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培育鑽石行業展望:未來的未來
實驗室種植的鑽石只是越來越受歡迎,而且不會很快去任何地方。在這里,鑽石心臟的數字專家盧卡斯 史密斯深入研究了兩個行業巨頭如何處理實驗室發展的鑽石問題,以及這對鑽石珠寶的未來意味著什麼。
第一批將鑽石作為珠寶佩戴的例子可以追溯到11世紀左右,當時國王和王後用王冠炫耀這些閃閃發光的寶石。幾百年來,直到1477年, 鑽石才成為唯一作為迷人配飾的地方,直到1477年, 第一枚鑽石訂婚戒指問世。
從那時起,鑽石在大眾可以購買的各種珠寶中都很突出。隨著時代的變化和 社會 的興趣向不同的方向發展,一種新型的珍貴寶石正在出現:實驗室種植的鑽石。
培育鑽石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第一批工具創建於1954年,主要用於工業級工具,在該行業的可負擔性和耐用性是主要優勢。
大約60年來,世界各地的珠寶商基本上都迴避這種實驗室種植的寶石。他們堅信這是一種劣質的邊緣產品,盡管技術每隔十年都在進步,並變得越來越復雜。
如今,行業領先的珠寶商正在改變主意,對在實驗室條件下種植鑽石的想法更加開放。戴比爾斯和潘多拉都在使用普通碳和先進技術製造美麗的實驗室種植的鑽石,模擬製造傳統鑽石的自然條件。
其他公司,如鑽石中的心,正在採取一種略有不同的方法,從已故親人和寵物的骨灰中製作實驗室種植的鑽石。
培育寶石市場甚至吸引了來自矽谷和好萊塢的大規模投資者。電影《血鑽石》的明星萊昂納多 迪卡普里奧一直在幫助推廣實驗室種植的鑽石作為天然寶石的道德和低碳替代品。
目前,實驗室種植的鑽石只佔整個鑽石珠寶市場的2%左右。但隨著千禧一代和Z一代市場對負擔得起和可持續寶石的需求的增加,預計這一數字將在未來幾年內上升。下面是珠寶行業的兩大主要參與者是如何接近培育鑽石的,以及他們選擇背後的原因。
德比爾斯公司
在發誓永遠不出售實驗室種植的鑽石後,德比爾斯在2019年5月開始這樣做,震驚了該行業。當月,一顆1克拉的培育鑽石價格約為3030英鎊,相當於開採的寶石價格約為4330英鎊。僅僅四個月後,德比爾斯就開始以580英鎊的價格銷售1克拉的培育鑽石。
行業專家認為,德比爾斯生產實驗室種植的鑽石的最大風險是,它可能會破壞天然鑽石的價值。然而,也有一些人認為,通過參與培育寶石行業,德比爾斯實際上通過對一些消費者不確定的產品顯示出信心,增強了市場。
快速瀏覽一下德比爾斯的網站和實驗室開發的鑽石子公司燈箱,就會立即發現這兩個品牌採取了非常不同的營銷路線。
雖然最初的德比爾斯網站用「大自然最稀有的藝術作品」和「永恆優雅的禮物」等短語強調了宏偉和復雜化,但「燈箱」則採用了一種更輕松的方式。戴比爾斯實驗室種植的鑽石以閃閃發光的粉色、藍色和白色 時尚 配飾銷售,遠離它們科學上珍貴的真正寶石。
德比爾斯證實,這種差異的目的是明確區分開采鑽石和實驗室種植鑽石製造的碎片。通過智能營銷,該公司旨在加強由地球形成的石頭的神秘感,以便消費者繼續在特殊場合購買它們,如訂婚和婚禮。
這很可能是由於開採的鑽石和實驗室種植的鑽石之間的利潤顯著不平衡。分析師保羅 齊尼斯基表示,天然鑽石的利潤比人造鑽石高出50%以上。
被迫相應地降低了他們實驗室種植的鑽石珠寶的價格。為了保持 健康 的利潤,這家行業巨頭自然將努力繼續銷售比實驗室種植的鑽石更多的開采鑽石。
一些鑽石專家認為,這位行業領導者突破實驗室發展的鑽石行業,採取了不安全的舉措。鑽石鑄造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馬丁 羅謝森說,他的公司並不認為新的珠寶系列存在競爭對手,也不必降價,「到目前為止,德比爾斯是一場非常高風險的賭博,我們認為沒有成功,因為他們主要將人造類別合法化。」
潘多拉星球
多年來,潘多拉一直專門為客戶提供負擔得起的豪華珠寶。雖然該公司最著名的是其手 鐲和可收藏的魅力,潘多拉也銷售一系列具有開采鑽石的珠寶。然而,銷售數據相當低,2020年8500萬鑽石珠寶中只有5萬件。
2021年,潘多拉在英國推出了第一個在實驗室種植的鑽石宣傳活動,計劃到2022年進入全球。
潘多拉沒有瞄準許多鑽石賣家的訂婚和新娘市場,而是以其戒指、手鐲和項鏈為特色,作為送給自己的禮物。
考慮到當前的消費者市場,許多行業專家認為這是一個不規則的舉措。千禧一代和Z一代是訂婚戒指鑽石的主要購買者,研究表明,近70%的千禧一代正在考慮購買實驗室種植的鑽石,而不是開採的替代品。
考慮到這一點,很容易看出為什麼許多人會認為潘多拉錯過了一個有利可圖的市場。然而,潘多拉的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 拉西克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解釋了他精明的方法。
「我們不想詆毀該行業圍繞鑽石建立的價值——圍繞鑽石的整個天賦。我們絕對想保留它。」
盡管潘多拉新珠寶系列中使用的實驗室種植鑽石的價格在1/3左右,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碳抵消,Lasik不想將它們作為天然鑽石的替代品,因此破壞了很多人努力建立的價值。
所有的鑽石都將在這里留下
千禧一代和Z一代被實驗室種植的鑽石所吸引,因為其價格、透明度和可持續性。根據安特衛普世界鑽石中心(AWDC)委託的一份報告,對這種環保和負擔得起的寶石的需求將保持每年15-20%的增長,到2030年 市場達到1000萬至1700萬克拉。
但僅僅因為培育鑽石行業預計將增長,並不意味著珠寶商不得不放棄傳統鑽石。許多公司在提供開采和培育鑽石方面找到了有利可圖的平衡,在忠於其根基的同時獲得了更廣泛的客戶基礎。
西德尼 紐豪斯是美國著名的實驗室種植的鑽石耳環的聯合創始人,他告訴BBC,只要鑽石保持 情感 共鳴,消費者將繼續購買實驗室種植和開採的鑽石。
這與價格或稀有性無關。它是關於寶石的 情感 價值和它所擁有的記憶。
文字由盧卡斯史密斯,心臟在鑽石數字專家。
『貳』 鑽石最廣泛應用於什麼行業
鑽石行業是一個古老而時尚的產業,隨著一代一代的產品工藝不斷的升級,推動著鑽石產業向前發展。我國鑽石行業零售總額約6133億元(2012-2019年CAGR7.8%),以下是鑽石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鑽石行業分析指出,時尚度高的鑽石飾品成為最受千禧一代追捧的珠寶品類。根據鑽石行業分析數據,在中國52%的千禧一代將鑽飾列為最渴望得到禮物的第一位。20%千禧一代擁有鑽石飾品(其中25-34歲人群持有比例最高,達29%),該比例高於年長一代(18%)。同時,中國也是四大鑽石消費國家中唯一一個千禧一代擁有鑽飾比例高於年長一代的國家。並且,在各國千禧一代女性占鑽石珠寶消費的比例中,中國以68%居首(2019年),遠高於其他三個國家(印度/美國/日本分別為47%/41%/29%)。
2019年鑽石行業規模約1200億元,具體來看,翡翠類飾品在中國有深厚的文化基礎,需求較為穩定。鑽石行業發展趨勢指出,黃金類飾品因其具有投資/實用雙重屬性,需求量受金價波動較大;鑽石類飾品受益於「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口號,在年輕人消費人群中日益流行。2019年鑽石占國內珠寶零售額的20%(整體為限額以上零售企業)。
上游開采高度壟斷:珠寶行業上游主要為黃金、鑽石、玉石等原材料提供商。由於鑽石資源具有稀缺性和壟斷性的特點,鑽石行業上游被少數國際寡頭高度壟斷。其中,原鑽被三大毛坯鑽開采商Alrosa(澳大利亞)/RioTinto(俄羅斯)/DeBeers(南非)壟斷;而切割環節則被比利時、安德衛普、以色列及孟買四大世界鑽石切割中心壟斷。2017年全球鑽石首飾消費規模達到820億美元,美國鑽石首飾消費規模達到430億美元,占據全球總需求的半壁江山。
中游產業鏈同質化高,以外協為主:鑽石產業鏈的中游為加工環節,我國珠寶品牌除周大福、潮宏基外,其他珠寶企業均以委託加工為主,自主生產部分高設計感產品為輔,或者全部由外協公司加工,從而節約資源投入,將更多的資金用於品牌、渠道建設。
下游終端零售競爭加劇,品牌打造差異化:珠寶零售行業處於整個產業鏈的下游環節。鑽石行業發展趨勢指出,行業利潤率和企業規模高度相關,大規模企業利潤率是一般企業的近兩倍。2019年大規模零售商利潤率在9-11%,而小規模零售商利潤率為4-6%此外,下游零售環節競爭激烈,品牌商注重差異化優勢打造,廣告營銷、品牌建設及產品設計成為終端零售/品牌商博弈焦點。
珠寶首飾為可選消費品,具有奢侈品屬性,因此需求曲線具備極強的需求收入彈性 :若居民收入水平或者財富水平上升,則奢侈品的需求將明顯增加;對比之下,必需消費品的需求曲線特徵則為,價格彈性較大而收入彈性較小,收入上升對需求影響較小。因此,人均收入水平較高的一線城市鑽石飾品滲透率較高,2019年達到61%,遠高於二線/三四線城市(分別為48%/37%)。
『叄』 「珠寶」培育鑽石:鑽石界的新風口
本文將對培育鑽石產業鏈及相關公司進行介紹。
一、培育鑽石是什麼?產業鏈情況如何?
(1)培育鑽石是什麼?
培育鑽石是在實驗室里模擬天然鑽石的自然形成環境培育而成的合成鑽石。不同於天然鑽石需要在地球深處經歷的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年,合成培育鑽石的方法主要有HPHT高壓高溫法和CVD化學氣相沉積法,培育時間約為半個月至一個月。
實驗室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晶體的形成溫度所差無幾,兩者在化學成分、物理性質完全一致,從肉眼上看無法對兩者進行區分。
目前,培育鑽石也憑借著較高的性價比成為了鑽石消費領域的新興選擇,廣泛用於製作鑽戒、項鏈、耳飾等各類鑽石飾品及其他 時尚 消費品。
(2)產業鏈情況:上、下游毛利率最高,中國為培育鑽石主要產地之一
由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培育鑽石產業鏈上游涵蓋生產設備及金屬觸媒等原材料供應,以及培育鑽石毛坯的生產等環節,獲利能力上,上游毛鑽生產毛利率高達60%。其中,產業鏈,上游的HPHT法培育鑽石產能大多數在中國,而CVD法則主要分布於美國、歐洲、中東、印度、新加坡等地。2020年,全球培育鑽石毛坯的產量大約為600-700萬克拉, 近50%的培育鑽石是在中國用HPHT法生產而成的,其中,黃河旋風、中南鑽石、豫金剛石居於前三位。
同時,培育鑽石的生產對企業的研發實力、工藝水平和質量控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在人造金剛石領域具有規模優勢的龍頭企業才具有資金及規模優勢進入培育鑽石領域的研發及生產,上游生產企業具備一定壁壘。
培育鑽石的中游,主要對鑽石毛坯進行貿易、加工和設計鑲嵌,中游加工的毛利率約在10%以下。目前印度是全球培育鑽石的切磨中心,2015-2020年印度進口全球80%以上的毛坯鑽石,其切磨加工集中在蘇拉特等地,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加工產業集群。而中國鑽石切磨:工廠分散在廣東、廣西、河南、湖南等地,在切磨加工後的成品鑽石銷往世界各地。
培育鑽石的下游則行進行鑽石的終端零售、營銷推廣,毛利率同樣也達60%。目前美國是全球培育鑽石市場發展最成熟的市場。從消費結構來看,全球培育鑽石消費市場中,美國和中國分別約佔全球的80%、10%。從零售品牌數量來看,美國擁有25個培育鑽石品牌,中國擁有19個,歐洲有9個。
二、為何看好該行業?
1、培育鑽石與天然鑽石的物理性質不存在明顯差異,但零售價格約為天然鑽石的45%,性價比優勢顯著,在天然鑽石供給增長緩慢的背景下,培育鑽石有望替代部分天然鑽的需求。
隨著人造金剛石合成工藝的不斷提高,顏色、重量和純凈度達到一定標準的寶石級金剛石大單晶可作為培育鑽石用於消費領域。
對比來看,培育鑽石和天然鑽石在晶體結構完整性、透明度、折射率、色散等方面與天然鑽石無明顯差異,但零售價格卻遠低於天然鑽石,2019年培育鑽石零售價格約為天然鑽石的45%,而用培育鑽石做成的飾品的銷售價格約為同等級天然鑽石飾品銷售價格的30%-50%,這大幅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門檻。
同時,近年來毛坯天然鑽石產量呈現不斷下降趨勢,而根據貝恩發布的《2020-2021鑽石行業報告》,全球毛坯鑽石產量在未來10年增長緩慢,甚至出現下滑,預計悲觀情況下,全球毛坯天然鑽石產量平均每年』下降1%-2%,但全球鑽石消費需求卻不斷增加,供需失衡趨勢為培育鑽石發展帶來了機遇,培育鑽石有;望憑借較高的性價比替代部分天然鑽石的需求。
2、全球珠寶巨頭紛紛入局培育鑽業務,有望培養消費者習慣和認知,行業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培育鑽石作為珠寶行業新興賽道,珠寶鑽石品牌商積極入局,培養消費者習慣。2016年施華洛世奇創建了培育鑽石品牌Diama, 2018年5月全球最大鑽石生產商戴比爾斯宣布推出培育鑽石飾品品牌Lightbox。另外,2021年5月,全球最大珠寶商之一丹麥潘多拉宣布,將停止使用開採的鑽石來製作珠寶,今後將只使用實驗室生產的鑽石。
與此同時,國內珠寶商也積極布局培育鑽石行業。2021年8月12日,擁有「老廟黃金」、「亞一金店」等國內一線珠寶品牌的豫園珠寶推出自有培育鑽石牌品牌「露璨(LUSANT)",於線上天貓旗艦店開啟試運營,這是國內頭部大牌珠寶商推出的首個培育鑽石品牌。
目前,培育鑽行業滲透率約6%,國內外珠寶巨頭紛紛推出培育鑽品牌,有望培養消費者習慣和認知,從而帶動培育鑽行業滲透率快速提升。
3、行業標准逐步建立,為培育鑽石價值流通提供依據。
行業是否規范是決定行業能否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任何能夠做大做強的行業都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標准來確定商品的價值,使其可以快速流通。
目前,培育鑽石行業標準的正在加速制定,為培育鑽石價值流通提供依據,推進培育鑽石行業的規范化發展。
例如,2020年10月,GIA (美國寶石學院)公告稱正式啟用新版培育鑽石檢測報告;近期,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NGTC)更新了《合成鑽石鑒定與品質評價》,並且,目前NGTC已經可以出具實驗室培育鑽石鑲嵌首飾證書,據稱後續還將推出實驗室培育鑽石裸鑽分級證書。
綜合來看,2020年全球培育鑽石飾品市場規模約680億元,疫情之下培育鑽石產量仍然同比增長16.7%,增速明顯高於天然鑽石,預計到2025年全球培育鑽石飾品市場規模1400億元,復合增速高達15.5%。
三、相關個股
黃河旋風【600172】 :國內最大金剛石生產企業之一,2021年重新聚焦超硬材料主業公司是目前國內規模領先、品種最齊全、產業鏈最完整的超硬材料供應商。公司生產的超硬材料主要產品為各類規格的金剛石(如工業級金剛石、寶石級金剛石)、金屬粉末、超硬復合材料(復合片)、超硬刀具、金剛石線鋸等。
2020年公司的培育鑽石銷量佔全球培育鑽石銷售市場的20%左右,其中高端品質佔50%以上。公司於2015年實現了「寶石級金剛石系列產品開發與產業化」項目的產業化和市場化批量生產,目前公司3-5克拉首飾用培育鑽石在國內外擁有穩定的市場。
2020年公司業績虧損主要受此前收購名匠智能業務拖累,公司已出售名匠智能全部股權,2021年重新聚焦超硬材料主業,第一季度公司營收達6.31億元,同比增長56%,同時利潤端扭虧為盈,歸母凈利潤達1029萬元。
中兵紅箭【000519】 :子公司中南鑽石為國內最大培育鑽石生產商之一
中兵紅箭主要業務包括特種裝備業務板塊、超硬材料業務板塊、專用車及 汽車 零部件業務板塊三大業務板塊,其中全資子公司中南鑽石主要負責超硬材料業務板塊,為國內最大培育鑽石生產商之一。2020年中南鑽石實現收入19.21億元,收入佔比達29.72%,實現凈利潤4.1億元。
中南鑽石主要以HPHT技術生產培育鑽石,產品以2-10克拉為主,公司已掌握了「20-50克拉培育金剛石單晶」合成技術,20-30克拉培育鑽石可批量化穩定生產,同時公司也掌握了厘米級高溫高壓法CVD晶種制備技術,CVD培育鑽石產品制備技術達到了國際主流水平,2019年公司投入年產12萬克拉高溫高壓法寶石級培育金剛石生產線建設項目,預計2022年10月達產。
培育鑽石概念相關個股培育鑽石的性價比優勢+各種珠寶鑽石品牌均培育消費,培育鑽石或將替代部分天然鑽石的份額,行業有望迎來爆發,潛在市場規模有望達千億級別,我們梳理了一份培育鑽石概念相關個股。
國機精工【002046】: 2020年超硬材料及製品收入佔比為20.39%。截止20年底,新型高功率MPCVD法大單晶金剛石項目工程進度為59.87%,該項目主要培育消費類和工業類生產商人造鑽石。
*ST金剛【300064】 :2020年超硬材料收入佔比為88.82%。公司致力於培育鑽石消費理念的傳播、培育鑽石文化推廣、品牌銷售體系搭建等,2014年實現大單晶技術突破,成為國內首家實現大單晶規模化量產的企業。
沃爾德【688028】 :2020年超硬復合材料收入佔比為8.99%功能性CVD金剛石材料和器件、裝飾用CVD鑽石(培育鑽石)等高端超硬工具和超硬材料產品實現規模化生產和銷售。
四方達【300179】: 公司是國內規模優勢明顯的復合超硬材料企業,產品包括石油/天然氣鑽探用聚品金剛石復合片、煤田及礦山,用金剛石復合片等。
零售商:
豫園股份【600655】: 2020年珠寶 時尚 收入佔比為50.32%。公司推出培育鑽石品牌「露璨(LUSANT)」,是國內頭部大牌珠寶商推出的首個培育鑽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