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用文言文像父母要錢
兒命懸一線,亟需錢也。
❷ 和爸爸關系生疏,問爸爸要學費錢怎麼說
你未成年人的話,他對你有撫養責任,是要給你學費的。不好意思說就發微信說。你成年的話,學費就應該自己打工賺了。
❸ 用文言文如何表達糧草不足,向家裡人要錢的意思
傷仲永(傷,是「憐惜」的意思。傷仲永,即憐惜方仲永這個幼時天資聰穎的神童由於沒有學習,以致成年後竟成為默默無聞的庸人。)作者: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作者交代了方仲永的籍貫、姓名、身份、家世。)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儀禮·喪服》鄭玄註:「收族者,謂別親疏,序昭穆。」《禮記·大傳》孔穎達正義:「『收族故宗廟嚴』者,若族人散亂,骨肉乖離,則宗廟祭享不嚴肅也;若收之,則親族不散,昭穆有倫,則宗廟所以尊嚴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親疏遠近之序團結族人,使不離散。方仲永的試筆之作「以養父母、收族為意」。「養父母」,是「孝」的表現,「收族」,是「仁」的表現。五歲的孩子有這樣的志向,這在封建時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難怪人們在贊揚之餘,還特地把這首詩送給本鄉的讀書人去看,讓他們來評定。)為意,傳一鄉秀才(在唐宋時是對一般讀書人的稱呼,跟明清兩朝經過縣試及格的生員不同。「一鄉」,全鄉。這句話應理解為傳給全鄉的讀書人看.不是只給某個秀才看。)觀之。自是指物作詩(即作「詠物詩」。過去訓練兒童作詩,常常指定一件物品為題,要求在詩中既能說出該物品的特點,又能藉此表達某種思想感情,是作詩的起步訓練。)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省略句。省略了「使」的賓語,應為「不使之學」,「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明道」,宋仁宗年號,只有兩年(1032-1033)。「先人」。這是對已故父親的稱呼。按:王安石父親名益,字損之,天聖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現在廣東省韶關市),三年後以丁憂離職還家,王安石(當時13歲)隨行。據此,這次還家當在明道二年(1033)。寶元二年(1039),王益卒於江寧(現在屬江蘇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寫於慶歷三年(1043)故稱「先人」。),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省略句。省略了「令」的賓語,應為「令其作詩」,「其」指代方仲永。)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指王安石)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終於成為普通人,是他受到的後天的教育不到位的原因。)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意義:人的天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經過後天的不斷的學習。) 譯文: 金溪縣人方仲永,世代以耕田為業。方仲永五歲時,還不認得筆墨紙硯,忽然哭鬧著索要這些東西。他父親很奇怪,就向鄰居那裡把那些東西借來給他。方仲永馬上寫下了四句詩,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表達了孝養父母和與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系的意思,這首詩很快就被全村的讀書人都紛紛借去了。從此旁人只要指定一物,方仲永就能立刻寫下關於那種東西的詩,詩的文字技巧及道理意境都達到一定水平。同縣的人們對他都非常器重,並漸漸也長請他的父親去他們家裡做客,有的還花錢請求方仲永題詩。方仲永父親覺得這是件有利可圖的事,就每天帶仲永向同縣的人到他們家裡去四處拜訪,不讓他學習。 我很久就聽聞此事了。明道年間,我跟從父親回到家鄉,曾在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我們叫他作詩,已經與我過去所聽到的水準不能相比較了。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到舅家去,問起方仲永,人們告訴我說:「他已經完全同普通人一樣了。」 我認為:方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有天賦,比起力學而成的人要優秀得多;然而最終還是和淪落為平常人,那是因為沒有受到常人所受的教育的結果。他的天資是那樣的好,只因為沒有受到教育培養,尚且淪為普通人一樣;現在一般說來天分不高的人自然是很多的,如果再不加以教育培養,恐怕會連一個平常人都不如吧? 本文通過敘述方仲永因為父親「不使學」,而從神童到「泯然眾人」的變化過程,說明天資固然重要,但沒有好的後天教育,再好的天賦也不可能得以發揮。告訴我們學習和教育對於人才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詳寫敘事部分,略寫議論部分。在敘事部分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時期的情形,略寫他才能衰退時期的情形。這樣安排是符合作者意圖的。 王安石寫這篇文章,主要是用方仲永作反面的例子來說明「受之人」即後天教育的重要性。題目中的「傷」字,就已經透露這一點。「傷」,是哀傷、哀憐的意思。為什麼哀傷、哀憐因為仲永有天才而「受於人者不至」。但這不能怪仲永,他畢竟是個孩子;這全部責任都應當由貪財的父親來承擔,因為他剝奪了仲永的學習機會。詳寫仲永才能初露時期的情形,有兩點用意:第一,說明「仲永之通悟」確實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第二,正是在這個時期,就已經埋下才能衰退的根子、因為仲永父親「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說明仲永未能受到後天教育。至於仲永長大後才能逐漸衰退(「今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以至喪失殆盡(「泯然眾人」),則是「不使學」的必然結果,當然不用多說。敘事部分已經蘊含了作者所要說明的道理,因此議論部分也用不著多說了。
回答者: fengtly - 十六級 2007-3-20 20:07
譯 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見過書寫工具,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他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作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作客,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他的父親認為那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叫他寫詩,已經不能與從前聽說的相稱了。再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舅舅說:「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樣了。」 先生說:仲永的通曉、領悟能力是天賦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麼,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回答者: bugudanli - 二級 2007-3-20 20:12
傷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譯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見過書寫工具,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他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作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作客,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他的父親認為那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叫他寫詩,已經不能與從前聽說的相稱了.再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舅舅說:"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樣了." ◆作者背景: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王安石出身官宦之家,於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考中進士第四名.嘉佑三年(1058年),向宋仁宗上萬言書針砭時弊,要求改革.1069年宋神宗時任參知政事,推出了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變法.1070年升任宰相.由於新法中關於土地改革影響到地主階級與相關的官僚,變法遭到他們的強烈抵制,在民間由於改革推行難度大,反而對一般民眾的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又遭到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敵視,使得他在民間形象一直不佳.在1074,1076年兩次被罷免職務.宋神宗後,原反對派司馬光(曾因與王安石政見相左而被排擠)任宰相,幾乎廢除了所有法案.變法失敗後,退居江寧(現江蘇南京).20世紀俄國共產黨領導人列寧稱贊他為"11世紀的改革家". 王安石為人特立獨行.據載,他常不梳洗就出門會客,看書入神時則會隨手拿東西吃,吃了魚食也不知道.普遍認為蘇洵的"辨奸論"就是影射王安石的,其中寫道:"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情也哉"蘇軾和王安石也歷來不睦,王安石好做驚人之言,蘇軾曾作文譏諷.民間也有不少兩人鬥智的故事. ◆學習重點: 1.最後一段的議論講了什麼道理 答:說明了人的天資與後天學習的關系,強調後天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麼 答: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原因是作者在後面的議論中所認為的那樣.方仲永"卒之為眾人",是因為"其受於人者不至",既沒有受到後天正常的教育. 3.你對題目是怎樣理解的 答:"傷"是"哀傷""感傷"之意.仲永,即方仲永,本文的一個"神童".文章以"傷仲永"為題,寫的是可傷之事,說的是可"傷"之道理.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本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為實例,說明一個人有天分不足詩,唯有後天的教育與學習,才能讓人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才能夠真正成才. 4.你怎樣理解文中的"泯然眾人矣" 答:"泯然眾人矣"一句點明結局,痛惜之意溢於言表,發人深省.再過七年以後,是方仲永的第三個階段,才能衰竭,成為了普通人. 5.作者主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答:本文通過敘述方仲永因為父親"不使學",而從神童到成為普通人的變化過程,說明天資固然重要,但沒有好的後天的教育,再好的天賦也不可能得以發揮.告訴我們學習和教育對於人才的培養十分重要!
回答者: 花朵般美麗 - 二級 2007-3-20 21:02
這是王安石所寫的一篇文,大意如下: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見過書寫工具,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他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作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作客,有人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他的父親認為那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叫他寫詩,已經不能與從前聽說的相稱了。再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又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舅舅說:「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樣了。 我認為:方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有天賦,比起力學而成的人要優秀得多;然而最終還是和淪落為平常人,那是因為沒有受到常人所受的教育的結果。他的天資是那樣的好,只因為沒有受到教育培養,尚且淪為普通人一樣;現在一般說來天分不高的人自然是很多的,如果再不加以教育培養,恐怕會連一個平常人都不如吧?
❹ 怎麼用文言文向父母要錢
「母,子囊中羞澀,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