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金剛石.`
中國發現金剛石約在200~300年前,在明清朝之際(約17世紀),湖南省農民在河砂中淘到過金剛石。金剛石的地質勘查工作始於20世紀50年代。迄今,在中國發現的重量大於90 ct的著名金剛石有6顆,如重約158 ct的「常林鑽石」等。
中國金剛石礦產資源比較貧乏,通過近50年的地質工作,僅在遼寧、山東、湖南和江蘇4省探明了儲量。截至1996年底,中國保有金剛石儲量2 089.78萬ct,在世界上不佔重要地位。在質量上,中國遼寧省所產金剛石質地優良,寶石級金剛石產量約占總產量的70%。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年產金剛石約10~15萬ct,遠不能滿足本國消費的需要。國家所需工業用金剛石99%以上依賴國產人造金剛石,1997年中國人造金剛石產量達4.4億ct,天然工業用金剛石所佔消費比重極為有限。
我國產出的巨粒和大粒金剛石:
1971年以來的二十年中,在我國陸續發現了幾顆50克拉以上和100克拉以上的金剛石,按發現時間的先後排列如下:
[1]1971年9月25日,在江蘇省宿遷公路旁發現一顆重52.71克拉的金剛石。
[2]1977年12月21日, 在山東省臨沭縣常林大隊,女社員魏振芳發現1顆重158.786克拉的優質巨鑽,全透明,色淡黃,可稱金剛石的「中國之最」。被命名為「常林鑽石」
[3]1981年8月15日,在山東郯城陳埠發現一顆124.27克拉的巨粒金剛石。被命名為「陳埠一號」。
[4]1982年9月,在山東郯城陳埠發現一顆96.94克拉的金剛石。
[5]1983年5月,在山東郯城陳埠發現一顆92.86克拉的金剛石。
[6]1983年11月14日,在山東蒙陰發現一顆119.01克拉的巨粒金剛石,被命名為「蒙山一號」。
金剛石據1987年資料,中國主要金剛石成礦區有:①遼東—吉南成礦區,有中生代和中古生代兩期金伯利岩。②魯西、蘇北、皖北成礦區,下古生代可能有多期金伯利岩。③晉、豫、冀成礦區,已在太行山、嵩山、五台山等地發現金伯利岩。④湘、黔、鄂、川成礦區,已在湖南沅水流域發現了4個具工業價值的金剛石砂礦。
湖南金剛石,產於湖南省常德丁家港、桃源、黔陽等地。湖南金剛石以砂礦為主,主要分布在沅水流域,分布零散,品位低,但質量好,寶石級金剛石約佔40%。相傳在明朝年間,湖南沅江流域就有零星的金剛石發現,大規模的尋礦則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沅江整個水域均有金剛石分布,但有開采價值的僅常德丁家港、桃源縣車溪沖、漵浦縣(黔陽)新莊壠、沅陵縣窯頭等4處。
湖南金剛石的顏色深淺不一,內外顏色差異明顯,呈帶狀、斑狀分布。其褐色系列金剛石,晶體呈黃褐色,內部潔凈,表面有大量的褐色斑點,其褐斑的顏色有黃色、黃褐色、褐色、黑色等,主要分布在金剛石的溶蝕面上,褐色主要由自然界放射性粒子的輻照造成。金剛石總體顆粒小,但質地較好,以單晶為主,約占總產量的98%;晶體比較完整,以八面體、十二面體、六八面體為多;絕大多數晶體淺色透明或呈黃、褐色等;粒重多小於28mg,一般為10.9~15mg;22%晶體中含包裹體;60%的晶體表面有裂紋,表面溶蝕不重。
工業用途
業用金剛石常用作刀具、鑽具、研磨、軸承、拉絲模、硬度計壓痕器、鋸片、光學精密儀器及修整器等。中國工業用金剛石的主要用項是石材加工、地質和石油鑽頭、磨料和修正砂輪、刀具等。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現代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許多產品,如用於航空工業的陀螺儀、激光器中的金屬反射鏡,雷達的波導管內腔,激光列印機中的多面棱鏡,錄像機磁頭、復印機硒鼓、計算機磁碟基片以及太空望遠鏡中的大型反射鏡等,都要求得到超光滑的加工表面和高的加工精度。在現實需求的推動下,在已有的金剛石車削技術基礎上,天然金剛石刀具超精密鏡面切削技術得到迅速發展.
② 晶體寶石有什麼
寶石種類介紹寶石多為單礦物晶體,透明者加工成刻面,半透明至不透明者常加工成素身飾品,後者部分具星光和貓眼效應。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金綠貓眼為舉世公認的五大珍貴寶石,具保值和收藏價值,其餘屬中低擋寶石。1、鑽石礦物名金剛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質,被譽為「寶石之王」,以無色透明者為佳,無色微帶藍色者稱為「水火鑽」價值最高。粉、藍、綠、金黃等色因罕見也為珍品。產於南非、澳大利亞、俄羅斯及我國遼寧、山東等地。世界上最大的寶石金剛石庫里南產於南非,重3106克拉。我國國寶「常林鑽石」產於山東,重158.786克拉。2、紅寶石礦物名剛玉,是僅次於鑽石的珍貴寶石,硬度9,僅次於鑽石。產於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東南亞各國。緬甸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優質紅寶石產地,以「鴿血紅」最佳,次為石榴紅,玫瑰紅等。紅寶石是七月誕辰石,象徵熱情奔放和品德高尚,千百年來為世人所喜愛。3、藍寶石礦物成分與紅寶石同,故有「姐妹寶石」之稱。廣義藍寶石包括除紅色以外的各色寶石級剛玉,以印占克什米爾矢車菊藍寶石質量最佳,惜已采空。為前,優質藍寶石主要產一緬甸和斯里蘭卡,以鮮艷的天藍色色調均勻者為佳,靛藍、淺藍等色次之,我國山東,江蘇,海南等省也出產。為九月誕辰石。4、祖母綠為綠柱石礦物的一種,因具特殊晶瑩的「祖母綠色」被譽為「綠色寶石之王」,據說其綠色之美,任何綠色以寶石皆望塵莫及。以翠綠、皆為佳,優質綠祖母綠均產於哥倫比亞。5、金綠貓眼礦物名金綠寶石,硬度8.5,僅次於鑽石和紅寶石。具綠黃、蜜黃、黃棕等色,以深蜜黃色為上品,產於斯里蘭卡。當具變色效應時,稱變石(亞歷山大石),日光下呈綠色,白熾燈下呈紅色,亦為珍貴寶石。6、歐泊礦物名蛋白石,具瑰麗奪目的變彩。以色彩豐富、鮮艷、紅色變彩較多且分分均勻的五色變彩為佳,以黑歐泊最好,白歐泊、火歐泊次之;產於澳大利亞。7、海藍寶石為綠柱石礦物的一種,具海水藍色,以色濃鮮艷者為佳,具貓眼效應者價值倍增。產於疆,雲南等省(區)。8、尖晶石別名大紅寶在,常為紅、藍等色,以接近紅寶石的紅色得較珍貴。紅色尖昌石易與紅寶石相混,一顆被稱為「黑色王子紅寶石」的紅尖晶石,1660年被鑲嵌於英王王冠上,直至20世紀才被識破。優質尖晶石產於緬甸。9、橄欖石因具有橄欖綠色而得名,以酷似祖母綠色者最佳,次為濃綠色和黃綠色,為八月誕辰石,產於河北,吉林。10、托帕石礦物名黃玉,硬度8,顏色較多,以酒黃色和紅色最珍貴,無色者最差。商店裡常見的藍色黃玉為人工改色而成,但頗受青眯。為十一月誕辰石,產於新疆,雲南等地。11、紫牙烏為石榴石族礦物。由於此族礦物化學成分,故品種和顏色也較多,以酷似祖母綠色的翠榴石和血紅色鎂鋁榴石最佳。12、月光石為長石族礦物。其淡藍色暈彩頗似秋夜的月光,故名。優質月光石產於緬甸,其暈彩有淡藍、金黃、銀白等色,以淡藍及金黃色暈彩最佳。若具貓眼效應及「瞳孔」者,價值倍增,是受青睞的寶石品種。有學者認為,聞名遐邇的「和氏壁」就是月光石。13、珍珠被譽為「寶石皇後」。為珍珠蚌類的分泌物,礦物成為為文石。分天然珠和養殖珠兩大類,以大而圓珠光佳美者為上品。我國廣西合浦的海水養殖珠,世界馳名。紅藍寶石的初步鑒定紅藍寶石色澤美麗,晶瑩透亮,寶光閃爍,緻密堅硬,又無解理,深受人們垂青,加之已知的紅寶石礦體已寥寥無幾,價格呈直線上升。所以,偽劣產品也就比比皆是,何況人造剛玉技術已日臻成熟,所以辨認真假寶石就格外的重要,常用的鑒定方法有硬度測試,觀察形態特徵,觀察發光性,觀察光譜。紅、藍寶石是除鑽石以外地球上最硬的物質,達到莫氏9級,總是光亮如鏡。其它可能的代用品硬度都比它低。可以用黃玉(莫氏8級)、水晶(莫氏7級)等標准硬度片刻劃以確認其硬度。當然,觀察刻痕仍應該持10倍以上放大鏡。未經加工的天然紅、藍寶石常呈六邊形桶狀或柱狀,由於結晶生長速度非常緩慢,這就產生出與六邊形晶體平行的「六邊形生長線」,又稱「六邊形生長環帶」。凡是有這種六邊形生長線或環帶的,就一定是天然紅、藍寶石。剛玉有強烈的發光性,有其自身的特點,所以具有鑒定意義。緬甸紅寶石一發光的熒光,在短、長波紫外線,X光中均發紅色熒光(但光憑發紅色熒光還不能斷定其為天然成因的紅寶石)。泰國的紅寶石在長波紫外線中發弱的紅色熒光,在短波紫外線中不發或者發弱的紅色熒光。觀察光譜對紅藍寶石具有鑒定決定意義。紅寶石光譜的特性:在6942/6928處呈強的紅雙線,該譜線可自熄而變為發熒光;在6680/6592處呈弱的黃、綠、紫的寬吸收譜線,在於4765/4750/4685處有次要譜線。自熄熒光雙線對於檢測剛玉中是否含鉻(Cr)很靈驗,甚至紫紅色、紫色藍寶石當含有痕量鉻時也有這種譜線。據此,可以斷定其為天然成因的紅寶石。怎樣選擇祖母綠寶石祖母綠寶石質量的好壞標准類似其它寶石。首先看凈度。上文談到,包裹體(雜質)是天然寶石的一個佐證。但是寶石內含雜質的多少是區別寶石質量的一個重要標准。祖母綠俗稱包裹體的「花園」,雜質愈少的祖母綠就愈加珍貴。其次看顏色。不能簡單認為顏色越「深」越好,而首先應該說顏色是「正」。所謂「色正」,是綠色鮮艷,看起來賞心悅目。當然這種純正的綠色越濃其價值就越高。第三看切工。祖母綠的切工雖不像鑽石切割那麼嚴格,但也不能隨意切割。絕大部分數量的祖母綠都切割成長方梯形,寶石界中稱這種形狀為祖母綠形。好的切割工藝能更好地展現寶石的光彩。第四看大小。一般說來祖母綠單粒的重量可分為一克拉以下、數克拉、或十數克拉以上。同等質量的祖母綠顆粒越大(重),其單價就越高。綜上所述,一顆祖母綠的價格是由它的凈度、顏色、切工、大小決定的,選擇祖母綠可根據自己的預算,作適度的選擇。水晶鑒別一、真假水晶鑒別方法:(1)眼看:天然水晶在形成過程中,往往受環境影響總含有一些雜質,對著太陽觀察時,可以看到淡淡的均勻細小的橫紋或柳絮狀物質。而假水晶多採用殘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煉,經過磨光加工、著色仿造而成,沒有均勻的條紋、柳絮狀物質。(2)舌舔:即使在炎熱夏季的三伏天,用舌頭舔天然水晶表面,也有冷而涼爽的感覺。假的水晶,則無涼爽的感覺。(3)光照:天然水晶豎放在太陽光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都能放出美麗的光彩。假水晶則不能。(4)硬度:天然水晶硬度大,用碎石在飾品上輕輕劃一下,不會留痕跡;若留有條痕,則是假水晶。(5)用偏光鏡檢查:在偏光鏡下轉動360度有四明四暗變化的是天然水晶,沒有變化的是假水晶。(6)用二色檢查:天然紫水晶有二色性,假水晶沒有二色性。(7)用放大鏡檢查:用十倍放大鏡在透射光下檢查,能找到氣泡的基本上可以定為假水晶。(8)用頭發絲檢查:將水晶放在一根頭發絲上,人眼透過水晶能看到頭發絲雙影的,則為天然水晶,主要是因為水晶具有雙折射。(9)用熱導儀檢測:將熱導儀調節到綠色4格測試寶石,天然水晶能上升至黃色2格,而假水晶不上升,當面積大時上升至黃色一格。二、如何挑選水晶製品?一看選料:選料精良的水晶製品,應看不到星點狀、雲霧狀和絮狀分布的氣液包體。質地友純凈、光潤、晶瑩為好,如果發現有深淺不一的斷裂紋、斑點,則屬於次品。二看做工:水晶製品加工過程分為兩種,即磨工和雕工。如水晶項鏈、手鏈、耳環等屬於研磨品;觀音像、內畫鼻煙壺等屬於雕刻品。一件做工好的水晶製品應考究精細,不僅能充分展現出水晶製品的外在美(造型、款式、對稱性等),而且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其內在美(晶瑩、巧色)。三看拋光:拋光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水晶製品的身價。水晶在加工過程中須經過金剛沙的琢磨,粗糙的製作會使水晶表面存在磨擦的痕跡。好的水晶製品自然透明度、光澤都比較好,按地話說法「火頭足」。四看孔眼:對於綴穿水晶製品(如項鏈、手鏈、佛珠),要看孔眼是否平直,孔的粗細是否勻稱,有無細小裂紋。孔壁必須清澈透明,無「白痕」。五看顏色:即使在同一種類的水晶中,它的不同部位的紋理、色澤也各式各有千秋。屬於單色的,要色度均勻;在同一塊水晶上有深淺的,則要求其色調紋路美觀大方。六看協調:購買水晶首飾時,應試戴一下,看其大小、松緊、長短。如是鑲嵌飾物,看是否牢固、周正和協調統一。還應注意水晶首飾的款式、色彩是否與自己的身材、膚色、臉型和服裝協調。人工合成寶石的價值與價格眾所周知,作為寶石應具有「美麗」、「耐久」和「稀少」三要素,有的人認為應有八要素,它們是「美麗」、「高硬」、「稀少」、「透明」、「穩定」、「出奇」、「無害」和「重量與大小」,人工合成寶石除了「稀少」這一點外,其它要素都具有。千百年來,寶石與人類相伴相隨,形影不離,不僅美化和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人們還發現了寶石具有裝飾、保值、貨幣、葯用、收藏和鑒賞等方面的價值。人工合成寶石與天然寶石相比,更側重於「美麗」的特徵和「裝飾」的價值。若就美麗和裝飾來說,人工合成寶石可以與天然寶石相媲美,有時甚至於超過了天然寶石。因為人工合成寶石是天然寶石的代用品,我們在合成寶石時,總是要求合成寶石盡可能地與天然寶石接近,越逼真越好,並且要求達到天然寶石的最高檔次品,所以,人工合成寶石不僅顏色漂亮、透明度好、硬度高、晶體大,而且沒有裂、沒有昝、質量好,可以做到色澤艷麗、純凈無瑕、質地優良,相當或超過相應天然寶石的高檔品,幾乎達到了與天然寶石高檔品真假難辯的境地。由此可見,用人工合成寶石作為珠寶首飾的裝飾材料所做的產品,一定與用同類天然寶石高檔品為材料所做的產品一樣漂亮。而天然寶石高檔品不僅稀少,很難得到,就是得到了,價錢也一定高得驚人;人工合成寶石是工廠或實驗室里製造和生產出來的,不僅產量可以人為地控制,價錢也相當便宜。正因為如此,人們用人工合成寶石來作裝飾性很強的流行首飾或模擬首飾的主要材料就非常自然,並且這些首飾很漂亮,價格又很低,一般人都買得起,深受群眾歡迎,銷售量越來越高。由上可見,人工合成寶石的主要價值是裝飾這一點無可非議。但是,有一點要說明,人工合成寶石的數量是不是「稀少」這個概念是相對的,若與同類天然寶石的高檔品比,人工合成寶石不算稀少;但若與同類天然寶石比或與可用於裝飾的材料比,人工合成寶石的數量還是屬於「稀少」的。另外,許多著名的人工合成寶石,由於年代久遠,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價值會不斷提高,有些甚至可以達到收藏的水平。人工合成寶石的價格,與同等顏色、同等質量的天然寶石比,應當說是相當便宜的。其便宜的幅度與合成的方法難易、產量的大小及其它因素有關。綜合來看,其便宜幅度從萬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不等。例如水熱法合成的鴿血紅紅寶石戒面,每克拉價格250元左右,天然鴿血紅紅寶石若達到無棉無裂、無包裹體與生長線的優質品,其價格應當在25000元/克拉左右,即水熱法合成的鴿血紅紅寶石便宜幅度為千分之一左右;仿天然金綠貓眼寶石的玻璃貓眼的價格,其便宜幅度大約為萬分之一左右。這是因為水熱法合成紅寶石的技術難度大、設備昂貴、產量低,屬於合成寶石類;仿天然金綠貓眼寶石的玻璃貓眼生產技術比較容易、設備簡單、產量大,屬於仿寶石類,所以價格便宜。若用同類人工合成寶石相比,由於合成的方法不同價格也相差很大。例如焰熔法合成紅寶石的價格與水熱法合成紅寶石的價格比就低好多,因為焰熔法合成紅寶石用氫氧火焰燒,每小時大約能生長10克重的紅寶石,同時每個車間里可以擺放好多台設備生產,產量大,其產品的銷售不是像水熱法生長的紅寶石一樣用克拉計算,而是用每公斤多少錢計算。目前國內生產的焰熔法紅寶石一般每公斤為400-650元左右,1公斤為1000克,1克為5克拉,即5000克拉焰熔法生長的紅寶石價格為400-650元,每克拉焰熔法紅寶石合0。1元左右,比水熱法生長的紅寶石便宜2500倍左右。由此可見,不同方法生長的同類寶石由於方法難易和產量大小不一樣,其價格也是不一樣的。但是,人工合成寶石的價格與同質量的天然寶石價格比,則便宜很多,這是客觀事實。堪為國寶的南丹隕石根據史書記載,1516年(明代正德十一年)在廣西省南丹縣發生了巨大的隕石降落。由於當時的社會情況及交通、信息等不便,未能及時找到墜落的隕石。到1958年,「大煉鋼鐵」時,地質找礦隊員才發現了不少紅褐色的有銹痕的「鐵礦石」,當時人們看到連坩鍋都無法熔化的這些「鐵礦石」,感到奇怪,逐級向上匯報,直至中央有關部門,中國科學院將此事交地質研究所處理。經專家調查化驗,證實它就是世界上已知最早列入文字記載的鐵隕石「南丹隕石」(因該隕石中含有大量鐵鎳合金,故稱鐵隕石)。根據史料和現場分析,南丹隕石在隕落時發生了爆炸,所以散落點分布達方圓幾十里。南丹隕石是鐵隕石中礦物種類較多、樣品最全的隕石,更重要的是可以從石中獲得初始隕石各組成部位的信息資料。隕石的色彩紛呈,大部分不保存有熔殼,有隕石與高溫氣流作用留下的「氣印」。對它們的研究,有助於認識隕石高速沖破大氣層時所受的壓力和濕度、散熱與傳導、隕石對地面的沖擊能、隕石結構的物理化學變化、太陽系小行星的形成過程及其環境演變等情況,進而用於研究宇宙飛行器穿過大氣層時表面的融蝕及宇宙射線的影響程度等。1993年以來,南丹隕石成為境內外別有用心的人搜尋的目標,在社會上被高價炒賣。隕石的失落,已經破壞了可供研究鐵隕石落地狀態的原始數據和特徵,損失無法彌補。由於交通、管理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國家未能全部收回大塊南丹隕石。目前,北京天文館天象廳、南丹縣公園、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南丹縣博物館等分別存有680公斤、1000公斤、300公斤、2000多公斤的南丹隕石。對於隕石,許多國家的法律都有明確保護條文。俄羅斯、法國、美國、印度、德國和埃及等大多數國家立法規定,來自天外的隕墜物體都歸國家所有。世界各國均把隕落在本國境內的隕石視為「國寶」,只有在留足標本的情況下,才有選擇地、慎重地與別國交流與研究。南丹隕石對個人沒有多大的用處,但卻有極珍貴的科學價值。南丹隕石被大量搜掠,不排除來自國外的唆使和高價收購。人類有史以來,搜集到的隕石也不過2000多塊,數量極其有限。南丹石量大面寬,是非常罕見的,是稀有天外「來客」,能為我們提供非常直觀重要的宇宙信息。廣西南丹縣有不少人為了私利,收購倒賣「南丹隕石」。目前,南丹石在南丹縣已丟失嚴重,存量很少,不少隕石散落到當地村民手中待價而沽,有的被不知名稱的單位弄走。依據國家《文物保護法》,南彤隕石屬國家一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