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的內容
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創新分析
現代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必須依靠成本控制的不斷創新,即引進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和科學合理的方法,不斷完善成本控制體系,進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
中小企業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生力軍,但由於中小企業經營規模較小、資金力量較弱、內部控製程度較差,生產效率較低,使得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處於較弱的競爭地位,尤其在目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大多中小企業面臨著生存的危機。那麼,在外部經濟形勢相同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如何依靠自身的力量來取得超越其他企業的優勢,在市場經濟中爭得一席之地呢?筆者認為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創新——引進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採用科學的成本控制方法、完善成本控制體系是一條重要可行的途徑。
一、中小企業進行成本控制創新的重要意義
(一)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創新有利於企業進一步降低產品成本、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
利潤最大化是企業永遠追求的目標。許多中小企業片面地強調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通過提高產量來降低產品成本,然而存貨的積壓,將生產過程發生的成本轉移或隱藏於存貨,雖然提高了短期利潤,但不利於長期利潤目標的實現。只有從企業產品的設計、生產、營銷、交貨等基本活動以及對產品起輔助作用的輔助活動等等全方位分析,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才能真正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二)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創新有利於改善和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成本控制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響到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不斷引進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是提高企業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
(三)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創新有利於中小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
市場經濟使得企業不再是一個孤立的經濟個體,要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不僅要關注產品的生產成本,而且要關注其產品在市場上實現的效益,關心市場上競爭對手的一切變化。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以求得持續性的競爭優勢,是現代企業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因此,企業只有不斷進行成本控制創新,依靠合理科學的新產品開發與完善的售後服務,降低產品開發和售後服務的成本,才能夠取得競爭優勢,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的變化。
(四)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創新有利於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現代企業已進入微利時代,許多企業為了取得較高的利潤,片面地強調產品生產過程中成本的降低,如通過控制單位產品的物資消耗來提高材料利用率以降低材料成本;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控制產品單耗工時以降低人工成本;通過提高產品產量、擴大生產規模以降低單位產品負擔固定成本等,目前這種製造成本已經降到了盡可能低的程度。過度成本控制使得產品質量降低、服務質量弱化,如果僅依靠這種成本控制理念,不僅不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還會影響產品的社會效益,企業發展會受到巨大限制。成本控制的創新可以改變這一陳舊落後的觀念,通過成本控制的創新來引進並應用先進的成本管理理念和科學合理的核算方法,能尋求更好更多的降低成本的途徑,為企業創造更多利潤,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中小企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
(一)管理者的成本管理理念落後、員工的素質不高、成本控制意識薄弱
企業管理者的素質及管理理念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運行和發展。據調查,大部分中小企業管理者只有中專以下學歷,從事管理工作的年限也大多較短,嚴重缺乏企業管理經驗,更多的中小企業管理者還缺乏財務會計知識,所以,在企業成本控制方面,這些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無法滿足現代企業對成本全方位控制的要求。在員工素質方面,中小企業的員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再加上有些中小企業經營者受短期經營行為或獲取廉價勞動力利益的驅使,往往不注重員工素質的後期培訓,致使員工素質得不到提高。由於員工的素質不高,就無法使企業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提高工業生產技術,也無法貫徹執行先進的管理方法,造成企業始終停留在資源浪費大、管理落後的生產經營局面。因此,企業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落後、員工的素質低下、成本控制意識薄弱嚴重製約了現代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降低。
(二)成本控制目標的制定不夠科學合理、缺乏全面長遠意識
現在許多企業還停留在傳統的成本控制階段,而傳統的成本控制則立足於短期效益,局限於產品的生產(製造)過程式控制制,缺乏對生產經營全面的考慮。因此制定成本目標時主要依據企業內現有生產條件和技術標准,很少考慮到外部市場、顧客需求和同業競爭等因素,往往也只是有個別部門負責制定。這種成本控制目標具有一定片面性,缺乏長遠的戰略意識,在復雜多變、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中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不利於企業持續生產和長期發展,不符合現代成本控制的宗旨。
(三)成本控制模式和方法過於落後
許多企業的成本控制模式一直沿用原有模式,即首先制定目標成本,再將目標成本訂立為標准成本,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執行標准成本,揭示實際成本與標准成本之間的差異,並藉助於財務會計的成本資料,運用管理會計的信息處理方法,對生產經營過程發生或可能發生的成本數額與形態實施控制、分析和評價,制訂改善措施,考核獎勵有關責任方,其重心放在產品的生產階段,著眼於成本的事中、事後控制。這種成本控制模式忽視了產品生產其他環節上的成本控制,不能全面正確地反映企業的成本信息,誤導企業管理決策者的決策,已不能適應現代成本控制的需要,從而制約企業獲得長期競爭優勢。
(四)成本控制手段落後
現在已進入信息經濟時代,雖然許多企業在會計核算上廣泛使用計算機操作,但僅限於對會計憑證的錄入,賬簿的登記以及會計報表的編制,其功能主要體現在記賬、算賬、報賬、存取數據和計提折舊、存貨計價和成本計算等方面的計算工作上,還沒有真正體現出其在會計控制、會計分析、會計預測和決策等方面的信息交互管理功能。這樣的會計電算化無法滿足現代成本控制對信息處理的要求,更談不上成本控制手段的現代化。
三、現代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創新思路
(一)成本控制觀念創新——引入戰略成本控制理念
現代成本控制的宗旨,是為了取得長期持久的競爭優勢,以便企業長期生產和發展。戰略成本控制理念符合現代成本控制的需要。所謂戰略成本控制是指管理會計人員提供並充分分析企業本身及競爭對手的資料,幫助管理者形成和評價企業戰略,從創造企業競爭優勢達到企業有效地適應外部環境持續變化為出發點來制定具有長期性、外延性、全面性和動態性的成本控制目標,並通過對企業成本結構、成本行為的全面了解、控制與改善,尋求長久的競爭優勢的一種新的成本控制系統。這種成本控制理念不僅考慮了保持企業在市場激烈競爭中取得長期、持久的競爭優勢地位和效益,而且擴大了成本控制視野,將企業的外部環境即采購環節,乃至研究開發與設計環節和售後服務環節納入成本控制之內,使得成本控制能更好地根據內外環境變化作出戰略目標的相應調整。
(二)成本控制目標創新——制定具有長期性、外延性、全面性和動態性的成本控制目標
成本控制目標的長期性是指成本控制以企業長期發展戰略作為管理基礎,制定為取得長期、持久的競爭優勢而實施的目標;外延性要求把企業成本控制納入整個市場環境中予以全面考察,通過正確分析和判斷企業所處的環境,依據企業自身的特點確定和實施正確適當的成本控制目標;全面性是指調動廣大員工參與到成本控制目標的制定中來,減少不同方面之間的利益沖突,促進企業目標與個人目標的融合,使個人目標和企業目標趨於一致,為完成成本控制目標創造條件;動態性是依據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成本管理上的差異制定一個彈性的成本控制目標,即成本控制目標需保持動態變化特徵。現代企業成本控制目標不應該只考慮成本本身,也不應該僅僅局限於成本的發生過程,需要將成本和與成本相關的因素聯系起來加以考慮,這樣才能制定出一個有利於降低成本、符合企業長期發展的成本控制目標。
(三)成本控制主體創新——抓好人的素質培養和工作態度的教育,建立一個全員成本控制體系
成本控制實質上是有人參與控制的一種管理活動,人的素質和態度決定了成本控制的成敗。所以一方面要不斷提高中小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素質,要求企業管理者主動通過學習和鍛煉,來掌握先進的管理知識,如在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基礎管理方面的先進知識;市場營銷、采購、研究開發、服務、生產、質量、財務、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等業務管理方面的先進知識以及產業、行業和其他相關科學方面的先進知識等等。要求員工也應該主動參加學習和培訓,掌握先進工藝和技術,減少在生產中的浪費。另一方面要求每個人都要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投入到企業成本控制中去,實行全員成本控制。成本的形成是企業內部各部門、各環節的各項生產要素與經濟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成本控制的主體應該包括對企業成本的形成和發生負有責任的影響者與參與者。因此,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時,全體員工,特別是與成本的發生密切相關的諸如決策階層、部門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專設成本機構人員都應視自己為成本控制的主體,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成本降低的積極性和重要性,積極主動參與到成本控制中來,從而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全員成本控制體系。
(四)成本控制模式和方法創新——採用作業成本法
傳統的成本控製法如標准成本法、變動成本法等在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隨著產品需求多樣化、個性化,世界經濟一體化,技術不斷革新,使得傳統的成本會計技術與方法所計算的成本扭曲了信息,無法解決現實問題。也就是說,企業面對新製造環境的沖擊,使傳統的成本模式和控制方法受到挑戰。作業成本控制思想的提出,為細化成本控制提供了有效途徑。作業成本控制是以作業為基礎的科學信息系統,它從以「產品」為中心轉移到以作業為中心上來,通過對作業成本的確認、計量,盡可能消除「不增加價值的作業」,改進「可增加價值的作業」,及時提供有用信息,從而把有關的損失、浪費減少到最低限度。這是深挖降低成本的潛力,實現成本降低的基本源泉。作業成本法最為重要的還在於,它不是就成本論成本,而是把著眼點與著重點放在成本發生的前因後果上,通過對所有作業活動進行跟蹤反映,對最終產品形成過程中所發生的作業成本進行有效控制。
(五)成本控制手段創新——以先進的信息處理平台為依託
現代的成本控制活動已經滲透到企業的研究、開發、設計、采購、生產、銷售及售後服務等一系列活動中,以價值表示的各種成本控制信息繁雜而龐大,對成本數據信息的傳遞、處理不再是人工所能辦到的。如何及時、准確、安全、有效地進行傳遞並處理成本控制信息成了現代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能否實施所必需考慮的問題。先進的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為其提供了可能。以計算機及其軟體構建的互動式信息處理平台,不僅可以高速、快捷、方便地傳遞和處理成本數據信息,而且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確性、規范性,這就大大提高了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保障了現代成本管理工作順利、全面地展開。
總之,在企業管理中,成本控制是現代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環節,成本控制只有不斷創新,成本才能持續降低,企業也才能不斷獲得市場競爭優勢,持續發展。
2. 中小企業如何控製成本
成本控制的方法可分為傳統成本控制方法和現代成本控制方法。
(一) 傳統成本控制方法
傳統成本控制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1) 責任成本是以具體的責任單位(部門、單位或個人)為對象,以其承擔的責任為范圍所歸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責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所謂可控成本指在責任中心內,能為該責任中心所控制,並為其工作好壞所影響的成本。確定責任成本的關鍵是可控性,它不受發生區域的影響。責任成本是按照誰負責誰承擔的原則,以責任單位為計算對象來歸集的,所反映的是責任單位與各種成本費用的關系。
責任成本法按可控原則把成本歸屬於不同責任中心,誰能控制誰負責,不僅可控的變動製造費用要分配給責任中心,可控的固定間接費也要分配給責任中心。 責任成本法是介於製造成本和變動成本之間的一種成本方法,有人稱之為「局部吸收成本法」或「變動成本和吸收成本法結合的成本方法」。
(2) 標准成本法是一種將成本計算和成本控制相結合,以作為控製成本支出的依據,考核成本支出的方法。標准成本法是一個包括制定標准成本(單位產品標准成本,包括實物量標准和價格標准)、計算和分析成本差異、處理成本差異三個環節所組成的完整系統。標准成本法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標准成本法計算各種產品的標准成本,不計算各種產品的實際成本。
2、實際成本和標准成本發生的各種差異,分別設置各種差異成本帳戶進行歸集,以便對成本進行日常控制和考核。
3、可以與變動成本法相結合,達到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目。
標准成本法可以簡化存貨核算的工作量,對於存貨品種變動不大的企業尤為適用。標准成本法適用於產品品種較少的大批量生產企業,而對於單件、小批量和試制性生產的企業比較少用。總之,標准成本法適用於企業整體管理水平較高的大批量生產的生產企業。標准成本法關鍵在於標准成本的制定,標准成本制定的合理性、確實可行性,要求有高水平的技術人員和健全的管理制度。
(3) 定額成本法是企業為了及時的反映和監督生產費用和產品脫離定額的差異,加強定額管理和成本控制而採用的一種計算方法。在前面所講的成本計算方法中,生產費用的日常核算,都是按照生產費用的實際發生額進行的,產品的成本也是按照實際生產費用計算的實際成本。這樣生產費用和產品成本脫離定額的並異及其發生的原因,只有在月末時通過實際資料和定額資料的對比分析、才能得到反映,而不能在費用發生的當時反映出來,因而不能很好的加強成本控制,定額成本控製法正是針對以上方法的不足而採用的一種成本計算輔助方法。
定額成本法的特點是:(1)事前制定產品的消耗定額、費用定額和定額成本作為降低成本的目標;(2)在生產費用發生的當時將符合定額的費用和發生的差異分別核算,加強對成本差異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3)月末在定額成本的基礎上加減各種成本差異,計算產品的實際成本,為成本的定期分析和考核提供數據。因此,定額成本法不僅是一種產品成本計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種對產品成本進行直接控制、管理的方法。
(二) 現代成本控制方法
(1) 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也稱費用效果分析法,是規劃與采購工程系統或設備的一種方法。它起源於二次大戰後的美國,從60年代後,這種方法廣泛流行於各工業部門。 為了實現某種經濟上的或軍事上的目的,可供選擇的經濟技術方案很多,這些方案在實現目的的效果上和消耗的費用上各不相同。通過效用分析可以從這些方案中找出給定效果,採用費用最低的方案。整個工程系統消耗的費用一般是從研製設計開始到服務期滿之間的下列各項費用的折現總合:(1)研製與生產費用,包括建造新的生產線、試驗與建造新的原料以及批量生產規模等的影響在內;(2)存儲與維修費用,包括建造專門倉庫等;(3)現代化改造費用;(4)人員培訓,日常運行及意外損失等費用。所有這些費用均在不同時期支付,應根據反映貨幣價值與時間關系的折現率,把它們折算到同一時間來計算。
由於實際問題中有關技術、經濟方面的許多參數往往是不確定的,因此,需要對這些參數作出多種假設,通過分析來檢驗它們對工程系統費用效果的影響程度,從而權衡利弊,選擇有利方案。成本效益分析法是綜合利用運籌學、程序設計、經濟分析以及有關設備系統設計與使用等的知識和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產品設想篩選決策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新產品方案選定以後,就應該考慮這樣一些問題:這種產品的價格定為多少市場可以接受?為此開發、生產成本控制在什麼范圍內企業才能贏利?這樣的一個成本范圍企業有沒有能力達到?這些問題都屬於成本效益分析范圍。
(2) 生命周期成本法
產品生命周期成本法(lcc)是指在產品經濟有效使用期間,從產品研究開發階段開始,經過產品規劃、設計、製造、售後服務等階段,按每一階段累計其發生的成本。因此lcc法考察的是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完全成本——從設計到開發,它是為了優化企業價值鏈而在成本計算上的時空觀擴展。在當今社會,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對產品的需求從追求經久耐用轉向標新立異,突出個性,產品生命周期日益縮短,從而產品成本的構成也發生了重大變化。表現在製造過程中發生的成本所佔比重下降,而製造過程以外的成本日益增加。按lcc法的要求,企業應就產品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材料和產生的廢棄物進行跟蹤檢測,就產品食)生產、銷售、使用(或消耗)過程中發生的環境支出進行全過程的累計。按lcc法環境成本可分為三類:
1.普通生產經營成本。這類環境成本是指在生產過程中與產品直接有關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能源成本、廠房設備成本等。包括為保護環境而發生的生產工藝支出,建造環保設施支出等。
2.受規章約束的成本。這類環境成本是指由於遵循政府環境法規而發生的支出。包括排污費、檢測監控污染情況的成本,因違反環境法規而繳納的罰款,向政府機構通過廢棄物排放情況的成本等。
3.或有負債成本(潛在成本)。指已對環境造成污染或損害,而按法律規定在將來發生的某種支出。包括由於環境污染嚴重而尚未治理,國家極有可能對企業處以的罰款,企業因污染對周圍單位或個人的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而招致可能的賠付等。
(3) 價值鏈成本分析法
每一種最終產品從其最初的原材料投入到達最終的消費者手中,都要經過無數個相互聯系的作業環節,這就是作業鏈。價值鏈分析法由波特首先提出,它將基本的原材料到最終用戶之間的價值鏈分解成與戰略相關的活動,以便理解成本的性質和差異產生的原因,是確定競爭對手成本的工具,也是SCM制定本公司競爭策略的基礎。我們可以從內部、縱向和橫向三個角度展開分析。
1. 內部價值鏈分析
這是企業進行價值鏈分析的起點。企業內部可分解為許多單元價值鏈,商品在企業內部價值鏈上的轉移完成了價值的逐步積累與轉移。每個單元鏈上都要消耗成本並產生價值,而且它們有著廣泛的聯系,如生產作業和內部後勤的聯系、質量控制與售後服務的聯系、基本生產與維修活動的聯系等。深入分析這些聯系可減少那些不增加價值的作業,並通過協調和最優化兩種策略的融洽配合,提高運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時也為縱向和橫向價值鏈分析奠定基礎。
2. 縱向價值鏈分析
它反映了企業與供應商、銷售商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這為企業增強其競爭優勢提供了機會。企業通過分析上游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特點及其與本企業價值鏈的其他連接點,往往可以十分顯著地影響自身成本,甚至使企業與其上下游共同降低成本,提高這些相關企業的整體競爭優勢。例如,施樂公司通過向供應商提供其生產進度表,使供應商能將生產所需的元器件及時運過來,同時降低了雙方的庫存成本。在對各類聯系進行了分析的基礎上,企業可求出各作業活動的成本、收入及資產報酬率等,從而看出哪一活動較具競爭力、哪一活動價值較低,由此再決定往其上游或下游並購的策略或將自身價值鏈中一些價值較低的作業活動出售或實行外包,逐步調整企業在行業價值鏈中的位置及其范圍,從而實現價值鏈的重構,從根本上改變成本地位,提高企業競爭力。四川峨鐵的重組便是個典型的例子。川投集團整體兼並峨鐵廠、嘉陽電廠和嘉陽煤礦,重組後占峨鐵生產成本60%的電價將大幅降低,每年可節約成本幾千萬元。通過調整,峨鐵的產量可以上一個台階,實現規模經濟,又可降低單位固定成本。而對嘉陽電廠和嘉陽煤礦而言,則有了一個穩定的銷售市場,其銷售費用亦大幅降低。同時川投集團還並購了長鋼股份,為峨鐵打開了銷路。這一重組並購搞活了三家劣勢國有企業。
如果從更廣闊的視野進行縱向價值鏈分析,就是產業結構的分析,這對企業進入某一市場時如何選擇人口及佔有哪些部分,以及在現有市場中外包、並購、整合等策略的制定都有極其重大的指導作用。
3. 橫向價值鏈分析
這是企業確定競爭對手成本的基本工具,也是公司進行戰略定位的基礎。比如通過對企業自身各經營環節的成本測算,不同成本額的公司可採用不同的競爭方式,面對成本較高但實力雄厚的競爭對手,可採用低成本策略,揚長避短,爭取成本優勢,使得規模小、資金實力相對較弱的小公司在主幹公司的壓力下能夠求得生存與發展。
(4) 作業成本法
作業成本法從1988年產生至今,已在西方國家獲得廣泛應用,該方法主要從零存貨、全面質量管理、成本動因、價值鏈以及多技能的工人等新思維、新觀念出發,對作業管理從成本發生的根源上展開分析,建立最優的動態增值標准,從財務和經營兩個方面對作業業績進行評價,不斷改進作業成本效益。
作業成本法是一種真正具有創新意義的成本計算方法,是適應當代高新科學技術的製造環境和靈活多變的顧客化生產的需要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以顧客鏈為導向,以價值鏈為中心,對企業的「作業流程」進行根本、徹底的改造,強調協調企業內外部顧客的關系,從企業整體出發,協調各部門、各環節的關系,要求企業物資供應、生產和銷售等環節的各項作業形成連續、同步的「作業流程」,消除一切不能增加價值的作業,使企業處於持續改善狀態,促進企業整體的優化,確立企業競爭優勢。它改革了製造費用的分配方法,並使產品成本和期間成本趨於一致,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實性。作業成本計演算法更加符合現實,其結果以更加精確的成本分解替代了成本分配。作業成本法對成本的看法是「不同目的下有不同成本」。企業管理者可以利用作業成本法提供的信息來更好地對他們的產品、服務進行定價,以便使他們收到的收入與所付出的成本能夠配比;企業管理者也可以利用作業成本計演算法所提供的信息更好地選擇產品組合。
3. 中小企業如何做好費用報銷管理
金牛預算控制與費用報銷管理軟體,是一套財務費用預算與費用報銷的管理軟體。該軟體可以適用於任何企事業單位,主要提供於財務部門使用,財務人員通過軟體可實現費用預算,費用報銷,同科目預算報銷對比審核,管理報銷單據。主要功能:費用科目登記、部門員工登記、費用預算初始化、費用報銷單登記、審核、項目登記、項目預算管理、財務年度結算、預算綜合查詢、報銷綜合查詢、預算報銷匯總等功能。
主要功能:
1、基礎設置:費用科目設置,部門員工設置
2、預算管理:科目預算登記
3、報銷管理:報銷單登記,預算報銷對比,過帳審核,過帳單據錯誤修正(反審核)
4、項目管理:項目設置,項目預算登記
5、查詢報表:科目預算查詢,項目預算查詢,報銷綜合查詢,預算報銷匯總
4. 新辦小企業如何管理成本
成本核算:是各項費用的歸集.即歸類和集中.
首先,總原則是劃清三大界限:
1、企業和個人(包括投資人,兩輛車都是個人名下的)
2、本期和前後期(工程有時工期跨度好幾個月),
3、經營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
其次是掌握企業成本核算要求和一般程序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在成本核算工作中,應遵循以下各項要求。
(一)算管結合,算為管用。算管結合,算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應當與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相結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應當滿足企業經營管理和決策的需要。
(二)正確劃分各種費用界限
為了正確地進行成本核算,正確地計算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必須正確劃分以下五個方面的費用界限。
1.正確劃分應否計入生產費用、期間費用的界限
2.正確劃分生產費用與期間費用的界限
3.正確劃分各月份的生產費用和期間費用界限
4.正確劃分各種產品的生產費用界限
5.正確劃分完工產品與在產品的生產費用界限
以上五個方面費用界限的劃分過程,也就是產品生產成本的計算和各項期間費用的歸集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應貫徹受益原則,即何者受益何者負擔費用,何時受益何時負擔費用;負擔費用的多少應與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
(三)正確確定財產物資的計價和價值結轉方法
企業財產物資計價和價值結轉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資產原值的計算方法、折舊方法、折舊率的種類和高低,固定資產修理費用是否採用待攤或預提方法以及攤提期限的長短;固定資產與低值易耗品的劃分標准;材料成本的組成內容、材料按實際成本進行核算時發出材料單位成本的計算方法、材料按計劃成本進行核算時材料成本差異率的種類、採用分類差異時材料類距的大小等;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價值的攤銷方法、攤銷率的高低及攤銷期限的長短等。為了正確計算成本,對於各種財產物資的計價和價值的結轉,應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各種方法一經確定,應保持相對穩定,不能隨意改變,以保證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四)做好各項基礎工作
1.做好定額的制定和修訂工作
2.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資的計量、收發、領退和盤點制度
3.建立和健全原始記錄工作
4.做好廠內計劃價格的制定和修訂工作
(五)適應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採用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
二、生產費用和期間費用的分類
生產費用可以按不同的標准分類,其中最基本的是按生產費用的經濟內容和經濟用途的分類。
(一)生產費用按經濟內容分類
產品的生產過程,也是物化勞動(包括勞動對象和勞動手段)和活勞動的耗費過程。因而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生產費用,按其經濟內容分類,可劃歸為勞動對象方面的費用、勞動手段方面的費用和活勞動方面的費用三大類。生產費用按照經濟內容分類,就是在這一劃分的基礎上,將生產費用劃分為若干要素費用。
1.材料費用。
2.燃料費用。3.外購動力費用。4.工資費用。
5.提取的職工福利費。6.折舊費。
7.其他生產費用。
(二)生產費用按經濟用途分類
工業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發生的費用,首先可以分為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和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期間費用兩類。
1.生產費用按經濟用途的分類
為具體反映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的各種用途,提供產品成本構成情況的資料,還應將其進一步劃分為若干個項目,即產品生產成本項目(簡稱產品成本項目或成本項目)。工業企業一般應設置以下幾個成本項目:
(1)原材料,也稱直接材料。
(2)燃料及動力,也稱直接燃料及動力。
(3)工資及福利費,也稱直接人工。
(4)製造費用。
企業可根據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對上述成本項目做適當調整。對於管理上需要單獨反映、控制和考核的費用,以及產品成本中比重較大的費用,應專設成本項目;否則,為了簡化核算,不必專設成本項目。
2.期間費用按經濟用途的分類
工業企業的期間費用按照經濟用途可分為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三)生產費用按計入產品成本的方法分類
計入產品成本的各項生產費用,按計入產品成本的方法,可以分為直接計入費用和間接計入費用。直接計入費用是指可以分清哪種產品所耗用、可以直接計入某種產品成本的費用。間接計入費用,是指不能分清哪種產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計入某種產品成本,而必須按照一定標准分配計入有關的各種產品成本的費用。
三、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會計科目
(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和期間費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進行歸集和分配,最後計算出各種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各項期間費用的基本過程。根據前述的成本核算要求和生產費用、期間費用的分類,可將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歸納如下:
1.對企業的各項支出、費用進行嚴格地審核和控制,並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確定其應否計入生產費用、期間費用,以及應計入生產費用還是期間費用。
2.正確處理支出、費用的跨期攤提工作。
3.將應計入本月產品的各項生產費用,在各種產品之間按照成本項目進行分配和歸集,計算出按成本項目反映的各種產品的成本。
4.對於月末既有完工產品又有在產品的產品,將該種產品的生產費用(月初在產品生產費用與本月生產費用之和),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出該種產品的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二)成本核算的主要會計賬戶
為了進行成本核算,企業一般應設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待攤費用」、「預提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賬戶。如果需要單獨核算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還應設置「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賬戶。
判斷正誤:
1、所謂要素費用,就是生產費用按經濟內容的分類。
2、材料費用、外購動力費用、折舊費、製造費用屬於要素費用。
3、燃料費用和工資費用是產品成本項目。
4、產品成本項目就是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按經濟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項目。
5、工業企業的期間費用按照經濟內容可分為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6、計入產品成本的各項生產費用,按計入產品成本的方法,可以分為直接計入費用和間接計入費用。
7、定額的制定和修訂,只是為了編製成本計劃和進行成本分析,與產品成本的計算沒有任何關系。
8、廠內計劃價格要盡可能符合實際,因此在年度內要經常發生變動。
9、「基本生產成本」賬戶應按成本計算對象設置產品成本明細賬,賬內按產品成本項目分設專欄或專行。
這里說的是企業成本核算的基本做法,小企業,可適當簡化。但幾個界限的劃分是決定性的。這是衡量成本真實性的關鍵。
5. 淺論中小企業如何進行成本控制
一、中小企業加強成本管理的意義
1.有利於企業進一步降低產品成本、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
利潤最大化是企業永遠追求的目標。許多中小企業片面地強調生產過程的成本管理,通過提高產量來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從而增加單位產品的利潤,但是盲目的提高產量會導致存貨的積壓,庫存產品的管理成本加大,使企業得不償失。只有從企業產品的設計、生產、營銷、交貨等各個環節實施全方位分析,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才能真正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2.有利於改善和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響到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不斷引進先進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是提高企業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
3.有利於中小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
市場經濟使得企業不再是一個孤立的經濟個體,要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不僅要關注產品的生產成本,而且要關注其產品在市場上實現的效益,關心市場上競爭對手的一切變化。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以求得持續性的競爭優勢,是中小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因此,中小企業要依靠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在各個環節降低產品成本,才能夠取得競爭優勢,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的變化。
二、中小企業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者的成本管理理念落後
企業管理者的素質及管理理念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運行和發展。據調查,大部分中小企業管理者只有中專以下學歷,從事管理工作的年限也大多較短,嚴重缺乏企業管理經驗。所以,在企業成本管理方面,這些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無法滿足現代企業對成本全方位控制的要求。
2.中小企業員工素質普遍不高
在員工素質方面,中小企業的員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再加上有些中小企業經營者受短期經營行為或獲取廉價勞動力利益的驅使,往往不注重員工素質的後期培訓,致使員工素質得不到提高。由於員工的素質不高,就無法使企業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提高工業生產技術,也無法貫徹執行先進的管理方法,造成企業始終停留在資源浪費大、管理落後的生產經營局面。
3.成本管理缺乏市場理念
許多中小企業認為通過提高產量可以降低單位產品分擔的固定成本,產量越高,單位產品成本越低。在銷售量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利潤也就越高,這種做法導致企業不管市場對產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過提高產量來降低產品生產成本,結果可能使企業積壓大量存貨,從而形成存貨的管理成本加大。另外也造成企業資金短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就是企業成本管理缺乏市場理念,導致成本信息在管理決策上出現誤區。
4.產品設計階段的成本意識缺失
有的企業盡管採取措施強化成本統計,如分車間獨立進行成本核算,嚴格控制材料和工時消耗等等,但效果有限,成本依然上升。其原因在於沒有把好產品的設計關,忽視了產品設計階段各零部件成本的估算統計工作,致使產品一投產就出師不利。
5.成本管理手段落後
現在已進入信息經濟時代,雖然許多企業在會計核算上廣泛使用計算機操作,但僅限於對會計憑證的錄入,賬簿的登記以及會計報表的編制,其功能主要體現在記賬、算賬、報賬、存取數據和計提折舊、存貨計價和成本計算等方面的計算工作上,還沒有真正體現出其在會計控制、會計分析、會計預測和決策等方面的信息交互管理功能。這樣的會計電算化無法滿足現代成本控制對信息處理的要求,更談不上成本控制手段的現代化。
三、中小企業加強成本管理的方法
1.企業管理者應提高自身素質
企業管理者應通過主動學習和鍛煉,來掌握先進的管理知識,如在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基礎管理方面的先進知識;市場營銷、采購、研究開發、服務、生產、質量、財務、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等業務管理方面的先進知識以及產業、行業和其他相關科學方面的先進知識等等。
2.抓好員工的素質培養和工作態度的教育,建立一個全員成本控制體系
成本管理實質上是有人參與控制的一種管理活動,人的素質和態度決定了成本控制的成敗。所以一方面要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加強員工素質的後續培訓,建立長遠的員工培訓計劃。另一方面要求每個人都要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投入到企業成本控制中去,從而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全員成本控制體系。
3.選准目標市場,按單生產
由於中小企業生產規模小,營銷能力有限,用於廣告宣傳的資金不足。如果撒開大網,漫海捕魚,必定難有收獲,也會使企業市場營銷費用過高。而且,有的中小企業生產的產品檔次不高,容易過時,這使得企業要麼退出市場,要麼降價促銷。將本就不大的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有時甚至陷入蒙受虧損的境地。所以,選擇合適的目標市場就顯得尤為重要。此外,中小企業資金短缺,除低值易耗商品和小日用品採用存貨生產外,一般廠家宜採用按單生產。
按單生產既避免了生產的盲目性,克服產品的滯銷,也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同時,按單生產按合同期限交貨,還能建立良好的市場信譽。最終,加速資金的周轉,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資金不足的困難。
4.做好產品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
在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開發新產品,不僅要作到市場可行,技術可行,還要注重經濟可行。市場可行,是指企業產品必須適銷對路;技術可行,是指企業具備製造該產品的設備、工藝、人員條件;經濟可行,則是指該產品有利潤空間。在生產力發達、科技進步、商品豐富的今天,賣方市場已全面轉向買方市場,消費者需求是企業產品開發的源泉。保證質量,降低成本,是企業產品開發永恆的努力方向。產品設計者的成本意識至關重要。任何廠家開發的產品,不論其功能選擇如何科學合理,倘不注意簡化產品自身結構,合理挑選製造材料,改進加工工藝,降低生產成本,都可能因價格高於同行企業的同質產品,市場競爭處於不利地位乃至夭折。
5.建立先進的信息處理平台
現代的成本控制活動已經滲透到企業的研究、開發、設計、采購、生產、銷售及售後服務等一系列活動中,以價值表示的各種成本控制信息繁雜而龐大,對成本數據信息的傳遞、處理不再是人工所能辦到的。如何及時、准確、安全、有效地進行傳遞並處理成本控制信息成了現代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能否實施所必需考慮的問題。先進的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為其提供了可能。以計算機及其軟體構建的互動式信息處理平台,不僅可以高速、快捷、方便地傳遞和處理成本數據信息,而且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確性、規范性,這就大大提高了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保障了現代成本管理工作順利、全面地展開。
四、結論
目前,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的體制還不太完善,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較多,也相當復雜。行業的不同,成本管理的側重點也是有所不同的,要使成本管理制度在企業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從企業的實際出發,制定出適合企業自身的成本管理制度,並且將制度運用進日常的實踐活動中去,通過實際運用不斷完善制度,使得制度在企業中能更好的發揮作用。
6. 中小企業如何利用財務管理做好成本控制
一、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及其內部控制制度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
1.管理組織不健全,財務機構簡單,不相容職務未分隔
中小企業的組織形式一般為獨資、合資、合夥。由於投資和經營規模都較小,投資者在考慮管理層的用人方面都比較精簡,大多數企業都沒有設立相應的內部管理機構。在財務機構設置上,有的獨資小企業乾脆不設置會計機構,有的企業即使設置會計機構,大都也是層次不清,分工不明。在會計人員任用上,小企業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由自己的家屬或直系親屬擔任出納,同時聘用外單位的會計或稅務代理機構的人擔任兼職會計。這些兼職會計一般一個月只定期來企業做一次帳,他們根本不知道除了進帳票據以外的其他情況,他們做帳的目的就是把已有的票據進行匯總,使財務報表試算平衡,使票據反映的銷售額及時交稅。這樣的帳務所反映出來的財務信息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起不了任何作用。此外,為了節約用人成本,許多中小企業往往在管理機構中採用一個人身兼數職的做法,從而出現了許多不相容職務未分隔,崗位與崗位之間缺乏相應的制約的現象,最後導致職務犯罪和企業資產流失的結局。
2.管理制度混亂,財務操作不規范,內部控制乏力
許多中小企業普遍沒有建立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缺乏相應的財務操作規范。企業內部牽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額管理制度、計量驗收制度、財務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等基本制度,總的來說殘缺不全;或者雖有其中幾項制度,在實際工作中也是從未認真執行過。中小企業在財務操作過程中也十分不規范。有些中小企業根本不設帳,以票代帳,或者設帳,但帳目混亂;有些中小企業在進貨票據方面為減少進貨成本,不向供貨方索取進貨票據,而是用其他票據進行抵沖;還有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為達到某種利益,設立兩套帳或多套帳;在會計核算方面,人為操縱利潤,採用倒軋帳的方式記帳等等。這種財務管理制度上的混亂和財務操作上的不規范,使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根本無從說起。
3.財務管理人員業務素質低,管理水平不高
我國中小企業的投資者和經營者大都文化水平較低,但社會交際能力較強。他們普遍沒有經過科學化管理的熏陶,本身的管理水平就較低。同時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他們只注重產品的銷售和業務的管理,不重視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和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在企業管理中,家族式管理現象普遍存在,強調家族利益;在財務管理人員的任用上,相信血緣關系,任人唯親。因此,很多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不高,財務管理水平低下,不會通過財務分析給企業管理層提供有效的財務信息,更有甚者,反而會給管理層造成經營決策失誤,使企業走上險途。
二、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內控制度的必要性
1.建立財務管理內控制度有利於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正確性
健全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採集、歸類、記錄和匯總能如實地反映出企業經營活動的實際情況,並及時發現和糾正各種錯誤、弊端,從中也進一步保證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正確性。
2.加強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可以堵住財務「黑洞」,把握企業的命根子
貪污腐敗等行為是建立在信息不對稱、監督不嚴密的基礎上的犯罪行為,會給企業帶來資產損失。健全完善的內控制度能夠科學有效地監督和制約財產物資的采購、計量、驗收、入庫、記錄、保管、領用、退庫等各個環節,確保財產物資安全完整,避免和糾正損失浪費等問題,同時也加強了財務人員及主要管理人員之間的相互制約,防止有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進行違規操作。
3.建立財務管理內控制度可以及時發現問題、減少損失
有的中小型企業因對財務管理不重視,忽略財務管理的作用,導致財務信息反映不及時,造成資金流失現象常有發生。有些經營者雖有足夠的經濟頭腦,也有相當的記憶能力,但終因經營時期的延續、銷售業務量的擴大、進貨渠道的增加、三角債務的出現等等原因而對款項內容有所遺忘(漏)。如果會計人員不及時把這些往來款項的情況分門別類地將其記錄、分析,可能會造成應收帳款呆、壞帳損失及應付帳款的數額差錯,從而造成資金損失或資金回收期延長,降低資金利用率。
4.建立財務管理內控制度可壓縮資金佔用量
健全的內控制度能夠促使財務人員通過正確核算企業存貨,及時盤點存貨數量,分析存貨情況,對主要材料進行經濟訂貨量的測算,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正,制定符合市場情況的經濟采購計劃,從而降低成本,加快資金周轉,壓縮資金的佔用量,提高資金利用率。
7. 淺談中小型企業成本費用的控制
淺析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中小企業要降低產品成本,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開展成本控制活動,那麼分析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並找出對策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成本控制;目標成本;作業成本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 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整個社會進入「微利時 代」,一些企業家深切地感受到在產品質量達到一 定水平後,企業面臨競爭的挑戰就是價格競爭,實 質上是一種成本競爭戰。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降低產品成本是一個重要的途徑。要降低產品成 本,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開展成本控制活動。因 此,沒有成本控制,就不可能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的財務管理目標。成本控制也是實現企業財務管 理目標的根本手段。因此,研究中小企業的成本控 制就尤為重要。 1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1.1成本觀念模糊 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的成本觀念還 不夠清晰。認為企業應該通過產量的不斷擴大而 增收,忽視成本和費用的消耗。還有部分中小企業 雖然重視生產過程中的成本管理,但忽略了生產、 經營、技術全過程的成本管理。還有一些企業在分 解產品成本時,不是認真按產品設計要求,按零部 件工藝流程的成本形成逐個計算,也不是自下而 上逐級填報、匯總,只憑主觀印象算大賬,按產品 成本切成工時、材料消耗、管理費用等大塊分攤; 還有的認為企業產品結構簡單,生產周期短、工序 少,不值得搞成本統計。它們實施的生產成本控 制,僅限於國家頒布的財務法規的遵守與執行上, 只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或為了向上級主管 部門匯報工作的需要。這是為美化自身年度經營 管理業績的一項宏觀需要,忽略了生產成本控制 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效用。 1.2管理方法陳舊 雖然我國一些企業進行了先進成本管理方法 的試點,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整體上講,成本 管理方法還是很陳舊,已不能適應經濟環境的要 求。據調查,現在有大部分的中小企業使用品種法 和分步法,只有少數企業採用分批法計算成本。當 前世界生產發展的趨勢是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方 式,因為購買者的偏好並非完全相同,隨著生產的 發展,購買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要求廠方 設計並生產自己最滿意的商品,廠方也可以高效 益保證購買者在短時間內取得理想的商品。在這 種情況下,一條生產線上可能只有幾台相同甚至 是沒有兩台完全一樣的產品。這樣的生產方式將 適用於分批法計算成本。我國現在只有少部分的 企業採用分批法計算成本,表明企業對消費個性 的重視不夠,相應帶來成本核算方法選擇上的簡 單化。使企業未能獲得全面的發展競爭戰略,會逐 漸削弱中小企業的競爭能力,難以適應市場經濟 的發展。 1.3忽略市場需求 生產成本是一個企業生產經營效率的綜合體 現,是企業投入和產出的對比關系。低成本意味著 以較少的投入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服務,意味著高 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我國許多企業通過大幅 度提高產量,降低單位產品分擔的固定成本,產量 越高,單位產品成本就越低,在銷售量不變的情況 下,企業誤認為簡單地降低成本就意味著增加效 益,失真的信息導致生產成本控制決策出現誤區, 結果,企業的產量越高,所造成的損失就越大。而 且中小企業經常會有頻繁的促銷活動,雖然營銷 渠道較短,但人員費用仍然不小,單位產品營銷費 用一般偏高,產品檔次不高,容易過時,有時會陷 入要麼退出市場,要麼降價促銷,壓縮利潤空間, 甚至蒙受虧損的兩難境地。 1.4成本管理程序和機制存在缺陷 目前,許多企業只注意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 忽視供應過程和銷售過程的成本控制;只注意投 產後的成本控制,忽視投產前產品設計及生產要 素合理組織的成本控制。缺乏經營控制,忽略了成 本管理的事前預測和管理決策,事前成本控制薄 弱,成本預測、成本決策缺乏規范性、制度性,成本 計劃缺乏科學性、嚴肅性,造成生產成本控制的盲 目性。這樣容易出現賬面成本不健全,報表流於形 式等現象,可能會給企業帶來現實的或潛在的損 失。另外,上級對下級的考核偏重於對產值和上交 款完成情況的考核。在這種情況下,成本節超與效 益高低對管理者並無多大壓力,下級部門也就自 然更多地關注於產值和上交款的完成,往往會人 為地調整成本、亂攤成本、不計或少計成本,使得 成本不能真實反映企業耗費水平,形成企業行為 短期化。 2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的對策 2.1樹立企業成本控制新觀念 2.1.1樹立系統管理觀念 企業成本的內容和范圍不應只局限於生產領 域,應隨著管理的需要而變化,並隨著管理的發展 而發展。成本管理應是全方位、全過程的,在設計 階段及至開發策劃階段就應該開始降低成本的活 動。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應包括影響成本變化的各 個環節,滲透到企業的預測、決策、技術、銷售等領 域,向企業的各個環節方面擴展。例如:財務部門 應定期與各生產單位溝通成本控制的信息,加強 對生產成本的管理指導和監督控制;生產技術部 門要適時協調和監督生產,對生產過程進行跟蹤 控制,對生產環節進行平行監控,不斷提高產品的 質量和水平;銷售部門要及時向生產單位傳遞市 場信息,幫助生產部門改進工藝和設計,不斷提高 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企業研發部門應爭取加大對 產品研發、工藝製造方面的投入,通過科學的工藝 設計來降低成本;考績部門要加大成本控制的長 效考核力度,設計合理的考評指標,定期進行考核 和評價,調動員工成本控制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2.1.2樹立科技創新觀念 企業的生命力在於它能不斷創新,企業要緊 握市場脈搏,尋求機制創新,注入發展活力,加大 科技投入,以及有效地採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 藝和新材料,依靠現代科學技術降低產品成本。同 時,在成本核算中應考慮將產品的科技含量包括 到成本中去,便於企業進行正確的決策。在產品成 本形成過程中,技術因素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要搞 好成本管理工作,必須貫徹技術主導和經濟相結 合的原則。 2.2建立生產環節的成本分配標准及完善日 常管理與考核控制 科學的成本控制,重要措施之一是設計並實 施科學的控制標准,按不同生產要素對生產成本 進行分解,制定並細化成本消耗標准。制定生產用 材料物資消耗的控制標准時,既要制定產品總成 本的控制定額,也要制定單位產品成本的控制標 准。對於多步驟、多環節的產品製造,還要建立分 工序的材料消耗標准,以便核算和考評材料成本。 建立健全生產環節的日常管理和控制制度。 首先,要強化倉庫管理,完善材料領用制度。其次, 要模擬市場運作,推進企業內部的市場模擬機制, 通過建立責任成本中心來控制和考核責任成本。 第三,要加強產品的質檢管理。第四,對生產設備 實行責任承包,並建立固定資產承包管理制度,將 責任落實到人,按照嚴格的操作規程管理設備,提 高機器設備的使用效率。第五,要規范邊角料和低 值易耗品的管理。 2.3規劃目標利潤和分解目標成本 追求利潤是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目標。企業 可以根據歷史資料等信息,首先確定目標利潤率; 再根據計劃期的銷售業績等指標預計目標利潤, 並據此確定企業的目標總成本,作為成本控制的 上限;然後,根據以往的資料,確定產品生產成本 占企業總成本的比例,推算生產成本總額;最後, 依據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等具體成本 項目占生產成本的比例,逐步分解直接材料目標 成本、直接人工目標成本和製造費用目標成本,以 此作為生產環節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費用的 控制目標。 2.4將計算機技術應用於企業成本管理 當前,電子計算機已是社會經濟生活中必不 可少的工具,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成本管理 信息系統已成為成本管理現代化的標志。 2.4.1運用電子軟體分析成本 LOTUS、EXCEL等電子表格軟體有強大的表 格處理、資料庫管理與統計圖表處理功能,是辦公 自動化的常用軟體。它們不用編程,靈活方便,使 用成本低、效率高,利用這些軟體可以方便快捷地 輔助管理人員對成本進行預測、決策,並可對控制 過程實施監控分析,收到良好的效果。企業也可結 合自身特點,委託軟體開發商為自己開發更專業 的成本管理軟體。 2.4.2利用網路降低成本 網路有強大的擴展性,能實現資源共享,提高 效率降低成本。內部和外部互聯網的對接,能及時 傳遞各種成本信息,並可與外界進行互動式溝通, 取長補短,促進各種成本管理方法的應用,實現成本管理的目標。 當然,中小企業在購買方式上與大型企業不 一樣,大型企業以需求為引導,滿足其需求就可以 談了;但是中小企業以開支為先導,追求較高的性 價比。由於中小企業從業人員的信息素質的限制, 作為中小企業,在選擇企業軟體時必須考慮軟體 的易用性。同時,因為中小企業缺乏足夠的信息人 才,也要求系統的維護盡量簡單,最好是免維護 的。針對具體的企業,還要結合其行業的特點,企 業的具體情況等綜合考慮。 我們必須高度充分認識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加強對成本控制新理論的研究和應用,結合企業 的實際情況,充分運用現代的先進成本控制方法 來加強企業的管理,在企業大力推進各種成本控 制戰略的實施,使成本控製成為企業的一種文化, 成為企業每個員工的自覺行為,促使企業提高效 率,節約時間,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提高盈利水平, 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以應對企業成本控制面 臨的各種挑戰。 參考文獻 [1]吳中春.成本控制主題的發展:戰略成本控制[J]. 現代管理科學,2007(2):47-48. [2]劉明洪,盧傑梅.企業成本(費用)控制探討[J].市場 論壇,2006(2):109-110. [3]郝玉萍.中小企業生產成本控制探討[J].北方經 濟,2007(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