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原材料如何追加工程費用
擴展閱讀
巧克力如何製作逼真工具 2025-02-12 00:47:22
刷寶怎麼刷鑽石的 2025-02-12 00:44:15

原材料如何追加工程費用

發布時間: 2023-06-12 20:32:01

A. 如何控制施工項目中的材料費

1、對項目部自己供應的材料,要以項目部自己算出的材料用量為主,以此材料用量發放給施工班組,而將工程量清單上提供的材料用量作為參考來確定各材料用量。

2、倉管員要嚴格材料的收發程序和手續,認真點檢。根據確定的各的材料用量進行限額發料,避免材料的浪費。

⑴由施工員確定現場的進度情況,預計下周(周期可由項目部商量確定)完成的;

⑵預算員根據施工員確認的進度或現場跟蹤確定周工作量,簽發材料用量計劃;

⑶倉管員根據用量計劃發料,不得超計劃發料,超計劃用料需要合理的原因,才能追加用料計劃;

⑷發料時填寫發料單,發放人和收料班組簽字確認,發料單採取三聯單,發料人保存一份,收料班組一份,資料員備檔一份,以後供預算員等查詢。

3、對不易在單個分項上劃分的材料,應該至少每個月根據進行一次核量,如果實際用量超過項目部自己算出的用量,及時找出原因,加強控制。

4、項目部也要密切注意材料的市場變化趨勢,及時匯報給項目經理,由項目經理協同公司及時抓住有利時機簽定采購合同,這主要針對普遍採用的且價格變化快的材料,並且這些材料在審計的時候以市場信息價為依據,用量也很大,應該特別注意。

5、輔材承包給施工班組的,由材料員負責檢查班組進料質量和價格。

B. 如何把各種原材料費用,燃料等費用分配到完工工產品中

其實就是一個當期成本如何合理分配的問題。
成本構成無非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動力、水資源、低值易耗品、包裝物、其他輔助生產部門的發生的費用、人工費了。
產品的總成本只有分配合理了,各項子產品的成本才可能准確。你們公司對外報價時,心裡才有底氣。
原料的成本可以通過產量單與領料單來控制,做什麼產品領多少原料,產生多少廢料回收,這是物料平衡。
原輔料要分清,哪些產品使用的多,哪些產品就不耗用。如果實在分不開,那就按通常的產量進行分攤。
燃料動力包括電與其他。電可以按照機器的功率與用時加以計算。總表電與子表電間的電損,可以按各產品已知電費分攤。如果有專門的電力部分,電費分攤應先從電損分攤開始。如果用氣的話,空壓機與蒸氣燃煤可以抄氣表,以各車間氣表數來分攤空壓機用電與供汽燒煤量,然後各車間用氣根據本車間產量再進行分攤。
低耗、包裝物與原輔料是一個方法。
人工費,你們應該有工價吧,乘以產量不就是單一產品的工資嗎?這個你可以向工資核算員要。
最後就是輔助分攤,後勤部門為全廠各車間或作業線服務,很難區分分攤標准,就按產量進行分攤。
總之,要做到分攤合理,首先要對生產熟悉,以實際狀況想法編制分攤表格。
你可以向老闆陳明要害,給予時間寬限,畢竟一個企業的生產成本也不是馬上就能搞出來的。
沒有可能去你們企業,能提供的這些是基本方法。

C. 建築工程合同價格包含了風險費用包干,鋼材上漲幅度達到52%,問如何向甲方申請增加材料價格的費用

建築工程合同價格包含了風險費用包干,施工方是不能以鋼材價格上漲要求甲方增加材料價格了。

在建築施工活動中,存在一定的風險,這個風險通過金錢進行衡量,即風險包干費。甲乙雙方可以就風險包干費進行約定,甲方支付後,風險自然由乙方承擔。沒有發生風險,甲方也不得要求退還。

因此,既然合同價格已經包含了風險包干費,施工方是沒有理由要求發包方承擔原材料漲價風險的。


(3)原材料如何追加工程費用擴展閱讀:

《合同法》

第五條 公平原則

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六條 誠實信用原則

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第七條 遵紀守法原則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第八條 依合同履行義務原則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第六十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D. 施工難度大怎麼增加費用

這個只能在施工前講明,如何補償寫進合同,合同簽訂以後不能再想入非非了。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中對費用的定義表述為:費用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耗費。企業直接為生產商品和提供勞務等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商品進價和其他直接費用,直接計入生產經營成本。

企業為生產商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應當按一定標准分配計入生產經營成本。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為銷售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進貨費用、銷售費用等,應當作為期間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確認條件

在確認費用時,首先應當劃分生產費用與非生產費用的界限。生產費用是指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費用,如生產產品所發生的原材料費用、人工費用等;非生產費用是指不屬於生產費用的費用,如用於購建固定資產所發生的費用,不屬於生產費用。

其次,應當分清生產費用與產品成本的界限。生產費用與一定的期間相聯系,而與生產的產品無關;產品成本與一定品種和數量的產品相聯系,且不論發生在哪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