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財務報表中怎麼看一個公司的研究費用
財務報表中公司研究費用:
1、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費用化支出
2、管理費用——研發費 「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與「管理費用——研發費」對應; 「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與「無形資產」非外購的部分對應 在財務報表中,費用化支出體現在利潤表——管理費用項目下,資本化支出體現在資產負債表——開發支出項目下。
拓展資料:財務報表是反映企業或預算單位一定時期資金、利潤狀況的會計報表。我國財務報表的種類、格式、編報要求,均由統一的會計制度作出規定,要求企業定期編報。國營工業企業在報告期末應分別編報資金平衡表、專用基金及專用撥款表,基建借款及專項借款表等資金報表,以及利潤表、產品銷售利潤明細表等利潤報表; 國營商業企業要報送資金平衡表、經營情況表及專用資金錶等。
做財務報表的時候,有些工作不需要看賬簿也可以做出來。
1、資產負債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潤"=損益表中"凈利潤"+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年初數。
2、資產負債表中期末"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按損益表計算本期應交增值稅)+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按損益表計算本期應交各項稅費)+應交所得稅 (按損益表計算本期應交所得稅).這幾項還必須與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項稅費項目相等.這其中按損益表計算各項目計算方法如下:
①本(上)應交增值稅本期金額=本(上)損益表中的"營業收入"×17%-本(上)期進貨×17%;
②本(上)期營業收入=本(上)期損益表中的"營業收入"金額
③本(上)進貨金額=本(上)期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期末金額+本(上)期損益表中"營業成本"金額-本(上)期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期初金額
④本(上)期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本(上)期損益表中的"營業稅金及附加"
⑤本(上)期應交所得稅=本(上)期損益表中的"所得稅"金額
⑥本(上)期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本(上)期應交增值稅(7或5%+3%)
⑵ 怎麼看研發費用
通信行業周期性明顯,企業只有不斷投入研發才能在行業保持競爭力。企業研發投入,一般會計入當期利潤表的研發費用。投資者可通過研發費用金額大小及研發費用收入比率,即(當期研發費用+當期資本化研發費用)/當期收入,了解企業自主研發投入力度和趨勢。
然而,單看研發費用的參考作用是有限的。比如雖然有的企業研發費用增長可觀,研發費用收入比率與企業歷年情況縱向比較以及行業橫向比較都呈現出積極態勢,但這一結果只能說明企業在研發方面投入較大,未能全面反映出企業研發經費與時間是否產生成果,是否踩准行業變更的節奏。
偏聽則暗,兼聽則明。投資者還可以結合相關非財務指標進一步分析研發費用。比如,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連年研發費用穩中有升,研發團隊持續擴張,研發費用收入比率維持7%左右。但是,將研發費用除以研發人數後,會發現該企業人均研發費用只有數萬元。這與財務報表中營造出的企業「充盈的」研發費用及「強大的」研發能力,似乎就有點相距甚遠了。
此外,資產負債表也能為判斷企業含「科」率提供一定參考。比如,企業對於自身研發產品在市場的收益頗具信心,就會將研發費用資本化,體現在資產負債表無形資產中。然而,包括通信行業在內,不少企業因所處市場競爭激烈、節奏多變等原因,在選擇是否資本化時會較為謹慎,有的企業甚至更傾向將研發支出列入當年損益,即企業大部分新研發專利權及非專利技術未進行資本化,未體現在財務報表無形資產。因此,投資者不能單單以財務報表賬載無形資產金額大小判斷企業擁有的專利權和非專利技術的價值大小,還需要結合企業業績變動的分析以及披露的其他信息,進一步挖掘企業含「科」率,判斷新獲得的專利權和非專利技術等給企業帶來的潛在價值。
⑶ 新版利潤表中研發費用和管理費用怎麼填
「研發費用」行項目,反映企業進行研究與開發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化支出。該項目應根據「管理費用」科目下的「研發費用」明細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把研發費用從管理費用分拆出來。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財務報表。當前國際上常用的利潤表格式有單步式和多步式兩種。單步式是將當期收入總額相加,然後將所有費用總額相加,一次計算出當期收益的方式,其特點是所提供的信息都是原始數據,便於理解;多步式是將各種利潤分多步計算求得凈利潤的方式,便於使用人對企業經營情況和盈利能力進行比較和分析。
拓展資料:
利潤表的組成:
1、結構
利潤表一般有表首、正表兩部分。其中表首說明報表名稱編制單位、編制日期、報表編號、貨幣名稱、計量單位等;正表是利潤表的主體,反映形成經營成果的各個項目和計算過程,所以,曾經將這張表稱為損益計算書。
2、格式
利潤表正表的格式一份有兩種:單步式利潤表和多步式利潤表。單步式利潤表是將當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後將所有的費用列在一起兩者相減得出當期凈損益。多步式利潤表是通過對當期的收入、費用、支出項目按性質加以歸類,按利潤形成的主要環節列示一些中間性利潤指標,如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分步計算當期凈損益。
多步式
利潤表在我國,利潤表採用多步式,每個項目通常又分為「本月數」和「本年累計數」兩欄分別用列。「本月數」欄反映各項目的本月實際發生數;在編報中期財務會計報告時,填列上年同期累計實際發生數;在編報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時,填列上年全年累計實際發生數。如果上年度利潤表與本年度利潤表的項目名稱和內容不相一致,則按編報當年的口徑對上年度利潤表項目的名稱和數字進行調整,填入本表「上年數」欄。在編報中期和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時,將「本月數」欄改成「上年數」欄。本表「本年累計數」欄反映各項目自年初起至報告期末止的累計實際發生數。多步式利潤表主要分四步計算企業的利潤(或虧損)。第一步,以主營業務收入為基礎,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計算主營業務利潤;第二步,以主營業務利潤為基礎,加上其他業務利潤,減去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計算出營業利潤;第三步,以營業利潤為基礎,加上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計算出利潤總額;第四步,以利潤總額為基礎,減去所得稅,計算凈利潤(或凈虧損)。
3、編制
利潤表,又稱為損益表,是指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的經營成果及其分配情況的會計報表,是一段時間內公司經營業績的財務記錄,反映了這段時間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經營費用及稅收狀況,報表結果為公司實現的利潤或形成的虧損。
⑷ 研發費用分攤依據
研發費用的分攤依據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但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時間分攤:將研發費用按照研發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時間分攤,例如研發前期的市場調研、技術儲備和方案設計等。
2. 功能分攤:將研發費用按照各個功能或模塊分攤,例如軟體開發中的文本編輯、圖形處理和網路通信等。
3. 人力分攤:將研發費用按照參與研發的人員數量和工作時間分攤,例如研發團隊的人力成本和研發人員的加班吵蠢沒費用等。
4. 成本分攤:將研發費用按照物料、設備、租金、水電等實際支出成本分攤,例如研發過程中所需的試驗設備、實驗材料和場地租金等。
需要注意的是,研發費用的分攤依升納據應該與檔毀公司的會計政策和財務報表要求保持一致,並且需要經過審計師或內部審計的驗證,以確保真實、准確和合法。
⑸ 利潤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分開列報嗎
分開列報。
研發費用需要在利潤表裡面單獨列示。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的具體項目有:企業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當談亂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公司經費、工族隱會經費、待業保險費、勞動保險費、董事會費、聘請中介機構費、咨詢費、訴訟費、業務招待費、辦公費、差旅費、郵電費、綠化費、管理人員工資含穗檔及福利費等。管理費用屬於期間費用,在發生的當期就計入當期的損失或是利益。對報告期實際發生的管理費用的評價與分析,是管理費用分析的主要任務之一,目的是為了找出費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影響管理費用任務完成情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