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土地平整工程量如何計算
應按分層計算,將各層相同工程做法的項目分別匯總項。
大型工程項目平面設計復雜時,可在伸縮縫或沉降縫處將平面圖劃分成幾個區域分別計算工程量,將各區域相同特徵的項目合並計算。各層不同時,都應按分層計算,將各層相同工程做法的項目分別匯總項。
以圖紙左上角為起點,按順時針方向依次進行計算,當按計算順序繞圖一周後又重新回到起點。分布在不同的部位,為了便於計算和復核,需要按構件編號順序統計數量,然後進行計算。
(1)灘塗土地平整費用如何評估擴展閱讀:
土地平整要求規定:
1、對收集的各類信息進行匯總分類,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提出土地整理任務,進行資金需求量預測,設計技術途徑等。
2、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系統分析結果,確定土地整理應實現的目標,安排土地整理內容,擬訂整理技術方案、產權調整和權益分配方案,提出方案實施措施。
3、廣泛徵求有關部門的領導、專家和群眾的意見,對編制方案的依據、目標、任務進行評價,對整理內容、整理途徑、產權調整和權益分配方式進行研究。
② 新建企業的土地平整費用算做什麼
土地不能單獨計入固定資產。對於上述發生的土地平整費,可在「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科目核算(房地產企業在「開發成本」科目核算)。
③ 請問購買土地發生的場地平整費用能做入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嗎謝謝
呃,購買土地發生的場地平整份,我覺得這個部分如果是呃場地平整費之後是為了造房子用相對來講,這個是應該記錄到企業的一個嗯在建工程,然後轉到房屋的成本中去的。
他來講企業購買的土地價值僅是包括企業,用用於購買土地的價款加上啊一些購置土地相關的稅費,比如說包括契稅,還有其他的一些政府規費的費用,而場地平整其實是為了後面造房子或者是派其他的用處,所以應該是記錄到房屋或其他的地方去,應該進入到土地流轉吧。
④ 土地評估如何收費的是按什麼計算的
土地評估收費標准
根據國家計委、國家土地管理局的計價格〔1994〕2017號文件,土地價格評估按如下規定收費:
(1)一般宗地評估 採取差額定率累進計費,即按土地價格總額大小劃分費率檔次,分檔計算各檔的總額,各檔收費累進之和為收費總額,按照《宗地地價評估收費標准》,具體收費標准如下:
宗地地價評估收費標准
檔次 標的總額(萬元) 累進計費率‰
1 100以下(含100) 4
2 100以上至200 3
3 200以上至1000 2
4 1000以上至2000 1.5
5 2000以上至5000 0.8
6 5000以上至10000 0.4
7 10000以上 0.1
其中為土地使用權抵押而進行的土地價格評估,按一般宗地評估費標準的50%計收評估費, 每宗地評估費不足300元的按300元收取。 為清產核資的進行的土地價格評估,按一般宗 地評估費標準的30%計收評估費,每宗地評估費不足300元的按300元收取。
這個是標准,你照標准算下你的就可以了!
⑤ 平整土地費用的處理
做為土地費用
借:無形資產-土地
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按土地使用權的剩餘年限直線攤銷
⑥ 土地整理所需要費用按照什麼原則
土地整治項目費用構成主要包括:工程施工費、設備費、其他費用和不可預見費。
工程施工費由直接費、間接費、利潤和稅金組成。其中,直接費是指工程施工過程中直接消耗在工程項目上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由直接工程費(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措施費(包括臨時設施費、冬雨季施工增加費、夜間施工增加費、施工輔助費和特殊地區施工增加費)組成;間接費由規費、企業管理費組成;利潤是指施工企業完成所承包工程獲得的盈利;稅金是指國家稅法規定的應計入工程造價內的營業稅、城鄉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等。
設備費由設備原價、運雜費、運輸保險費、采購及保管費組成。其中:運雜費指設備由廠家運至工地安裝現場所發生的一切運雜費用,包括運輸費、調車費、裝卸費、包裝綁扎費及可能發生的其他雜費;運輸保險費指設備在運輸過程中的保險費用;采購及保管費指項目實施單位和施工企業在負責設備的采購、保管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
其他費用由前期工作費、工程監理費、竣工驗收費、業主管理費、拆遷補償費組成。其中,前期工作費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在工程施工前所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土地清查費、項目可行性研究費、項目勘測費、項目設計與預算編制費、項目招標費和重大工程規劃編制費等;工程監理費是指項目承擔單位委託具有工程監理資質的單位,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全過程的監督和管理所發生的費用;竣工驗收費是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工程完工後,因項目竣工驗收、決算、成果的管理等發生的各項支出,主要包括項目工程驗收費、項目決算的編制與審計費,整理後土地的重估與登記費,基本農田補劃與標記設定費等;業主管理費是指項目承擔單位為項目的組織、管理所發生的各項管理性支出,主要包括項目管理人員的工資、補助工資、其他工資、職工福利費、公務費、業務招待費等;拆遷補償費是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實施過程中需拆遷的零星房屋、林木及青苗等所發生的適當補償費用。
不可預見費指在施工過程中因自然災害、設計變更及不可預見因素的變化而增加的費用。
⑦ 國家征地,灘塗是否應該付給土地補償費
應該給,雖然你沒有灘塗產權,但如果你是通過正常手段獲得承包經營權(或租賃經營)在經營和租賃期內,應該獲得補償費
⑧ 土地整理成本怎樣核算
一、土地開發支出劃分和歸集的原則
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的土地,按其用途可將它分為如下兩種:一種是為了轉讓、出租而開發的商品性土地(也叫商品性建設場地);另一種是為開發商品房、出租房等房屋而開發的自用土地。前者是企業的最終開發產品,其費用支出單獨構成土地的開發成本;而後者則是企業的中間開發產品,其費用支出應計入商品房、出租房等有關房屋開發成本。現行會計制度中設置的「開發成本——土地開發成本」科目,它的核算的內容,與企業發生的土地開發支出並不完全對口,原則上僅限於企業開發各種商品性土地所發生的支出。企業為開發商品房、出租房等房屋而開發的土地,其費用可分清負擔對象的,應直接計入有關房屋開發成本,在「開發成本——房屋開發成本」科目進行核算。如果企業開發的自用土地,分不清負擔對象,應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成本核算對象負擔的,其費用可先通過「開發成本——土地開發成本」科目進行歸集,待土地開發完成投入使用時,再按一定的標准(如房屋佔地面積或房屋建築面積等)將其分配計入有關房屋開發成本。如果企業開發商品房、出租房使用的土地屬於企業開發商品性土地的一部分,則應將整塊土地作為一個成本核算對象,在「開發成本——土地開發成本」 賬戶中歸集其發生的全部開發支出,計算其總成本和單位成本,並於土地開發完成時,將成本結轉到「開發產品」賬戶。待使用土地時,再將使用土地所應負擔的開發成本,從「開發產品」賬戶轉入「開發成本——房屋開發成本」漲戶,計入商品房、出租房等房屋的開發成本。
二、土地開發成本核算對象的確定和成本項目的設置
(一)土地開發成本核算對象的確定
為了既有利於土地開發支出的歸集,又有利於土地開發成本的結轉,對需要單獨核算土地開發成本的開發項目,可按下列原則確定土地開發成本的核算對象:
1.對開發面積不大、開發工期較短的土地,可以每一塊獨立的開發項目為成本核算對象;
2.對開發面積較大、開發工期較長、分區域開發的土地,可以一定區域作為土地開發成本核算對象。
成本核算對象應在開工之前確定,一經確定就不能隨意改變,更不能相互混淆。
(二)土地開發成本項目的設置
企業開發的土地,因其設計要求不同,開發的層次、程度和內容都不相同,有的只是進行場地的清理平整,如原有建築物、障礙物的拆除和土地的平整;有的除了場地平整外,還要進行地下各種管線的鋪設、地面道路的建設等。因此,就各個具體的土地開發項目來說,它的開發支出內容是不完全相同的。企業要根據所開發土地的具體情況和會計制度規定的成本項目,設置土地開發項目的成本項目。對於會計制度規定的、企業沒有發生支出內容的成本項目,如建築安裝工程費,配套設施費,可不必設置。根據土地開發支出的一般情況,企業對土地開發成本的核算,可設置如下幾個成本項目:
(1)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或土地批租費;
(2)前期工程費;
(3)基礎設施費;
(4)開發間接費。
其中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是指按照城市建設總體規劃進行土地開發所發生的土地徵用費、耕地佔用稅、勞動力安置費,及有關地上、地下物拆遷補償費等。但對拆遷舊建築物回收的殘值應估價入賬並沖減有關成本。開發土地如通過批租方式取得的,應列入批租地價。前期工程費是指土地開發項目前期工程發生的費用,包括規劃、設計費,項目可行性研究費,水文、地質勘察、測繪費,場地平整費等。基礎設施費是指土地開發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基礎設施費,包括道路、供水、供電、供氣、排污、排洪、通訊等設施費用。開發間接費指應由商品性土地開發成本負擔的開發間接費用。土地開發項目如要負擔不能有償轉讓的配套設施費,還應設置「配套設施費」成本項目,用以核算應計入土地開發成本的配套設施費。
三、土地開發成本的核算
企業在土地開發過程中發生的各項支出,除可將直接計入房屋開發成本的自用土地開發支出在「開發成本——房屋開發成本」賬戶核算外,其他土地開發支出均應通過「開發成本——土地開發成本」賬戶進行核算。為了分清轉讓、出租用土地開發成本和不能確定負擔對象自用土地開發成本,對土地開發成本應按土地開發項目的類別,分別設置「商品性土地開發成本」和「自用土地開發成本」兩個二級賬戶,並按成本核算對象和成本項目設置明細分類賬。對發生的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前期工程費、基礎設施費等土地開發支出,可直接記入各土地開發成本明細分類賬,並記入「開發成本——商品性土地開發成本」、「開發成本——自用土地開發成本」賬戶的借方和「銀行存款」、「應付賬款——應付工程款」等賬戶的貸方。發生的開發間接費用,應先在「開發間接費用」賬戶進行核算,於月份終了再按一定標准,分配計入有關開發成本核算對象。應由商品性土地開發成本負擔的開發間接費,應記入「開發成本——商品性土地開發成本」賬戶的借方和「開發間接費用」賬戶的貸方。
現舉例說明土地開發成本的核算如下;
如某房地產開發企業在某月份內,共發生了下列有關土地開發支出:
301 351
商品性土地 自用土地
支付征地拆遷費
78 000元 72 000元
支付承包設計單位前期工程款 20 000元 18 000元
應付承包施工單位基礎設施款 25 000元 18 000元
分配開發間接費 10 000元
合 計 133 000元 108 000元
則在用銀行存款支付征地拆遷費時,應作:
借;開發成本——商品性土地開發成本 78 000
開發成本——自用土地開發成本 72 000
貸;銀行存款 150 000
用銀行存款支付設計單位前期工程款時,應作:
借:開發成本——商品性土地開發成本 20 000
開發成本——自用土地開發成本 18 000
貸:銀行存款 38 000
將應付施工企業基礎設施工程款入賬時,應作:
借:開發成本——商品性土地開發成本 25 000
開發成本——自用土地開發成本 18 000
貸;應付賬款——應付工程款 43 000
分配應記入商品性土地開發成本的開發間接費用時,應作:
借:開發成本——商品性土地開發成本 10 000
貸:開發間接費用 10 000
同時應將各項土地開發支出分別記入商品性土地開發成本、自用土地開發成本明細分類賬。
四、已完土地開發成本的結轉
已完土地開發成本的結轉,應根據已完成開發土地的用途,採用不同的成本結轉方法。
為轉讓、出租而開發的商品性土地,在開發完成並經驗收後,應將其實際成本自「開發成本——商品性土地開發成本」賬戶的貸方轉入「開發產品——土地」賬戶的借方。假如上述開發企業商品性土地經開發完成並驗收,加上以前月份開發支出共1002 000元,應作如下分錄入賬:
借:開發產品——土地 1002 000
貸:開發成本——商品性土地開發成本 1002 000
為本企業房屋開發用的土地,應於開發完成把土地投入使用時,將土地開發的實際成本結轉計入有關房屋的開發成本,結轉計入房屋開發成本的土地開發支出,可採用分項平行結轉法或歸類集中結轉法。分項平行結轉法是指將土地開發支出的各項費用按成本項目分別平行轉入有關房屋開發成本的對應成本項目。歸類集中結轉法是指將土地開發支出歸類合並為「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或批租地價」和「基礎設施費」兩個費用項目,然後轉入有關房屋開發成本的「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或批租地價」和「基礎設施費」成本項目。凡與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或批租地價有關的費用,均轉入有關房屋開發成本的「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或批租地價」項目;對其他土地開發支出,包括前期工程費、基礎設施費等, 則合並轉入有關房屋開發成本的「基礎設施費」項目。經結轉的自用土地開發支出,應將它自「開發成本——自用土地開發成本」賬戶的貸方轉入「開發成本——房屋開發成本」賬戶的借方。
假如上述開發企業自用土地在開發完成後,加上以前月份開發車出 540 000元共 648 000元。這塊土地用於建造 151出租房和181周轉房,其中 151出租房用地1500平方米, 181周轉房用、地1200平方米,則單方自用土地開發成本為 240元(648000元/1500+1200),應結轉151出租房開發成本的土地開發支出為360 000元(240元×1500),結轉 181周轉房開發成本的土地開發支出為 288 000元(240元×1200),在總分類核算上應作如下分錄入賬:
借:開發成本——房屋開發成本 648 000
貸:開發成本——自用土地開發成本 648 000
如果自用土地開發完成後,還不能確定房屋和配套設施等項目的用地,則應先將其成本結轉「開發產品——自用土地」賬戶的借方,於自用土地投入使用時,再從「開發產品——自用土地」賬戶的貸方將其開發成本轉入「開發成本——房屋開發成本」等賬戶的借方
⑨ 土地平整評估的相關問題
具體分析,如果沒有證據表明,土地平整需要採用特殊手段的,平常方法就能達到的,那我覺得採用客觀成本。但真是要特殊手段,需要多花錢的,一定要特殊考慮這個額外成本。
⑩ 我公司承包了一山坡,對其進行平整,如何賬務處理
對於荒山租賃費用可以參照經營租賃方式進行會計處理;
租賃費入帳會計分錄:
借:長期待攤費用-土地租賃費
貸:銀行存款(現金)
分期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土地租賃費
貸:長期待攤費用-土地租賃費
對於後續產生的樹木種植等支出可參照生物資產准則處理。至於經營范圍問題,不在會計核算范圍內,如有必要,可以文字方式進行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