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產地品牌選購鑽石最重要的是:品質
鑽石具有永恆的吸引力,也擁有不朽的美麗,其蘊含的意義也讓人難以抗拒。那麼問題來了, 大家在選購鑽石的時候,到底哪些因素最為重要呢?
有人執著於品牌,有人堅持要認清產地,但事實上: 選購鑽石,品質永遠比產地和品牌更重要。
鑽石產地知多少?
說起鑽石的產地,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南非」。南非是很多人熟悉的鑽石產地,可全球有那麼產鑽石的地方,你還能說出幾個?另外,產地到底對鑽石重要嗎?這些問題的答案,下面為您解答:
1948年俄羅斯發現鑽石後,就逐漸取代了南非的地位,據稱,俄羅斯的鑽石產量約佔全球年產量的1/4。
波札那位於南非的北面。
鑽石是大自然賦予波札那的瑰寶,鑽石開采則是波札那的支柱產業,佔全國GDP的三分之一。
按鑽石的產值計算,波札那已成為世界之最,是真正的「鑽石王國」。
賴索托,全名「賴索托王國」,位於非洲東南部,首都馬塞盧,國土完全被南非環繞,是世界最大的國中之國。
近年來,賴索托不斷開采出「巨型鑽石」,目前世界最大的20顆鑽石原石中就有4顆出自賴索托的鑽石礦。這里產出的鑽石的價格達到每克拉2000美元,而全球毛坯鑽石的平均售價為每克拉120美元,因此這里是世界上單位克拉價值最高的鑽石礦。
在 歷史 上南非出產了許多知名的鑽石。1866年發現的「尤瑞卡」鑽石,隨後一位牧羊人撿到的一顆重83.5克拉的鑽石晶體,切磨後重47.69克拉,被命名為「南非之星」。隨之爆發了前往南非尋找鑽石的熱潮。
加上南非鑽石礦有著鑽石顆粒巨大的特點,出產了世界上最大的重3106克拉的庫里南鑽石,995.2克拉的「高貴無比」鑽石等,世界上已發現的2000多顆100克拉以上的寶石級鑽石中,95%產於南非。
納米比亞位於南非北面,波札那的西面。
納米比亞有一條鑽石海岸,這里的鑽石礦,大多屬於次生礦,因此出產的鑽石品質極高。其中95%以上為寶石級鑽石。
阿蓋爾(Argyle)鑽礦,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供應商,其開採的鑽石中約80%為棕色鑽石,約15%為黃色鑽石,僅有約4%白鑽和1%的紅鑽、粉鑽及藍鑽。
阿蓋爾粉鑽和紅鑽佔全球供應的90%。
印度早在公元四世紀,就開始用鑽石做工具。對其他寶石進行雕琢,十七世紀的印度鑽石產量達到頂峰。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鑽石的國家,3000年前,印度是鑽石的唯一產地。自2500年前至18世紀初印度克里希納河、彭納河及其支流是世界唯一產出鑽石的地方, 歷史 上許多著名鑽石如光明之山(kohi-noor)、奧爾洛夫(orloff)和大莫卧兒(great mughal)都來自印度,但印度的鑽石產量很小。
如今,印度已成為世界重要的鑽石切割中心,繼續在鑽石貿易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1724年,巴西鑽石礦被發現,巴西逐漸取代了印度成為世界鑽石的主要出產國。在其後的100多年內,巴西出產的鑽石一直是世界鑽石的主要來源。
在巴西,發現過世界第二大寶石金剛石—重達1680克拉的「布拉岡斯」;還有重達726.6克拉的「瓦加斯總統」。
順便再提一下世界四大鑽石切割中心:比利時的安特衛普 是全球最著名的鑽石加工中心之一,其「安特衛普切割」技術已成為全世界的通用標准; 印度孟買 加工的鑽石以小顆粒鑽石為主,通常在20分之內; 美國紐約 是全球著名的大顆粒鑽石切割中心,大多在1克拉以上; 以色列的特拉維夫 則是以精緻花式切工著稱。
對於彩色寶石而言,證書中的寶石產地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如緬甸與莫三比克的紅寶石相比,緬甸血統的紅寶石「身價」就會高出不少。
鑽石是一種凈度較高的礦物,由於生長環境和時間等原因,無法出現能夠證明「出生地」的證據, 而鑽石表面的生長紋理在切割後會被打磨光,也無從判斷。因此, 各大鑒定機構的證書上,都沒有產地這一項。
一顆為51.71ct圓形明亮式切割鑽石和一顆為50.39ct橢圓形鑽石,即將被拍賣。它們分別為迄今公開拍賣的D色無瑕鑽石中第二大的圓形明亮切割鑽和第二大的橢圓形鑽。
無論是哪一種寶石,品質一定是高於任何要素的重中之重。評價一顆鑽石的品質,最好的方式就是看GIA證書,GIA制定了全球首套鑽石分級制度,是目前全球最具權威的鑽石鑒定機構,完全值得信賴。
鑽石的品質才是王道,品牌屬於附加值,而產地——鑽石不同於紅藍寶石、祖母綠、尖晶石等彩色寶石,它的產地其實真的沒那麼重要。
品質如何鑒別,請參考珠多多此前發布的文章《如何挑選鑽石?》。
⑵ 被稱為"南美瑞士""鑽石之國"的是哪個南美洲國家
這是另一個南美國家——烏拉圭。國名:烏拉圭東岸共和國(TheOrientalRepublicofUruguay)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由寬度相等的五道白色寬條和四道藍色寬條相間相連構成,旗面左上角為白色正方形,內有一輪「五月的太陽」。烏拉圭歷史上曾同阿根廷組成一個國家,所以兩國國旗都有藍、白色和「五月的太陽」;九道寬條代表當時組成共和國的九個政治區域;太陽放射八道直線和八道波狀光芒,它象徵國家的獨立。國徽:呈橢圓形。橢圓面上有四組圖案;左上角為一副天平,象徵正義;右上角為多岩石的要塞,象徵首都蒙得維的亞;左下角為賓士的駿馬,象徵自由;右下角為一頭牛,象徵財富和畜牧業。橢圓形兩側以橄欖枝和月桂枝裝飾,象徵和平與勝利;上端是「五月的太陽」。獨立日:8月25日(1825年)國慶日:8月25日(1825年)自然地理:全境面積176215平方公里。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拉普拉塔河東岸,北同巴西接壤,西與阿根廷交界,東南瀕臨大西洋。海岸線長約600公里。境內地勢大部分平坦,南部是起伏的平原;北部和東部有少數低山分布;西南部土地肥沃;東南部多斜坡草地。大庫奇利亞山脈由南向東北延伸至巴西邊境,海拔450—600米。烏拉圭河為烏與阿根廷的界河。內格羅河發源於巴西高原,流經國境中部,注入烏拉圭河,全長800多公里。位於內格羅河上的內羅格水庫,是南美最大的人工湖之一(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屬溫帶氣候,烏拉圭以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安定的社會環境,被譽為「南美瑞士」;又因其形似寶石而又盛產紫晶石,被譽為「鑽石之國」。人口:317.35萬(1996年)。其中白人佔90%,印歐混血種人佔8%。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6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首都:蒙得維的亞(Montevideo)歷史:早期的烏拉圭河東岸地區居住著查魯亞印第安人。1516年初被西班牙探險隊發現。1680年後一直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爭奪的對象。1726年,西班牙殖民者建立蒙得維的亞,烏拉圭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1776年西班牙將該地區並入拉普拉塔總督轄區。1811年民族英雄何塞·阿蒂加斯領導人民進行獨立戰爭,並於1815年控制了全境。1816年葡萄牙再次入侵,並於1821年7月將烏並入巴西。1825年8月25日,胡安·安東尼奧·拉瓦列哈等一批愛國者收復了蒙得維的亞城,宣告烏拉圭獨立,並將8月25日定為國慶日。20世紀上半葉,烏經濟穩定、社會安寧。1973年發生軍事政變。1828年8月27日巴西和阿根廷簽訂蒙得維的亞和約,承認烏拉圭獨立。1984年7月,軍政府決定還政於民。由於它位於烏拉圭河的東岸,故國名定為烏拉圭東岸共和國。憲法:1830年7月18日頒布第一部憲法,後多次修改。1951年的憲法廢除了總統制,建立國務會議制(最高行動權力機構)。1966年修憲,恢復總統制。1973年軍人政變後停止實施憲法。1985年民選政府上台後即予恢復。憲法規定實行民主共和制,設總統和副總統各一名。總統、副總統、國會議員和各省省長均由選舉產生,任期五年。總統可隔屆再次競選。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副總統為當然參議員,兼任國會主席和參議長。經濟:盛產大理石、紫水晶石、瑪瑙、乳白石等。已探明有鐵、錳等礦藏。林業和漁業資源豐富,盛產黃魚、魷魚和鱈魚。烏拉圭是一個傳統農牧業國家。工業不發達,以農牧產品加工業為主。經濟依賴出口,主要出口產品有肉類、羊毛、水產品、皮革和稻米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烏實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在推進傳統產業的同時更注重非傳統產業的發展,積極參與地區經濟一體化。受阿根廷、巴西經濟復甦的影響,烏經濟於2003年出現復甦並在2004年有所增長。旅遊業較發達。境外遊客主要來自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智利等周邊國家。埃斯特角和首都蒙得維的亞是主要旅遊地。新聞出版:2000年共有報刊374種,其中日報31種。主要報紙有:《國家報》,1918年創刊;《晨報》1917年創刊;以及《共和國報》、《觀察家報》和《最新消息報》等。全國有各類電台284家,電視台60家,有線電視台120家。外交:奉行和平與開放、尊重別國主權、不幹涉內政和不訴諸武力的外交政策。主張多元外交,外交關系不受政治制度的限制,在自決和不幹涉別國內政的原則基礎上同世界各國保持和發展友好合作關系。強調外交指導方針是維護國家利益,注重經濟外交。與中國關系:1988年2月3日,烏拉圭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03年中國同烏拉圭貿易總額為2.03億美元。2005年5月,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對烏拉圭進行友好訪問。中國甘肅與烏拉圭佛羅里達建立省際友好關系
⑶ 融創鑽石海岸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三亞融創鑽石海岸
城市:三亞
樓盤位置:英州鎮赤嶺風景區
開發商:陵水大溪地農旅業開發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高層,板樓,
公交線路:高速G98英州出口清水灣大道轉珊瑚大道
其他交通方式:項目距離三亞市中心約35公里路程;距三亞鳳凰機場約45公里路程;距離陵水高鐵站約26公里路程。
1、公交線路:清水灣已經開通有專線三亞至清水灣的旅遊穿梭巴士07:00-21:00,每小時一班車; 英州出口出有陵水-三亞,三亞-海口的海汽班車。
2、自駕線路:三亞-陵水G98東線高速三亞至海口方向,行駛至英州高速出口下—清水灣大道(大坡村路口)—珊瑚大道前行3.2公里即可到達。
3、高鐵路線:項目出發約26公里到達陵水高鐵站,乘坐高鐵約1小時20分到達海口,約半小時到達三亞。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348666.66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65%,共8棟樓,停車位629
周邊配套:鑽石海岸毗鄰「國家海岸」海棠灣和清水灣國家旅遊度假區,周邊將有海洋主題公園、國際奧林匹克村、國際會展中心、遊艇碼頭、高爾夫球場、精品購物街、醫院(如擬落戶海棠灣的「解放軍總醫院」)等服務設施和幾十座5至7星級酒店。
內部配套:項目擁有含健身會房、SPA館、業主會所、椰風海貝海濱餐廳、私家Imax影院等高端度假配套。
5公里生活圈內有南果農貿市場、便利超市、國際雙語學校、各種地域餐飲飯店、ATM銀行、五星級酒店、赤嶺的疍家魚排;同時擁有亞洲最大的cdf免稅購物中心,301解放軍醫院海南分院等配套。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⑷ 鑽石的產地分布
世界各地均有鑽石產出,已有30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年產量一億克拉左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俄羅斯、南非。
其它產鑽石的國家有剛果(金)、 巴西、蓋亞那、委內瑞拉、安哥拉、中非、迦納、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利亞、納米比亞、獅子山、坦尚尼亞、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加拿大等。
1、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鑽石的國家,3000年前,印度是鑽石的唯一產地。自2500年前至18世紀初印度克里希納河、彭納河及其支流是世界唯一產出鑽石的地方。
歷史上許多著名鑽石如光明之山(kohi-noor)、奧爾洛夫(orloff)和大莫卧兒(great mogul)都來自印度,但印度的鑽石產量很小。
2、巴西
至1725年巴西鑽石的發現及開采,使巴西取代印度,成為當時全球鑽石的最重要產地。
全世界鑽石的儲量和生產概況:
已探明天然鑽石儲量大約有25億克拉,其中澳大利亞6.5億克拉,扎伊爾5.5億克拉。按開采水平現有鑽石儲量只能開采25年,但隨找礦科技水平的提高,每年都發現有新的礦區,近幾年加拿大鑽石儲量明顯增加。
自從鑽石開采以來,共采出鑽石350噸左右,即17.5億克拉,全世界每年開采鑽石在9000萬-1億克拉,其中寶石級佔17%-20%。20%寶石級鑽石價值相當於80%工業級金剛石價值的5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