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鑽石礦藏 » 鑽石中毒和劇毒有什麼區別
擴展閱讀
美團人力資源都干什麼 2025-04-16 16:13:36
現鹵的黑鴨產品能放多久 2025-04-16 16:10:11
寶駿730生產製造成本多少 2025-04-16 16:07:40

鑽石中毒和劇毒有什麼區別

發布時間: 2025-04-16 11:57:08

㈠ 口袋妖怪鑽石物品介紹

固執眼鏡:提升特殊攻擊力1.5倍,但只能使用同一個技巧
固執圍巾:提升速度1.5倍,但只能使用同一個技巧
集中頭巾:提升物理攻擊技巧威力1.1倍
睿智眼鏡:提升特殊攻擊技巧威力1.1倍
專家腰帶:提升屬性克制技巧威力1.15倍
准焦透鏡:後制行動則提升命中率1.25倍
氣息腰帶:滿血時被一擊斃殺技命中則殘留1HP,一次性

力量束腰:降低速度,體力努力值額外+4
力量護腕:降低速度,攻擊努力值額外+4
力量腰帶:降低速度,防禦努力值額外+4
力量透鏡:降低速度,特攻努力值額外+4
力量頭巾:降低速度,特防努力值額外+4

力量腳踝:降低速度,速度努力值額外+4

鉤釘:對手使用物理攻擊時受到傷害
美麗表皮:持有者總是可以交換下場
黑淤泥:若持有者擁有毒屬性則可回復體力,否則削減體力
黑鐵球:持有者速度下降,若為飛行系精靈或有飄浮特性則可以被地面系技能攻擊
火焰球:持有者被燒傷
劇毒球:持有者中毒
生命球:造成傷害時增加傷害值25%但削減體力10%
光之泥:光壁和反射盾持續時間延長3回合
巨大根莖:使用吸血技巧時回復量增加至2/3
放大鏡:少許提升命中率

節拍器:連續使用同一技巧時提升威力10%
蓄力葯草:第一次使用蓄力技巧時無須蓄力,一次性
紅線團:持有者陷入媚惑狀態時對手同樣陷入媚惑狀態
鐮刀爪:延長暫時性束縛技巧持續時間至5回合
攀爬尾:總是後制行動

天藍薄板:提升飛行系技能威力
礫石薄板:提升岩石系技能威力
飛龍薄板:提升龍系技能威力
火球薄板:提升火焰系技能威力
拳擊薄板:提升格鬥系技能威力
大地薄板:提升地面系技能威力
綠色薄板:提升草系技能威力冰菱薄板:提升冰系技能威力
鋼鐵薄板:提升鋼鐵系技能威力
幼蟲薄板:提升昆蟲系技能威力
惡顏薄板:提升邪惡系技能威力
神秘薄板:提升超能系技能威力
滲毒薄板:提升毒系技能威力
閃電薄板:提升電氣系技能威力
精神薄板:提升幽靈系技能威力
滴水薄板:提升水系技能威力

清凈香爐:降低野生遇敵率,藍風鈴攜帶生出黃鈴兒
滿腹香爐:持有者始終後制行動,卡比獸攜帶生出剛比獸

幸運香爐:得到雙倍金錢,吉利蛋/快樂蛋攜帶生出小吉利蛋
陰森香爐:提升超能系技能威力,吸盤魔偶攜帶生出模仿魔偶
花之香爐:提升草系技能威力,毒薔薇/萬花薔薇攜帶生出花苞
岩石香爐:提升岩石系技能威力,胡說樹攜帶生出愛哭樹
海浪香爐:提升水系技能威力,巨翅飛魚攜帶生出小球飛魚

熾熱寶石:晴天持續時間延長3回合
潮濕寶石:雨天持續時間延長3回合
寒冰寶石:冰雹天氣持續時間延長3回合
沙塵寶石:沙塵暴天氣持續時間延長3回合

寶石球:提升迪亞魯加的鋼鐵系與龍系技能威力
珍珠球:提升帕魯其亞的水系與龍系技能威力
陰森補丁:3D龍2進化所需道具
電氣變壓器:dian擊獸進化所需道具
岩漿變壓器:鴨嘴火龍進化所需道具
保護裝置:鐵甲暴龍進化所需道具
銳爪:增加會心一擊幾率,狃拉進化所需道具
尖牙:增加害怕幾率,天蠍進化所需道具
精神斗篷:木乃伊進化所需道具
黑暗球:夜晚或在黑暗地區時捕獲率*4
治療球:治癒被捕獲的精靈
珍寶球:普通捕獲率
快速球:每5回合捕獲率降低

㈡ 宇宙中最恐怖的十大行星:劇毒鑽石、下寶石雨、巨型星環

上接前一篇,聊一些讓人恐懼的系外行星!

#10:Gj-504b

Gj-504b行星是一顆位於處女座的氣體星球,距離地球大約57光年。這顆行星十分特殊,外觀呈現粉紅色,故被宇宙中暗紅色的櫻花。

根據NASA的研究,Gj-504b行星是一顆『新鮮出爐』行星,年齡只有1.6億年。不過它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4倍,表面溫度可達到237攝氏度。因此它又是一顆挑戰人類行星形成理論的怪異巨行星。

#9:Wasp-12b

WASP-12b是2008年發現的一顆熱木星,質量為木星1.5倍,公轉一圈26小時。熱木星也叫超級木星(epistellar jovians),是一種系外氣體巨行星。它們的質量接近或超過木星(1.9 1027kg),但不同點在於木星的軌道半徑為 5 天文單位,而熱木星軌道與母恆星距離只有 0.5-0.015 天文單位。

由於WASP-12b軌道非常靠近恆星,表面溫度超過了3992 C。同時行星被潮汐鎖定,即行星有一半永晝、另一半永夜。據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表明,WASP-12b 表面的光反照率也低到不可思議,對光線的吸收率高達94%。如果我們飛掠這顆行星,會發現它比瀝青還要黑。

另外最近研究指出,這顆系外行星正在自己逐漸靠近母恆星,已被恆星的引力被拉長成極度罕見的形狀,原本預估還有1000萬年的壽命,現在可能只剩300萬年了。

#8:HD 189733b

HD 189773b是位於狐狸座,距離地球約63光年的「熱木星」,即氣態巨行星。同時它也是天文學家首次確定其大氣層為藍色的系外行星。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數據顯示,這顆行星所煥發出的藍色,其實是大氣層中硅鹽酸顆粒散射而來。

不過最讓人恐懼的是,這顆行星一天到晚都在下玻璃雨。這是因為行星太過靠近恆星,使得行星溫度達到1000攝氏度,導致硅鹽酸顆粒凝結形成玻璃狀顆粒後落下。而在高溫的烘烤下,行星表面的風速可以達到5400英里每小時,相當於每秒兩千米,七倍於音速。簡單來說,可以簡單將它看成是一顆表面玻璃高速亂飛的星球。

#7:Psr J1719–1483 B

這顆行星於2011年發現,位於巨蛇座,直徑為19公里,但質量是太陽質量的1.4倍。這顆行星之所以這么小、質量卻這么大,主要是因為它原本就是一顆恆星。

根據天文學家的研究,這顆行星原本屬於巨蛇座一個雙星系統的恆星之一,但另一顆恆星發生了超新星爆炸後,變成了一顆結晶碳(鑽石)的脈沖星。原本牽手一起跳舞的兄弟自爆了,Psr J1719-1483 B也跟著迅速膨脹進入紅巨星時期並演化為一顆白矮星。由於距離脈沖星太近,因此行星的軌道周期只有2小時。而這顆行星的發現,使得存在鑽石行星的理論得到了證實。

#6:Hat-P-7b

HAT-P-7b行星是位於天鵝座、距地球約1000光年的氣態巨行星,直徑是木星的1.4倍,質量是木星的1.8倍,表面溫度高達2000攝氏度。

根據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觀測,HAT-P-7b行星大氣的最亮(熱)點是不斷移動的,表明該行星上狂風肆虐。這主要是因為行星非常靠近恆星,導致接受恆星光照溫度強的一面溫度極高,而另一面溫度就相對較低,氣團的運動變化從而形成了天氣系統,因此也是科學家首次記錄到太陽系外擁有天氣系統的行星。

但最有趣的是,HAT-P-7b的大氣中發現了氧化鋁(剛玉,產生藍寶石和紅寶石的相同礦物質)的大量沉澱。而在較低溫度的作用下,可使氧化鋁蒸汽凝結成紅寶石和藍寶石。因此天文學家推測這顆行星會美輪美奐的「寶石雨」。

#5:巨蟹座55E(55 Cancri E)

巨蟹座55E行星位於巨蟹座,距離地球只有40光年,於2004年發現。其大小是地球的兩倍,但質量是地球的8倍,密度是地球的兩倍,公轉一周為18小時。

巨蟹座55E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它是一顆鑽石行星。由於太靠近恆星,行星表面溫度極高,可以達到2148攝氏度。同時天文學家判斷出,巨蟹座55E行星含有大量的碳,地殼由石墨組成。在恆星高溫和行星內核的高壓下,整個行星的表面被壓縮成鑽石。如果以地球鑽石的價格來算,這顆行星總價值為2.7 10的31次方美元。

然而研究指出,行星被潮汐鎖定,一面永晝、一面永夜。加上距離恆星過近,表面無法存在液態水。而且哈勃望遠鏡發現,行星大氣中充滿了氰化氫氣體,表面產生高熱劇毒的流體。

#4:格利澤436b(Gliese 436b)

格利澤436b是一顆位於獅子座、距離地球30光年的氣體巨行星。其大小和海王星相當,繞著一顆紅矮星Gliese 436b運行,公轉一圈為2天15.5小時。

這顆行星是人類已知行星中最怪異的矛盾體,似乎無視物理定律。格利澤436b距離恆星只有420萬公里,幾乎只有水星到太陽距離的十五分之一。其表面溫度為439 C,遠超水的沸點。但奇怪的是,行星表面的水處於固體狀態——冰。當然,這顆行星上的冰和我們地球上的冰不一樣,它是處於一種叫「冰7(Ice VII)」的特殊狀態,其密度更高,結構更接近於晶體。科學家認為「冰7」的存在是行星內核巨大的引力壓縮而成。

另外格利澤436b的怪異還在於,行星表面有氫氣和氦氣,常理下也應該含有大量的甲烷。但探測發現,格利澤436b行星表面的甲烷含量不到預估值的7000分之一。相反,這顆行星的大氣含有豐富的一氧化碳,科學家猜測一氧化碳可能是行星高溫內核釋放的。

#3:GJ 1214b

GJ 1214b行星位於蛇夫座,距離地球40光年。其直徑約為地球的2.7倍,質量則約為地球的6.5倍,介在天王星和地球地球之間,是一顆「超級地球」。繞行一顆紅矮星運行,公轉一周需38小時。

GJ 1214b繞行距離只有200萬公里的紅矮星運行,公轉一周需38小時,天文學家由此估計它的表面溫度約為230 C左右。透過紅外光譜分析,這顆行星的大氣含有大量的水蒸氣。根據質量和體積,天文學家計算出這顆行星的密度約有2g/cm3,純水的密度是1g/cm3。也就是說,GJ 1214b所含有的水量比地球多很多,或許是一顆表面100%為海洋覆蓋的「超級水球」。

#2:格利澤581c(Gliese 581c)

格利澤581c位於天秤座,距離地球約20.5光年。其質量是地球的5倍,體積是地球的1.5倍。繞行一顆距離1090萬公里的紅矮星運行,公轉一周僅需13天,被推選為人類迄今發現的最適合宜居的系外星球。

雖然格利澤581c與恆星的距離只有地球到太陽距離的7%,但其繞行的紅矮星質量僅太陽三分之一,核心溫度較低,所以行星不會被恆星輻射烤焦。因此行星表面溫度估計在零至四十度之間,即表面可維持液態水的存在。不過一個問題是,行星被潮汐鎖定,一面永晝、一面永夜。理論上,在晝夜交界處,可能存在生命存在的完美溫度。

#1:J1407b

J1407b行星是位於半人馬座、距離地球434光年的氣態行星,由羅徹斯特大學馬馬傑克(Eric Mamajek)團隊在2012年發現,也是唯一已知的具有類似於土星環的系外行星。如果從它的藝術圖來看,土星的光環和它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J1407b行星的星環到底有多壯觀呢?整個星環系統共有37星環(最中間那個小「點」才是行星本體),甚至遮住了非常年輕的恆星J1407,形成星蝕。光環總直徑長達1.2億公里,是土星環的200多倍。據天文學家推測,J1407b大約在1600萬年前誕生,質量約是木星的10倍到40倍。不過科學家至今仍不清楚,這顆奇特的行星是如何具有如此巨大的行星環。

在科學家的預計里,行星星環里的一些碎屑星環在未來幾百萬年裡會被質量大的衛星或隕石吸收,最後變成一眾大質量衛星拱衛著J1407b行星。如果隨著衛星質量變大,它們在吸收恆星和行星散發的能量時,並且吸住大氣層的話,衛星可能會產生水(星環物質成分主要是冰),屆時或許會產生生命也不一定。

最後:

反觀我們的地球,真是一個奇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