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鑽石礦藏 » 鑽石為什麼會沾血
擴展閱讀
血鑽適合什麼鑽石 2025-02-04 11:58:09
鑽石的反射光是什麼光澤 2025-02-04 11:56:52

鑽石為什麼會沾血

發布時間: 2023-09-10 18:15:10

A. 鑽石:美麗背後藏著血與淚

相信很多人對曾引起一時轟動的電影《血鑽》並不陌生。在電影中,三個本不會有任何交集的陌生人,因為局部的戰亂和一顆價值連城的鑽石而被聯繫到了一起。然而,感人故事的背後,卻隱藏著血淋淋的真相:有著「一顆永流傳」美譽的鑽石,竟然是非洲連年戰亂的幫凶!提到這些,還要從十幾年前非洲的局勢說起。

【沾染血跡的鑽石】

在近代非洲,隨著歐美殖民者的入侵,隱藏在這塊古老大陸上的優質鑽石資源逐漸被人熟知,也為非洲的局勢增加了諸多不穩定因素。從非洲各國相繼獨立開始,戰亂和恐怖活動就從未停止過,巧合的是,非洲的獅子山、安哥拉、剛果(金)等國也是享有盛名的鑽石產地。尤其是戰亂最為嚴重的獅子山,當地的鑽石一向以粒度大、顏色上乘、凈度高、開采方便而聞名。這樣一來,曾令當地人引以為豪的鑽石也進入了反政府武裝人員和恐怖分子的視野。

對於他們而言,鑽石簡直是上天賜予的絕佳寶物:數量多,易於開采且開采成本低;體積小巧,轉移時可以輕易躲過監管;價值極高,隨時都可以輕而易舉地變現。基於這些原因,他們在當地瘋狂攻佔、開采鑽石礦,並將開采出的未加工鑽石通過地下渠道轉賣到歐洲變現,以為他們的活動換取資金。與此同時,當地的鑽石礦主為了保護自己的礦產和人身安全,也會在礦區實行武裝管理,礦主擁有武裝保安隊甚至僱傭軍部隊更是司空見慣的事。

一旦這些鑽石通過種種途徑到達歐洲,很快就會被鑽石販子(有些時候軍火商也會參與)搶購一空,幾輪轉手之後,這些鑽石便會出現在各大珠寶店之中,輕易不會被他人看出背後的來歷。在國際上,這些因為戰亂而被開采出來、買賣所得資金部分或全部用於資助反政府叛亂、恐怖分子的鑽石,被稱為「沖突鑽石」,也就是電影所說的「血鑽」。

【殘酷的真相】

對整個非洲而言,1991年絕對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年份。首先,獅子山境內爆發內戰,反對派組織革命聯合陣線(聯陣)為了奪取政權開始和政府軍進行殘酷廝殺。聯陣為了獲取充足的資金以支持內戰,開始大舉佔領獅子山的鑽石礦,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境內的幾乎所有主要鑽石礦都被聯陣控制,獅子山正規渠道出口的鑽石也因此急劇減少。靠著瘋狂開采、變賣鑽石資源,聯陣獲得了源源不斷的活動資金用以擴充軍備、招兵買馬,鼎盛時期聯陣曾擁有5萬余名士兵。

同樣的故事也在安哥拉上演了:同樣是20世紀90年代,執政黨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安人運)和反對派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安盟)進行了長達十餘年的內戰。內戰期間,安盟同樣採取了攻佔各大鑽石礦的策略,並通過開采鑽石來獲得資金。曾有資料顯示,1992~2000年間,安盟僱傭了近10萬名工人開采鑽石,總共開采出了數十億美元的鑽石。而在剛果(金),豐富的鑽石資源引發了當地多個部族、政黨的激烈搶奪甚至局部戰爭,在當地的伊圖里縣,由部族爭搶黃金、鑽石等資源而引發的沖突在數年間造成5萬餘人死亡,50萬居民被迫逃離。

有些時候,戰亂國家的鄰國也會藉此機會大發戰爭財。很多局勢穩定、毗鄰戰亂國家的政府官員乃至政府(如賴比瑞亞、甘比亞),往往會為非法未加工鑽石的貿易提供便利,或是直接為這些非法的鑽石提供合法的掩護。這一現象尤以賴比瑞亞為甚,當地政府不僅幫助聯陣等反政府武裝倒賣鑽石,甚至還在很大程度上支持聯陣。賴比瑞亞政府為虎作倀的惡劣行徑也招來了國際社會的譴責和制裁,聯合國安理會也通過2001年的第1343號決議給予賴比瑞亞以非常嚴厲的制裁。

【金伯利進程和證書制度】

從1998年非政府組織第一次揭露安盟倒賣沖突鑽石的情況以來,國際社會逐漸對非洲多國的沖突鑽石貿易予以關注。聯合國曾近先後對安盟、聯陣等反政府武裝進行經濟制裁,在協助調解局勢的同時也逐步打破了沖突鑽石貿易的利益鏈條。

為了進一步解決沖突鑽石貿易帶來的問題,一部分主要鑽石生產國、貿易國和加工國在南非著名的鑽石之都——金伯利召開了相關國際會議,正式啟動了金伯利進程和金伯利證書制度。這一制度通過給所有進/出口未加工鑽石的企業進行登記,並為每一次未加工鑽石的進/出口發放獨特的「身份證」——金伯利證書,來追蹤每一批鑽石的來源、防止沖突鑽石流入正常市場。金伯利證書制度分為三個部分:

1、登記:所有涉及到進/出口未加工鑽石的企業,都要到政府有關部門進行登記,以便查驗企業的資質並安排相關計劃;

2、申請:已經登記的企業在每次進/出口未加工鑽石之前,都需要向有關部門申請金伯利證書,並提供該次貿易的詳細信息以備查驗;

3、發證:在確認貿易中鑽石來源等信息無誤後,有關部門會簽發金伯利證書,鑽石出入海關均需要提供金伯利證書,每一張金伯利證書簽發後只有28天的有效期,以免被用作其他用途。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主要的鑽石加工國,我國不僅是金伯利進程的發起國之一,也一直用實際行動來履行承諾。2014年,我國成為了金伯利進程的主席國。

【給普通消費者的建議】

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也許不會接觸到未加工鑽石,可能連接觸到成品鑽石的時間都會很少。但我們依然需要一些針對鑽石產品的常識,以避免成為沖突鑽石貿易的幫凶。

1、不要接觸、購買未加工鑽石,因為普通人很難具有相關的鑒別能力;

2、購買珠寶類產品最好光顧較為知名、信譽較好的店家;

3、購買時最好索要相關鑒定證書,如店家不提供則應拒絕購買;

4、網購珠寶類產品,尤其是在某些監管不足的平台交易時多加小心,發現可疑情況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B. 血鑽結局

結局是:

萊昂納多扮演的角色死了,但是他讓黑人坐飛機跑出來了,黑人帶著血鑽,他將會告訴大家真相。最後,萊昂納多面對夕陽和老婆作最後的吻別(在電話中),然後微笑面對死亡。

非洲大陸長期以來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如果你想長命百歲,那麼就別碰鑽石。」在部分非洲國家,鑽石是軍隊用來購買軍備的資金來源,也是連年征戰的原因。戰爭國家出產的每顆鑽石都粘有非洲采礦工人,或者戰爭犧牲者的鮮血。因此這里的鑽石被稱為「血鑽」。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獅子山陷入了長達十一年的內戰,獅子的吼聲變成了獅子山人民的悲鳴聲。而這一切的起因,也正是那些熠熠生輝、讓人目眩的鑽石。

作為非洲主要的鑽石出口國之一,獅子山的鑽石每年有兩億美元的收益,而在戰爭期間這些錢自然落在了叛軍的口袋裡,用於購買戰爭使用的武器。直到2002年內戰結束,這種可悲的惡性循環才算停止。

萊昂納多扮演的角色死了,但是他讓黑人坐飛機跑出來了,黑人帶著血鑽,他將會告訴大家真相。最後,萊昂納多面對夕陽和老婆作最後的吻別(在電話中),然後微笑面對死亡。

C. 什麼是血鑽

血鑽,又稱滴血鑽石、沖突鑽石,是指開採在戰爭區域並銷往市場的鑽石。 依照聯合國的定義,沖突鑽石被界定為產自獲得國際普遍承認的,同具有合法性的政府對立方出產的鑽石。之所以會被稱之為沖突鑽石,是因為銷售鑽石得到的高額利潤和資金會被投入反政府或違背安理會精神的武裝沖突中,故而得名。

由萊昂納多主演的電影《血鑽》就是講述了非洲大陸沖突鑽石的故事。非洲 是世界重要的鑽石產地,南非、安哥拉、波札那、辛巴威等地都是重要的鑽石產出國家。但正如電影中所說,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If you want long life,never touch the diamond.(如果你想長壽,永遠別碰鑽石)。

 鑽石本來是比較昂貴的商品,但在非洲大陸開采鑽石的礦工卻並沒有因此而變得富裕。在我們印象中提起非洲,幾乎想到的都是貧窮、落後,鑽石雖說是比較昂貴的商品,但是鑽石的利潤都掌握在開采商的手中,生活在當地的民眾,不僅沒有變得更幸福,反而有可能為此遭受各種壓榨。

 所以血鑽基本上是一個概念名稱,名不是特指的一種鑽石種類。血鑽的形成原理同樣是經過地球內部壓力,在超高溫作用下形成的。

 目前,我們統指的血鑽大都是紅色鑽石。紅鑽按色調分有血鑽和紫紅色鑽石。血色鑽石色澤鮮紅如血,艷麗無比,是彩色鑽石中極為貴重和罕見的極品。1989年春,在法國巴黎的一次珠寶展銷會上,展出了一顆重量2.23克拉,名叫「拉琪」的血鑽,標價競達4200萬美元。與當時的黃金價格相比是黃金的十萬倍以上,比無色鑽石貴二千倍以上。

喜鑽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