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業所得稅怎麼計算
一.按照演算法應納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25%或20%、15%)
二.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三。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15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四.、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貳』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如何計算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是按照會計的規定計算的,所得稅費用作為費用核算,在核算中設置「所得稅費用」科目進行核算,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公示是: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方法步驟主要分三步: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第一步是確定遞延所得稅,不包括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的所得稅影響。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會計處理: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方法第二步應該確定應交所得稅。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方法第三步根據「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倒擠得出所得稅費用的金額。
借: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負債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中,企業進行所得稅核算會計處理具體如下:
①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
②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科目可按「當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進行明細核算。
③會計中所得稅費用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④會計中所得稅費用的主要賬務處理。企業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當比照上述原則調整本科目、「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及有關科目。
『叄』 所得稅費用如何計算
一、當期計算:
當期所得稅費用就是當期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所得稅稅率(25%),其中應納稅所得=稅前會計利潤(即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納稅調整增加額:稅法規定允許扣除項目中,企業已計入當期費用但超過稅法規定扣除標準的金額。如超過稅法規定標準的職工福利費(職工工資及薪金的14%)、工會費(2%)、職工教育經費(2.5%)、業務招待費、公益性捐贈支出、廣告費、業務宣傳費。以及企業已計入當期損失但稅法規定不允許扣除項目的金額,如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
二、確認計量:
企業在計算確定當期所得稅(即當期應交所得稅)以及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的基礎上,應將兩者之和確認為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或收益),但不包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的所得稅影響。即:
所得稅費用(或收益)=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收益)
三、所得稅費用是指企業經營利潤應交納的所得稅。「所得稅費用」,核算企業負擔的所得稅,是損益類科目;這一般不等於當期應交所得稅,因為可能存在「暫時性差異」。如果只有永久性差異,則等於當期應交所得稅。應對國家征稅政策,月度所得稅征繳採取月度匯算清繳的方法實現,即多退少補的政策。具體表現為:企業設立一個匯算清繳賬戶,並存入一定的金額,在核算出當期的所得稅時稅款通過匯算清繳賬戶結算,即使後期存在差異的情況下也會在下一個會計期間返還或者補全。
『肆』 企業所得稅費用如何計算
企業所得稅率是企業應納所得稅額與計稅基數之間的數量關系或者比率,也是衡量一個國家企業所得稅負高低的重要指標,是企業所得稅法的核心。企業所得稅率一般是25%。而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的稅率一般為20%。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的稅率一般為15%。非居民企業對於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適用稅率均為20%。PE溢價投資類企業,所得稅稅率一般在40%左右。
此回答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信貸平台,度小滿金融將切實把國家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號召落到實處,全面支持小微生產經營,大多數小微業主選擇有錢花,滿足小微經營周轉需求。據悉,度小滿金融的信貸用戶中,有七成是小微企業主。截至目前,度小滿金融攜手數十家金融合作夥伴,累計為小微企業主發放數千億元貸款,資金周轉就找度小滿金融,大品牌更安心。
『伍』 所得稅費用怎麼算
所得稅費用是根據企業利潤總額乘以所得稅稅率得到所得稅費用。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