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賬本上費用賬月底如何處理
擴展閱讀
婁底人力資源在哪個位置 2025-02-13 11:02:07
異星工場石油氣怎麼得 2025-02-13 11:02:03
cad怎麼用資源管理器關掉 2025-02-13 10:44:02

賬本上費用賬月底如何處理

發布時間: 2023-06-04 21:12:15

㈠ 新手會計一套完整的賬怎麼做 月底還要結轉成本什麼的

新手會計一套完整的賬怎麼做 月底還要結轉成本什麼的

每月會計做賬流程
一、每月會計作帳流程
1、根據出納轉過來的各種原始憑證進行稽核,稽核無誤後,編制記賬憑證。
2、根據記賬憑證登記各種明細分類賬。
3、月末作計提、攤銷、結轉記賬憑證,對所有記賬憑證進行匯總,編制記賬憑證匯總表,根據記賬憑證匯總表登記總帳。
4、結賬、對帳。做到帳證相符、帳帳相符、帳實相符。
5、編制會計報表,做到數字准確、內容完整,並進行分析說明。
6、將記賬憑證裝訂成冊,妥善保管。
二、記賬憑證
1、必須具備如下內容
(l)填制憑證的日期:收款憑證和付款憑證的填制日期要按貨幣資金的實際收入日期、實際付出日期填寫;轉賬憑證的填制日期可以按收到原始憑證的日期填寫,也可以按編制記賬憑證的日期填寫。
(2)憑證編號:記賬憑證必須編號,有利於查詢。
(3)經濟業務摘要:摘要是對經濟業務的簡要說明。
(4)會計科目:會計科目是賬戶的名稱,正確使用會計科目是進行賬務處理的基礎環節。
(5)金額:記賬憑證所列金額是會計核算的基礎,關繫到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的正確與否。為此,計算必須准確,書寫清楚、符合要求。
(6)所附原始憑證的張數:原始憑證是編制記賬憑證的依據,必須在記賬憑證上填寫所附原始憑證的張數,兩者必須相符。
(7)填制憑證人員、稽核人員、記賬人員、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簽名或蓋章:以便於明確經濟責任。
2、記賬憑證稽核的內容:
(1)填制憑證的日期是否正確:收款憑證和付款憑證的填制日期是否是貨幣資金的實際收入日期、實際付出日期;轉賬憑證的填制日期是否是收到原
始憑證的日期或者是編制記賬憑證的日期。
(2)憑證是否編號,編號是否正確。
(3)經濟業務摘要是否正確地反映了經濟業務的基本內容。
(4)會計科目的使用是否正確;總賬科目和明細科目是否填列齊全。
(5)記賬憑證所列金額計算是否准確,書寫是否清楚、符合要求。
(6)所附原始憑證的張數與記賬憑證上填寫的所附原始憑證的張數是否相符。
(7)填制憑證人員、稽核人員、記賬人員、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簽名或蓋章是否齊全。
三、月末會計的計提、結轉分錄
(一)計提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費、工會經費
1、按工資總額14%提取職工福利費
借:管理費用--福利費
貸:應付福利費
2、按工資總額1.5%提取職工教育費
借:管理費用--職工教育費
貸:其他應付款--職工教育費
3、按工資總額2%提取工會經費
借:管理費用--工會經費
貸:其他應付款--工會經費
(二)提固定資產折舊
借:管理費用--折舊費
貸:累計折舊
(三)攤銷費用
借:管理費用(或營業費用等)
貸: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
(四)計提稅金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城建稅
貸:其他應交款--教育費附加
(五)結轉各種收入
1、結轉主營業務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2、結轉其他業務收入
借:其他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3、結轉營業外收入
借: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六)結轉成本、支出、稅金
1、結轉成本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2、結轉其他業務支出
借:本年利潤
貸:其他業務支出
3、結轉營業外支出
借:本年利潤
貸:營業外支出
4、結轉稅金
借:本年利潤
貸:營業稅金及附加
(七)結轉各項費用
1、結轉管理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
2、結轉財務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財務費用
3、結轉營業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營業費用
(八)季度計提所得稅
1、提取時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費--所得稅
2、結轉所得稅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
3、上繳所得稅
借:應交稅費--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會計結轉成本的賬務怎麼做?

所謂「結轉」,是會計工作中重要的具體業務,通常它是把一個會計科目的發生額和余額轉移到該科目或另一個會計科目的做法,這個做法叫結轉。結轉的目的大體由四個:其一是為了結出本會計科目的余額;其二是為了計算本報告期的成本;三是為了計算當期的損益和利潤的實現情況;其四是為了保持會計工作的連續性,一定要把本會計年度末的余額轉到下個會計年度。
下面分別舉例說明之:首先為了結出余額,如對存貨「產成品」會計科目,要結轉本月的生產成本即登出已銷產品的成本,目的就是求出產成品的當前余額;其次,為了計算本期的成本,需要結轉的成本費用類的科目很多,諸如製造費用、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等都要接轉到生產成本科目;再次,為了計算利潤,要把當期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所得稅、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的發生額都要接轉到本年利潤科目;最後,要在會計年度末把所有會計科目的余額結轉到下個會計年度。
另外市場銷售方面有結轉專案一說,指的是上一年度的專案轉計入本年度銷售的專案。
月末結轉的分錄
1‚結轉本月領用的原輔材料‚
借:生產成本(主要材料)
製造費用(輔助材料)
貸:原材料
2‚結轉本月製造費用‚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3‚結轉本月完工產品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4‚結轉本月銷售產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5‚結轉損益(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6‚結轉損益(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支出
管理費用
營業費用
財務費用等等
7.「應交增值稅」和「未交增值稅」都是「應交稅金」科目下的二級科目。
一、無論是輔導期一般納稅人增票預繳增值稅還是增值稅的納稅期限核定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的,預繳稅款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月末本月應交稅金大於預繳稅金,余額部分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月末終了後10日內
借: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月末本月應交稅金小於預繳稅金,余額部分
借: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多交增值稅由以後月份實現的增值稅抵減。
二、增值稅的納稅期限核定為一個月的,不需要預交稅款,月末結帳時如果「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為借方余額就為「留抵稅金」不需要做帳務處理;如果為貸方余額,余額部分就為當月應繳增值稅,會計處理為: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月末終了後10日內
借: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利潤分配的帳務處理
結轉本年未分配的凈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計提公積金和公益金(分別按10%和5%計提)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提取盈餘公積
—提取公益金
同時結轉盈餘公積和公益金
借:利潤分配—提取盈餘公積
—提取公益金
貸:盈餘公積金
公益金

一套完整的會計賬應該要怎麼做?

簡單的費用會計核算流程:收到業務部門傳來的原始憑證-會計稽核(票據的合法、合規性,內控簽批手續是否完備)-稽核無誤,編制記帳憑證 如果使用的是電算化軟體,登賬工作就沒有了,編表工作也基本上沒有了(前提是你的初始化工作做好了,相關報表也設計定義好了)。 如果是規模稍大點的企業,恐怕需要你自己去體驗了,簡單幾句話說不清楚的。

建築會計月底怎麼結轉成本

按照完工進度來確認收入和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借或者貸)
貸:主營業務收入
結轉收入和成本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主營業務成本
本年利潤

一套完整的會計賬

如果在這里沒有得到合適的答案,建議你點我的名稱到網校論壇里咨詢一下,那裡專業的人比較多一些,看看能不能給您一個合適的答案。

怎麼建立一套完整的會計賬薄?

1、首先有三本賬是必須的,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款,總分類賬,採用訂本式的。三欄式的賬簿,適用於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各種日記賬,總分類賬以及資本,債權,債務明細賬都採用三欄式賬簿。
2、明細賬分類賬,一般採用活頁賬形式。多欄式賬簿可以提供某類經濟業務的詳細情況,一般適用於收入,成本,費用,利潤和利潤分配等賬戶,如產品銷售收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等。
3、數量金額式賬簿。數量金額式賬簿的借方,貸方和余額三個欄目內,都分設數量,單價和金額三個小欄,藉以反映財產物資的實物數量和價值量。如:原材料,庫存商品,產成品等存貨明細賬一般都採用數量金額式賬簿。
4、備查賬簿,又稱輔助賬簿,簡稱備查簿,主要包括各種租借裝置,物資的備查簿,有關應收,應付款項的備查簿,擔保,抵押備查簿等。如租入固定資產備查賬,是用來登記那些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不屬於本企業財產,不能記入本企業固定資產賬戶的機器裝置。登記的內容主要包括出租固定資產單位,裝置名稱,規格,編號,裝置原值,凈值,租用時間,租金數額及支付方式,期滿退租方式及退租時間等,也不需編制記賬憑證。
詳細資訊可以購買相關會計書籍查閱。

月底結轉成本要怎麼樣做啊

借: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外收入等 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營業外支出銷售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 借: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工資貸: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借:製造費用 貸:相對應的科目 月末結轉製造費用: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 貸:製造費用 產品完工後,結轉: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工資 ——製造費用銷售產品:借: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

我是餐飲會計新手,求一套完整的EXCEL會計賬表

以下是全套:EXCEL財務報表(帶公式)的下載
全套EXCEL財務報表,包括支援各行業的:憑證、總賬、分類賬、科目賬、T型賬(丁字帳)、資
產負債表(資產表)、利潤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丁字帳(T型帳)、各行資產經營財務表格等等。帶全套公式,只要把基本資料填寫了,將自動生成匯總數
據和相關資料,最大程度減少財務製表工作量。
200多套表::biso./soft/304.htm
直接執行,自動解壓縮。
瑞易財管則是適用於中小公司會計、商戶、理財和往來賬流水(記賬)管理,具有自動、通用、專安全的特點。只需要做好收支就能生成專
業報表。
安全下載::biso./soft/306.htm
按提示安裝完成即可永久使用

㈡ 會計月末如何結轉流程

會計月末如何結轉流程

結轉,或期末結轉,指期末結賬時將某一賬戶的余額或差額轉入另一賬戶。這里涉及兩個賬戶,前者是轉出賬戶,後者是轉入賬戶,一般而言,結轉後,轉出賬戶將沒有餘額。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會計月末如何結轉流程,歡迎閱讀。

會計月末如何結轉流程

所謂「結轉」,是會計工作中重要的具體業務,通常它是把一個會計科目的發生額和余額轉移到該科目或另一個會計科目的做法,這個做法叫結轉。

結轉的目的大體由四個:

一是為了結出本會計科目的余額;

二是為了計算本報告期的成本;

三是為了計算當期的損益和利潤的實現情況;

四是為了保持會計工作的連續性,一定要把本會計年度末的余額轉到下個會計年度。

下面分別舉例說明之:首先為了結出余額,如對存貨「產成品」會計科目,要結轉本月的生產成本即注銷已銷產品的成本,目的就是求出產成品的當前余額;其次,為了計算本期的成本,需要結轉的成本費用類的科目很多,諸如製造費用、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等都要接轉到生產成本科目;再次,為了計算利潤,要把當期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所得稅、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的發生額都要接轉到本年利潤科目;最後,要在會計年度末把所有會計科目的余額結轉到下個會計年度。

另外市場銷售方面有結轉項目一說,指的是上一年度的項目轉計入本年度銷售的項目。

月末結轉的分錄

1,結轉本月領用的原輔材料,

借:生產成本(主要材料)

借:製造費用(輔助材料) ,

貸:原材料

2,結轉本月製造費用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3,結轉本月完工產品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4,結轉本月銷售產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5,結轉損益(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借:其他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6,結轉損益(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貸:其他業務支出

貸:管理費用

貸:營業費用

貸:財務費用等等

7.「應交增值稅」和「未交增值稅」都是「應交稅金」科目下的二級科目。

一、無論是輔導期一般納稅人增票預繳增值稅還是增值稅的納稅期限核定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的,預繳稅款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貸:銀行存款

月末本月應交稅金大於預繳稅金,余額部分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月末終了後10日內

借: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月末本月應交稅金小於預繳稅金,余額部分

借: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多交增值稅由以後月份實現的.增值稅抵減。

二、增值稅的納稅期限核定為一個月的,不需要預交稅款,月末結帳時如果「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為借方余額就為「留抵稅金」不需要做帳務處理;如果為貸方余額,余額部分就為當月應繳增值稅,會計處理為: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月末終了後10日內

借: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利潤分配的帳務處理

結轉本年未分配的凈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計提公積金和公益金(分別按10%和5%計提)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提取盈餘公積

—提取公益金

同時結轉盈餘公積和公益金

借:利潤分配—提取盈餘公積

—提取公益金

貸:盈餘公積金

公益金

關於月末結轉的幾點補充

月末結轉的問題之前筆者已經通過《會計月末結轉歌》完整的闡述過了,在這里有幾點補充加以說明:

會計月末結轉的第一步結轉製造費用入成本分錄為: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含義為將間接費用轉入直接費用,在這里製造費用的數字從何而來,先來分析製造費用是如何產生的,製造費用可以是車間非生產領料,車間管理人員工資,車間的折舊,車間需共同承擔的水電費,車間的維修費等車間共同承擔的費用,

借:製造費用——維修費

貸:庫存現金

銀行存款

借:製造費用——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福利費 借:製造費用——折舊費 貸:累計折舊 借:製造費用——機物料 貸:原材料 周轉材料 借:製造費用——水電費

貸:銀行存款(支付的水電費) 應付賬款——水電局 借:製造費用——辦公費

貸:庫存現金

銀行存款

借:製造費用——其他

貸:預付賬款

待攤費用(07年改革後已取消)

以上的這些製造費用數據匯總可以來源於賬本的製造費用帳頁,也可來自於製造費用的「T」型賬戶。

會計月末結轉的第二步結轉生產成本入庫存商品,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含義為計算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成本只要分為三大類,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製造費用,可查找分錄:

借:生產成本——產品/直接材料

貸:原材料 周轉材料

銀行存款(支付的水電費) 應付賬款——水電局 借:生產成本——產品/直接人工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福利費

以及上一步結轉的製造費用分錄: 借:生產成本——產品/製造費用

貸:製造費用

以上的這些生產成本數據匯總可以來源於賬本的生產成本帳頁,也可來自於生產成本的「T」型賬戶。在這里要注意,在填寫生產成本的帳頁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製造費用的分類不可填寫錯誤。 會計月末結轉的第三步結轉銷售產品成本,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含義為計算銷售產品的成本,產品出庫的一般計價方法有四種: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法(後進先出法在07年會計改革中已經取消),最常用的是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此法比較簡單。

月末加權平均成本=(期初存貨結存金額+本期購入存貨金額)/(起初存貨結存數量+本期購入存貨數量)

關於結轉增值稅的一點說明:

應交稅費——增值稅,一般在實務中會下設進項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和轉出未交增值稅四個明細,他們之間的關系為:

轉出未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進項稅額

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沒有轉出未交增值稅,那麼就不能一次得出本月應該繳納的增值稅額,所以設置了轉出未交增值稅,本著有借必有貸的原則,與之相對應的設置了一個科目: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從而分錄為: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所以本月應該交納多少增值稅就可以從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賬頁看出,在交納時,做這樣的分錄: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貸:本年利潤 (數字為收入總和) 2. 結轉支出

借:本年利潤 (數字為支出總和)

貸:支出

本年利潤就像一面鏡子,自己的樣子,全憑對方的樣子決定的,在憑證中本年利潤是不計算的,不用收入減去支出。

關於利潤分配過程中的幾點補充:

利潤分配本著先給公司(公司的留存收益)分配,在給股東分配:依次步驟為:

1、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借:利潤分配——盈餘公積 貸:盈餘公積

3、借:利潤分配——應付股利 貸:應付股利

4、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盈餘公積 利潤分配——應付股利

如果我們將這個步驟改變一下,會更容易理解: 1、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盈餘公積 3、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應付股利 4、借:利潤分配——盈餘公積 貸:盈餘公積

5、借:利潤分配——應付股利 貸:應付股利

這樣理解起來比較簡單,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轉到利潤分配——盈餘公積和利潤分配——應付股利,再由利潤分配——盈餘公積轉入到盈餘公積,再由利潤分配——應付股利轉到應付股利,所以可以將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比喻成一口鍋,將利潤分配——盈餘公積和利潤分配——應付股利比喻成一個勺子,而將盈餘公積和應付股利比喻成一隻碗,那麼過程就是從鍋里舀到勺子里,再由勺子里倒到碗里的過程,而實際期末結轉事先將勺子里倒到碗里,在用勺從鍋里舀出來!可以理解為先分配在計提這樣一個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