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稅務機關怎樣核實研發費用
一、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核算方法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的有關規定,高新技術企業復審時,近三年研發費用需要達到所規定的標准,那麼企業應該如何對研發費用進行調整呢?筆者簡單介紹三個個方法,以供企業合理選擇適用:
1、建立「研發費用」為一級會計科目的核算體系
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要求,一般企業大都把研發費用設置為管理費用的二級科目,在此情況下受制於管理費用不能過大,否則會與集團財務預算沖突或者容易引起稅務機關的關注,很多企業通常都不太便於把所有研發費用全部歸集在管理費用科目之下。而如果把「研發費用」設置為一級會計科目,二級科目按照八大類費用項目核算,三級科目按照研發項目設置,這樣整個研發費用核算體系就能科學地建立起來;不需要資本化的研發費用,當期結平,對企業損益也沒有影響。如此核算,日常會計核算中就已經把研發費用自動歸集了,實屬一勞永逸之策。
2、建立規范的「研發費用」輔助賬
誠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與企業會計制度在本質上有很大不同,口徑也明顯不一。如果企業確實不能把「研發費用」設置為一級會計科目進行核算,從專業的角度看也能理解。那麼企業就應該在「研發費用」輔助賬上下功夫,但要做到「合理」、「規范」、「清晰」,具體情況因企業而異。
3、建立「研發費用」一級核算與輔助賬相結合的方式
有的企業靠以上任何一個單一的方法往往無法實現「合理」歸集研發費用,那就結合以上兩種方法試試吧,當然研發費用數據不能重復或者有矛盾。
二、高新技術企業復審研發費用調整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與已申報研發費用數據的統一性
按照國稅函[2009]203號文的要求,高新技術企業匯算清繳期間需要向稅務機關報送研究開發費用結構明細表;時至今日,2008年通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已經連續申報了2008、2009、2010三年的研發費用數據,而且有據可查。企業本次啟動高新技術企業復審研發費用調整中,就要重點關注一下已經向稅務機關申報了的研發費用數額,否則容易引起自相矛盾的情況。畢竟各省市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也是高新技術企業復審的機關之一,如果有矛盾,被查的幾率很大。特別是已經做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高新企業,再次調整研發費用的餘地更有限。
另外,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往往都要按季度、月份向各地科技部門或者園區管委會報送高新企業相關數據,比如:產值、知識產權、研發費用等項目,本次對於研發費用的調整也應顧及到原已申報數據。
2、研發費用的調整應與研發項目、知識產權等要素統籌考慮
高新企業復審各要素是有密切聯系的,不能孤立的調整一個因素,應作為一個整體,通盤考慮,這種調整才更有效率、科學,也更能符合高新技術企業的本質特點。
3、跨期的研發項目費用的問題
企業的研發項目通常都包括兩種:當年完結的和跨年度的,跨年度的研發項目在核算研發費用時,應密切關注研發費用預算與研發項目驗收報告,以合理分攤各年度的研發費用。
❷ 認定過程中,按照委託外部研究開發費用發生額的80%計入研發費用總額。 這個怎麼理解比如委外
入研發費用按照100入,待所得稅匯算清繳時調整加計扣除額
❸ 怎樣確定合理的研發費用
呃……你這問題問得有點不明確。普通企業的研發費用隨便你怎麼確定。
但是如果要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話那麼研發費用占總銷售收入的比例是有明確規定的: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6%;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另外,你若想問費用怎麼確定為研發費用的話。一般研發是立項目的。根據成本對話,屬於那個項目的費用,就計入那個項目的研發費用。
❹ 老師,研發費用如何區分費用化和資本化了
你好,一般是這樣的,
研發支出的會計定義和處理
研發支出,顧名思義,是指研究所花費的錢。但對於研發支出的會計處理,由於存在很大的主觀估計,一直是實務中的難點。因此,審計也就存在辨識、認定等困難。
在會計上,研發支出,主要核算企業進行研究與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支出。其中:研究過程稱為「研究階段」;開發過程稱為「開發階段」。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計入「費用化支出」;開發階段發生的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部分,計入「資本化支出」,不符合資本化條件部分,也計入「費用化支出」。
上述比較繞口,有關這方面定義和會計處理,《企業會計准則》展開的篇幅並不多。但就是短小精悍的文字,理解起來,背後的涵義,非常豐富。下文將對此展開。這里先介紹下資本化和費用化支出的不同意思:
資本化支出,指的是可以計入資產並按照受益年限進行攤銷的支出;它影響未來年度的利潤。
費用化支出,指的是需計入當期損益的支出;它影響本年度利潤。
可見,資本化支出和費用化支出的判斷,對利潤存在一定影響。尤其是對於醫葯企業、高科技企業這類研發密集型公司,研發支出金額巨大,若會計處理不符合實際情況,則會對企業的利潤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扭虧為盈」。
02 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區分
研發支出會計處理的難點在於,如何認定哪部分可以資本化,哪部分是需要費用化的。
准則規定: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計入「費用化支出」;開發階段發生的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部分,計入「資本化支出」,不符合資本化條件部分,也計入「費用化支出」。那這兩個階段如何區分呢?
研究階段:探索性,為進一步開發活動進行資料及相關方面的准備,已進行的研究活動將來是否會轉入開發、開發後是否會形成無形資產等均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大於50%不確定)。
開發階段:已完成研究階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備了形成一項新產品或新技術的基本條件。
比如:某上市公司研發一種新葯,其在公司報告中明確指出:前期調研、研究、Ⅰ、Ⅱ期臨床試驗為研究階段。Ⅲ期臨床試驗開始,為開發階段。研究和開發階段的區分點,是新葯研發「具體何時」具有成功上市的基本條件。
因此,開發階段和研究階段的正確判斷和處理,依賴於以下兩點:
1、對研究項目的專業理解。比如新葯研發,是一項投資較大、周期較長、風險較高、回報也較大的企業工作,一般分為五個階段:制定研究計劃和制備新化合物階段、葯物臨床前研究階段、葯物臨床研究階段、葯品的申報與審批階段和新葯監測階段。其中每個階段又分好幾個步驟。了解大概流程後,我們需要判斷,項目在哪個時點,具備研發成果的基本條件。比如葯品,一般在臨床研究階段後期,基本具備研發成果條件。
2、企業會計政策的一貫性。由於研究和開發階段區分存在一定主觀性,為防止企業隨意變更估計,對於相同或類似研發項目,需採取一致(不同項目一致、不同期間一致)的會計處理。特別是開發階段的起點判斷,不能隨意修改,若影響起點的決定因素發生改變,則應作為會計估計變更處理。
03 開發支出資本化條件
當我們判斷清楚研究和開發階段後,研究階段的支出,會計處理較為簡單,相關支出按照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歸集,期末轉入當期研發費用。
開發階段的支出,處理需分為兩種情況:
1、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需滿足以下五個條件:
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企業能夠說明其開發無形資產的目的;
預計形成的無形資產在未來有經濟利益流入;(經濟利益流入)
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
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支出能可靠計量)
相關支出在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歸集,期末計入開發支出科目,無形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後,結轉入無形資產,按照預計受益年限進行攤銷。
2、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相關支出先通過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歸集,期末轉入當期研發費用。
難點在於符合資本化的五個條件。開發階段的支出不一定都能資本化,還需要滿足資本化的五個條件。這五個條件的內在邏輯是:
1、符合資產確認的條件(經濟利益流入、支出能可靠計量)
2、由於開發支出的特殊性,是否能結轉為無形資產,還需要用其他條件加以約束,客觀條件為:研究開發成功具有可行性;主觀條件為:企業有意圖、有能力完成該項研究。我們可以用反例來理解這三個條件:
開發中途,企業經營資金短缺,無法繼續開發,該項目只能終止,也就說明不能在未來帶來經濟利益;
開發中途,企業改變主營方向,不打算再繼續投入開發,因此該項目也終止,未來不能帶來經濟利益;
開發中途,項目受到監管限制,不能繼續開發,項目被迫終止,未來不能帶來經濟利益。
❺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和研發費加計扣除怎麼申請
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基本流程:1、年度納稅申報前進行優惠備案並准備好留存備查資料;
2、填寫並報送《「研發支出」輔助賬匯總表》;
3、在年度納稅申報表中填報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附表及欄次。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實行備案管理,凡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的,企業應當不遲於年度匯算清繳納稅申報時,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企業所得稅優惠事項備案表》和研發項目文件,履行備案手續。
按照76號公告規定,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不屬於定期減免稅事項,在費用化項目發生當期或者資本化項目形成無形資產後的攤銷期間,應每年履行備案手續;企業同時存在多個享受優惠研發項目的,應當按不同項目分別進行核算,並按項目分別進行備案。
想了解更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相關政策可以咨詢代理機構,作為更懂技術的大型科技服務機構,微略秉承「客戶第一」的核心價值觀,以「幫助用戶建立核心價值壁壘」和「為技術創造價值」為使命,為廣大企業提供知識產權、科技項目、體系認證咨詢,技術咨詢四大業務模塊,有了專業人士的支持,更加有利於企業的運營。
❻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中研發人員如何界定
按照現行政策規定,企業為了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對於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
(6)研發費用如何認定擴展閱讀
外聘研發人員勞務費、試制產品檢驗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以及與研發直接相關的差旅費、會議費等納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范圍,同時放寬原有政策中要求儀器、設備、無形資產等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限制。
2017年11月,為進一步做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貫徹落實工作,切實解決政策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歸集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40號,以下簡稱「40號公告」),聚焦研發費用歸集范圍,完善和明確了部分研發費用掌握口徑。
❼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中,外聘人員的費用支出如何界定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第一條第(一)款第1項規定,人員人工費用是指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第一條規定,企業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包括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研究人員是指主要從事研究開發項目的專業人員;技術人員是指具有工程技術、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中一個或一個以上領域的技術知識和經驗,在研究人員指導下參與研發工作的人員;輔助人員是指參與研究開發活動的技工。
企業外聘研發人員是指與本企業簽訂勞務用工協議(合同)和臨時聘用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
❽ 研發費用的范圍包括哪些
人工費用、直接投入費用、折舊費用、無形資產的費用、其他相關費用等。
1、人工費用
企業在研發過程中,需要支付在職研發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等人工費用,如果還需要僱傭研發人員,就需要支付給外聘研發人員一定的勞務費用。
2、直接投入費用
直接投入費用包括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製造費,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維修等費用,以及通過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租賃費等。
3、折舊費用
折舊費用是指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研發儀器在使用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損耗以及需要定期維護,這屬於研發費用的范疇。
4、無形資產的費用
無形資產的費用是指用於研發活動的軟體、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包括許可證、專有技術、設計和計算方法等)的攤銷費用以及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新葯研製的臨床試驗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
5、其他相關費用
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如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研發成果的檢索、分析、評議、論證、鑒定、評審、評估、驗收費用,知識產權的申請費、注冊費、代理費,差旅費、會議費等。此項費用總額不得超過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的10%。
❾ 高企認定中的研發費用應該如何核算,哪些企業可以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研發費用共由8個方面組成:
(1)人員人工:從事研究開發活動人員(也稱研發人員)的工資薪金.
(2)直接投入: 企業為實施研究開發項目而購買的原材料等相關支出.
(3)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為執行研究開發活動而購置的儀器和設備以及建築物的折舊費用及長期待攤費用.
(4)設計費用:為新產品和新工藝的設計等發生的費用.
(5)裝備調試費:工裝准備過程中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
(6)無形資產攤銷:購入專有技術所發生的費用攤銷.
(7)委託外部研究開發費用:企業委託其它機構進行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
(8)其他費用: 辦公費、通訊費、專利申請維護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等
研發費用的歸集范圍!具體如下:
一、人員人工費用
指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
(一)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包括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
研究人員是指主要從事研究開發項目的專業人員;技術人員是指具有工程技術、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中一個或一個以上領域的技術知識和經驗,在研究人員指導下參與研發工作的人員;輔助人員是指參與研究開發活動的技工.外聘研發人員是指與本企業或勞務派遣企業簽訂勞務用工協議(合同)和臨時聘用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
接受勞務派遣的企業按照協議(合同)約定支付給勞務派遣企業,且由勞務派遣企業實際支付給外聘研發人員的工資薪金等費用,屬於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
(二)工資薪金包括按規定可以在稅前扣除的對研發人員股權激勵的支出.
(三)直接從事研發活動的人員、外聘研發人員同時從事非研發活動的,企業應對其人員活動情況做必要記錄,並將其實際發生的相關費用按實際工時佔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間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計扣除.
二、直接投入費用
(一)指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
(二)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製造費,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
(三)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維修等費用,以及通過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租賃費.
三、折舊費用
指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
(一)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同時用於非研發活動的,企業應對其儀器設備使用情況做必要記錄,並將其實際發生的折舊費按實際工時佔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間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計扣除.
(二)企業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符合稅法規定且選擇加速折舊優惠政策的,在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時,就稅前扣除的折舊部分計算加計扣除.
四、無形資產攤銷費用
指用於研發活動的軟體、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包括許可證、專有技術、設計和計算方法等)的攤銷費用.
(一)用於研發活動的無形資產,同時用於非研發活動的,企業應對其無形資產使用情況做必要記錄,並將其實際發生的攤銷費按實際工時佔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間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計扣除.
(二)用於研發活動的無形資產,符合稅法規定且選擇縮短攤銷年限的,在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時,就稅前扣除的攤銷部分計算加計扣除.
五、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新葯研製的臨床試驗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
指企業在新產品設計、新工藝規程制定、新葯研製的臨床試驗、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過程中發生的與開展該項活動有關的各類費用.
六、其他相關費用
指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如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研發成果的檢索、分析、評議、論證、鑒定、評審、評估、驗收費用,知識產權的申請費、注冊費、代理費,差旅費、會議費,職工福利費、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
此類費用總額不得超過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的10%.
七、其他事項
(一)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會計處理時採用直接沖減研發費用方法且稅務處理時未將其確認為應稅收入的,應按沖減後的余額計算加計扣除金額.
(二)企業取得研發過程中形成的下腳料、殘次品、中間試製品等特殊收入,在計算確認收入當年的加計扣除研發費用時,應從已歸集研發費用中扣減該特殊收入,不足扣減的,加計扣除研發費用按零計算.
(三)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其資本化的時點與會計處理保持一致.
(四)失敗的研發活動所發生的研發費用可享受稅前加計扣除政策.
(五)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第三條所稱"研發活動發生費用"是指委託方實際支付給受託方的費用.無論委託方是否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受託方均不得加計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