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銷售收入和費用和利潤三者的正確比率
在外賬里,成本一般都控制在70%以上90%以下,因為銷售收入只有20萬,所以成本一般在75%左右比較好,工資只能在1-2萬上下(最好做2萬或者多一點點),那麼費用做1萬左右,不包括電費和製造費用,如果製造費用太高,期間費用就少做,這個是沒有限制的,因為這是沒有固定的數字,所以只要理解就好。
B. 請問各項費用支出的標准怎麼確定,例如占銷售收入幾%的比例
一般企業,利潤率10%左右,銷售成本70%,則銷售費用佔比10%,管理費用佔比8%,其他稅費佔比2%,如果企業有計劃目標,可以按照預算重新核定。
C. 請問各項費用支出的標准怎麼確定,例如占銷售收入幾%的比例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財務中提到的佔比一般情況是指占營業收入的百分比,較少會用到營業成本,在你這里的公司費用開支佔比,就是用你們公司當期的費用支出總額除以你們當期的營業收入總額得出來的。 收入費用比率 每月「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三項期間費用佔主營業務收入的百分比。計算公式是:期間費用合計/主營業務收入*100%。 這個比率叫費用率,財務指標體系中可以根據自己需要來針對計算考核,費用率是考核費用水平、加強管理的一個指標,環比、同比可說明一些問題,一般是內部管理指標,和《企業財務通則》中為企業規定的三種財務指標相互應用非常好。
D. 費用率怎麼計算
銷售收入費用率是反映企業費用在銷售收人中所佔的比重,銷售收入率越高,表示企業經濟效益越差。計算公式如下:銷售收入費用率=費用÷銷售收入×100%。
銷售費用率反映了取得一定的銷售收入所需付出的營銷成本,其高低可作為反映企業營銷效率的重要指標。該比率受各種隨機因素的影響而上下波動,一般允許有適當的偏差,但如果波動超出正常范圍就應引起注意。如果及早發現苗頭,採取措施,便可控制住費用的上升趨勢。
(4)如何分析收入與費用比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利潤總額中除了包括營業利潤以外,還包括了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等非營業性收入在內。
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是用於反映企業的正常的營業活動獲利能力,因此成本費用只包括與營業活動有關的成本及費用,即營業利潤前發生的各類成本及費用,所以基於上述原因,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中的利潤,應當使用營業利潤,而非利潤總額。
E. 收入和費用的比例為多少是最佳
行業
成本費用/收入百分比
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
7~20
建築業、房地產開發業
10~20
飲食服務業
10~25
娛樂業
20~40
其他行業
10~30
F. 在財務中,費用應該占收入的百分比是多少這個如何來計算呢
摘要 你好呀親親,很高興為您解答。
G. 請問成本費用率、主營業務收入成本率、主營業務收入費用率的公式各是什麼急!謝謝
成本費用率公式為: 費用率=成本費用(主營業務成本、三項期間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 / 主營業務收入 ×100%
如物流成本利潤率=總物流成本/總業務收入×100%
主營業務收入成本率=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主營業務收入費用率=三大期間費用之和/主營業務收入×100%
成本與費用是兩個既有相互聯系又存在重大區別的會計概念,就一般意義而言,成本費用泛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發生的各種資金耗費。企業的成本費用,就其經濟實質來看,是產品價值構成中c+v兩部分價值的等價物,用貨幣形式來表示,也就是企業在產品經營中所耗費的資金的總和。
鉑略咨詢Linked-F 通過調研發現,有效的成本分析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功與否的基本要素。不完善的成本分析可導致單純的壓縮成本,從而使企業喪失活力。
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成本分析與控制系統,能讓企業的管理者清楚地掌握公司的成本構架、盈利情況和決策的正確方向,成為企業內部決策的關鍵支持,從根本上改善企業成本狀況。
正確的成本分析對一家公司是否盈利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由於成本分析的不利,企業可能因為未將費用合理分攤至不同產品而導致定價失誤,從而長期陷入越賣越虧的怪圈。
(7)如何分析收入與費用比率擴展閱讀:
一、營業外收入指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
它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⑴固定資產盤盈
⑵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
⑶非貨幣性交易收益
⑷出售無形資產收益
⑸罰款凈收入
⑹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賬款⑺教育費附加返還款。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除商品銷售以外的其他銷售及其他業務所取得的收入。它包括材料銷售、技術轉讓、代購代銷、固定資產出租、包裝物出租、運輸等非工業性勞務收入。
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如固定資產盤虧、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出售無形資產損失、債務重組。
二、賬戶設置
「主營業務收入」賬戶用於核算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收入。在「主營業務收入」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本賬戶期末應無余額
三、會計處理
建造合同收入:
1、建造合同與建造合同收入
⑴建造合同是指為建造一項資產或者在設計、技術、功能、最終用途等方面密切相關的數項資產而訂立的合同,包括固定造價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
⑵建造工程合同收入包括合同中規定的初始收入和因合同變更、索賠、獎勵等形成的收入。
2、如果建造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應採用完工百分比法在資產負債表日確認合同收入和相關的合同費用。
3、在完工比例法下,應採用下列公式計算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
⑴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合同總收入×完工進度)-以前會計年度累計已確認的收入
⑵當期確認的合同毛利=(合同總收入-合同預計總成本)×完工進度-以前會計年度累計已確認的毛利
⑶當期確認的合同費用=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當期確認的合同毛利-以前會計年度預計損失准備
4、如果建造合同的結果不能可靠估計,則不能採用完工百分比確定合同收入,此時當合同成本能夠收回時,根據能夠收回的實際合同成本確認收入;當合同成本不能收回的,不確認收入。
H. 收入成本率怎麼算
一、收入成本率也就是成本收入比;
收入成本率=成本/收入*100%;
和銷售毛利對應,收入成本率上升多少毛利下降多少。
二、產值成本率=成本/產值*100%
銷售收入成本率=成本/銷售收入*100%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存貨周轉率=存貨平均余額/銷售收入 (周轉的次數)
註:存貨平均余額,指一定時期內,(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三、成本費用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如果能夠獲得其他業務支出數據的,還應當包括其他業務支出數據。
(8)如何分析收入與費用比率擴展閱讀: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3、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
I. 如何計算費用與收入之間的比例
摘要 用費用除以收入,再乘以百分之百,得出來的就是費用占收入的比例。
J. 期間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說明了什麼從哪幾方面分析
期間費用能說明企業費用規模,企業管控能力,企業內控程度,企業經營業績。可以綜合反映企業經營狀況。
A用利潤表相關指標計算和分析方法
1.、盈利能力分析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
考察企業成本費用與利潤的關系,說明1元成本實現多少利潤
銷售成本費用率=成本費用總額/銷售收入
考察每1元銷售收入耗費成本、費用多少
2.、收益性分析
銷售利潤率 = 產品銷售利潤 / 產品銷售成本
表明企業最終成果占銷售成果的比重。與該指標類似的指標還有銷售毛利率、邊際貢獻率等,銷售毛利率反映了銷售業務的成本盈利水平;邊際貢獻率反映產品本身的初步盈利水平
3.另外,還可對所得稅稅收負擔率、、營業收入費用率、營業利潤占收入比率,以上這些比率,都是分析利潤高低的原因。
所以,你最好比照著財務賬上的數據,分析到底是哪項成本高了,是原料成本?工資?期間費用?還是企業投入產出有問題,如:廢品損失率高,企業任務不飽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