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煉油廠除焦費用多少
擴展閱讀
安利的產品應該去哪裡買 2025-02-07 23:22:43
開美甲店擺攤價格怎麼定 2025-02-07 23:14:14

煉油廠除焦費用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7-10 13:31:58

Ⅰ 石油焦可以替代重油嗎

不可以,性質區別太大,而且不合算。
石油焦(PETroleum coke)是原油經蒸餾將輕重質油分離後,重質油再經熱裂的過程,轉化而成的產品,從外觀上看,焦炭為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的黑色塊狀(或顆粒),有金屬光澤,焦炭的顆粒具多孔隙結構,主要的元素組成為碳,佔有80wt%(WT是Weight的英文縮寫就是重量百分含量的意思。
石油焦是以原油經蒸餾後的重油或其它重油為原料,以高流速通過500℃±1℃加熱爐的爐管,使裂解和縮合反應在焦炭塔內進行,再經生焦到一定時間冷焦、除焦生產出石油焦。

Ⅱ 2008年總共消耗了 2.15億噸石油產品,2008年共消耗了 3.65億噸原油

中國在2008年總共消耗了 2.15億噸石油產品,比2007年增加了11.9% 。
這里的石油產品指的是成品油(汽、煤、柴),但是除此以外,還有燃料油、石腦油、LPG、潤滑油、石油焦、瀝青等等產品未包含在內,因此這個數值遠低於原油加工量!

Ⅲ 石油焦的生產成本

開征燃油稅後,每噸渣油加收800的稅,所以現在地煉基本都是虧損的,好多都停產了

石油煉制過程-石油焦化
石油煉制過程之一,是在加熱和長反應時間的條件下,使渣油發生深度裂化反應,轉化為氣體、汽油、柴油、重質餾分油(見重質油)和石油焦的過程。與熱裂化的主要區別是原料轉化深度不同,石油焦化原料幾乎全部轉化,且生成大量焦炭。原料來源於原油蒸餾所產的渣油或溶劑脫瀝青所產的石油瀝青,也可以用熱裂化渣油或烴類裂解的焦油。原料含硫量對石油焦質量影響很大。所產汽油、柴油很不穩定,並且含雜質多,必須進一步精製(見石油產品精製);焦化重質餾分油常作為催化裂化或熱裂化原料。
沿革
早期的焦化工業裝置為釜式焦化和平爐焦化。原料進入焦化釜或平爐後,在設備外部加熱,現已淘汰。20世紀30年代開發了延遲焦化技術,50年代又開發了流化焦化技術,都使石油焦化的供熱條件有很大改進(前者用管式加熱爐供熱,後者由燃燒一部分焦炭供熱)。延遲焦化採用水力除焦,可顯著提高裝置的效率,目前應用最廣泛。70年代末,將流化焦化和焦炭氣化結合而構成的靈活焦化,目前也有一定應用。
中國於40年代建成釜式焦化裝置。50年代試驗成功在焦化釜中通入少量空氣,在設備內部燃燒供熱的氧化焦化技術。60年代中期建成延遲焦化裝置,以後又在延遲焦化裝置中生產出晶形焦(見石油焦)。80年代中國各煉油廠均採用延遲焦化技術。
延遲焦化
用加熱爐將原料加熱到反應溫度,並在高流速、短停留時間的條件下,使原料只發生少量反應,就迅速離開加熱爐進入焦炭塔進行裂化和縮合生焦反應。它是目前世界上渣油深度加工(見石油煉制過程)的主要方法,占石油焦化總處理能力的四分之三。
根據不同原料和操作條件,可以調節各種產品的產率:多產汽油、柴油,或多產裂化原料重質餾分油,或多產焦炭。生成的焦化氣是煉廠氣來源之一。
延遲焦化為半連續操作。當一台焦炭塔內的焦炭累積到一定高度後(約需24h),切換到另一台焦炭塔繼續進行焦化。充滿焦的焦炭塔在用水蒸氣吹掃和水冷後,用水力除焦設備除去塔內焦炭,然後又切換成為焦化操作。延遲焦化的主要操作條件為:加熱爐出口溫度495~505℃,焦炭塔壓力0.18~0.28MPa(表壓),分餾塔底溫度不大於400℃。水力除焦設備分有井架式、半井架式和無井架式等多種。一般採用有井架式除焦設備。加熱爐有立式爐和無焰燃燒爐兩種爐型。無焰燃燒爐的輻射室爐管排在爐膛中間,燃燒器(又稱火嘴)排在兩邊;氣體燃料通過無焰燃燒器噴入,形成極短的無焰燃燒火焰,使爐管雙面均勻受熱,盡可能減少渣油原料在爐管內壁因過熱而結焦。
流化焦化
原料送入流化床反應器,反應器內為流化狀態的高溫焦炭粉粒,用油氣和水蒸氣保持粉粒流化,原料在焦粒表面發生焦化反應,生成的焦炭附著在焦粒上。反應產品油氣經旋風分離器分去焦粒後送入分餾塔。在反應過程中不斷引出焦炭粉粒送入燒焦器,用空氣燒去部分焦粒,再循環回反應器,提供焦化反應所需熱量,過多的焦炭粉粒則從系統中排出。
靈活焦化
是在流化焦化裝置的基礎上,組合一套焦炭氣化設備(一段或兩段焦炭氣化),將流化焦化產生的焦炭轉化為燃料氣(和合成氣)的過程。焦炭在流化焦化反應器中生成後,進入加熱器加熱,然後一部分回到反應器,一部分去氣化。焦炭氣化分為氣化和水煤氣化兩段,第一段氣化用空氣燒焦,以供應加熱器和水煤氣反應所需熱量,並產生低熱值氣體;第二段氣化用水蒸氣生產合成氣(H2+CO)。
靈活焦化原料的適應性大,可以加工各種高硫、高金屬、高殘碳的重質油料,並能使約99%的進料轉化為氣體、汽油、中間餾分油和重質餾分油,其餘1%為石油焦。

Ⅳ 中國煉油能力差,那些沒練出來的油到哪裡去了以下是國內煉油水平和國際對比。

我不知道這個對比的標準是基於什麼,但如果看總量不夠客觀

盡管煉油技術上我國落後於發達國家,但這個比較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不至於用差來形容
成品油率跟原油組分有很大關系,中石油中石化要煉國產油,大多國產油是重油,輕組分較少
這就好比甲乙有兩塊鹽場鹵水,甲的含鹽量低,最後得到的粗鹽乙多甲少,我不分青紅皂白的說甲自己有問題你覺得客觀嗎?
另外就是「沒煉出的油到哪去」這個問題說明你對石化工藝不了解,最後剩下的蠟油、減渣等等自有用途,不做成品油而已,潤滑油、瀝青、石油焦……
不是沒煉出來的成分,而是提煉後的重組分,稱呼有問題
對石化行業也缺乏了解,國內的煉廠基本都是用的成熟的工藝包,基本不存在技術上的問題,只不過很多催化劑、工藝、設備等等沒有實現國產化而已
所以說,這個問題,沒什麼好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