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健康保險存在導致醫療費用上升和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你如何看待該問題
健康保險的出發點是好的,它是為了解決被保險人醫療負擔而設置。但是由於一些貪小便宜的人,占據醫療資料,導致真正需要人無法醫治,因此保險的成本才會上升,凡是都有利弊,醫療保險也是如此,我們應該用綜合的目光去評判。
以下是醫療保險的相關介紹:
醫療保險一般指基本醫療保險,是為了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通過用人單位與個人繳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由醫療保險機構對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實施集聚了單位和社會成員的經濟力量,再加上政府的資助,可以使患病的社會成員從社會獲得必要的物資幫助,減輕醫療費用負擔,防止患病的社會成員「因病致貧」。
2019年11月,安徽首批422個病種及支付方式公布,從2020 年1月1日起,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群眾在省屬18家醫院就醫時,將有統一的支付標准。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醫療保險
『貳』 聯系中國醫療保險制度的實際情況如何控制醫療費的上漲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醫療費用普遍快速上漲已經成為各國醫療保險制度運行所面臨的共性問題,如何有效控制醫療費用快速上漲,保證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前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最為重要和迫切的問題。隨著我國醫療保險制度的發展,支付制度改革已經成為控制醫療費用過快上漲的主要手段和關鍵,科學合理的支付制度不僅決定了醫保制度的成效,直接推動著「三醫」改革進程和有效聯動,更是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核心和關鍵。同時,支付制度改革也成為涉及基金有效管理和醫療質量保障和重要問題。目前醫保改革正如火如荼進行,支付制度存在很大問題,到了不能不改的地步,具體表現在:以總額預付為主的支付格局並未形成;分散化支付依然嚴重;被動付費的局面沒有扭轉;支付標准不夠科學合理;支付效率不夠快捷;監管能力嚴重不足。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支付制度改革應以保方(基金支付方)為主導,但成效絕不僅僅取決於保方,保、醫、葯三方互相配合協調聯動。
『叄』 醫保費為什麼年年漲
個人工資收入有所增長同時國家擴大了醫療保障范圍,故醫保費每年都有增漲。醫保繳費的流程如下:
1、參保人員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
2、新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並提供相關信,醫療保險最少需要交納25年,並在達到退休年齡時就醫療報銷優惠。
醫保包報銷的范圍有:
1、門、急診醫療費用,在職職工年度內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規定范圍的醫療費累計超過2000元以上部分。
2、結算比例,合同期內派遣人員2000元以上部分報銷50%,個人自付50%;在一個年度內累計支付派遣人員門、急診報銷最高數額為2萬元;
3、三種特殊病的門診就醫,參保人員患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葯需在門診就醫時,由參保人就醫的二、三級定點醫院開據「疾病診斷證明」,並填寫《醫療保險特殊病種申報審批表》,報區醫保中心審批備案。這三種特殊病的門診就醫及取葯僅限在批准就診的定點醫院,不能到定點零售葯店購買。發生的醫療費符合門診特殊病規定范圍的,參照住院進行結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