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收到費用增值稅專用發票怎麼做賬
以費用發票是辦公用品為例,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做賬如下:
借:管理費用-辦公費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
實行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增值稅改革中很關鍵的一步,它與普通發票不同,不僅具有商事憑證的作用,由於實行憑發票註明稅款扣稅,購貨方要向銷貨方支付增值稅。它具有完稅憑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將一個產品的最初生產到最終的消費之間各環節聯系起來,保持了稅賦的完整,體現了增值稅的作用。
(1)費用票按什麼金額入賬擴展閱讀
作用
(1)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商事憑證,由於實行憑發票購進稅款扣稅,購貨方要向銷貨方支付增值稅,因此也是完稅憑證,起到銷貨方納稅義務和購貨方進項稅額的合法證明的作用。
(2)—種貨物從最初生產到最終消費之間的各個環節可以用增值稅專發票連接起來,依據專用發票上註明的稅額,每個環節征稅,每個環節扣稅,讓稅款從上一個經營環節傳遞到下一個經營環節,一直到把商品或勞務供應給最終消費者,這樣,各環節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應納稅額之和,就是該商品或勞務的整體稅負。因此,體現了增值稅普遍徵收和公平稅負的特徵。
B. 發票金額如何入賬的問題
發票金額入賬,開具方,分國稅地稅發票,國稅發票(增值稅)按稅率區分不含稅收入和稅額分別入賬,地稅發票按票面金額做為營業收入入賬。受票方,如果發生增值稅抵扣,則分不含稅價款和稅額分別入賬采購成本(費用)和應交增值稅;其他沒發生增值稅抵扣的發票全部做為采購成本(費用)入賬。
發票是指一切單位和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所開具和收取的業務憑證,會計核算的原始依據,也是審計機關、稅務機關執法檢查的重要依據。
發票大至可分為三種,一是地稅發票,二是國稅普通發票,三是國稅可抵扣發票。
地稅發票流轉稅種為營業稅,營業稅是價內稅,因此,發票開具方按票面金額入賬營業收入;發票受票方,做為采購按票面金額計入采購成本或者直接記入費用。
國稅發票,國稅發票應征流轉稅為增值稅,增值稅是價外稅,因此,不管發票是普通發票還是可抵扣發票,開具方都需要按核定的增值稅稅率,將發票票面金額區分不含稅營業額和稅額,分別入賬營業收入和應交增值稅。對於受票方,取得的是普通發票,則按發票金額計入采購成本或者直接記入費用,取得的是可抵扣發票,則將認證抵扣稅額計入應交增值稅借方,余額計入采購成本或直接記入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