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鑽石怎麼辨別真假
鑽石怎麼辨別真假呢?不會鑒別哪些很小鑽石真假的,下面一起去看看這些簡單的分辨鑽石真假的方法吧。
一、鑽石怎麼辨別真假1.肉眼辨別
看線條,鑽石的切工通常都是非常規范的,如果沒有光能路程經過,那麼當鑽石樣品檯面向下放在一張畫有黑線的紙上時,在上面看不到紙上的黑線。
2.動作鑒別
向鑽石哈氣,如果外表的水汽很快散去,並有清新之感,則是真鑽石;反之,樣品水汽消掉很慢,則是鑽石的仿造品。
3.儀器鑒別
熱導儀鑒別鑽石真假,這個方法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很常見,讓他檢測鑽石的時候,如果儀器顯示到紅色區域並且發出聲音,那極有可能是真鑽石了。
二、鑒別鑽石的最簡單方法
1.導熱性
鑽石的導熱性極高,通俗的說就是鑽石散熱非常快一般溫度不會有明顯的變化。
2.疏水性
鑽石具有疏水性,如果在一顆鑽石上面滴一滴水滴,水滴會凝聚而且不散開,而如果是假的鑽石水滴會慢慢的散開。
3.親油性
鑽石具有親油性,用一隻油性筆在鑽石的表面畫一條線,真鑽石上的線是連續不斷的,而假鑽石表面的線中間會有斷裂。
三、鑽石很小怎麼分辨真假
1.測試法
在一張白紙上用黑筆畫一條直線,再把寶石檯面(即寶石最大的那個面)向下放置在直線上,若透過寶石看不到紙上的黑線,則寶石為鑽石;若透過寶石能夠看到黑線,則為其他折射率較低的鑽石仿製品。
2.記號筆法
用油性墨水筆在」鑽石「表面劃過,若留下清晰而連續的線條,則為真正的鑽石;若為不連續的小液滴定向排列,則為鑽石防止品。
3.查看底座和戒指
真鑽石不大可能安在便宜的底座上。一般來說底座內部會有貴金屬的信息(10K, 14K, 18K, 585, 750, 900, 950, PT, Plat等),這些都是比較好的。而「C.Z.」標志的意思則是鑽石不是真鑽。這個標志代表立方氧化鋯,是一種人工合成寶石。
『貳』 鑽石鑒定要用到哪些工具
常見的鑽石鑒定工具有哪些?天然鑽石有著非常珍貴的特質,消費者在購買裸鑽或者鑽石飾品的時候都會特別的慎重,害怕自己買到假的鑽石,所以對鑽石進行一些簡單的鑒定是非常必要的,而鑽石鑒定的工具都是利用鑽石一些獨有的特性,像熱導率、硬度、比重等等來區別鑽石和其他仿製品,不同的工具會針對鑽石不同的特性來進行測量。
1、熱導儀,顧名思義熱導儀的發明肯定是跟天然鑽石出色的導熱性有關,導熱性就是物質將熱量從一個區域傳向另一個區域的能力,天然鑽石的優良的導熱性是其最顯著的一個特徵,因此熱導儀也被廣泛的運用到鑽石的鑒定當中。利用導熱儀鑒定鑽石,如果是天然鑽石的話,導熱儀會發出蜂鳴聲,並亮起紅燈。不過鑽石仿製品莫桑石與鑽石導熱性相似,因此熱導儀是不能區分鑽石和莫桑石的。
2、硬度計,大家都知道鑽石是所有已知的自然界物質中最堅硬的物質,因此利用鑽石的硬度來鑒定鑽石的真假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而硬度計就是利用鑽石硬度的特性來進行鑽石鑒定的,標準的硬度計就是一個大小僅有65×55×23毫米的長方盒,內含有經過精密研磨的摩氏硬度分別為6、7、8、9的標准硬度片,用被測鑽石刻劃硬度片,只有當其硬度大於9時才能被認定為真鑽石。
3、比重液,比重就是指物體的重量與其體積的比值,不同的寶石有著不同的密度和比重,因此利用比重液來鑒定鑽石的真假,需要自己調試比重液,鑽石的比重為3.52,我們通常是用三溴甲烷(比重2.89)和二碘甲烷(比重3.32)來稀釋成與鑽石相同的比重,將待測定的寶石放入比重液中,果下沉的就一定是鑽石,而浮在比重液上的就肯定不是鑽石。當然現在已經不用那麼麻煩的來調試比重液了,比重計會更加方便大家測定
『叄』 鑽石鑒定相關儀器
一、熱導儀
物質的熱能可通過三種方式進行傳遞:傳導、對流和輻射。在室溫條件下,主要是傳導。
熱有四種固有的特性,即熱導率、熱擴散率、傳熱系數和比熱容。其中熱導率對於物質而言是一常數,表示每秒鍾通過一定厚度的物質的熱量。熱導率的測量單位為瓦特每米每攝氏度(W/m·℃)。熱導儀是根據寶石的導熱性能設計並製造的,它是一種用途較為專一的鑒定儀器。由於在所有寶石中,鑽石具有極高的導熱性能,因此,熱導儀主要用於鑒別鑽石及其仿製品(見圖2-1-56)。
圖2-1-56 熱導儀外觀
(一)設計原理
對於非均質體晶體而言,因為晶體結構的異向性,不同方向熱導率不同。
通常認為熱量的傳遞是通過自由電子和光子進行的。因此,金屬的熱導率較非金屬大,而非晶質體中由於結構單元的無序性,光子產生更多的散射,因此晶體的熱導率(λ較非晶體大。然而鑽石是一例外,雖為非金屬,但其熱導率卻比金屬還要大(見表2-1-4)。其原因是,鑽石的熱導率與鑽石晶體中碳原子振動或共振頻率有關。在鑽石晶體中,C原子非常輕,而結合的鍵力卻很強。因此,原子的震動或共振頻率非常高,並且C原子振動時消耗的能量非常小,熱量可以非常迅速地傳過鑽石而不會被吸收。
表2-1-4 幾種材料的熱導率
(二)結構
熱導儀包括熱探針、電源、放大器和讀數表四部分。讀數表可由信號燈或鳴叫器代替,顯示測試結果。電源為熱探針供熱,並為整個儀器供電。整個熱導儀的關鍵元件是熱探針,儀器內部結構如圖2-1-57所示。
圖2-1-57 熱導儀結構示意圖
電熱元件為銅針,銅針兩端連接儀表形成電路,即組成了熱電偶。接通電源,經預熱,銅針升至一定溫度即可測試。當銅針外端與寶石表面接觸時,熱量傳遞給寶石,銅針外端降溫,溫度變化通過熱電偶測出,再經過放大器和讀數表或蜂鳴器顯示結果。
(三)測試
1)待測寶石必須乾燥和干凈,測試應在室溫下進行。
2)打開儀器開關,預熱。手握探測器,以直角對准測試寶石,若探頭接觸了金屬托,許多儀器會自動發出警報聲。
3)施加一定的壓力,儀器顯示出光和聲信號,得到測試結果。
(四)注意事項
1)熱導儀的探頭非常精細,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必須小心以免損壞。使用完畢應立即蓋上保護罩。
2)電池電力不足時應及時更換,以免測量結果不準確。
3)長時間不使用,應將電池取出,以免造成儀器的腐蝕與損壞。
4)定期清潔探頭,測試前將探頭在一張軟紙上輕擦即可。
5)測試裸石時,應使用金屬托盤作為底托,熱導儀通常有此附件。測試小粒寶石,如分鑽,光和聲信號可能不會很強。
6)在測試時,銅針應盡可能與測試寶石表面垂直接觸。
7)寶石表面應干凈、乾燥,排除寶石之外的干擾。
8)盡量控制室內空氣的流通,如不要急促呼吸,不要正對空調或窗戶測試。
二、鑽石確認儀(DiamondSureTM)
鑽石確認儀(Diamond SureTM)是一種快速的天然鑽石篩選儀器(見圖2-1-58),可以檢測重量在0.10~10ct范圍內的無色—淺黃色(Cape系列)拋光鑽石,它可以在各種環境下對已切磨鑽石進行鑒定、對有懷疑的樣品建議做進一步檢測分析。但是被「建議做進一步檢測」的樣品,樣品必須經附加檢驗才可確認其准確的產品類別,因為該儀器尚不能識別某些罕見天然鑽石(大約占所有普通鑽石的1%~2%)。鑽石確認儀主要用於檢測無色或基本無色的鑽石。通常來講,棕色天然鑽石或其他彩色天然鑽石鑒別後很容易顯示「請進一步檢測」,但天然黃鑽石例外。該儀器可以鑒別黃色合成鑽石與天然黃色鑽石。鑽石確認儀並不適用於其他寶石或鑽石仿製品的鑒別分類,也不能用於檢測天然鑽石進行了何種人工處理,如裂縫填充、輻照或熱處理等。
圖2-1-58 鑽石確認儀(Diamond SureTM)及其顯示內容
鑽石確認儀操作簡便,既可用來檢測未鑲嵌的鑽石,也可檢測簡單鑲嵌過的鑽石。檢測時,將拋光的待測樣品檯面朝下放在光纖點中心位置、按「檢測」鍵,這時儀器將自動檢測並分析樣品的可見光吸收光譜,幾秒鍾後顯示屏上將出現測試結果。如果樣品處於良好的檢測狀態、操作準確,會有以下幾種結果之一出現在液晶顯示屏上:
1)顯示「通過」說明樣品為天然鑽石,無需做進一步檢測。
2)顯示「通過,請作熱儀檢測」的樣品,如果在熱導儀檢測時顯示為「鑽石」,則該樣品為天然鑽石。合成立方氧化鋯在鑽石確認儀上也顯示這樣的結果,但熱導儀檢測不會顯示為鑽石。
3)顯示「建議作進一步檢測」,如合成鑽石將會顯示這一結果或者是以下兩種結果之一。許多鑽石仿製品也會顯示這一結果,偶爾在檢測天然鑽石時也會出現這種信息,尤其是彩色鑽石,但是通過常規寶石鑒定就可以確認。
4)顯示「請進一步檢測(Ⅰb型成分)」:Ⅰb型成分是黃色合成鑽石的特點。在極少數情況下,天然鑽石也可能顯示此特性(這種極少的天然鑽石則被稱為「金絲雀黃」)。大部分淺黃色合成鑽石經檢測都會顯示此結果。
5)顯示「請進一步檢測(Ⅱ型)」:所有無色天然Ⅱ型鑽石、合成Ⅱ型鑽石以及鑽石仿製品都會顯示如此結果。偶爾也會有Ⅰ型鑽石檢測後顯示此信息。如果需要鑒定類別,該儀器的檢測結果還需要通過紅外吸收光譜分析確認。
6)顯示「請進一步測試(碳硅石檢測)」:碳硅石一般都能被鑽石確認儀辨識,大部分都會顯示本條信息。進行一些簡單的寶石鑒定測試就可區別碳硅石和鑽石。
實驗性檢測表明天然鑽石中大約只有1%的天然鑽石在鑽石確認儀檢測會被要求「建議作進一步檢測」,這其中包括了稀少的Ⅱ型鑽石和極少部分Ⅰb型鑽石,這並不能肯定它們就是合成鑽石或鑽石仿製品,這種情況下常規的寶石學方法鑒定是不可缺少的。
總之,鑽石確認儀是一種天然鑽石快速分辨儀器,易於操作,能將所有的合成品及仿製品篩選出去,能識別Ⅱ型鑽石和合成碳硅石。DTC對60萬粒天然鑽石樣品進行過測試,98%的天然鑽石樣品「通過」鑽石確認儀檢測,不需要其他檢測;僅不到2%的樣品需要做其他的檢測,以判斷其是否為天然鑽石。
三、鑽石觀測儀(Diamond ViewTM)
Diamond ViewTM是Diamond SureTM的絕好補充,運用鑽石觀測儀對樣品的熒光圖譜進行分析,可對被鑽石確認儀「建議作進一步檢測」的樣品做准確鑒定。 當然,Diamond ViewTM也可以作為檢測或研究儀器單獨使用。Diamond ViewTM的原理是依據天然鑽石與合成鑽石的熒光圖譜顯示不同的生長結構,合成鑽石在短波紫外光下呈現特徵的生長區結構熒光圖譜,從而可與天然鑽石相區分。Diamond ViewTM的組成部分包括:電腦及顯示屏,照相裝置,真空夾持鑷子及其他輔助元件(見圖2-1-59)。
圖2-1-59 鑽石觀測儀(Diamond ViewTM)
使用時將已拋光的鑽石樣品置於真空樣品倉的短波紫外光下,電腦顯示屏上會出現樣品的紫外熒光圖譜,操作者可方便地對焦於樣品表明並選擇適當的放大率。按「UV」(即紫外光)鍵,可見光關閉,紫外光打開,當顯示屏上出現合適的圖譜時,按「Capture」(即抓圖)鍵,圖像會保留在顯示屏上。紫外燈熄滅後,顯示屏會自動出現磷光圖譜,以作檢查。通常情況下近無色的天然鑽石磷光很弱,而HTHP合成鑽石磷光都很強、持續時間也長。磷光圖譜會顯示在屏幕的右下角。
與Diamond ViewTM連接的電腦中存有各種天然和合成鑽石的紫外熒光圖樣,可直接將待測樣品的熒光圖樣與之對比,從而得出結論。
總之,對鑽石確認儀「建議作進一步檢測」的樣品,可藉助鑽石觀測儀作熒光圖譜分析。鑽石觀測儀可利用強短波紫外燈照射樣品,激發樣品獲取熒光圖譜,如HPHT合成鑽石的熒光圖譜顯示特別的幾何型生長區結構,從而達到進一步檢測的目的。
四、590型無色合成碳硅石/鑽石測試儀
用熱導儀測試鑽石和合成碳硅石時,兩種材料均顯示為鑽石,二者無法區分。為此美國C3公司設計了590型測試儀,用於熱導儀測試之後進一步區分鑽石和合成碳硅石。590型測試儀體積小,攜帶方便,用途專一,操作簡便(見圖2-1-60)。
圖2-1-60 590型無色合成碳硅石/鑽石測試儀
590測試儀的設計原理是在導熱性測試後,檢測寶石對紫外光的吸收。鑽石不吸收紫外光,紫外光可以穿透鑽石,而合成碳硅石對紫外光有強烈的吸收。
測試時使寶石檯面與儀器光導纖維探頭端部保持垂直並接觸(鑲嵌鑽石的金屬托不能與探頭接觸)。如果是鑽石,就能激活蜂鳴器和綠色指示燈;如果是合成碳硅石,只要寶石的檯面與探頭保持接觸且未翻轉,則綠色指示燈和蜂鳴器就應處於關閉狀態。
590型測試儀為精密光導纖維電子儀器,必須在正常溫度、濕度下使用,不得儲存在有化學品的地方。光導纖維探頭的端部應保持清潔。清潔探頭時,應使用蘸過酒精的棉簽輕輕擦拭其端部,然後用柔軟的棉布擦乾。由於光導纖維探頭從測試儀中伸出,所以必須小心操作,以免對其造成損傷。590型測試儀在不用時,必須把防護滑板蓋住測試口以保護探頭。不得用手指直接觸摸從590型測試儀的窗口可以看見的鹵燈,因為鹵燈在點亮後溫度很高,皮膚上的鹽分和油分對其有損壞。應用清潔的塑料或布擦拭鹵燈,如果鹵燈被手指觸摸到,必須在使用前用酒精棉簽擦拭乾凈。
五、反射儀
在寶石鑒定中,反射儀主要用於測試折射率超過標准折射儀極限的高折射率寶石的近似折射率,如人造釔鋁榴石、釓鎵榴石、鈦酸鍶、合成立方氧化鋯、鑽石等。
(一)原理
反射率是指單位時間內從界面單位面積上反射光的強度與入射光的強度之比。寶石對光線的反射程度取決於該寶石的分子結構和成分,還取決於寶石表面的拋光程度。
反射儀是根據寶石的反射率性質設計的一種儀器,它可以測量從寶石表面返回的光量。寶石的反射率與折射率之間存在准線性關系,即:
反射率=反射光線的強度/入射光線的強度=(n1-n2)2/(n1+n2)2
式中:n1——寶石的折射率;
n2——周圍介質的折射率,空氣的折射率為1。
根據各種寶石的折射率,可以依上式計算出各種寶石的反射率。由於寶石的折射率有一定的變化范圍,因此寶石的反射率也存在一定變化范圍(見表2-1-5)。
表2-1-5 常見寶石的折射率與反射率(R)
(二)反射儀的結構和使用
LC特朗姆帕(Trumper)於1959年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測定寶石反射率的儀器。目前採用電子反射儀,利用遠紅外線發光二極體作為入射光源,用袖珍的光電管檢測從寶石表面反射的光量,從而達到鑒定寶石品種的作用。
反射儀的右上角(或下半部)有一個圓形測光孔,孔內構造如圖2-1-61所示。內部有一個發光二極體和一個光電接收器。測試時,將寶石拋光良好的檯面對准測光孔,蓋好遮光罩,打開開關。儀器通電後二極體發出一束波長930nm的紅外光,以大致7°~10°的入射角射到寶石檯面上,經檯面反射後,射入光電管的接收器。接收器的光電管產生光電流,所產生的電流大小與從寶石檯面反射回的光的強度成正比。光電流傳到反射儀的儀表顯示器中,通過指針偏轉所指的刻度,即可知道所測寶石的品種。
圖2-1-61 反射儀原理圖
反射儀顯示器上的刻度,分為高、低兩檔。低檔反射率范圍是2.78%~8%;高檔反射率范圍是8%以上。兩檔在測定時可由按鈕變換。只有寶石的折射率大於1.80,即反射率高於8%時,才適用於反射儀。
(三)使用反射儀的注意事項
目前,大多型號的反射儀已把反射率轉換成了折射率,但其測量精度不如常規折射儀,只能達到±0.05。使用反射儀應注意以下事項:
1)對於折射率低於1.80的寶石,不宜使用反射儀,盡量用折射儀來測定。
2)所測樣品必須具有拋光良好的平面且大於測試孔,否則接收不到儀器信號或導致讀數過低。
3)樣品內部的包體的反光可導致讀數出現偏差。
4)每個樣品從多個方向測量,以保證結論的准確性。
5)樣品表面要求潔凈無污物,否則影響光的反射,導致結論錯誤。
6)可以將熱導儀和反射儀結合使用。
另外,應特別注意合成碳硅石在空氣或氧氣中經高溫處理後,表面可形成一層的二氧化硅薄膜,降低了合成碳硅石的反射率,使其在反射儀上的讀數與鑽石相似。
『肆』 如何鑒定鑽石
分類: 教育/學業/考試 >> 職業培訓
解析:
鑽石的鑒定
鑽石是天然物質中最堅硬的物質,鑽石可刻劃任何其他寶石,但其他任何寶石卻都刻劃不動鑽石。也可以用「標准硬度計」刻劃,凡硬度小於9度,均是假鑽石。鑽石還具有親油性,如以鋼筆在鑽石表面劃一條線,則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直線,而其他寶石則呈斷斷續續的間斷線。上述方法在鑒定鑽石中都有一定參考價值。還可以通過10倍放大鏡觀察,在10倍放大鏡下,多數鑽石可見霞疵,有三角形的生長紋,鑽石的表面有「紅、橙、藍」等色的「火」光。光芒四射。最准確可靠的方法是用「熱導儀」,測出導熱數據來區分真假鑽石,但「熱導儀」價格比較昂貴。……>>>世界最著名八大鑽石
由於鑽石是高貴豪華的首飾品,目前市場上以廉價寶石、人造寶石甚至玻璃來代替或冒稱鑽石屢見不鮮,常見的形形 *** 的假鑽石有以下幾種:
①鋯石:與鑽石極為相似,是鑽石最佳代用品。鑒定方法是,鋯石由於具有偏光性和很大雙折射率,當用10倍放大鏡觀察加工後的鋯石棱面時,由其頂面向下看,可以看出底部的棱線有明顯的雙影,而鑽石絕無雙影現象。
②玻璃:玻璃的折光率很低,沒有鑽石那種閃爍的彩色光芒;尤其是沉入水中,玻璃製品光彩全無,立即露出馬腳。
③蘇聯鑽:即立方氧化鋯,最早由蘇聯人研製成功,故名。蘇聯鑽是人造化合物,但在色散、折光率等方面與天然鑽石很接近,也具有「火」光閃閃的誘人外貌。但它的硬度較低(8.5),可與鑽石互相劃刻區分。且導熱性遠低於鑽石,可以「熱導儀」鑒定,准確將其區分開來。
④水晶:水晶雖然是天然礦物透明晶體,經加工後似鑽石,但缺少鑽石的彩色光芒。……>>>玩家故事:水晶女人驚艷情緣
紅寶石的鑒定
天然寶石「十紅九裂」,沒有一點瑕疵及裂紋的天然紅寶石極為罕見。而人造紅寶石顏色一致,內部缺陷或結晶質包裹體少、潔凈,塊體較大。作為珍貴寶石,市場上超過3克拉以上的天然紅寶石十分少見,如碰到較大塊體的紅寶石,就要引起注意,因為天然紅寶石比人造紅寶石價值高出千百倍,稍一疏忽,就會「吃葯」。
天然紅寶石有較強的「二色性」,所謂二色性,即從不同方向看有紅色和橙紅色二種色調,如只有一種顏色,則可能是紅色尖晶石、石榴石或紅色玻璃等。
紅色尖晶石與天然紅寶石十分相似,兩者最易混淆,所以必須特別慎重。
藍寶石的鑒定
延伸:辨識鉑金
天然藍寶石的顏色往往不均勻,大多數具有平直的生長紋。人造藍寶石顏色一致,其生長紋為弧形帶,往往可見體內有麵包屑狀或珠狀的氣泡。
天然藍寶石也具有明顯的二色性,從一個方向看為藍色,從另一個方向看則為藍綠色。其他寶石的呈色性與天然藍寶石不同,據此可以區分。
另外,最簡便的方法可用硬度測定法,天然藍寶石可在黃玉上刻劃出痕跡,而其他藍色寶石難以在黃玉上刻劃出痕跡,所以購買珠寶時,如身邊沒儀器,只要有一塊黃玉,有時也能解決一些問題。
祖母綠的鑒定
延伸:琥珀首飾
在自然界,和祖母綠相似的綠色透明寶石種類不少,較常見的有翡翠、碧璽、螢石、橄欖石、石榴石和鋯石等,其中外觀酷似祖母綠而容易混淆的是碧璽、螢石和翡翠。以肉眼觀察,綠色翡翠一般都呈半透明狀,往往有交織纖維斑狀結構,而優質祖母綠透明晶瑩。祖母綠的硬度7.5-8,而螢石硬度低,僅為4。祖母綠比重較小,而螢石、碧璽、翡翠的比重都較大。鋯石則色散強並具有明顯的雙影。
此外,還有與天然祖母綠相似的人工祖母綠、綠色玻璃等,它們之間最大的區別之處是天然祖母綠絕大多數有瑕疵或包體,並可見二色性。當然,要嚴格正確的區分最好運用折光儀、偏光鏡等鑒定儀器。
貓眼的鑒定
近年來,市場上有一種玻璃纖維貓眼戒面銷售,鑲在黃金或白銀戒指上,使人真假莫辨。其鑒別方法是,當轉動戒面時,假貓眼的弧形頂端可同時出現數條光帶,而真貓眼只有一條。假貓眼眼線呆板,而真貓眼眼線張合靈活。真貓眼的顏色大多為褐黃或淡綠色,假貓眼則顏色多樣,有紅、藍、綠等色。
歐泊的鑒定
歐泊根據它的顏色可分為黑歐泊、白歐泊、黃歐泊等,其中以黑歐泊價格最高。為了使價格較低的白或黃歐泊提高檔次,有人就採用人工方法使其變色,成為「黑歐泊」,以牟取高利。其主要方法是用糖煮或注入塑料,使白歐泊變黑。識別的方法是,經過糖煮或注塑的歐泊比重明顯不同,在水中測試,其比重值變輕。亦可用加熱後的針測試注塑歐泊,天然歐泊熱針扎不進,注塑歐泊能夠扎進,並會產生塑料烊化後的氣味。
碧璽的鑒定
碧璽是一種中檔寶石,但因桃紅色和鮮藍色碧璽較貴重,故也有冒仿品出現。常見的冒仿品有兩類,一為以無色碧璽人工加色;一為以紅色玻璃加工而成。識別的方法是,真碧璽往往具有明顯的二色性,可見雙影;體內可見管狀包裹物或棉絮狀物,晶體的橫斷面呈弧面三角形。這些特點是冒仿品所不具有的,工人染色的碧璽,由於顏色吊滯,缺乏天然碧璽的「寶光」,故不難識別。
水晶的鑒定
來自水晶的誘惑
天然水晶清澈透明,常含有雲霧狀、星點狀或絮狀氣液包體,並往往有微裂紋。此外,天然水晶有偏光性,可見雙晶現象,例如水晶球體,從上向下看,會見有雙影現象。人工合成水晶或玻璃製品,體內均一純凈,毫無裂紋,內部往往有小氣泡。球體由上往下看,見不到下面線條的雙影。用手感識別,可感到合成水晶的比重大於天然水晶;天然水晶有冰涼之感,而玻璃有溫感。
橄欖石的鑒定
橄欖石是一種綠中帶黃,類似橄欖色的中低檔寶石,市場上最常見的是用有色玻璃製成的橄欖石仿冒品。兩者主要的區別是,橄欖石具有明顯的「雙影」,而玻璃沒有;橄欖石內往往可見結晶質包體,玻璃內只含氣泡;橄欖石的比重3.5,硬度為7,比玻璃的比重(2.6)和硬度(6)都要大。
珍珠的鑒定
彩色海水珍珠問世
珍珠有天然珍珠和養殖珍珠之分,養殖珍珠又有海水珠和淡水珠之分。天然珍珠產量少,價格貴;而養殖珍珠可大批量產出,故價格要低得多。兩者的主要區別是,天然珍珠與養殖珍珠的內沒有核。天然珍珠的內核往往只是一些砂粒或寄生蟲等物,甚至沒有核。而養殖珍珠的內核是人工製作的較大的圓珠,故外面的包裹層較薄。表現在體表上,天然珍珠因其生長環境是隨機的,核中異物很少滾動,其外形圓度差。養殖珍珠內核滾圓,因此成珠後圓度較好。天然珍珠由於生長時間長,因此成珠後質地細膩,珠層厚實,表皮光滑,很少有「凸泡」,且較透明。養殖珍珠則因成珠時音短,因而珠層薄,質地較粗糙,光澤帶「蠟」狀,且表面往往有一些凹凸的「小泡」,透明度亦較差。如果是已穿孔的珍珠,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孔內,如是養殖珍珠,一般能看到珠內有一條褐 *** 線,這是放入的內核和後來生長出來的珍珠層之間的分界線。
目前,市場上還經常出現仿製珍珠,一般是以玻璃小珠塗帶魚鱗粉或銀粉製成,其光澤與真珍珠明顯不同,重量也不一樣,稍有經驗者即可識別。如有指甲或小刀刮後,立即露出廬山真面目。
鑒別珍珠,珠寶界有一些經驗之談,茲介紹如上:
① 如是成串珍珠,其顏色、大小、形狀、光澤等完全一致,即為人造珍珠。因為真珍珠無論如何也不可能一致。
② 真珍珠的光澤似彩虹,五光十色,十分美麗。假珍珠因其表面是塗料,故光澤單調,沒有五光十色的彩虹色調。
③迎光透視,真珍珠透明度好,假珍珠透明度差。
④通過手感,真珍珠有滑爽涼感,而假珍珠則往往溫膩。
⑤用10倍放大鏡觀察,真珍珠表面能見到其生長紋理,假珍珠沒有生長紋理,僅見塗層。
『伍』 鑽石鑒定需要用到的工具常見的有哪些
你好,,
X倍放大鏡。是鑒定鑽石真偽最常用到的儀器,而且便於攜帶。它的作為主要用來觀察鑽石的表面的缺陷、拋光質量和鑽石凈度等。
顯微鏡。主要用來觀察鑽石內部的包裹體、解理,生長線以及色帶等。最重要的查看鑽石激光編碼,驗證鑽石的身份真偽。
折射儀。折射率是鑽石重要的光學參數,由於鑽石是等軸晶系的晶體,在光學性質方面是均質體.它只有一個折射率.為2.417。因此折射率是判別鑽石真偽的又一力證。
紫外熒光燈。紫外熒光燈使用與檢測群鑲鑽石或仿鑽首飾,群鑲鑽石在紫外熒光下發光性完全不同,可能為惰性或發出不同顏色和強度的熒光,群鑲仿鑽材料的發出性完全不同,其熒光強度或顏色完全不同。
熱導儀。熱導儀是根據鑽石具有良好傳熱性而設計製作的。絕大多數寶石不具備熱導性或熱導率極低,所以一般熱導儀均為區別鑽石與人造仿鑽石製品而設計的,是鑒定鑽石與其它寶石的專用儀器。
比重液。通常用三溴甲烷(比重2.89)和二碘甲烷(比重3.32)來稀釋成五種便於使用的比重液:2.65、2.71、2.89、3.06、3.52.鑽石的比重為3.52,所以將待測的寶石置於比重液中,如果下沉的就一定是鑽石,而浮在比重液上的就肯定不是鑽石。
『陸』 常見的鑽石鑒定儀器或工具主要有哪些
要確保買到真的鑽石產品。如鑽戒,鑽石吊墜,可到規模大。信譽好的商家那裡買,我平時都是到【EONDI伊昂迪珠寶】(www.eondi.com)這里買的。質量好,價格也實惠,常見的鑽石鑒定儀器或工具主要有:寶石放大鏡、寶石顯微鏡、偏光鏡、分光鏡、熱導儀。放大鏡的使用原理:放大鏡是寶石鑒定最重要最簡單的工具,主要用於觀察寶石的內外部特徵,包括晶體形狀、生長紋理、斷口、包裹體、切割比例等。寶石學中一般選用10倍放大鏡,20倍、30倍、50倍的放大鏡因其倍數大、視域小、焦距短而難以操作。10倍放大鏡的使用方法:一隻手持放大鏡,另一隻手用鑷子夾住寶石,將放大鏡靠近眼睛距離約為2.5cm,將寶石靠近放大鏡約為2.5cm(放大倍數越大此距離應該越小)。用旁側光以及無反射的暗背景觀察、不斷轉動寶石,隨時調節寶石、放大鏡及眼睛之間的距離。清晰的從各個方向觀察寶石的晶體、生長紋、切工比例等內外部特徵。熱導儀:熱導儀是根據導熱性能來鑒別鑽石及其他仿製品的儀器。鑽石具有極高的導熱性能,而絕大部分其他寶石的導熱率較低,因而熱導儀主要用於區分鑽石和其他仿製品。當熱導儀的探針和各種寶石接觸時,熱導儀會給出指示。
『柒』 金剛石/鑽石包裹體的形貌特徵
本文利用實體顯微鏡和微分干涉顯微鏡對83片山東、63片遼寧和134片湖南砂礦鑽石薄片中的包裹體進行顯微放大觀察,採用的儀器分別為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岩礦顯微鑒定室和西北大學地質系特種顯微鏡室的實體顯微鏡(型號分別為Nikon SMZ1000和Nikon SIMZS00)、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微分干涉顯微鏡(型號為Nikon LV100),結果如下:
6.2.2.1 常見包裹體的形貌特徵
三產地的鑽石中橄欖石包裹體出現的頻率較高,在遼寧發現13顆,山東發現18顆,湖南發現14顆,出現頻率在分析的鑽石樣品中分別為20.6%、21.7%和10.4%。橄欖石包裹體大多數為無色透明的渾圓球狀、柱狀晶體(圖6.1,圖版Ⅵ)。湖南鑽石中的橄欖石還具有啞鈴狀外形,啞鈴狀橄欖石顯示渾圓的外形,晶體一頭大一頭小,中部線狀內凹收窄,周圍派生片狀的內部裂隙和微裂紋(圖6.2);山東鑽石中還出現有釘頭狀橄欖石(圖版Ⅵ)。橄欖石周圍常環繞黑色石墨包裹體,部分晶體與石墨、裂隙相連接(圖6.3,圖版Ⅵ),遼寧鑽石中的橄欖石包裹體晶面上還有細密的蝕像(圖6.4),在山東和湖南鑽石中的多顆橄欖石包裹體晶面上都發現有黑色石墨斑點的覆蓋,如山東鑽石23-SD-02的橄欖石晶體的部分晶面布有細小的黑色斑點,湖南鑽石146-HN-01-A中三顆橄欖石包裹體晶面上都覆蓋有黑色斑點(圖6.5,圖版Ⅵ)。石墨斑點以薄膜狀覆蓋在橄欖石的晶面上,同時對所在橄欖石晶體的拉曼測試造成影響。石墨斑點或分散或密集地在部分晶面上和晶棱上存在,斑點個體大多數呈拉長橢圓形,個體間沿拉長方向平行排列,拉長方向大致與包裹體晶體的延長、變形方向或晶體被熔蝕方向一致,如湖南鑽石樣品802-7中球狀橄欖石晶面和晶棱上都有黑色拉長石墨斑點,晶棱上的石墨在熔蝕凹槽內出現,斑點整體平行排列(圖6.6,圖版Ⅵ);共生於同一鑽石中的橄欖石上的石墨斑點在相同方向的晶面上出現,並且各個橄欖石晶體上斑點的拉長方向一致(圖版Ⅵ)。
表6.3 中國鑽石包裹體的類型特徵統計表Table 6.3 Statistics of inclusion types of diamonds in China
圖6.1 山東鑽石中的短柱狀橄欖石
(樣品23-SD-02,微分干涉顯微鏡下,500×)
Figure 6.1 Short columnar olivine inclusion in Shandong diamond
(sample 23-SD-02,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圖6.2 湖南鑽石中啞鈴狀橄欖石及周圍的片狀裂隙
(樣品802-6-2,微分干涉顯微鏡下,100×)
Figure 6.2 Dumbbell-shaped olive inclusion with sheet fissure surrounded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2-6-2,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100×)
圖6.3 湖南鑽石中的橄欖石包裹體、狀裂隙及其內的石墨
(樣品177-HN-01,微分干涉顯微鏡下,500×)
Figure 6.3 Olivine inclusion and sheet fissure with graphite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177-HN-0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圖6.4 遼寧鑽石中橄欖石包裹體晶面上布滿蝕像
(樣品3-LW-03,微分干涉顯微鏡下,500×)
Figure 6.4 Olivine inclusion fully covered with etched figures in Liaoning diamond
(sample 3-LW-03,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圖6.5 湖南鑽石中橄欖石包裹體上平行成行排列的黑色石墨
(樣品146-HN-01-A,微分干涉顯微鏡下,500×)
Figure 6.5 Olivine inclusion covered with parallel graphite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146-HN-01-A,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圖6.6 湖南鑽石中橄欖石上定向拉長的石墨斑點
(樣品802-7,微分干涉顯微鏡下,100×)
Figure 6.6 Olivine inclusion covered with oriented elongated graphite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2-7,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100×)
在三個產地的鑽石中發現有兩種類型的石榴子石:鎂鋁榴石和鎂鋁-鐵鋁榴石。
遼寧鑽石中發現的鎂鋁榴石主要為灰白色拉長柱狀(圖6.7,圖版Ⅵ),晶棱圓滑,周圍有大量黑色包裹體,其中一個大型的黑色包裹體呈厚片狀分布,放大觀察可見其中包裹大量的渾圓晶體(圖6.8,圖版Ⅵ),同時在該鑽石中分布許多熔蝕長軸狀未准確鑒定的晶體;鎂鋁-鐵鋁榴石包裹體十分細小,以渾圓狀晶體分布於大片狀的內部裂隙和黑色石墨包裹體中,難於仔細觀察(圖版Ⅵ)。
圖6.7 遼寧金剛石/鑽石中拉長柱狀鎂鋁榴石
(樣品8-LW-02,實體顯微鏡下,250×)
Figure 6.7 Elongated columnar pyrope inclusion in Liaoning diamond
(sample 8-LW-02,Stereomicroscope,250×)
圖6.8 厚片狀黑色裂隙中渾圓晶體群
(樣品8-LW-02,微分干涉顯微鏡下,200×)
Figure 6.8 Rounded crystal group in thick and black sheet fissure
(sample 8-LW-02,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200×)
遼寧鑽石中的石榴子石包裹體周圍有大量渾圓晶體包裹體,種類有輝石族礦物和其他鎂鋁榴石以及未確定的礦物(圖6.9),晶體包裹體彼此之間都或近或遠地獨立分布。
山東鑽石中鎂鋁榴石包裹體以紫色為主,呈現中間收小的啞鈴狀、葫蘆狀和復雜晶形的渾圓晶體(圖6.10,圖版Ⅵ),晶體周圍黑色石墨包裹體較少,多是渾圓的晶體包裹體,鎂鋁榴石包裹體沒有與裂隙連通,較為獨立。山東鑽石樣品23-SD-02的啞鈴狀鎂鋁榴石顯示出層狀結構,晶體內部為紫色,外部則為無色透明(圖6.11);鎂鋁-鐵鋁榴石包裹體有紫色、黃褐色和無色(圖版Ⅵ),晶體外形基本完整,部分晶體的晶面上有黑色斑點、紅色斑塊和三角錐狀蝕像(圖6.12):其中黑色斑點所在的晶面顯示面平棱直的形態,可判斷此晶面是受外力導致的破裂面,非熔蝕過程導致,斑點為六邊形,與所在晶面的形狀一致,且取向和所在晶面一致,判斷黑色斑點是在石榴子石破裂面生成後形成的,為後生成因;紅色斑塊外形多變,多散布在晶體的邊棱,向中部減少,對周圍的一顆熔蝕狀晶體上的紅色斑塊的拉曼測試結果為黃銅礦,推測石榴子石上的紅色斑點應為同樣生長環境下的同種物質;三角錐狀蝕像密集在一晶面上。根據鎂鋁-鐵鋁榴石的形貌特徵可判斷鑽石247-SD的生長經歷了外力撞擊和後期熔蝕的過程,顯示該區金伯利岩漿在上升侵位過程中鑽石發生再結晶作用。
湖南鑽石中的鎂鋁榴石包裹體為無色透明晶體,呈拉長渾圓狀四角三八面體,常獨立分布,很少與裂隙連通,晶體周圍還常常有其他種類的渾圓晶體包裹體存在,如樣品150-HN-01中3顆分散的鎂鋁榴石包裹體,包裹體顯示渾圓拉長晶體(圖6.13);鎂鋁-鐵鋁榴石有拉長柱狀晶形,還發現有釘頭狀外形,白色釘頭狀晶體有單獨分布,也有成行分布(圖6.14)。
遼寧鑽石中的頑火輝石包裹體呈無色,渾圓拉長變形晶體,晶體兩端大小不一(圖6.15),周圍伴有裂隙和黑色包裹體。
山東鑽石中輝石族礦物種類包括鎂鐵輝石、頑火輝石和綠輝石,為無色透明柱狀渾圓晶體,環繞輝石包裹體周圍的鑽石內呈現明顯的應變異常雙折射現象(圖6.16,圖版Ⅵ),長柱狀輝石晶體的平坦晶面上呈現小階梯狀(圖6.17)。輝石包裹體周圍有大量黑色雲朵狀包裹體和大量的晶體包裹體,種類包括綠輝石和石榴子石(圖版Ⅵ)。
圖6.9 遼寧鑽石中的橄欖石和石榴子石包裹體
(樣品LN-50-037B,微分干涉顯微鏡下,50×)
Figure 6.9 Olivine and garnet inclusions in Liaoning diamond
(sample LN-50-037B,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
圖6.10 山東鑽石中的鎂鋁榴石
(樣品247-SD-01,微分干涉顯微鏡下,500×)
Figure 6.10 Pyrope inclusion in Shandong diamond
(sample 247-SD-0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圖6.11 山東鑽石中紫色啞鈴狀鎂鋁榴石
(樣品23-SD-02,微分干涉顯微鏡下,200×)
Figure 6.11 Purple and mbbell shaped pyrope inclusion in Shandong diamond
(sample 23-SD-02,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200×)
圖6.12 山東鑽石中淺黃色鎂鋁-鐵鋁榴石晶面上的黑色六邊形斑點(右部)、拉長的三角形蝕像(左部)和紅色斑塊(中下部)
(樣品247-SD-01,微分干涉顯微鏡下,500×)
Figure 6.12 Light yellow pyrope-almandine inclusion with black hexagon spots (right),elongated triangular etched figures (left) and red patches (lower center)
(sample 247-SD-0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圖6.13 湖南鑽石樣品150-HN-01中的鎂鋁榴石包裹體
Figure 6.13 Pyrope inclusion in Hunan diamond,sample 150-HN-01
圖6.14 湖南鑽石中的鎂鋁-鐵鋁榴石包裹體
Figure 6.14 Pyrope-almandine inclusion in Hunan diamond
圖6.15 渾圓拉長變形的頑火輝石
(樣品8-LW-01,拉曼探針顯微鏡下實測圖)
Figure 6.15 Rounded,elongate and distorted enstatite
(sample 8-LW-01,Raman Microscope on-the-spot figure)
圖6.16 渾圓狀綠輝石及其周圍的異常雙折射現象
(樣品247-SD-01,微分干涉顯微鏡下,500×)
Figure 6.16 Rounded omphacite with anomalous birefringence effect
(sample 247-SD-0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圖6.17 長柱狀輝石,平行柱狀體有階梯紋理
(樣品247-SD-02微分干涉顯微鏡下,200×)
Figure 6.17 Long columnar pyroxene with parallel stepped veins
(sample 247-SD-02,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200×)
湖南鑽石中輝石族包裹體種類有頑火輝石、鎂鐵輝石和綠輝石。晶體為無色透明,呈渾圓狀,晶形多樣,有柱狀、板狀、膝狀和針管狀形態,平行晶體延伸方向常具有階梯狀紋理(圖6.18,圖版Ⅵ)。輝石包裹體在鑽石中都是單獨存在,部分晶體周圍延伸微小的裂隙。如鑽石樣品802-2中的膝狀的頑火輝石,周圍延伸出細小羽狀片狀裂隙(圖6.19),一個方向上顯示渾圓光滑晶面,相對方向上則顯示規則階梯狀晶面。在一顆綠輝石包裹體晶面上發現有黑色石墨斑塊(圖6.20),斑塊在兩個相對的晶面上存在,沒有方向性,說明包裹體經歷的溫壓環境改變不具定向性,這與包裹體本身的原始晶形較完整相一致。在一個針管狀孔道的不同位置(樣品802-7)測出綠輝石的拉曼峰,同時還測出氮氣和石墨,此管道延伸至鑽石晶體表面,管道的內壁為面棱狀,底部呈尖滅狀(圖6.21)。
6.2.2.2 特殊形貌特徵的包裹體
圖6.18 湖南鑽石中的頑火輝石包裹體,平行柱狀體有階梯紋理
(樣品127-HN,微分干涉顯微鏡下,500×)
Figure 6.18 Enstatite inclusion with parallel stepped veins in Hunan diamonds
(sample 127-HN,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圖6.19 湖南鑽石中的頑火輝石包裹體
(樣品802-2,微分干涉顯微鏡下,500×)
Figure 6.19 Enstatite inclusion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2-2,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在研究的山東和湖南鑽石多顆晶體包裹體上都附著黑色斑紋,包裹體種類包括橄欖石、鎂鋁榴石、鎂鋁-鐵鋁榴石、綠輝石和柯石英,各種包裹體晶體上的斑紋形態見圖版Ⅵ,利用原位微區激光拉曼技術分析確定包裹體上的黑色斑點為石墨。分析發現,石墨大多數聚集成斑點狀、條帶狀覆蓋在包裹體的晶面上,但並不是在每個晶面上都存在,往往沿著拉長變形的晶面和受熔蝕的方向分布:石墨斑點個體大多數呈細長橢圓形,沿拉長方向平行排列,拉長方向大致與包裹體晶體的延長方向、變形方向或晶體被熔蝕方向一致,如樣品802-7中的橄欖石包裹體的晶棱被熔蝕呈平行溝渠狀,被拉長的石墨斑從熔蝕溝內延伸到晶面上(圖6.22),但也有呈與包裹體晶形相同的形態,如247-SD-01中鎂鋁-鐵鋁榴石包裹體部分晶面上的六邊形黑色斑點(圖6.23),與所在晶面的形狀一致,且取向和所在晶面一致;條帶狀的石墨沿著包裹體晶體延長方向分布,與晶棱平行(圖6.24);也有的石墨呈非定向的分散斑塊狀在大晶面上分布,如樣品801-11中的綠輝石包裹體上的石墨斑塊(圖6.25)。依此推斷這些石墨斑點應該為晶體包裹體形成後,由於外部環境溫壓條件的變化產生,與所存在的包裹體種類無關。
圖6.20 湖南鑽石中的綠輝石包裹體,其上有石墨斑點
(樣品801-11,微分干涉顯微鏡下,500×)
Figure 6.20 Omphacite inclusion with graphite spots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1-1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圖6.21 湖南鑽石中的針管狀包裹體,管內測出綠輝石
(樣品802-7,微分干涉顯微鏡下,100×)
Figure 6.21 Tubular inclusions detected as omphacite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2-7,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100×)
圖6.22 湖南鑽石中的橄欖石包裹體,其上有拉長定向的黑色石墨
(樣品802-7,微分干涉顯微鏡下,500×)
Figure 6.22 Olivine inclusion covered with elongated black graphite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2-7,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圖6.23 山東鑽石中的鎂鋁-鐵鋁榴石包裹體,其上有六邊形黑色斑
(樣品247-SD-01,微分干涉顯微鏡下,200×)
Figure 6.23 Pyrope-almandine inclusion covered with hexagon black spots in Shandong diamond
(sample 247-SD-0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200×)
圖6.24 遼寧鑽石中的鎂鋁榴石包裹體,其上有石墨附著
(樣品LN-50-037B(1-1),微分干涉顯微鏡下,100×)
Figure 6.24 Pyrope inclusion covered with graphite in Liaoning diamond
(sample LN-50-037B (1-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100×)
圖6.25 湖南鑽石中的綠輝石包裹體,其上有石墨斑塊
(樣品801-11,微分干涉顯微鏡下,500×)
Figure 6.25 Omphacite inclusion covered with graphite patches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1-1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另外,在4片湖南鑽石薄片樣品802-3-1、802-3-2、802-7和111-HN-02以及一片山東鑽石樣品42-SD-01中都觀察到針管狀溶蝕孔道,它們在金剛石/鑽石中呈一個方向或幾個方向分布,如圖6.26~6.29所示及圖版Ⅵ。針管狀包裹體有單獨存在也有成排發育,形態為粗細和長短不等的管狀,管道內部為面棱狀,管壁顯示階梯或不規則形態,由鑽石晶體內部延伸至晶面,或出露或在靠近晶面處被封閉,出露面為不規則形狀。由於針管狀孔道深入鑽石內部,對鑽石的整體均一性造成了影響,因此本文將其納入鑽石的包裹體范疇來分析。
含有針管狀包裹體的鑽石晶體都是強烈變形的歪晶或呈碎塊狀,晶體表面蝕像豐富多樣,其中以熔蝕線和塑性變形滑移線最發育。針管狀包裹體都發育在晶體滑移變形面的延伸方向和交匯處,內部裂隙發育,佐證了鑽石中針管狀包裹體與鑽石生長環境中受應力作用有關。拉曼測試發現,針管狀包裹體的不同地方分別顯示出鑽石(樣品802-3-1)、綠輝石(樣品802-7)、石墨、氮氣(樣品802-7)、黃銅礦(樣品111-HN-02和802-7)和黃長石(樣品42-SD-01)的拉曼峰。由此可以推斷,鑽石中的針管狀包裹體主要與鑽石內部晶格結構以及後期地質作用有關。當塑性變形區域形成了晶體內部缺陷(主要為線性晶格缺陷),鑽石遭受熔蝕時沿塑性變形方向更易被改造而形成熔蝕通道,由表及裡的熔蝕作用遇到其他形式的晶體缺陷會使通道擴大或終止,這取決於晶體缺陷對熔蝕介質的抵抗力,並會在鑽石表面的通道露口處導致後期雜質物質的進入而形成次生包裹體。
從以上對湖南、山東和遼寧鑽石中的包裹體形貌分析可以發現,三個產地鑽石包裹體的形貌都是以渾圓晶體為主,包裹體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熔蝕,導致礦物包裹體顯示圓滑晶面棱和變形拉長外形。
前人在研究山東八面體金剛石/鑽石的透輝石包裹體時,沿解理方向也觀察到細小黑色斑點(黃蘊慧等,1992);亓利劍等(1999)在觀察遼寧鑽石中的橄欖石包裹體時曾發現少數橄欖石表面被黑色斑點狀薄膜所覆蓋,但都未對此種黑色斑點狀薄膜進行確定。項目組在山東和湖南金鑽石包裹體觀察中確認了這些晶體包裹體上的黑色斑點是石墨物質,同時發現,石墨對所在包裹體晶體的拉曼測試造成影響,會造成包裹體礦物本徵拉曼峰強度變弱或缺失(圖6.30)。石墨斑紋在不同種類包裹體晶面上和包裹體周圍派生微裂隙中存在,並完好封閉在寄主鑽石中。原生石墨包裹體的存在可能說明這些鑽石形成過程恰好處於鑽石與石墨穩定區邊界附近,而次生石墨包裹體在晶體中可能和鑽石形成後外界溫壓環境明顯變化有關(Harris,1968,1972;Vance,1972)。
在湖南和山東鑽石中發現多個鑽石中有成排出現針管狀孔道,大部分管道直且內壁具明顯的面棱狀,推斷應該是鑽石生長過程中留下的生長特徵。早期研究表明,金剛石/鑽石的熔蝕通道與晶體缺陷有關(Tolansky,1955;Orlov,1973)。兩粒澳大利亞粉紅色金剛石/鑽石中出現熔蝕孔道引起了關注(etched dislocation channel)(Hofer,1985);Crowningshield(1992)在粉紅色金剛石/鑽石中也發現「之」字形熔蝕孔道;Taijin Lu(2001)利用光學顯微鏡和掃描電鏡研究了7顆天然金剛石/鑽石中的熔蝕管道的特徵,這些管道以各種形式的平行線狀、彎折狀或者是蠕蟲狀等外形出現,在許多產地中的Ⅰ型和Ⅱ型金剛石/鑽石中都會出現;楊明星等(2004)對湖南褐色金剛石/鑽石中的直管狀的熔蝕孔道進行研究後認為它們是與塑性變形有關的熔蝕特徵。湖南鑽石在形成後的上升階段,可能經過了剪應力的作用和普遍的熔蝕過程。
圖6.26 湖南鑽石中平行排列的針管狀包裹體
(樣品802-3-1,微分干涉顯微鏡下,100×)
Figure 6.26 Parallel arranged tubular inclusions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2-3-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圖6.27 湖南鑽石中針管狀包裹體,內壁顯示多面棱形態
(樣品802-7,微分干涉顯微鏡下,500×)
Figure 6.27 Tubular inclusion with multi-facet prism texture inwall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2-7,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圖6.28 湖南鑽石中平行排列的細長管狀包裹體
(樣品802-3-2,微分干涉顯微鏡下,100×)
Figure 6.28 Parallel arranged slender and tubular inclusions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2-3-2,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100×)
圖6.29 山東鑽石中密集的針管狀包裹體
(樣品42-SD-01,微分干涉顯微鏡下,200×)
Figure 6.29 Intensive tubular inclusions in Shandong diamond
(sample 42-SD-0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200×)
金剛石/鑽石在室溫和較低溫度下主要表現沿{111}解理,常具脆性,隨溫度的升高,塑性變形明顯增加,溶蝕孔道可能和塑性形變有關。實驗表明,金剛石/鑽石要發生塑性變形必須有溫度、壓力條件相互配合(圖6.31):天然金剛石/鑽石生長的溫度在 900~1300℃之間,壓力為(45~70)×108Pa,因此在地幔高溫高壓下的金剛石/鑽石生長環境中受應力作用時金剛石/鑽石易產生塑性變形,從而產生一系列的晶體缺陷,進而對金剛石/鑽石晶體的生長和光學性能等都產生極大的影響;如果環境溫度太低(在900℃以下),則有可能發生脆性變形(Bursill,1995;Schmetzer,1999)。
圖6.30 湖南鑽石中的橄欖石及其上的石墨斑點拉曼測試圖
Figure 6.30 Raman Microscope testing results of olivine inclusion and the graphite spots in Hunan diamond
圖6.31 金剛石/鑽石塑性變形的溫度壓力范圍
(原圖據Schmetzer,1999)
Figure 6.31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range of diamond plastic deformation
(Original drawing by Schmetzer,1999)
綜上所述,山東和湖南鑽石晶體包裹體中附著的同生石墨包裹體可能說明鑽石生長環境經歷了明顯的溫壓變化,鑽石的生長環境具有波動性。湖南鑽石中出現的針管狀孔道數量比例最多,排列更密集,表明相對於遼寧和山東鑽石,湖南沅水流域鑽石的形成環境中塑性變形作用更為強烈,使其內部結構產生了復雜、明顯的三維溶蝕缺陷。
『捌』 天然鑽石如何檢測,怎麼檢測,用什麼儀器
1、監測可以用熱導儀鑒別,鑽石的導熱性是固定的,熱導儀可以初步鑒別鑽石真假。
2、用十倍放大鏡看鑽石的火彩和內部結構,這個需要你對鑽石有一定的了解。
3、用腰棱鏡看鑽石腰棱上是否有腰圍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