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工資扣稅減除費用有哪些
擴展閱讀
你的產品有多少種 2025-02-07 21:57:17
如何實現水資源再生利用 2025-02-07 21:53:02

工資扣稅減除費用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7-11 16:59:34

『壹』 所得稅稅前扣除的費用有哪些

法律主觀:

企業所得稅調節的是國家與企業之間的好敗利潤分配關系,是處理其他分配關系的前提和基礎。一、企業所得稅各項費用稅前扣除的標准1、業務招待費---發生額的60%,且不得超過收入的5‰;2、廣告宣傳費---收入的15%,超出部分結轉以後年度扣除;3、職工福利費---工資總額的14%;4、研發費---發生額的150%;5、殘疾人工資---工資總額的200%;6、職工教育經費---工資總額的2.5%,超出部分結轉以後年度扣除;7、公益性捐贈---利潤總額的12%;8、工會經費---工資總額的2%;9、不合理支出---不予扣除。二、企業所得稅的申報流程企業所得稅的申報流程大致如下:1、先登錄到國稅網站(不同地區可能地方網址不同,但步驟大多類似,可電話咨詢當地的稅務部門);2、點擊網上辦稅;3、輸入本企業的納稅編號及密碼,驗證碼;4、點擊網上拓展;5、進入網上拓展界面,點擊我要申報;6、先要申報月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7、申報成功後,再點擊我要申報,在界面的左方中間位置,找到企業所得稅月(季)度申報,點擊我要申報,下載所得稅的PDF文檔;8、填寫數據,點擊提交。三、合夥企業所得稅怎麼算1、合夥企業本身不存在所得稅,其所得由合夥人承擔所得稅納稅義務。2、根據《合夥企業法》第六條「合夥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國家有關稅收規定,由合夥人分別繳納所得稅」之規定,以及《企業所得稅法》第一條第二款「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適用本法」之規定,合夥企業並無所得稅納稅義務,其所得由各合夥人按照相關規定申報繳納所得稅。3、有限合夥企業的法人合夥人,應就其享有的合夥企業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4、《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合夥企業合夥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9號)規定,有限合夥企業法人合夥人,應就其享有的合夥企業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5、企業法人出資設立合夥企業,對於企業法人本身而言應屬於投資行為。因此,有限合夥企業中確認為企業法人享有的所得,在企業法人的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中應反映為投資所得並繳納企業所得稅。6、合夥企業的所得,無論是否分配,均應繳納所得稅,上述《通知》規定,合夥企業生產的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夥企業分配給所有合夥人的所得和企業當年留存的所得(利潤)。因此,無論合夥企業的所得是否分配至各合夥人名下,均應按各合夥人所享受的權益確定繳納所得稅。7、法人合夥人投資所得不能享受免稅優惠,《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友鏈顫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因合夥企業不屬於《企業所得稅法》中界定的「居民企業」范疇,因此,即使其對外投資獲取的權益性投資收益,法人合夥人也無法享受免稅優惠。8、分配與虧損的限制,合夥人不能通過合夥協議約定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夥人。合夥企業的合夥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夥人在計算其繳納企業所得稅時,不得用虧損抵減其盈利。希望上文的的內容會有所幫助。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八條
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二十條
本章規定的收入、扣除的具體范圍、標准和資產的稅務處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喚猛

『貳』 企業可以從職工工資中扣減哪些項目

工資薪金稅前扣除標准和范圍相關界定:


在日常工作中發現,企業在國家統一政策外自行發放的津貼、補貼及其他工資外收入名目繁多,比如加班費、效益工資、考勤獎、資質升級獎勵款、搶工獎及以現金形式發放的住房補貼等。有的企業還採用編造假的工資結算表、故意虛增職工人數以分解薪酬及自行擴大薪酬稅前扣除項目、單位報銷應由個人負擔的費用等錯誤做法。現將工資、薪金支出稅前扣除相關政策梳理如下,以期引導企業正確處理相關問題,避開陪塌不必要的涉稅風險。


明確工資薪金範圍 :


首先要正確理解稅法所定義的工資、薪金的概念。《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准則》規定,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而給予各種形式的報酬以及其他相關支出。包括: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非貨幣性福利、辭退福利、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等,這是會計所定義的職工薪酬概念。而稅法上強調了對企業合理的工資、薪金的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吵慶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文件對合理的工資、薪金範圍規定如下。


(一)合理的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按照股東大會、董事會、薪酬委員會或相關管理機構制訂的符合行業及地區水平的、較為規范的員工工資、薪金制度規定在每一納稅年度實際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員工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


(二)企業升亂握對有關工資、薪金的安排,不以減少或逃避稅款為目的;對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


(三)稅法規定工資、薪金總額不包括企業的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以及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企業依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准予扣除。


(四)應注意在稅法意義上區別工資、薪金和職工福利費的涵義。根據國稅函[2009]3號文件的規定,職工福利費包括三項內容:一是尚未實行分離辦社會職能的企業,其內設福利部門所發生的設備、設施和人員費用,包括職工食堂、職工浴室、理發室、醫務所、托兒所、療養院等集體福利部門的設備、設施及維修保養費用和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二是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發放的各項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企業向職工發放的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供暖費補貼、職工防暑降溫費、職工困難補貼、救濟費、職工食堂經費補貼、職工交通補貼等。職工福利費的這部分內容最容易和工資、薪金的相關內容相混淆。

應注意此處職工福利費的正列舉項目。如對於企業為員工報銷的私家車燃油費,《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稅收管理司關於2009年度稅收自查有關政策問題的函》(企便函[2009]33號)的規定,2008年1月1日(含)以後,企業為員工報銷的私家車燃油費,應作為職工交通補貼在職工福利費中扣除,而在2008年1月1日(不含)以前,是作為企事業單位的工資總額,按照計稅工資或工效掛鉤工資標准進行稅前扣除的。三是按照其他規定發生的其他職工福利費,包括喪葬補助費、撫恤費、安家費、探親假路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