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財務費用怎麼計算
商業折扣不構成商品最終成交價格的一部分因此,銷售商品收入的金額應是扣除商業折扣後的凈額。
財務費用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籌資費用。包括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損益(有的企業如商品流通企業、保險企業進行單獨核算,不包括在財務費用)、金融機構手續費,企業發生的現金折扣或收到的現金折扣等。
借:應收賬款,291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000
主營業務收入,300000*(1-0.2)=240000
240000*1%=2400
借:財務費用,2400
銀行存款,288600
貸:應收賬款,291000
(1)會計如何計算出費用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制度
第一條 為了規范企業的會計核算,真實、完整地提供會計信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及國家其他有關法律和法規,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除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以及金融保險企業以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含公司,下同),執行本制度。
第三條 企業應當根據有關會計法律、行政法規和本制度的規定,在不違反本制度的前提下,結合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於本企業的會計核算辦法。
第四條 企業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管理會計檔案等要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和《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
第五條 會計核算應以企業發生的各項交易或事項為對象,記錄和反映企業本身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
第六條 會計核算應當以企業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
第七條 會計核算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歷起訖日期確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稱為會計中期。
2. 成本會計核算的方法
會計成本核算十大簡單方法
1、不再分別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兩個科目,將其合並為一個生產成本科目,不按產品設明細賬,直接設原材料、工資及福利費、電力(燃料動力)、製造費用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大項費用進行歸集。
2、因中小五金企業車間劃分不明顯或雖明顯但傳遞手續不完善,製造費用科目不按車間設明細賬,直接設機物料、修理費、折舊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車間費用進行歸集。同時因中小五金企業管理人員多參加生產管理,對這種由管理人員參與且發生不會太多、金額不會太大的與生產有關的差旅費、辦公費沒必要再設製造費用-辦公旨同。差旅費什麼的二類科目。而是直接記入管理費用。製造費用月底不先進行分配,而是轉到生產成本科目後統一分配。
3、原材料范圍。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產品構成比例較大的幾種做為原材料,這樣即能減少工作量,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進入了成本,可起到一點避稅作用。
4、對車間月末已領未用的原材料,酌情處理:若價值較低,歸入當月即可;若價值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
5、廢品損失只在管理上做處理,不單獨做成本核算。
6、若管理上或生產工藝上非常有必要,設自製半成品科目,否則不設。
7、不設在產品科目。生產成本科目月末余額即為其成本。
8、不設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記入製造費用---機物料或修理費明細科目,同時設備查賬以備管理需要;若需要設,亦採用一次攤銷法,入賬同時即進行分配。
9、關於折舊,建議按稅法規定的年限計算,可省去納稅調整的辛苦。稅法沒有明確規定的,再參考財務制度的規定。
10、對於在產品構成中所佔比重較小且數量眾多的存貨建議採用實地盤存制計算每月實際消耗量。
3. 會計收入、費用、成本題的計算
1、B
2、A、D
3、C、D
解題過程:1、歸結製造費用有:車間一般耗用9 000元、車間管理人員工資8 000元、車間固定資產折舊費8 000元,所以總共是25000.所以第一題選A
2、甲產品:25000×3÷5=15000 乙產品:25000×2÷5=10000,所以選A、D
3、甲產品成本:生產甲產品耗用57 000元+生產甲產品工人工資20 000元+15000=92000
乙產品成本:生產乙產品耗用10 220元+生產乙產品工人工資8 000元+10000=28220,所以選C、D
4. 會計所得稅費用到底怎麼算
所得稅費用是指企業經營利潤應交納的所得稅。「所得稅費用」,核算企業負擔的所得稅,是損益類科目;這一般不等於當期應交所得稅,因為可能存在「暫時性差異」。如果只有永久性差異,則等於當期應交所得稅。應對國家征稅政策,月度所得稅征繳採取月度匯算清繳的方法實現,即多退少補的政策。具體表現為:企業設立一個匯算清繳賬戶,並存入一定的金額,在核算出當期的所得稅時稅款通過匯算清繳賬戶結算,即使後期存在差異的情況下也會在下一個會計期間返還或者補全。
當期所得稅費用就是當期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所得稅稅率(25%),其中應納稅所得=稅前會計利潤(即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納稅調整增加額:稅法規定允許扣除項目中,企業已計入當期費用但超過稅法規定扣除標準的金額。如超過稅法規定標準的職工福利費(職工工資及薪金的14%)、工會費(2%)、職工教育經費(2.5%)、業務招待費、公益性捐贈支出、廣告費、業務宣傳費。以及企業已計入當期損失但稅法規定不允許扣除項目的金額,如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
納稅調整減少額:稅法規定允許彌補的虧損和准予免稅的項目,如前五年內未彌補虧損和國債利息收入等
借: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註: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即發生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負債)---(註: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即轉回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負債)-- (註: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即發生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資產)---(註: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即轉回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也可以嘗試用這種方法來計算或驗算上述方法計算結果的正確性:如果當期沒有發生稅率變化,則簡單至極,只需考慮永久性差異(即稅法根本不讓抵扣的稅會差異)的影響。
所得稅費用(包含當期和遞延)等於當期的(利潤總額對應的所得稅費用)加上(因所得稅率降低導致的期初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在抵扣時少抵稅的損失)減去(因所得稅率上升導至的期初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在抵扣時多抵稅的利益)減去(因所得稅率降低導至的期初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納稅時少納稅的利益)加上(因所得稅率上升導至的期初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在納稅時多納稅的損失)加上(其他永久性差異如罰款贊助支出對應的所得稅). 其他那些本期發生了或者轉回了的什麼東西暫時性差異都不管.
5.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如何計算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是按照會計的規定計算的,所得稅費用作為費用核算,在核算中設置「所得稅費用」科目進行核算,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公示是: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方法步驟主要分三步: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第一步是確定遞延所得稅,不包括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的所得稅影響。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會計處理: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方法第二步應該確定應交所得稅。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方法第三步根據「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倒擠得出所得稅費用的金額。
借: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負債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中,企業進行所得稅核算會計處理具體如下:
①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
②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科目可按「當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進行明細核算。
③會計中所得稅費用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④會計中所得稅費用的主要賬務處理。企業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當比照上述原則調整本科目、「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及有關科目。
6. 財務費用計算
計算公式:財務費用=利息費用-利息收入-匯兌凈收益+匯兌凈損失+其他支出。本題財務費用=0-564.82-347+140=-771.82
7. 會計成本怎麼計算的
會計成本=賬戶支出=已消耗+未消耗
其中:未消耗=資產,已消耗=產生收入(費用)+不產生收入(損失)
管理費用:包括管理人員工資和福利費、公司一級折舊費、修理費、技術轉讓費、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攤銷費及其他管理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土地使用稅等)。
財務費用:包括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利息凈支出及其財務費用(匯兌凈損失、銀行手續費等)。
銷售費用:包括銷售部門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運輸費及其他銷售費用(廣告費、辦公費、差旅費)。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稱為期間費用,直接計人當期損益。
(7)會計如何計算出費用擴展閱讀:
按成本會計制度分類,可分為實際成本制度、標准成本制度和估計成本制度。
1、實際成本制度。實際成本制度,是根據實際發生的各項支出計算成本的一種成本會計制度。
2、標准成本制度。標准成本制度,是以預先制定的產品標准成本為基礎,用實際產量的標准成本同實際成本相比較並記錄和分析成本差異的一種成本制度。
3、估計成本制度。估計成本制度,是在產品生產前預先估算單位產品成本,憑以確定售價,然後通過復式記賬將算出實際產量的估計成本與賬上實際成本比較,據以修改估計成本的一種歷史上曾採用過的不完整的成本會計制度。
8. 企業會計中 百元管理費是如何計算的
這並不難用,管理費用/銷售收入*100,這個公式就能計算出企業會計中的百元管理費了。
拓展資料:
企業是指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的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3] 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於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企業在商品經濟范疇內,作為組織單元的多種模式之一,按照一定的組織規律,有機構成的經濟實體,一般以營利為目的,以實現投資人、客戶、員工、社會大眾的利益最大化為使命,通過提供產品或服務換取收入。它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因社會分工的發展而成長壯大。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在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下,各種企業並存共同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企業存在三類基本組織形式: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公司制企業是現代企業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組織形式。
現代經濟學理論認為,企業本質上是「一種資源配置的機制」,其能夠實現整個社會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
現代漢語中「企業」一詞源自日語。與其它一些社會科學領域常用的基本詞彙一樣,它是在日本明治維新後,大規模引進西方文化與制度的過程中翻譯而來的漢字詞彙,而戊戌變法之後,這些漢字詞彙由日語被大量引進現代漢語。(與企業一詞在用法上相關與相似的,還有「業務」一詞)
在中國大陸計劃經濟時期,「企業」是與「事業單位」平行使用的常用詞語,《辭海》1978年版中,「企業」的解釋為:「從事生產、流通或服務活動的獨立核算經濟單位」;「事業單位」的解釋為:「受國家機關領導,不實行經濟核算的單位」。
9. 會計報銷差旅費怎麼核算呢
差旅費是指出差期間因辦理公務而產生的各項費用,包括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補助費和公雜費等。發生差旅費時,應根據費用的歸屬部門計入對應的費用科目;如費用為員工出差前預支的,還應通過「其他應收款」科目進行核算。以管理部門人員出差為例,具體賬務處理如下:員工出差後報銷,借款:行政費用差旅費,貸款:銀行存款,員工出差前預付款及出差後報銷:借款:行政費用差旅費,貸款:其他應收款,出差後有現金盈餘:借入:庫存現金,行政費用差旅費,貸款:其他應收款。
拓展資料:
1、報銷時應注意以下事項:員工報銷時,應按財務部規定填寫報銷單,並附原始單據。原始票據主要包括出差申請單、機票(清零扣除)、火車票、船票、住宿發票。差旅補貼天數=出差返回日期出差出發日期。旅客必須按照財務規定取得並填寫真實合法的憑證。不完整的物品或字跡難以辨認的物品將不予報銷;對於更改、偽造或更改的原始票據,或虛假報告旅行天數,將不予報銷。
2、出差人員乘坐超出標準的車輛,在報銷交通費用時,按照其應乘坐的交通方式計算報銷金額,超出部分由本人承擔。在差旅費的核算中,分錄如下:從財務部預借差額費用:借款:其他應收款,貸款: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出差後憑發票及相關領導簽字確認的報銷單報銷差旅費:當差旅費大於預借金額時:借款:行政費用差旅費,貸款: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差旅費低於預借金額時:借款:行政費用差旅費,庫存現金,貸款:其他應收款具體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等根據出差員工所在部門確定。
3、現行會計准則、一般財務規則和稅法對差旅費應包含哪些具體內容沒有具體規定。在實踐中,更多地參考了《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的規定:差旅費是指工作人員的臨時永久居留。城市間交通費用、住宿費用、食品補貼以及因區域外公務旅行而產生的城市內交通費用。因此,大多數公司實際上包括以下類型的差旅費:交通費:出差期間的車票、船票、機票等;車輛費用:如果您自帶車輛,出差時的汽油費、通行費和停車費;住宿費;補貼和補貼:誤餐補貼、交通補貼等。市內交通費用:目的地公交車及租賃費用雜費:托運行李、訂票費等。
10. 收入,支出,費用的會計制度規定核算的方法
收支與成本費用的計算
收入是一個單位在經營活動中由於銷售產品、商品,提供勞務、服務或提供資產的使用權等取得的款項或收取款項的權利。支出從狹義上理解,僅指行政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履行法定職能或發揮特定的功能時所發生的各項開支,以及企業和企業化的事業單位在正常經營活動以外的支出或損失;如從廣義上理解,支出是一個單位實際發生的各項開支或損失。費用的涵義比支出窄,通常使用范圍也小一些,僅指企業和企業化的事業單位因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耗費和支出。成本一般僅限於企業和企業化的事業單位在生產產品、購置商品和提供勞務或服務中所發生的各項直接耗費,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資、直接費用、商品進價以及燃料、動力等其他直接費用。
收入、支出、費用、成本都是重要的會計要素,體現著對一個單位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效率從不同角度進行的度量,是計算一個單位經營成果及其盈虧情況的主要依據。對這些要素進行會計核算的特點,是連續、系統、全面和綜合。在實際工作中,問題突出的有虛報收入(人為壓低或拔高)、虛列支出和亂擠亂攤成本、費用等。這已成為嚴重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根源之一,會計人員有責任制止和糾正這種現象的繼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