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專家咨詢費應如何做賬
憑專家個人身份證、付款單位證明(項目、金額、加蓋公章)到地稅局申請開票並繳納稅收(8%左右)。單位憑此發票支付金額並列管理費用——勞務費。
在進行涉案物品價格鑒證時,很多價格鑒證標的屬稀有、異常物品。這些物品市場上沒有或極少有交易,也不具有獨立、連續的獲利能力,其價值高低又不主要取決於成本,價格鑒證很難採用成本法、收益法、或符合規范要求的市場法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用專家咨詢法。
㈡ 我們公司給專家咨詢費,應該怎麼處理可以到稅局開發票嗎沒有合同,就是開會時候給專家的錢
咨詢費屬於營改增范疇,應當繳納增值稅,
到主管國稅機關申請開具發票
一、納稅人到主管地稅所辦稅服務中心領取並填寫《代***開**發票申請表》一份
二、納稅人應提供資料
1、支付方(貴公司)支付款項證明材料或合同
2、稅務登記證副本復印件
3、經辦人居民身份證
三、稅務機關承諾時限
提供的資料完整、填寫內容准確、各項手續齊全的,當場辦結。
四、稅款繳納
主管稅務機關採取「先繳稅,後開發票」,一般稅務機關實行「一窗式」服務。特別提醒:帶上人民幣或銀行卡,最好是銀行卡,因為稅務機關一般不收現金。
㈢ 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內部培訓外請專家的授課費應如何支付大神們幫幫忙
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內部培訓外請專家的授課費應按照各地省市制定的《行政事業單位培訓費管理辦法》進行管理支付。
目前全國各地省市均有制定《行政事業單位培訓費管理辦法》等規定,來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培訓費的管理,其中也包括專家的授課費。
該管理辦法所稱培訓,是指各單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公務員培訓規定(試行)》等規定和要求,使用本級財政資金在境內舉辦的三個月以內的在職培訓、任職培訓、專門業務培訓、初任培訓等。
培訓費是指各單位開展培訓直接發生的各項費用支出,包括住宿費、伙食費、培訓場地費、講課費、培訓資料費、交通費、其他費用。
(一)住宿費是指參訓人員及工作人員培訓期間發生的租住房間的費用。
(二)伙食費是指參訓人員及工作人員培訓期間發生的用餐費用。
(三)培訓場地費是指用於培訓的會議室或教室租金。
(四)講課費是指聘請師資授課所支付的必要報酬。
(五)培訓資料費是指培訓期間必要的資料及辦公用品費。
(六)交通費是指統一組織的與培訓有關的考察、調研等發生的交通費用支出。
(七)其他費用是指現場教學費、文體活動費、醫葯費以及授課教師交通、食宿等支出。
㈣ 專家費怎麼做賬沒發票
發生了經濟業務,就必須進行會計處理。會計處理對費用的確認,並沒有設定發票上的條件,就是說,缺發票不構成費用確認的限制。
憑專家個人身份證、付款單位證明(項目、金額、加蓋公章)到稅務局申請開票並繳納稅收。單位憑此發票支付金額並列銷售費用或管理費用。
專家費應列入屬於銷售費用或管理費用。
借:銷售費用或管理費用-專家費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
(4)公司應該如何支付專家費用擴展閱讀:
1、銷售費用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在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包裝費、保險費、展覽費和廣告費、運輸費、裝卸費等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科目。
(二)企業發生的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的職工薪酬、業務費等經營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銀行存款」、「累計折舊」等科目。
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2、企業應通過「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管理費用的發生和結轉情況。該科目借方登記企業發生的各項管理費用。
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管理費用,結轉後該科目應無余額。該科目按管理費用的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等,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企業按規定計算確定的應交礦產資源補償費,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等科目。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辦公費、水電費、差旅費等以及企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咨詢費、研究費用等其他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研發支出」等科目。
期末,應將「管理費用」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㈤ 我們單位要外聘一批專家來做指導,他們的報酬費用該如何入賬入專家咨詢費是否妥當,個稅怎麼計算
到稅務局申請代開勞務發票,按專家咨詢費入賬,開發票時直接繳納個人所得稅,做專家咨詢費,是需要取得勞務發票的。繳納勞務費營業稅、個人所得稅。
會計分錄為:
借:勞務成本
貸:銀行存款
勞務費如果不超過4000,減去800,乘以20%繳納個稅。如果超過4000,用勞務費*(1-20%)*使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以下是境外人士獲取中國境內所得個人所得稅一覽表
(5)公司應該如何支付專家費用擴展閱讀:
一、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二、比例稅率。
1、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2、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
3、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稅外,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後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㈥ 關於專家論證費用怎麼付
一般按組長、副組長、組員分檔次,費用當然要按級別付。
第四條決策事項承辦單位負責組織重大行政決策專家論證。決策事項承辦單位為2個以上的,可以聯合組織專家論證,也可以由其中1個決策事項承辦單位組織。
第五條決策事項承辦單位選擇論證專家或者專業機構時,應當注重專業性、代表性、均衡性,支持其獨立開展工作,並逐步實行專家信息和論證意見公開。
第六條決策事項承辦單位應當注重提高專家論證質量,保障專家論證活動公開進行。對於社會關注度高的決策事項,決策承辦單位可以組織專家、專業機構向社會公眾解釋說明。
青島市重大行政決策專家論證辦法(試行):
第一條為規范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專家論證程序,推進市政府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根據《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山東省行政程序規定》,以及《關於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需要進行專家論證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重大行政決策專家論證,是指在重大行政決策起草過程中,決策事項承辦單位組織相關領域專家或者專業機構對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的專業性、技術性等問題開展的論證咨詢活動。
㈦ 體系審核中的技術專家怎麼給錢
一般是按單計算,極少有認證機構按天計算技術專家的服務費,畢竟技術專家的費用是由認證公司支付。
(7)公司應該如何支付專家費用擴展閱讀:
技術專家是為訂單導向的銷售人員提供技術協助的支持性銷售人員,他們通常具有科學和工程背景,能夠了解產品對顧客的用途,並向顧客解釋產品的利益。在技術專家去拜訪顧客之前,訂單爭取者可能已拜訪過顧客並已引起顧客的興趣,然後再由技術專家向顧客提供技術的細節,最後通常是由訂單爭取者去完成銷售。如果技術專家也能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說服技巧,他們通常會成為享有高薪的訂單爭取者。
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中的定義:
注1:特定知識或技術是指與受審核的組織、過程或活動以及語言或文化有關的知識或技術。
注2:在審核組中,技術專家不作為審核員。
職責描述:1. 負責公司研發產品、原料葯中間體及客戶定製產品工藝的研發,編制所承擔項目的研製計劃,按期完成研發任務;2. 負責解決合成工藝路線等方面的疑難問題,精簡、優化合成工藝工作流程;3. 負責搭建合理的人才梯隊,本部門人員的工作安排,領導團隊完成項目任務,定期召集組內項目討論,解決研發人員合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掌控項目進度,更新/匯報項目進展;4. 熟悉FDA\CFDA的要求,了解EMA和CFDA法規、指導方針和GMP / GLP以及葯物產品開發過程者優先考慮;5.完成公司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資料來源於網路若侵權聯系刪除
㈧ 專家費收費標準是什麼
專家費指在項目研究過程中支付給臨時聘請的咨詢專家的費用。專家咨詢費由項目負責人按照項目研究實際需要編制,支出標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根據人員的不同級別標准和不同的咨詢形式支付專家費。人員級別標准,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的專家咨詢費標准為1500-2400元/人天(稅後);其他專業人員的專家咨詢費標准為900-1500元/人天(稅後)。院士、全國知名專家,可按照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的專家咨詢費標准上浮50%執行。
《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專家咨詢費管理辦法》
第四條本辦法的專家是指精通某一領域業務,或對相關科技業務的某一方面有獨到見解,已取得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或被科研項目(課題)承擔單位認可的其他專業人員。
第五條單位應當結合實際制定統一、合理、規范的咨詢專家遴選辦法,並在單位內部公開。具備條件的單位應當建立多領域、多學科的咨詢專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