、明顯度等對鑽石整體外觀的影響程度。鑽石凈度的評級必須在十倍放大鏡(Triplet lens)檢視下進行。
GIA鑽石凈度評級流程
GIA實驗室配有珠寶顯微鏡,具備無段變焦功能、暗場照明、頭照燈等等功能。觀察鑽石內部應使用暗場照明,只允許反射光進入顯微鏡光學系統,遮蔽直射光,使背景黑暗,以利觀察。 評級前應先徹底清潔過,鑒定師以鑷子夾住鑽石腰圍,檢查桌面及底尖,然後再以鑷子夾住桌面及底尖,檢查側面。每當一刻面檢察完畢,即調整鑽石角度及位置,檢查下一處刻面。 使用暗場照明發現瑕疵後,切換至頭照燈以確定瑕疵的位置在鑽石表面或內部。鑒定師可以用較高的放大倍率確定瑕疵的種類並制圖,但最終檢查仍以十倍倍率放大評估整體外觀。
凈度評級考量因素
凈度評級是由專業評級師在十倍放大鏡下,對鑽石凈度做出整體評估。評級師會找尋鑽石中的內含物,並考量五項因素:數量、大小、種類、位置、明顯度,加以評級。凈度評級會以最醒目的數個瑕疵作為主要判斷因素,次要的瑕疵並不影響等級,但仍會被繪制於鑒定書上。 未鑲嵌的裸鑽才能做出精確的凈度評級,因鑲材會遮掩部分的瑕疵,並阻礙光線照明。
大小
通常瑕疵尺寸愈大愈易察覺,愈易察覺則影響等級愈大。
數量
一般而言,瑕疵數量愈少,影響等級愈小。
位置
瑕疵的位置亦會影響觀察的難易度,在桌面(table)下的內含物最容易被觀察,尤其是位在桌面下靠近亭部(pavilion)處,同一內含物會反射數次同時進入視野,嚴重隱響外觀。相較之下,靠近腰部(girdle)的內含物則不易被觀察,從亭部觀察又比從冠部(crown)觀察容易。 此外,延伸至冠部或腰部的較大羽裂紋、晶結、含晶會嚴重影響凈度評級,乃因上述瑕疵可能因外力撞擊造成羽裂紋更深、晶體掉落。有以上此種風險的鑽石會被評為內含級(I)。
種類
瑕疵分為內部及外部,含有外部的『表面瑕疵』,則等級為『內無瑕級』以下;含有內部的『內含物』,等級為『極輕微內含級』以下。部分種類的瑕疵會影響鑽石的堅固,鑽石可能有破損的風險。
明顯度
內含物因對比鑽石本體可被觀察,稱為「明顯度」。通常顏色愈深的內含物愈易觀察,而降低凈度評級,例外:黑色針點通常較白色針點不易看見。
『貳』 鑽石瑕疵 剛買一個克拉鑽戒,肉眼能看到的瑕疵,請懂的人幫忙看看這個瑕疵影響大嗎叫什麼瑕疵
鑽石的瑕疵有很多種,有羽裂紋,針點,黑點,雲狀物,結晶等,其中這些瑕疵也分等級的,有極微瑕,微瑕,肉眼不可見和肉眼可見,你這個算是最低級的鑽石,而且還帶點黃,這種鑽石不建議買,一般不懂鑽石的人才會被忽悠然後購買
『叄』 怎樣才知道鑽石的品質
鑽石的品質以4C來劃分,這套體系是由美國寶石學院首創的。
鑽石的價值,國際通行的四個標准4C(即重量、顏色、透明度和切工的英文縮寫)。
1.重量(carat):鑽石的重量是以克拉計算的,1克拉等於0.2克或100分。常規的劃分是:小鑽石0.01克拉-0.24(俗稱24分)克拉;中鑽石0.25克拉-0.99克拉;大鑽石1克拉以上。
2.顏色(color):各種顏色的鑽胚經過加工琢磨後呈現的鑽石顏色常見的有五種:無色(colorless)、微黃色(shghtly tinted yellowish)、淡淺黃色(tinted yellowish)、淺黃色(yellowish),至於粉紅色、蘭色、綠色、黑色的鑽石世所罕見,多被珍藏為傳家之寶。用於作鑲嵌的無色鑽石最為多見,黃色次之 。我國鑽石顏色分級系統適用於內地、香港,把無色作為最高級,編號100;接近無色、微黃、淡淺黃色98-75;75以下便不再是寶石家族的成員了。D色為100色,E為99,F為98,G為97,H為96,I為95,J為94。DE為極白,FG是優白,H為白,IJK
各種鑽石成色等級比較對照表
美國寶石學院(GIA) 國際珠寶聯合 (CIBJ) 中 國 肉眼觀察特徵
D 極白(Finest white) 100 一般肉眼觀察無色
E 極白(Finest white) 99
F 優白(Fine white) 98
G 優白(Fine white) 97
H 白(White) 96
I 淡白(Slightly white) 95 小於0.2的鑽石感覺不到顏色。大顆粒鑽石可感覺到有顏色存在
J 94
K 微白(Tinted white) 93
L 92
M 一級黃(Tinted) 91 一般肉眼感覺到具有顏色
香港對鑽石顏色的評價,是用色度計把無色到黃色分為100色,故稱為"百色級",我國就採用這種色級分類法。美國寶石學院則把無色到黃色,分為D、E、F、…、U、V、W等色級,南非戴比爾斯(De Beers)公司採用該色級分類法。
3.透明度(clarity):透明度是指鑽石裡面含雜質的程度,根據瑕疵的面積和體積大小、數量、所在位置、顏色的深淺以及對鑽石的影響程度,將透明度分成:完全潔凈級、內部潔凈級、非常輕微的瑕疵級,很輕微的瑕疵級、輕微瑕疵級和不潔凈級。
4.切工(cut):有了好的鑽胚,必須有好的鑽匠,否則,「玉不琢,不成器」。要知道鑽石原料和加工後的成品,價格至少相差12倍以上。因此,琢磨鑽石的切工便成為鑽石價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標準的切工要使一顆鑽石呈現57個以上的棱面,而且各個不同類型的面與面之間均有嚴格的比例,標准和角度。這樣,才能將鑽石蘊藏的光芒盡量解析出來,成為璀璨生輝的裝飾極品。
挑選鑽飾有竅門
鑽石的價格主要是以4C標准所決定的,若能深諳4C標準定價原則,則可找到竅門,獲得價廉物美的鑽飾。
鑽石的總價格中,重量佔40—60%,凈度佔15—25%,顏色佔15—20%,切工佔20—35%。
先說重量。重量是分級計價的,例如18—22』為20』級,23』—27』為25』級,28』—39』為30』級,每個級差之間每克拉相差3500—10000元不等。所以22』與23』、27』與28』之間,雖然只差0.01克拉,但價格則有一個級別之差,差價達350—1000元。如果你會合理的選擇重量,就會省錢。
凈度分5級,凈度的差價為10—15%,即VVS、VS、SI之間每克拉相差3000—5000元,也就是與同等重量的1顆價值3000元的VS凈度鑽石相比,VVS凈度的要高出300—450元。
(國家標准中規定,鑽石凈度分級為LC、VVS、VS、SI和P五大類別。在瑕疵的描述上,LC級指10倍放大鏡下鑽石的內部、外部都沒有瑕疵,VVS級指10倍放大鏡下可見極微小的瑕疵,VS級指10倍放大鏡下可見細小瑕疵,SI級指10倍放大鏡下可見明顯瑕疵,P級指肉眼可見瑕疵。
完全潔凈級(Flawless),簡稱FL。鑽石內外無任何缺陷。有些小毛病也可列入FL級。此級可容許在亭部有多餘的小刻面,但小刻面從檯面上看不到;可見到天然原生小晶面或解理面,其大小不超過腰圍的寬度,或者沒有使腰部不圓;內部有極微細小點,既然無色又不影響透視。
內部潔凈級(Internally Flawless),簡稱IF。內部無任何瑕疵,表面有一點瑕疵。 非常非常細微的內部瑕疵級(Very very slight included VVS),有極微小的瑕疵,只有從亭部可以觀察到或表面有很小的瑕疵,VVS1或VVS2的區別在於VVS2有極小的綿裝點及小毛茬等(基本上內部沒有什麼缺陷)。
很輕微的瑕疵級(Very slightly included VS),簡稱VS1或VS2。可以看到非常微小的瑕疵,能看清大小及位置。VS1及VS2的區別在於VS2可能有微小的綿狀物及毛茬。 輕微瑕疵級(Slightly included SI),簡稱SI1及SI2。可明顯地看到瑕疵,瑕疵可能在檯面中心位置,特別是VS2,非常容易見到。
不潔凈級(Inperfect),簡稱I1、I2、I3。可以明顯地看到瑕疵,有時也能清楚地看到明顯的解理。
國際上對鑽石潔凈度有統一的符號,一般都標在鑒定證書鑽石形態圖的相應位置上。)
顏色分3類11個等級,類型之間相差10—15%,每個等級之間又相差10%。大部分鑽石都是白色(透明)的,也有粉紅、綠、藍及金黃等顏色。一般來說,顏色越白越稀罕,完全透明晶瑩的鑽最為稀有,也最昂貴。但凈度很高的彩色鑽石也十分罕見,同樣價值不菲。鑽石的顏色等級劃分細致,從高到低按英文字母排序,最高是A色。依次是ABCDEF GHIJK。例如一顆3000元左右的VS白鑽石,顏色在價格中佔450元。同樣是VS白鑽石,J與H之間可相差20%,即可差價90元。無色作為最高級,編號100;接近無色、微黃、淡淺黃色98-75;75以下便不再是寶石家族的成員了。
切工占總價的20—35%,以30%計,3000元的鑽石,基準切工價是900元。因為切工的好壞影響「出火」程度和戒面大小,不同切工之間又有一定的差價,香港切工最低,比利時切工最高。一般比利時切工比以色列切工高25—30%,以色列切工又比印度切工高15%,例如一個價值3000元的印度切工鑽石(切工以900元計),則以色列切工就是1035元,比利時切工為1290—1350元。 可見由好到差的順序是:比利時 以色列 印度 香港
衡量切工通常用VG(很好very good)或者G(好,good)來表示。
因此,一個3000元印度切工的VS白(J級)的鑽石換成以色列或比利時切工的VS白(H級)的鑽石,其價格就是3225—3540元左右。
所以同一凈度同一顏色紗同品級不同切工的鑽石相差300—600元就不足為怪了。如果凈度更高(VVS級),顏色優白則相差就更大了。
品牌在價格中所佔的比重還是個不定數。因為我國珠寶業起步較晚,名牌意識在不斷形成中,據市場調查,全國比較知名的品牌「戴夢得」約比一般品牌高出1/5-1/3。所以選購鑽石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和目的(裝飾還是保值)來確定,一般來說好的品牌切工好、質量穩定、鑲嵌工藝好,但價格就貴多了。
『肆』 鑽石的評價標准
鑽石的4C分級
對於一顆成品鑽石,國際上用4C標准來進行分級。這4C包括:顏色(Color)、重量(Caratage)、凈度(Clarity)和切工(Cat)。4C標准對成品鑽石的質量級別有著直接的影響。
顏色:在顏色評價中,我們主要對開普系列的無色——淺黃系列的鑽石進行分級。目前所用的分級標准以CIBJO(國際珠寶首飾聯合會)和CTIA(美國寶石學院)的標准為主要參政。它們之間存在著一點不同:CTBJO實驗室中的比色石稱為「標准比色石」,其中每一顆鑽石對就
每一色級的下限;GIA系統使用的比色石,每一顆鑽石代表著從E天始每一色級的上限。
在有了一套標准比色石的情況下,我們再擁有合適的光源(比色燈),合適的分級環境(在黑暗的房間中使用標准光原)以及豐富的經驗,我們就可以對鑽石的顏色進行分級了。
重量:國際上通用克拉來表示寶石的重量、鑽石的重量對鑽石的價格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成品鑽石的所有其他因素都相同,那麼,重量越大的鑽石價格也就越高。在鑽石行業中,鑽石的價格用每克拉多少錢來表示。對於重量在一定范圍內的鑽石,每克拉可按相同價格來聽報價,超過此范圍的鑽石,每克拉報價則不同。對於未鑲嵌的鑽石,其重量一般用克拉稱或天平來稱重;對於已鑲嵌的鑽石,一般通過測量其直徑,通過換標表示計算其重量。
凈度分級(1)分級前的准備工作:
a.清潔鑽石:使用酒精和不易掉毛的布擦洗鑽石。清洗後的鑽石不要再用於去摸,應當用鑷子去夾。
b.利用10倍放大鏡或10倍立體雙目顯微鏡來觀察。
c.照明條件:通常選用顏色分級時的比色燈或目光燈。
(2)鑽石凈度級別的劃分:鑽石的凈度分為LC(鏡下無瑕級);VVS級(極微瑕級),它再分出二個亞級VVS,和VVS2級(視瑕疵的大小);VS級(微瑕級)及二個亞級VS,和VS2;SI級(小瑕級)及兩個亞級SI,和SI2;P級(不清)及三個亞級P1、P2和P3級(肉眼可見瑕疵,按位置和不同大小分)。
(3)影響鑽石凈度的因素:
a.包裹體的數量;
b.包裹體的大小;
c.包裹體的位置;
d.包裹體的明亮度;
e.包裹體的類型;
在凈度分級中,我們不僅要觀察鑽石的內部特徵,還要注意到某些天然的和人工的外部特徵。例如原晶面、生長紋、拋磨線及破損等。這些同樣影響著鑽石的凈度級別。
切工分級:在切工分級中,我們主要是對圓多面形琢型的鑽石按嚴格比例進行分級,對於花式琢型也可進行切工分級,但由於異形的緣故,只作大概估計。
鑽石切工與分級的標准在不同國家略有差別,這主要與人們的審美觀點有關。在我國,鑽石的切工比例為:台寬比以56?66%為適中,亭深比以41?45%為適中,冠角以31?37為適中。
在鑽石切工中有三種情況是屬於明顯切工差的鑽石,它們是:
a.「魚眼」鑽石:由於鑽石的亭部太淺,導致光線從亭部泄漏,不能產生
b.「塊狀」鑽石:由於鑽石的亭部太深,導致光線不能反射到檯面,鑽石看上去發黑,亮度。
c.「薄」鑽石:它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檯面比例正確,但冠角太小;另一個是檯面太大,冠部淺。這種鑽石整體看上去很薄,不易鑲嵌,且火彩差。
在觀察切工時,我們要觀察以下幾點:
(1)台寬,(2)亭深比,(3)冠角和亭角,(4)腰棱原度,(5)拋光線,(6)多餘的刻面等等。一個切工好的鑽石,火彩很強,稍一動即光芒四射。
到此,天然鑽石的分級已經完成了。但我們不僅要將天然鑽石准確分級,還要鑒別出混雜在天然鑽石中的仿製品及優化處理品。
『伍』 怎樣鑒別鑽石的質量
鑽石的品質鑒定
鑽石的品質是從凈度、顏色、車工、重量四個標准(俗稱「四C
」
)來綜合衡量的。這是國際上比較通用的標准,
所謂「四C
」是指顏色Colour,切工Cut,凈度Clarity,重量克拉Carat。
一般情況下看鑽石品質的好壞,主要是看凈度與顏色。通常凈度(Clarity)分為五大級別:
LC:指放大鏡下無瑕疵(鏡下無瑕級),
VVS:指10倍放大鏡下具有極微小的瑕疵(極微瑕級),
VS:指10倍放大鏡下具細小的瑕疵(微瑕疵),
SI:指10倍放大鏡下具明顯的瑕疵
(瑕疵級),
P:指肉眼可見瑕疵(重瑕級)。
顏色(Colour)從高到低分為:極白、優白、白、淺黃白、淺黃五個等級,一般以白、淺黃白為主。也有用英文字母來表示顏色,從高到低分為:D、E、F、G、H、I等。顏色為F級算是很不錯了。
另外,車工(Cut)一般是以很好,好,一般等來表示。
而重量單位克拉(ct),1克拉=0.2克=100分,一般10分以上要標明鑽石等級。常規的劃分是:小鑽石:0.01克拉-0.24克拉;中鑽石:
0.25克拉-0.99克拉;大鑽石:1克拉以上。同等品質的鑽石,重量越大越珍貴。但是鑽石的價值與重量的關系,並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10克拉大鑽的
價格並不是1克拉鑽石價格的10倍,而是指數關系。
一般對鑽石的正確表示方法應該是:一顆1克拉,車工好,VS,優白的鑽石。而沒有什麼「優級」、「優質」這種說法。現在有不少的商店都以「優級」、「優質」等含糊概念來迷糊顧客。
『陸』 鑽石怎樣鑒定等級
鑽石的級別一般分為"鑽石的品質劃分以4C為標准——4C直接決定鑽石的級別。
1、重量(克拉、Carat、識別標識為Ct):不用多說,當然是越重越好、越貴。 2、顏色(Color):國際通用標准,以顏色的白度、透明度為衡量標准,從D為始(顏色D級是最白的級別),一次往後排列,越往後鑽石越黃,目前國內市場到N色,N色以後的 就少有需求了。建議:F—J之間均可接受。
3、凈度(Clarity):國際上常用的以IF、VVS、VS、SI、P。購買建議:從性價比的角度來看,極力推薦SI--VS級別的鑽石。若是喜歡收藏,希望作為投資保值且財力雄厚的朋友,建議購買VVS—IF級別的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