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跨期費用如何合理進賬
擴展閱讀
手機屏幕製造成本多少 2025-02-08 10:05:16
經絡拍打工具怎麼選 2025-02-08 09:31:28

跨期費用如何合理進賬

發布時間: 2023-07-05 14:39:40

① 費用跨期入賬

從年報的角度來說,只要是一個年度內的,就是可以的。比如,有出差的,出差個半年回來的,只有他回來,發票才能回來。
去年的費用今年入賬,比如2010年12月的電話費可2011年1月份才收到發票,要入賬,這就是跨期費用入帳。比如2010年10月簽訂的租賃合同,哪裡就生效,但未收到租金,且沒開發票,而2011年1月份才給開出發票,這也是跨期入賬。

② 跨年度發票怎麼入賬

我們以常見的兩種跨年發票情況來說:

1、隔年發票

經濟業務發生在2021年,款項支付也在2021年度,但是發票是2022年才開出來的。

2、當年未報銷

發票開具時間是上一年度,卻因各種原因未能在上一年做賬,報銷和做賬時間都是在次年的發票。

所以,對於上述第一種跨期發票的情形,因為屬於當期發生的支雀隱茄出,哪怕沒有發票,也應該直接做會計分錄,記入當期費用。

③ 審計出來的跨期費用如何做會計調整

這種情況的調整事項涉及到損益,應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調整減少以前年度利潤的事項,計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借方。

調整完成後,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借方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拓展資料:

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是指自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會計報告批准報告日之間發生的需要調整或說明的事項。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所涵蓋的期間,是指報告年度次年的1月1日至董事會、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對財務報告的批准報出日之間的期間。

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events after balance sheet day

第一條 為了規范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 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是指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項。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是指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批准財務報告報出的日期。

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包括資產負債表日後調整事項和資產負債表日後非調整事項。

資產負債表日後調整事項,是指對資產負債表日已經存在的情況提供了新的或進一步證據的事項。

資產負債表日後非調整事項,是指表明資產負債表日後發生的情況的事項。

第三條 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表明持續經營假設不再適用的企業不應當在持續經營基礎上編制財務報表。

第二章 資產負債表日後調整事項

第四條 企業發生的資產負債表日後調整事項,應當調整資產負債表日的財務報表。

第五條 企業發生的資產負債表日後調整事項,通常包括下列各項:

(一)資產負債表日後訴訟案件結案,法院判決證實了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已經存在現時義務,需要調整原先確認的與該訴訟案件相關的預計負債,或確認一項新負債。

(二)資產負債表日後取得確鑿證據,表明某項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發生了減值或者需要調整該項資產原先確認的減值金額。

(三)資產負債表日後進一步確定了資產負債表日前購入資產的成本或售出資產的收入。

(四)資產負債表日後發現了財務報表舞弊或差錯。

第三章 資產負債表日後非調整事項

第六條 企業發生的資產負債表日後非調整事項,不應當調整資產負債表日的財務報表。

第七條 企業發生的資產負債表日後非調整事項,通常包括下列各項:

(一)資產負債表日後發生重大訴訟、仲裁、承諾。

(二)資產負債表日後資產價格、稅收政策、外匯匯率發生重大變化。

(三)資產負債表日後因自然災害導致資產發生重大損失。

(四)資產負債表日後發行股票和債券以及其他巨額舉債。

(五)資產負債表日後資本公積轉增資本。

(六)資產負債表日後發生巨額虧損。

(七)資產負債表日後發生企業合並或處置子公司。

第八條 資產負債表日後,企業利潤分配方案中擬分配的以及經審議批准宣告發放的股利或利潤,不確認為資產負債表日的負債,但應當在附註中單獨披露。

資料來源:網路: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

④ 跨年度的費用發票可以入賬嗎

可以進行跨年度報賬

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發票報銷


第一種情況:

應在年終結賬時,在無附件的情況下,按照發票金額確認成本、費用。取得發票後,將相應發票作為附件補充至原記賬憑證,並在收到發票當期確認進項稅(可抵扣的專用發票)。

在次年匯算清繳前取得相應發票的:可以在當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扣除。

在次年匯算清繳前未取得相應發票的:在當年的匯算清繳時,應進行納稅調整,在收到發票的年度再去進行追補(當然不能超過5年)。

第二種情況:

在年終結賬時,應按預計金額確認相應的成本、費用。在收到發票後,根據實際發生金額,對原預計金額進行調整。如果取得的發票與預計金額存在差額,取得發票的時點發生在出具財務報告前,應調整當年的賬務和財務報表,取得發票的時點如發生在財務報告後,應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進行差錯更正,但是進項稅應計入取得發票的當期。

稅前扣除的情況與第一種情況的處理方式一致。

第三種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操作空間就比較大了。既可以按照第二種情況進行處理,也可以視為次年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賬務和稅務處理。為安全起見應選擇按照第二種情況進行處理,視同開票當期的成本、費用處理更為簡便。

第四種情況:

對於存貨:即使收到發票也並不意味著馬上可以稅前扣除,因為存貨必須要經過入庫、領用、生產、銷售等環節後,結轉成本才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此處要和增值稅進項抵扣區分好)。一般來說發票都會在實現稅前扣除前取得,也沒有什麼納稅調整。但如與特殊情況,存貨已經實現銷售,相應發票在實現銷售年度的匯算清繳前仍未取得,則應進行納稅調整。在取得發票後,在進行追補。

對於固定資產: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企業所得稅法若干稅收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79號)第五條的規定,企業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後,由於工程款項尚未結清未取得全額發票的,可暫按合同規定的金額計入固定資產計稅基礎計提折舊,待發票取得後進行調整。但該項調整應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後12個月內進行。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在企業未收到發票時,對固定資產應進行暫估入賬後並進行折舊,然後按照國稅函(2010)79號進行稅前扣除。

法律依據: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規定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34號)第六條規定:企業當年實際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取得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企業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可暫按賬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但在匯算清繳時,應補充提供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第六條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管法》的有關規定,對企業發現以前年度實際發生的、按照稅法規定應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業做出專項申報及說明後,准予追補至發生年度計算扣除,但追補確認期限不得超過5年。

⑤ 收到去年的費用發票,今年怎麼做賬啊

去年發生的費用今年收到發票賬務處理:一般情況或執行小企業會計准則,在今年按正常會計處理。無需調整上年利潤(虧損)。

具體有以下兩種情況
如果金額比較大: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視情況增設該科目)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一般納稅人收到專票可以抵扣進項稅額),

貸:其他應付款,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如果金額比較小: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一般納稅人收到專票可以抵扣進項稅額),

貸:其他應付款。

⑥ 跨年費用發票入賬分錄怎麼做

跨年費用發票入賬分錄做法如下:

1、記錄跨年費用:根據跨年發票,將費用金額計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記賬分錄如下。

單從帳務處理來說,跨年度的帳是可以報銷的。但從企業經濟管理及會計制度的要求來說,有的是可以報的,有的是不允許報銷的。

1、單純從企業利益來考慮:對於增值稅發票的認證是有嚴格要求的,一般要在當月或一定的期限內認證,如果超過時間,對於本來按正常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可能會因為超過稅務認證期限其而進項稅不能抵扣銷項稅額。這會給企業增加成本或費用。

2、從財務會計准則及管理報帳制度來考慮:會計上要求每一會計期間收入與成本費用的配比,各會計期間的收入與費用不得跨期記帳。這就要求業務人員及采購人員報帳要及時,會計管理上有自己嚴格的財務首粗敬制度,會計人員處理對於帳務要及時處理,合理地記入每一會計期間。

3、上面為什麼說從「單從帳務處理上來說是可以報銷的」呢,這是因為既然收入凳悉成本費用已經發生,會計上只要收到發票,總可以用正確的會計處理方法,將每筆業務都記入者慎帳中,沒有什麼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