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鑽石礦藏 » 鞍山哪裡有鑽石
擴展閱讀
成套指甲鉗工具怎麼使用 2025-01-22 08:44:45

鞍山哪裡有鑽石

發布時間: 2024-03-26 23:16:04

❶ 中國哪裡有鑽石

中國於1965年先後在貴州和山東找到了金伯利岩和鑽石原生礦床。1971年遼寧瓦房店找到鑽石原生礦床。目前仍在開採的兩個鑽石原生礦床分布於遼寧瓦房店和魯中蒙陰地區。鑽石砂礦則見於湖南沅江流域、西藏、廣西以及跨蘇皖兩省的郯廬斷裂等地。

遼寧瓦房店 中國的金剛石探明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產量在20萬克拉,鑽石主要在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和湖南沅江流域,其中遼寧瓦房店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金剛石礦山。 中國於1965年先後在貴州和山東找到了金伯利岩和鑽石原生礦床。1971年遼寧瓦房店找到鑽石原生礦床。目前仍在開採的兩個鑽石原生礦床分布於遼寧瓦房店和魯中蒙陰地區。鑽石砂礦則見

目前我國鑽石主要產地有三個: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臨沭,湖南沅水流域.都是金伯利岩型,但湖南尚未找到原生礦.其中遼寧的質量好,山東的個頭較大.

目前我國現存發現的最大鑽石為常林鑽石,於1977年2月21日發現於山東,由常林大隊魏振芳發現,故而得名「常林鑽石」,現藏銀行國庫中。常林鑽石重157.786克拉,呈八面體,質地潔凈、透明,淡黃色。

應該是山東吧!主要就是山東出產的比較多

❷ 遼寧瓦房店金剛石/鑽石產地的大地構造背景及岩體分布

2.2.1.1 區域地質背景

遼寧瓦房店金伯利岩區位於遼東半島的南部,金州斷裂以西瓦房店境內,范圍約900km2。區域上分布在華北克拉通冀魯遼陸核的東北部,遼東地塊的西部及郯廬斷裂帶以東。岩帶的基底為太古宙鞍山群結晶片岩和片麻岩,金伯利岩主要侵入到震旦系的石英岩、泥灰岩、頁岩和寒武系的灰岩中。

區域內以金州斷裂為界分為兩個沉積環境和地質發展史有明顯差異的構造單元。東側為新金凸起,處於長期隆起區,由前震旦紀古老變質岩系組成,並有中生代燕山期花崗岩侵入;西側為復州坳陷區,沉積了自新元古界以來的一套沉積岩系,岩漿活動不強烈,除金伯利岩外還有輝綠岩、橄欖流紋斑岩等,岩石大多呈脈狀和床狀。金州斷裂是區內重要的斷裂構造,南起大連灣,由金州北經瓦房店,縱貫遼東半島,分割新金凸起和復州凹陷,斷裂走向NE10°~30°,傾向NW,傾角30°~70°,形成於古元古代、控制新元古代及古生代地層並長期活動的正斷層(鄭建平等,1989)。已發現的瓦房店金伯利岩體,分布在復州凹陷與新金凸起的交接帶,並偏向於坳陷區(圖2.3)。

2.2.1.2 礦區構造與金伯利岩體產狀及分布

金伯利岩體的產出和分布主要受近EW向的隱伏基底深斷裂控制。東西向基底構造為導礦構造,又為儲礦構造(黃蘊慧等,1992)。地表與區內金伯利岩有關的次級斷裂構造還有北東向及北西向。北東向斷裂控制了部分金伯利岩管和岩脈延伸方向,也控制了多數岩管的邊界,性質有壓性和扭性,以壓性為主。北西向張性斷裂控制了少數金伯利岩管和岩脈的邊界(池際尚等,1996)。金剛石成礦區111個金伯利岩體成群產出,成帶分布,從北往南,組成NEE75°Ⅰ、Ⅱ、Ⅲ3個平行岩帶,Ⅰ帶分布有42,30號等金伯利岩管,Ⅱ岩帶分布有50,51號等金伯利岩管。已探明的3個金剛石原生礦為瓦房店(42號岩管)、澇田溝(30號岩管)和頭道溝(50、51、68、74號岩管)金剛石礦。

Ⅰ礦帶位於礦田北部,西南端起自石灰窯、經馬圈子、方屯、老田溝、太陽溝、二道溝、大王溝至廟下一帶,長28km,寬2km。金伯利岩體多而集中,礦帶連續性好,由11個岩管和53條岩脈組成,其中42號和30號岩管達金剛石大型礦床規模,較大的岩脈有9號、10號和11號岩脈。

II號礦帶位於礦田中部,西南端起自小關里,經頭道溝、吳店、畫花灣一帶,延伸約15km,寬約1~2km。帶內金伯利岩體集中分布於礦帶的西段頭道溝一帶,由5個岩管和4條岩脈組成,其中金剛石品位較高的岩管為50、51、68、74號岩管。50號岩管主要為露天開采,運輸通道從地面呈螺旋狀延伸至坑底,礦石通過機車拖到地面,采完後目前留下一個深近200m、寬數十米的大坑(圖版Ⅰ.1)。2002年,50號岩管地表礦已經基本采空,但最近在其附近深部又發現了一個新的基本達到中型規模的礦體(21×104ct)。另外,遼寧地礦局2012年宣布(2012.1.11日)在外圍發現了儲量達到100×104ct的大型金伯利岩原生鑽石礦,2.89ct/m3(遼寧省地質礦產勘查局局長於文禮,中新社及http://news.hexun.com/2012-01-13/137216042.html)。

圖2.3 瓦房店地區地質及金剛石礦化帶分布簡圖(比例尺1∶50萬 )

(據付海濤,2005)

Figure 2.3 Simplified geologic map of Wafangdian area and its diamond mineralization zone (scale 1∶500000)

(After Fu Haitao,2005)

1. 第四系 2. 寒武系張夏組 3. 寒武系饅頭組 4. 震旦系甘井子組 5. 震旦系南關嶺組 6. 震旦系長嶺子組 7. 青白口系橋頭組 8. 青白口系南芬組 9. 青白口系釣魚台組 10. 太古宙片麻岩 11. 閃長岩 12. 斷層及編號 13. 地層界線 14. 隱伏斷裂帶及編號 15. 原生金剛石礦帶及編號16.金伯利岩管及編號

Ⅲ號礦帶位於礦田南部,礦帶長約6km,寬約0.5km,在李家店、大高屯、滿洲轉一帶,目前僅發現由2個小岩管和1條岩脈組成,其中脈狀金雲母金伯利岩,金雲母的含量明顯比其他岩筒增大,含礦性較差。該礦帶工業價值不大。

本區金伯利岩按岩體形態分為岩管和岩脈兩種。岩管狀金伯利岩體形態較復雜,地表出露形態有橢圓形、腎形、舌形、葫蘆形和不規則形等。地貌多呈負地形。岩管的長軸方向多為北東東-近東西向,傾向多為南東,傾角75°~85°,向深部有時具多次膨大或變窄現象。岩管深部產狀多與圍岩岩性和斷裂性質有關,如果岩管產出的圍岩是石英砂岩、片麻岩等剛性岩石,則產狀陡,形態變化小而延深較大。如果岩管產於頁岩、粉砂岩、泥灰岩中,則岩管形態垂向變化大,見有膨大—縮小—膨大的特點,顯示垂向層間雙重控製作用。同時岩管隨垂深增加而急劇收縮、尖滅或呈脈狀(遼寧地質礦產局第六地質隊,1992;孫德梅,1993;張培元,2001)。例如礦田內規模最大Ⅰ礦帶東段的42號岩管,由42-1、42-2號雙生管及42-3號小管組成(見圖版Ⅰ.3)。礦區出露地層為元古宇青白口系石英砂岩、粉砂岩、頁岩,產狀平緩,岩管周圍出露有流紋岩、安山岩、輝綠岩等呈脈狀和岩床狀產出,並切穿金伯利岩管。岩管總體傾向北西,其形態在地表與深部變化不大。其中42-1號岩管地表為不規則狀,具有兩個長軸方向,傾角70°~80°。42-2號呈橢圓狀,傾角一般為75°~85°。42-3號管傾向南,傾角75°~85°。而位於II礦帶西段含礦性最好的頭道溝礦區50號岩管,圍岩地層為元古宇下震旦統南芬組與橋頭組,岩筒則呈一個巨大的倒三角錐形,岩管呈不規則菱形,長軸呈東西向,長272m,東段110m,呈脈狀,寬40~60m,面積0.0064km2,岩管總體傾向南東,傾角85°,垂深240m,急劇向南東側伏,向隱伏50-2岩體過渡。岩管在60~-20 m部位膨大,在-70m標高左右急劇收縮尖滅。

區內金伯利岩脈長一般100~500m,最長的9號脈1040m。脈寬一般0.2~0.7m,與圍岩界線清楚。岩脈一般呈70°~80°方向展布,脈體間走向近於平行,產狀穩定,局部岩脈順層侵入傾角也由陡變緩,呈岩床狀。單個脈體走向具有明顯分枝復合現象(庄德厚,1984)。金伯利岩脈普遍含金剛石,但品位中等或偏低。

❸ 中國鑽石產地在哪裡

中國鑽石礦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部,自北向南分別為遼寧的瓦房店、山東的蒙陰,還有湖南的沅江流域。另外,在河南、湖北、寧夏、山西、四川、河北也有發現過鑽石,但品質和質量都沒有達到開採的要求。
1、遼寧瓦房店鑽石礦
遼寧瓦房店鑽石礦是亞洲最大的鑽石礦床,主要為金伯利岩原生礦,目前遼寧瓦房店鑽石礦探明的鑽石儲量約1320萬克拉。瓦房店市被譽為東方鑽石城,金剛石儲量佔全國已探明儲量的54%,多呈8面體和12面體,質地優良,晶形完整,色澤晶瑩剔透,首飾級含量佔70%,在國際市場上屬一流。
2、山東蒙陰-臨沭
山東的鑽石礦床規模雖然沒有遼寧瓦房店的大,但是產出的鑽石質量相對較好,在中國發現的很多50克拉以上的大鑽石,幾乎都產自於山東。這個地區亦曾開采出多顆上百克拉巨型鑽。
3、湖南沅水流域
湖南沅水地區是我國最早的鑽石開采地。在清朝道光年間(1820-1850)湖南西部農民先後在桃源、常德、黔陽一帶發現鑽石,當時鑽石主要用作補瓷器用的鑽頭。1952年湖南省成立金剛石找礦勘探隊,1958年在湖南常德建立中國第一家金剛石開采企業601礦。湖南的礦床主要為砂礦,產量相對較少,年產量2-3萬克拉,最高達5萬克拉。但該礦床所產出的鑽石中,寶石級鑽石比例相對較高,大約佔到60-80%,其中發現最大的鑽石重62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