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羅斯鑽石礦坑為何不開采
在近萬米深的地下,金子和鑽石其實並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前蘇聯挖掘的最深的鑽井科拉超深鑽井,在挖到9500米深的時候,就挖掘到了大量的黃金和鑽石。
那為什麼蘇聯人沒有開采這些黃金和鑽石呢,答案是因為沒錢,很多人會問了,那開采出黃金和鑽石來不就有錢了嗎,事實上,當時蘇聯鑽探到的地層中,黃金含量高達80克/噸。要知道在普通的地層中,黃金含量4克/噸就已經算是富礦了,按理來說,開采這些礦石絕對有利可圖啊。
事實上,鑽這么深的井需要耗費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遠非常人能想像的,事實上當時蘇聯鑽探這一深井的目的也並非是要尋找什麼礦產,單純是為了要對地層進行研究和與美國科學家競爭。
所以蘇聯對此可以說是不計成本的,整個科拉超深鑽井項目共動用了上千名各個領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不僅有地質方面的專家,還有機械專家和材料科學,建築學等等的專家。
事實上,鑽到富含黃金和鑽石的地層時,該深度的溫度已經高達237.5攝氏度,在這種情況下,鑽頭非常容易損壞,而且該井的直徑只有40厘米左右,難度可想而知。
事實上即使能夠大規模開采黃金和鑽石,開采上來的礦石連每天的投入都不夠,更別說能賺錢了。事實上該研究本身就不是要尋找什麼礦石,當時的人們也只是想一門心思的鑽到地殼與地幔的邊界而已。
事實上,科學家們在1983年到1993年的10年中只向下推進了262米,可見在這一深度下繼續往下鑽探有多門困難,有傳聞說蘇聯人在井下聽到了地獄之音,所以停止了鑽探,其實這純屬無稽之談,對該項目最致命的打擊就是蘇聯的解體。
蘇聯解體後,雖然俄羅斯還是堅持鑽探了兩年多,但是最終還是因為經濟原因停止了該項目,所以就算是9500深的地底是黃金和鑽石的寶庫,但是其開采成本實在是過於高昂,最終的結局只能是入不敷出,所以蘇聯並沒有開采這些地下深處的黃金和鑽石。
B. 蘇聯挖到地球9500米,周邊全是鑽石黃金,為何不挖了
蘇聯在冷戰時期的科研項目科拉超深鑽孔,之所以沒有繼續挖掘下去,其實並不是遭遇地心文明或者怪獸,而是國家經濟已經不允許繼續這項項目。
冷戰時期的競賽
二戰結束後,當時地球上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開始了冷戰,冷戰期間,美蘇展開了軍備競賽,不僅從軍事上開始相互比拼,還比拼各國的科技實力。
美國率先提出了太空戰略,迫使蘇聯也將巨額資金投入太空項目中。後來,美國又提出了莫霍計劃,准備要鑽透莫霍界面,揭開地球內部的秘密。
再加上科拉超深鑽孔在挖掘到萬米深度時,由於溫度過高,達到了300-400攝氏度,造成的挖掘鑽頭極其容易壞,因此科研項目成果產出過低,因此,資金大量投入到這個項目並不劃算。
所以,科拉超深鑽孔未來大概率不會繼續挖,除非人類科技的進步,以及地球內部有了重要發現。
C. 蘇聯挖到地球9500米,四處是鑽石黃金,為何他們突然放棄了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於周邊事物的認知,也是逐漸的加深,人們不但向宇宙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其實在對地球內部,也在層層推進,大家都知道,地表下面,則是炙熱的岩漿。
然而比起對外太空的探索,人們在對地球深處的鑽研上似乎缺乏動力,如今人類能夠到達地下最深的足跡,也才不過是12000米,要知道,地球的半徑達到了6371km,這個數字,只佔比了0.18%。
此後,關於地芯的研究依然持續了數年,一直到2006年因為資金耗盡而正式關閉。2008年,該地址被廢棄,科拉超深鑽洞口被生銹的金屬帽蓋嚴。這也和宇宙空間站,深海探測船等項目成為了蘇聯20世紀最為浩大的工程之一。
D. 蘇聯挖穿地球計劃,在9500米處發現鑽石黃金,為何不繼續了呢
在俄羅斯有一個被稱之為地獄之門的地方,它是世界上深的鑽孔,也被稱之為科拉超深鑽孔,它是美國和蘇聯冷戰時期蘇聯的成果。二戰結束以後,英國德國等國實力大損,當時世界的超級大國只剩下蘇聯和美國這兩個國家。然而我們都知道一山不容二虎,於是這兩個國家便開始針鋒相對起來。但二戰才剛結束不久,這場慘烈的戰爭打怕了世界各國,於是國際上規定不得再爆發大規模戰爭。而蘇聯和美國因為不能爆發戰爭,便開始了另一種戰爭,冷戰。
據說當時在挖到12000米的時候發生了奇怪的事情,機器開始升溫,再往下人體根本受不了那樣的溫度,所以最後只能停止這項計劃,而後來這個12000多米的洞便被稱為了地獄之門。其實能夠挖到12公里已經是件很神奇的事情了。而這個如今世界上最深的洞穴據地面到地心的距離也僅挖了不到0.2%而已,可見挖穿地球根本是不可能事情。
E. 蘇聯為直達地心,挖到12262米,周邊全是黃金鑽石,為何不挖了
有一部電影名叫《地心歷險記》,講述了人們去往地球內部探險的一個故事,因此便是產生了人們對於地心的好奇,當然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這輩子都不可能對地球內部有著什麼交集,但隨著人們科技水平的發展,不少國家都對地心展開了探查,其中這方面最為突出的一個國家便是蘇聯,也就是現在的俄羅斯。
另外就是,蘇聯那個時候的科研任務,一定程度上還是完成了,因為鑽地這項工程,很大程度也是看科研效果,而不是一昧地追求經濟效益,更何況經濟效益的話,以蘇聯當時的經濟實力,其他路子比這來錢來得更快的,其實更多,何必要在鑽地這兒死磕呢?
可以看出,蘇聯最終停止在12262米,並不是突然的決定,而是經過多方考慮的,現在看來這更像是一種止損。
F. 當初蘇聯挖到地球9500米,周邊全是鑽石黃金,為何不挖了呢
1970年,蘇聯啟動了一項舉世震驚的計劃——“挖穿地球”。為什麼要選擇“挖穿地球”呢?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為了慶祝列寧誕辰100周年,二是為了打擊美國的囂張氣焰,要知道當時美國佬已經成功登上了月球。
蘇聯為了這項科拉超深鑽孔,精心挑選了上千名科研人員,每個科研人員的月薪就相當於大學教授的年薪,還附送一套房(莫斯科的公寓房)。在鑽井的現場成立了16個較為先進的實驗室,用於分析從鑽井中取出的岩芯。可以看出,蘇聯為此付出了血本。
繼續向下挖掘的難度太高。
從理論上說,地底鑽探本身並不是很復雜的工作,也不需要航天那樣的高科技設備,只需要一台旋轉鑽機、一個非常堅硬的鑽頭和一根非常牢固的鑽桿。鑽探工作,只需要將這三者組裝在一起,向地底挖掘即可。
這看似簡單的工作,實際操作起來,卻經常遇到無法克服的障礙。例如,隨著鑽孔深度的增加,鑽頭的磨損實在太厲害了,沒用幾下就報廢。而想從接近10000米的深度將鑽頭升上來再換好新的、繼續鑽,這一來回就需要七八個小時。而且,新的鑽頭剛剛換下去,挖掘不到一個小時,可能就報廢了。
所以到後來,鑽探工作的進展十分緩慢。想要繼續推進難度非常大。加之1993年,蘇聯已經解體,俄羅斯的經濟也不景氣,所以再三權衡下就放棄了鑽孔,停止挖掘。
G. 當初蘇聯挖到地球9500米,周邊全是鑽石黃金,為什麼不挖了
這個鑽井在科拉半島,靠近挪威國界。當蘇聯挖到9500米的時候,就發現周邊到處都是黃金跟鑽石了。根據當時岩石的成分分析,黃金含量高達每噸80克。正常情況下,當一座礦山的含金量達到每噸4克時就具備商業開采價值了,蘇聯的這一發現給他們帶來的應該是無盡的財富。如果這些黃金被開采出來的話,經濟問題都不用愁了。
然而最後這座鑽井在挖到12226米的時候停止了,蘇聯沒有繼續進行下去。高層對這件事情也很少提及,很少人知道其中的原因。那麼蘇聯為什麼不繼續往下挖了呢?有人說,當時越往下挖,洞裡面傳來的奇怪聲響就越大,好像是十八層地獄一樣,工人們就不敢繼續挖下去了。這個說法顯然太迷信了,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實心的,還有很多熔漿,根本就沒有什麼地獄。
蘇聯人是在1970年5月24日開始探查,並且決定在現在的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州扎波利亞爾內市附近位置挖掘,工程主要組成人員都是頂級的科學家,這對於當時的蘇聯來說是很重要事情。因為待遇好,所以當時的科研團隊很熱情。當挖掘到9500米深度的時候,他們成功發現了含有環境和鑽石,這里的黃金含量很高,算是意外收獲了。問題,根本沒辦法在這上面投入這么多軍費。
H. 當初蘇聯挖到地球9500米,周圍全是鑽石和黃金,為什麼不挖了
蘇聯人勞動力不行,還有資金實力不足沒有人願意幫助,眼看著那麼多的鑽石黃金卻不能挖。
在冷戰時期,蘇聯與美國同為超級大國,為了爭霸世界又避免戰爭,他們通過高科技、軍備、太空、外交等領域的競賽來體現強大,在旗鼓相當的情況下,蘇聯突發奇想,欲在地球深處的勘探和科研方面領先美國,於是在科拉半島鄰近挪威國界的地區尋找了一處地方,開展了一項科學鑽探研究,這個項目稱為科拉超深鑽孔。
但就在目前而言,畢竟,在地球上鑽孔不是開玩笑的事情,萬一把岩漿挖出來怎麼辦,科學具有無法假定的科學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