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鑽石礦藏 » 鑽石發現地在哪裡
擴展閱讀
長春哪裡能買到韓國產品 2025-04-16 16:18:49
pvz鑽石用來干什麼好 2025-04-16 16:17:59

鑽石發現地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4-15 09:44:40

Ⅰ 真正的鑽石來自哪裡

2400 多年前,印度首次發現和開采鑽石。 隨著時間的推移,鑽石在世界許多其他地區被發現。如今,非洲、俄羅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生產的鑽石最多,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原石出口國。

Ⅱ 中國什麼地方出鑽石

1,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

2011年初,遼寧省瓦房店地區發現的一處大型金剛石礦,礦藏量保守估計約100萬克拉(約合200公斤),可開采30年以上。瓦房店市被譽為東方鑽石城,金剛石儲量佔全國已探明儲量的54%,多呈8面體和12面體,質地優良,晶形完整,色澤晶瑩剔透,首飾級含量佔70%,在國際市場上屬一流。

2,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

臨沭縣享有「鑽石之鄉」的美譽。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重晶石,金剛石,大理石,石英石,金紅石等20餘種,聞名全國的常林鑽石(158.7860克拉,出土時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就出土在臨沭縣曹庄鎮常林村。

(2)鑽石發現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1965年是我國鑽石找礦取得重大突破的年份。在山東省蒙陰縣的常馬庄發現了中國第一個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鑽石原生礦。

1970年,遼寧省地礦局區調隊在遼南地區開展地質普查。歷時一年後,普查已接近尾聲,當時礦產組組長白尚金在日偽時期的地質資料中,發現在瓦房店李店鄉石灰窯村有鉛鋅礦的記載。

Ⅲ 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產發地是哪

世界上鑽石產地有南非、蘇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納米比亞、迦納、獅子山、賴比瑞亞、安哥拉、中國及南美的巴西、委內瑞拉等地區,歷史上第一批鑽石產地是印度,始於2000千年前的戈爾康達王朝。印度產出過許多特大型金剛石和著名鑽石,如著名的「希望鑽石」等。這些鑽石為世界歷代帝王豪門所追求。但是,近幾十年來那裡的鑽石砂礦產出鑽石很少了。最富的金剛石(鑽石)原生礦產在南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世界金剛石開采量約98%出自南非。南部非洲金剛石儲量達數10億克拉之多。然而大顆鑽石日漸稀少,獅子山以產最優質金剛石而著稱,主要產於沖積砂礦中,安哥拉也出產優質金剛石,扎伊爾、津巴布維也主要是金剛石砂礦床。巴西的金剛石也有較重要的位置,不少著名特大的金剛石,如「瓦加斯總統」和「科雅斯」等鑽石就來自巴西,這里的金剛石也主要產在沖積秒礦之中。原蘇聯是世界上出產金剛石的主要國家之一,主要分布在兩伯利亞、烏拉爾等區域,但產出的鑽石粒度不大,可透明度好的鑽石占的比例多。美國阿肯色州是美國金剛石原生礦的唯一產地。澳大利亞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剛石產地。澳州開採金剛石始於1851年,產地在東澳新南威爾士州。進入70年代,在西澳金伯利高原發現眾多的金剛石原生礦床,金剛石儲量極大。據1986年有關資料表明,澳大利亞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剛石生產國,年產量350O萬克拉,寶石級金剛石佔5%;扎伊爾位居第二位,年生產2300萬克拉,其中寶石級金剛石產出100多萬克拉;波札那年產1500萬克拉金剛石,其中寶石級金剛石佔19%;原蘇聯年產量1200克拉,寶石級金剛石達26%;南非產90萬克拉,寶石級鑽石佔25%;納米比亞年產90萬克拉,幾乎均達到寶石級金剛石;迦納等國產量低於50萬克拉,但質量均不錯

Ⅳ 鑽石原石飾品的發現地

鑽石原石在公元前800年在印度被發現,沒有人敢胡亂加工鑽石原石,鑽石被認為具有駕馭地球的能量,它可以保護佩戴者並使其擁有神秘的誘惑力。
First discovered in India in 800 BC, no-one dares to tamper with rough diamonds, for the stones are believed to harness the powers of the earth, protect the wearer and hold a mystical allure.
只有國王,王後和其追隨者可以負擔得起如此罕見美麗的鑽石裝飾,鑽石的自然狀態是非常珍貴的,我們發現並且使用鑽石超過2000年了,一位匈牙利王後的皇冠上鑲嵌著未經切割的鑽石,這個可以追溯到1074年,被認為是最早的鑽石珠寶形式。
Adorned only by kings, queens and Maharajas who can afford such rare beauty, diamonds are treasured intheir natural state and worn as they were found for over 2000 years. A Hungarian queen』s crown set with uncut diamonds, dating back to 1074, is thought to be the earliest form of diamond jewelry.
在1300年代後期由於機械的介入,鑽石得到了拋光後閃爍的亮光,但是卻失去了它們獨一無二的特性。
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machinery in the late 1300s, diamonds gain a polished twinkle but begin to sacrifice their unique identity.
2003年,在國外興起了使用無爭議的,有證書的,天然未加工的鑽石,並且發展了一種對於私人客戶類型的珠寶。這些獨特的展示品很快獲得了風格消費者和社會名流的注意力,包括希拉里斯萬克,朱莉安摩爾和蕾哈娜,等等。
在2006年,一顆22.77克拉的大衛之星的毛坯鑽石被發掘。如同所有的鑽石,
到2009年,出現了為滿足獨特訂婚款式而設計的新娘系列,鑽石原石設計定製化向大眾蔓延,(以每個新娘都是獨一無二為理念來設計)
今天,代表著最獨特的未加工鑽石珠寶,保證了神秘性,權威和魅力,在好萊塢、格萊美等時尚界獲得眾多藝人的青睞。
補充:中國首家鑽石原石設計&定製系列產品面世(每克拉美鑽石:一克拉990)

Ⅳ 最好的鑽石產地在哪裡

最好的鑽石產地在南非。不過南非不是最大的鑽石產出國。

1、說到鑽石,大部分人想到的就是南非鑽石,南非鑽石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在產量上並沒有澳大利亞的多,說到南非的鑽石史,主要是在1867年之後發現了沖積砂礦床和大量原生金伯利岩筒,使南非成為世界上鑽石出產量的主要國家,直到現在為止南非也擁有世界上產量最大,並且最有現代化的維尼蒂亞鑽石礦。

2、那麼為什麼說鑽石最大的產出國是澳大利亞呢,據相關的新聞報道,在澳大利亞已經勘探出天然鑽石儲量最大石礦,鑽石的產出量大約能達到25億克拉,而澳大利亞佔了6.5億克拉,扎伊爾佔5.5億克拉。就目前的鑽石開采來說,鑽石的儲存量能夠開采25年,但隨著人們技術水平的提高,每年都能發現不同地方的鑽石礦區,而澳大利亞礦區最多,其鑽石儲存量也是最大的。

二、哪些國家鑽石資源豐富:

鑽石最大的產出國是澳大利亞,其次是南非那麼哪些國家還有鑽石資源呢,接下來我們一起去了解下吧:

1、波札那

波札那可是近年來新起的鑽石王國,不僅盛產鑽石,而且鑽石的質量名貴高檔,其工業儲量和儲量基礎分別佔世界的13%和15%,各種鑽石儲量近4億克拉,居世界第三。

2、俄羅斯

同時,俄羅斯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鑽石產出國之一,其儲量居世界第四位,也是天然金剛石的主要產地,金剛石的產量90%以上來自俄羅斯。

Ⅵ 最早發現鑽石是哪個國家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發現並利用鑽石的國家

現代科學技術 、手段為探索鑽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鑽石是世界上最堅硬的、成份最簡單的寶石,它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具立方結構的天然晶體。其成份與我們常見的煤、鉛筆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較高的溫度、壓力下,結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溫、極高氣壓及還原環境(通常來說就是一種缺氧的環境)中則結晶為珍貴的鑽石(白色)。為了便於理解鑽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鑽石的原岩。
自從鑽石在印度被發現以來,我們不斷聽到人們在河邊、河灘上撿到鑽石的故事,這是由於位於河流上游某處含有鑽石的原岩,被風化、破碎後,鑽石隨水流被帶到下游地帶,比重大的鑽石被埋在沙礫中。鑽石的原岩是什麼?1870年人們在南非的一個農場的黃土中挖出了鑽石,此後鑽石的開掘由河床轉移到黃土中,黃土下面就是堅硬的深藍色岩石,它就是鑽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麼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種形成於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氣等揮發性成份的偏鹼性超基性火山岩,這種岩石中常常含有來自地球深部的橄欖岩、榴輝岩碎片,主要礦物成份包括橄欖石、金雲母、碳酸鹽、輝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漿形成於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於這種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發現,故以該地名來命名。
另一種含有鑽石的原岩稱鉀鎂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種過鹼性鎂質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輝石、橄欖石等礦物,典型產地為澳大利亞西部阿蓋爾(Argyle)。
科學家們經過對來自世界不同礦山鑽石及其中原生包裹體礦物的研究發現,鑽石的形成條件一般為壓力在4.5-6.0Gpa(相當於150-200km的深度),溫度為1100-1500攝氏度。雖然理論上說,鑽石可形成於地球歷史的各個時期/階段,而目前所開採的礦山中,大部分鑽石主要形成於33億年前以及12-17億年這兩個時期。如南非的一些鑽石年齡為45億左右,表明這些鑽石在地球誕生後不久便已開始在地球深部結晶,鑽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寶石。鑽石的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這從鑽石主要出產於地球上古老的穩定大陸地區可以證實。另外,地外星體對地球的撞擊,產生瞬間的高溫、高壓,也可形成鑽石,如1988年前蘇聯科學院報道在隕石中發現了鑽石,但這種作用形成的鑽石並無經濟價值。
稀少的鑽石主要出現於兩類岩石中,一類是橄欖岩類,一類是榴輝岩類,但僅前者具有經濟意義。含鑽石的橄欖岩,目前為止發現有兩種類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於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鉀鎂煌斑岩(lamproite),這兩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發作用產生的,形成於地球深處的岩石由火山活動被帶到地表或地球淺部,這種岩漿多以岩管狀產出,因此俗稱「管礦」(即原生礦)。含鑽石的金伯利岩或鉀鎂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經過風吹雨打等地球外營力作用而風化、破碎,在水流沖刷下,破碎的原岩連同鑽是被帶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帶乘積下來,形成沖積砂礦床(或次生礦床)。

Ⅶ 鑽石的起源哪裡

鑽石居世界五大珍貴高檔寶石之首,素有「寶石之王」、「無價之寶」的美譽。國際寶石界定鑽石為「四月誕生石」。鑽石是大自然的傑作。天然鑽石原產於超過200公里深的地下,它們的形成年代通常為24億到32億年以前,但是也有短至6千萬年的。鑽石是地殼中碳元素在經歷了劇烈的熱量和壓力作用下形成的,然後被埋在地殼幾乎最深的地方。這種地殼深處的鑽石有時會隨著地殼深處熔岩的上升而被帶到地殼表面。攜帶鑽石的熔岩凝固時會形成上大下小的喇叭狀岩柱,岩柱中往往含有鑽石。這種岩柱十分獨特,只生成於古老穩定的地殼中,全世界只有在印度、南非、巴西、俄羅斯、中國和澳洲曾發現過這種岩柱。露出地表的岩柱風化以後,其中含有的鑽石會被雨水沖刷而沉積在河床里。當山洪暴發時,這些鑽石也會隨著洪水來到入海口,沉積在海邊的沙灘上。最早被發現的鑽石就是這些被水沖刷的「漂漬鑽石」。「漂漬鑽石」很快被開采完了,現在,全世界所有的鑽石都是從岩柱中開采出來的。但是即便是在岩柱中,所含有的鑽石也十分稀少。根據比利時安特衛普鑽石高級委員會所述,要將250噸的岩石、沙和礫石處理之後才可能得到一克拉的鑽石胚,一克拉鑽石胚經切磨,只能保留40%~50%的重量。一克拉等於0.2克,250噸等於2億5千萬克。另外,開采出來的鑽石大部分品質不佳,只能用作工業使用的磨料或鑽頭。能用作寶石的鑽石往往不到鑽石原礦的七分之一。

Ⅷ 鑽石在哪裡開采

露天開采。這是鑽石礦山開采最常用的方法。露天開采是先將覆蓋在礦體上面的土石剝掉(剝離),直接在露天進行采礦的方法。由於開采工作在露天進行,它比地下開采具有建設速度快、開採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勞動生產率高、生產成本低、礦石的損失貧化小、勞動條件好等優點。

露天開采通常包括:

礦區的地面准備、礦床的疏干、礦山基本建設、剝離工作和采礦工作。露天開采通常是把礦岩劃分成一定厚度的水平分層,逐層自上而下地開采,並使各分層保持一定的超前關系,在開采過程中露天礦場形成了階梯狀,每一個階梯就是一個台階或者稱為梯段,梯段是露天礦場的基本構成要素,是用獨立的採掘與運輸設備開採的礦岩分層。

鑽石的形成

在數十億年前地殼大約200公里的深處,在1000℃到1600℃的高溫下,在4萬到6萬個大氣壓的作用下,在碳元素集中的地方,鑽石形成。伴隨著地殼運動、火山噴發。

熔岩流將含有鑽石的岩漿帶至地球近地表處,並附存在金伯利岩和鉀鎂煌斑岩中,形成鑽石原生礦;或是在地表經過長途遷徙、沉澱於河流砂土之中,形成次生礦(砂礦),從而被人類發現。

Ⅸ 鑽石的主要產地是那個國家

鑽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俄羅斯、南非。

目前產量最大的澳大利亞,自1979年澳大利亞西部發現鉀鎂斑岩中含有金剛石起,至1986年,澳大利亞的金剛石產量已居霸主地位,但寶石級僅占其產量的5%。澳大利亞鑽石主要分布西澳新南威爾斯的bingara和copeton,尤其是阿蓋爾(argle)礦床儲量為5.5億克拉。

(9)鑽石發現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鑽石的鑒定標准

衡量一顆鑽石稀有性品質的標准主要有四個維度,即重量(CARAT)、凈度(CLARITY)、色澤(COLOUR)和切工(CUT),也就是通常所說的「4C標准」。這個標准由GIA(美國寶石學院)創立,是目前在世界上包括中國最為主流的鑽石評價標准。

衡量鑽石美麗屬性的標准叫做美麗度。鑽石的美麗度,取決於光效應(Light Performance)。鑽石的光效應從三個指標來識別,Brilliance亮度(白色光),Fire火彩(彩色光)和Sparkle閃光(閃爍度)。鑽石的亮度、火彩和閃光的評級越高,這顆鑽石的美麗度就越高,就越璀璨。

鑽石由國際認可的寶石學家進行鑒定並簽發第三方獨立的意見書,基於4C標准,繼而決定鑽石價格。

Ⅹ 鑽石的產地分布

世界各地均有鑽石產出,已有30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年產量一億克拉左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俄羅斯、南非

其它產鑽石的國家有剛果(金)、 巴西、蓋亞那、委內瑞拉、安哥拉、中非、迦納、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利亞、納米比亞、獅子山、坦尚尼亞、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加拿大等。

1、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鑽石的國家,3000年前,印度是鑽石的唯一產地。自2500年前至18世紀初印度克里希納河、彭納河及其支流是世界唯一產出鑽石的地方。

歷史上許多著名鑽石如光明之山(kohi-noor)、奧爾洛夫(orloff)和大莫卧兒(great mogul)都來自印度,但印度的鑽石產量很小。

2、巴西

至1725年巴西鑽石的發現及開采,使巴西取代印度,成為當時全球鑽石的最重要產地。

全世界鑽石的儲量和生產概況:

已探明天然鑽石儲量大約有25億克拉,其中澳大利亞6.5億克拉,扎伊爾5.5億克拉。按開采水平現有鑽石儲量只能開采25年,但隨找礦科技水平的提高,每年都發現有新的礦區,近幾年加拿大鑽石儲量明顯增加。

自從鑽石開采以來,共采出鑽石350噸左右,即17.5億克拉,全世界每年開采鑽石在9000萬-1億克拉,其中寶石級佔17%-20%。20%寶石級鑽石價值相當於80%工業級金剛石價值的5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