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農村亂賣土地怎麼舉報
向當地土地行政管理部門(土地局)舉報投訴。
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第六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第六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採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有關土地權利的文件和資料,進行查閱或者予以復制
(二)要求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就有關土地權利的問題作出說明
(三)進入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非法佔用的土地現場進行勘測。
(四)責令非法佔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停止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
第七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監督檢查工作中發現土地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將案件移送有關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⑵ 農民土地被佔用賠償不合理應該找哪個部門投訴
您好,徵收土地的補償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屬物費以及青苗補償費。如果補償不合理,不要輕易簽字,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⑶ 農民土地問題投訴熱線是多少
法律分析:12336是什麼12336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開通的違法舉報電話號碼,意在對社會各界對違法用地情況、違反土地資源管理的情況進行舉報監督。12336的受理范圍1.非法批地、違法佔地;2.違法轉讓土地使用權;3.破壞耕地;4.非法勘查、開采、非法批准探礦權、采礦權、非法轉讓礦業權;5.其他土地、礦產資源違法行為。12336的舉報方式國土資源部「12336」平台形成了電話、信件、電子郵件、領導批辦、下級上報、媒體反映、其他等七大違法線索受理渠道。
法律依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 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
⑷ 2012年國家政策對農民亂收費問題農民如何投訴
你就別給,看他們能把你怎麼樣,給了也是叫他們貪了,
⑸ 政府徵收土地農民如何維權
法律分析:第一,集體起訴政府。第二,向省里反映,徹查此事。第三,走媒體路線,將事實曝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⑹ 土地確權登記時亂收費怎麼舉報
按規定,農村土地確權不收費。對於亂收費的,可以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機關或者農民負擔管理部門舉報。
⑺ 怎樣投訴佔用農村土地
在農村非法佔用土地的,可以向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舉報或者撥打違法用地舉報電話12336,也可以直接向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舉報。舉報時,應說明違法用地的單位或者個人名稱、佔地位置、佔地面積、土地性質和佔地時間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六條 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非法佔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⑻ 村委會強征農民土地的行為應向哪個部門投訴
您好,村委會是無權征地的,可以到鄉政府投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45條規定,征地許可權在國務院和省級政府。市、縣、鄉級政府無權征地,更不用說村委會了。
建議你們村民聯名向上級(包括省級直至國務院)舉報,以制止村委會的違法行為。
第四十五條 徵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准:
(一)基本農田;
(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
(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
徵收前款規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備案。
徵收農用地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先行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其中,經國務院批准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許可權內批准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超過征地批准許可權的,應當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另行辦理征地審批。
第四十七條 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第四十八條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公告,並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第四十九條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徵收土地的補償費用的收支狀況向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公布,接受監督。
禁止侵佔、挪用被徵收土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
⑼ 農民土地問題投訴熱線
農村土地違法舉報電話是12336。根據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土地違法行為主要包括1.非法轉讓土地行為;2.破壞耕地行為;3.非法佔地行為;4.非法批地行為;5.侵佔、挪用征地費及其他有關費用的行為。
(9)如何投訴亂收農民土地費用擴展閱讀:
第三條國土空間規劃應當細化落實國家發展規劃提出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要求,統籌布局農業、生態、城鎮等功能空間,劃定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
國土空間規劃應當包括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和規劃用地布局、結構、用途管制要求等內容,明確耕地保有量、建設用地規模、禁止開墾的范圍等要求,統籌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用地布局,綜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間,合理確定並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保障土地的可持續利用。
第四條土地調查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土地權屬以及變化情況;
(二)土地利用現狀以及變化情況;
(三)土地條件。
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報國務院批准後向社會公布。地方土地調查成果,經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公布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自上而下逐級依次公布本行政區域的土地調查成果。
土地調查成果是編制國土空間規劃以及自然資源管理、保護和利用的重要依據。
土地調查技術規程由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五條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土地等級評定標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土地等級評定標准,對土地等級進行評定。地方土地等級評定結果經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報上一級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批准後向社會公布。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土地等級每五年重新評定一次。
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加強信息化建設,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實行土地管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對土地利用狀況進行動態監測,與發展改革、住房和城鄉建設等有關部門建立土地管理信息共享機制,依法公開土地管理信息。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地籍管理,建立健全地籍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