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鑽石之鄉是哪裡
中國鑽石之鄉是山東臨沂市的沂蒙山地區。
沂蒙山並不是單指一座山,而是指沂山和蒙山兩座大山合起來的一個區域。沂蒙山是我國第一座生態名山,還是世界著名的養生旅遊勝地,孔子曾說: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東山而小魯,這里的東山指的其實就是這里的沂山,而沂蒙山也被譽為是「五鎮之首」「天下第一鎮山」,有「東泰山」之稱。
其實沂蒙山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外號,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里其實還被稱為「鑽石之鄉」,擁有極其豐富且多樣的鑽石資源。
在一百年前,就有很多德國和美國人來這里開採挖掘,後面又來了很多日本人來這里借勘察地質,來開採金剛石礦,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沂蒙山就成了我國最大的金剛石產地,曾經在這里開采出5顆國寶級的鑽石,和180多萬克拉的金剛石,其資源豐富程度令人驚嘆不已。
沂蒙山的旅遊資源:
1、玉皇頂
玉皇頂為沂山最高峰,上有玉皇閣、玉皇廟、望海亭、探海石、太清洞等。如在晴日的初晨,立於玉皇頂探海石側,可欣賞到海上日出的奇觀。
2、獅子崮
獅子崮為一天然山峰,遠望似雄獅卧崗,仰天長嘯,綿延數公里,惟妙惟肖。
3、百丈崖
百丈崖瀑布為江北最大的瀑布之一,落差達80餘米,四季長流不斷,聲如松濤,似白練垂天。夏季,山外暑氣逼人,至此則寒意頓生,正如詩曰:「百丈瀑布六月寒」;冬天,百丈崖冰瀑,巍然壯觀,吸引著中外無數攀冰愛好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玉皇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獅子崮
㈡ 中國三大鑽石產地是哪些地方
中國三大鑽石產地:
1. 遼寧瓦房店:位於遼寧省的瓦房店市是中國著名的鑽石產地。這里的鑽礦屬於金伯利岩(Kimberlite)原生礦,以產出高品質鑽石著稱,其開采和回收過程嚴格控制。
2. 山東蒙陰:山東省的沂蒙地區是中國的重要大鑽產區。這里曾開采出多顆上百克拉的巨型鑽石,顯示了其豐富的鑽石資源。
3. 湖南沅江:湖南省的沅江市出產的鑽石品質較高,寶石級的鑽石佔比達到80-90%。
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就在貴州和山東發現了金伯利岩和鑽石原生礦床。到了70年代,遼寧瓦房店又發現了一個新的鑽石原生礦床。
鑽石形成原理:
鑽石是經過精密加工的金剛石,是世界上最堅硬的寶石,由純碳元素構成,具有立方結構。它的化學成分與常見的煤、鉛筆芯和糖基本相同。在高溫和高壓的環境下,碳元素會結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更高的溫度、極高壓和還原環境下,則形成珍貴的鑽石(無色)。
自從在印度發現鑽石以來,人們一直在河流邊和河灘上撿到鑽石。這是因為上游的某些含鑽石的原岩被風化和破碎後,鑽石隨水流帶到下游地區,由於鑽石密度大,會埋藏在沙礫中。
1870年,人們在南非一個農場的黃土中發現了鑽石,此後鑽石的開采從河床轉向黃土層。黃土下面是堅硬的深藍色岩石,即金伯利岩(Kimberlite),這是鑽石的原生岩。
金伯利岩是一種形成於地球深部岩石圈的火山岩,含有大量的碳酸氣體等揮發性成分,屬於偏鹼性超基性火山岩。這種岩石中常含有來自地球深部的橄欖岩、榴輝岩碎片,主要礦物成分包括橄欖石、金雲母、碳酸鹽、輝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漿形成於地球深部約150公里以下。由於最初在南非的金伯利被發現,故以此地名命名。
另一種含有鑽石的原生岩是鉀鎂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種過鹼性鎂質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和火山玻璃構成,可能含有輝石、橄欖石等礦物。澳大利亞西部的阿蓋爾(Argyle)是這種岩石的典型產地。
㈢ 臨沂鑽石之鄉是哪個縣
1. 臨沂鑽石之鄉位於蒙陰縣,這是山東省臨沂市下轄的一個縣,地處山東省東南部,泰沂山脈腹地,蒙山之陰。
2. 蒙陰縣因位於山東省第二高峰蒙山的陰面而得名,這里礦藏豐富,已探明礦藏36種。
3. 其中,金剛石儲量居全國第二位,因此蒙陰縣被譽為「中國鑽石之鄉」。
4. 蒙陰縣的金剛石開采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金剛石的主要產地之一。
5. 這里的金剛石質量上乘,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科研等領域。
6. 除了金剛石資源外,蒙陰縣還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如蒙山國家森林公園、雲蒙湖等。
7. 這些風景名勝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光旅遊,使蒙陰縣成為旅遊勝地。
8. 同時,蒙陰縣還是沂蒙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9. 綜上所述,蒙陰縣憑借其豐富的礦藏資源和美麗的自然風光,成為臨沂乃至山東省的一顆璀璨明珠。
㈣ 在中國哪些地方可以撿到寶石
1、鑽石礦床的分布地區: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貴州鎮遠、湖南沅水流域。
2、藍寶石礦床的分布地區:山東昌樂、海南文昌、黑龍江牡丹江。
3、紅寶石的礦床分布:安徽、西藏、雲南、新疆、青海。
4、橄欖石礦床的分布地區:河北張家口、吉林蛟河、遼寧。
5、海藍寶石礦床的分布地區:新疆阿勒泰、雲南福貢及元陽、內蒙古。
6、碧璽礦床的分布地區:內蒙古、新疆阿勒泰。
其它產鑽石的國家有剛果(金)、 巴西、蓋亞那、委內瑞拉、安哥拉、中非、迦納、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利亞、納米比亞、獅子山、坦尚尼亞、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加拿大等。
1、澳大利亞。
在世界上的鑽石產地分布圖上,自1979年澳大利亞西部發現鉀鎂斑岩中含有金剛石起,至1986年,澳大利亞的金剛石產量已居霸主地位,但寶石級僅占其產量的5%。澳大利亞鑽石主要分布西澳新南威爾斯的bingara和copeton,尤其是阿蓋爾(argle)礦床儲量為5.5億克拉。
2、波札那。
盛產優質金剛石,寶石級佔50%,其產值居世界首位。波札那的鑽石來自露天開採的金伯利岩,巨大的礦山有orapa岩筒(1967年)、letihakena岩筒(1977年)和jwaneng鑽礦(1982年),在世界上的鑽石產地分布圖上,三個礦的總產量在1989年超過1500萬克拉。
3、俄羅斯。
俄羅斯的鑽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中部雅庫特地區,在世界上的鑽石產地分布圖上,找到有一百多個含金剛石金伯利岩筒,1988年,俄羅斯在靠近歐洲附近又找到新的鑽石礦。俄羅斯鑽石產量在1200萬克拉左右,一半為寶石級。多年來俄羅斯形成了獨立的鑽石開采加工銷售體系,其鑽石數量大、質量優、均勻性好,在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4、南非。
南非產出的鑽石素以顆粒大,質量佳而著名。從礦山開采出來的鑽石英鍾毛胚中有50%可以達到寶石級。五十幾年前,南非的鑽石產量居世界首位。隨著時間的推移,南非的鑽石產量逐年減少。1987年南非鑽石產量為1000萬克拉是世界總產量的10%左右。
㈤ 涓鍥介捇鐭充駭鍦板垎甯冨湪鍝浜涘湴鏂
涓鍥界殑閽葷煶浜у湴涓昏佸垎甯冨湪浠ヤ笅鍑犱釜鍦版柟錛
1. 灞變笢鐪佷復娌傚競錛氳瑾変負鈥滈捇鐭充箣閮解濈殑涓存矀錛屾槸涓鍥借憲鍚嶇殑閽葷煶浜у湴銆
2. 婀栧崡鐪侊細娌呮按嫻佸煙鐨勬冩簮銆佸父寰楓侀粩闃崇瓑鍦幫紝榪欓噷鏄涓鍥芥渶鏃╃殑閽葷煶寮閲囧湴銆
3. 杈藉畞鐪佺摝鎴垮簵錛氫綅浜庤窘瀹佺渷鐨勭摝鎴垮簵鏄鐩鍓嶄簹媧叉渶澶х殑閲戝垰鐭崇熆灞憋紝涔熸槸涓鍥介捇鐭崇殑閲嶈佷駭鍦般
4. 璐靛窞鍜屽北涓滅渷錛氫腑鍥藉湪涓婁釜涓栫邯鍏鍗佸勾浠e厛鍚庡湪璐靛窞鍜屽北涓滄壘鍒頒簡閲戜集鍒╁博鍜岄捇鐭沖師鐢熺熆搴娿
5. 閽葷煶鐮傜熆錛氶櫎浜嗕笂榪板湴鍖猴紝閽葷煶鐮傜熆榪樺垎甯冧簬婀栧崡娌呮睙銆佽タ鈃忋佸箍瑗誇互鍙婅法鑻忕殩鐨勯儻搴愭柇瑁傚甫絳夊湴銆
涓鍥界殑閽葷煶鎺㈡槑鍌ㄩ噺鍜屼駭閲忓潎灞呬笘鐣岀10鍚嶏紝騫翠駭閲忓湪20涓囧厠鎷夊乏鍙熾傚逛簬娑堣垂鑰呰岃█錛岄捇鐭崇殑浜у湴鉶界劧澶氭牱錛屼絾鏇撮噸瑕佺殑鏄鍏蟲敞閽葷煶鐨勫搧璐ㄣ
㈥ 中國三大鑽石產地 中國三大鑽石產地是哪些地方
中國三大鑽石產地:1、遼寧瓦房店:遼寧瓦房店的鑽礦屬於Kimb原生礦,高品質鑽石,開采、回收控制嚴密;2、山東的蒙陰:山東省沂蒙地區為我國的大鑽產區,曾開采出多顆上百克拉巨型鑽;3、湖南沅江:湖南沅江品質較高,寶石級佔比80-90%。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在我國的貴州和山東找到了金伯利岩和鑽石原生礦床。在70年代又在遼寧的瓦房店找到了一個鑽石原生礦床。
鑽石形成原理
鑽石是金剛石精加工而成的產品,鑽石是世界上最堅硬的、成份最簡單的寶石,它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具立方結構的天然晶體。其成份與我們常見的煤、鉛筆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較高的溫度、壓力下,結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溫、極高氣壓及還原環境(通常來說就是一種缺氧的環境)中則結晶為珍貴的鑽石(無色)。
自從鑽石在印度被發現以來,就有人在河邊、河灘上撿到鑽石,這是由於位於河流上游某處含有鑽石的原岩,被風化、破碎後,鑽石隨水流被帶到下游地帶,比重大的鑽石被埋在沙礫中。
1870年人們在南非的一個農場的黃土中挖出了鑽石,此後鑽石的開掘由河床轉移到黃土中,黃土下面就是堅硬的深藍色岩石,它就是鑽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金伯利岩是一種形成於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氣等揮發性成份的偏鹼性超基性火山岩,這種岩石中常常含有來自地球深部的橄欖岩、榴輝岩碎片,主要礦物成份包括橄欖石、金雲母、碳酸鹽、輝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漿形成於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於這種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發現,故以該地名來命名。
另一種含有鑽石的原岩稱鉀鎂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種過鹼性鎂質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輝石、橄欖石等礦物,典型產地為澳大利亞西部阿蓋爾(Arg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