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送客戶禮品計入什麼費用
公司采購送給客戶的禮品計入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科目。
其具體會計分錄是,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銷售費用—業務招待費,貸:銀行存款。同時,實際操作中,外購商品無發票不可稅前扣除,可找其他發票頂替入賬。如維修票、辦公用品等。
㈡ 節日禮品屬於什麼報銷項目
禮品根據受眾的不同,在財務處理上也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如果禮品是供內部員工作為節日福利,那麼計入應付職工薪酬科目,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生產成本等(取決於員工所屬部分,劃分成本、費用性質)
貸: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
發放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
貸:庫存商品
二、如果禮品是送給客戶,那麼應當計入管理費用科目,發生時:
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
貸: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
企業以自產產品作為職工薪酬發放給職工時,應確認主營業務收入,借記「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同時結轉相關成本,涉及增值稅銷項稅額的,還應進行相應的處理。
企業支付租賃住房等資產供職工無償使用所發生的租金,借記「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㈢ 送禮屬於什麼費用
送禮費用賬務處理,需要看送禮對象,有這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管理部門送禮,會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庫存商品等
第二種情況,銷售部門銷售送禮,會計分錄為:
借:銷售費用
貸:銀行存款、庫存商品等
第三種情況,工會給員工送禮: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銀行存款、庫存商品
注意:如果送的是庫存商品視同銷售。
起源
人們相互饋贈禮物,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內容。中國人一向崇尚禮尚往來。《禮記·曲禮上》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饋贈,是與其他一系列禮儀活動一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我們知道,禮起源於遠古時期的祭祀活動。在祭祀時,人們除了用規范的動作、虔誠的態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還將自己最有價值、最能體現對神敬意的物品(即犧牲)奉獻於神靈。
也許從那時起,在禮的含義中,就開始有了物質的成分和表現了。即禮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現。關於禮物這個概念,還有人說它最初來源於古代戰爭中由於部落兼並而產生的「納貢」,也就是被征服者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隸等,以表示對被征服者的服從和乞求征服者的庇護。
史書中曾有因禮物送得不及時或不周到而引發戰爭的記載。如春秋時期,因楚國沒有按時向周天子送一車茅草,而引發了中原各國聯盟大舉伐楚的戰爭。還有人認為,最初的禮就是一種商業性質的物品的有來有往,原始的「禮尚往來」,實質上就是以禮品的贈與酬報的方式進行的產品交換。
㈣ 送禮的費用計入什麼科目
送禮費用計入管理費用或者銷售費用科目中,明細科目設置為業務招待費。
在實務中,對於送禮產生的費用,我們需要根據具體的用途來進行做賬,例如為公司給客戶送禮,那麼可以計入到銷售費用中,如果是送的自己的員工,可以計入管理費用。明細科目可以設置業務招待費。
一、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屬於損益類會計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企業應通過「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管理費用的發生和結轉情況。該科目借方登記企業發生的各項管理費用,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管理費用,結轉後該科目應無余額。該科目按管理費用的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二、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屬於損益類會計科目。企業應通過「銷售費用」科目,核算銷售費用的發生和結轉情況。該科目借方登記企業所發生的各項銷售費用,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銷售費用,結轉後,「銷售費用」科目應無余額。「銷售費用」科目應按銷售費用的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銷售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勞務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
1、銷售過程中發生的保險費、包裝費、運輸費、裝卸費;
2、展覽費和廣告費;
3、商品維修費、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
4、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含銷售網點、售後服務網點等)的職工薪酬、業務費、折舊費、修理費等經營費用;
5、委託代銷支付的手續費。
㈤ 請客送禮的費用怎麼記賬
應列入「管理費用」的業務招待費。
當今社會離不開信嫌請客送禮,是人與人之間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統稱為業務招待,業務招待費是為了業務經營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招畢悔待費用。
會計入賬必須有合理合法的原始憑證作為依據。送禮的煙酒必須是取得真實的發票,得到公司領導的審核同意才能入賬,一般是入招待費用。根據使用部門的不同可能會進入不同的費用。銷售部手坦正門送禮計入銷售費用-招待費其他的就計入管理費用招待費。
㈥ 送禮物屬於什麼費用
送禮物屬於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有些地方要求同時代扣代繳交納20%的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