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一般性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費用如何計算,有沒有規定的比例
按實際研發設計及生產耗用原材料、製造費用和人工成本加總計算。
由於是研發,可能存在很多料工費的情況,以及設計和試制時間,所以,一般是不可能有規定比例的。
當然,按照前面所述料工費加總計算,要完善各項計量流程。如果沒有相關計量流程,而該產品很少的話,可以由企業自定一些合理的方法計算成本,如按實際銷售價格的90%等。但這只是權宜之計,認真履行成本會計職責的話,必須督促各方加強管理,完善計量,然後按實際情況,和一般的產品一樣的原理進行成本核算。
2. 如何計算研發投入
計算研發投入比:當期研發投入比=研發成本/當月產值*100% 長期研發投入比=研發成本/產品銷售總收入*100% 企業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於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財稅〔2018〕99號)第一條規定:
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經費投入特點:
投入總量與美國的差距正逐年縮小。2013年我國R&D經費總量首次躍居世界第二位,當年R&D經費總量約為位列世界第一的美國的40%,預計2017年這一比例將接近60%。
投入年凈增量已超過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增量總和。2016年我國R&D經費凈增量為1506.9億元,而同期OECD成員國R&D經費凈增量合計約為人民幣973.7億元,我國的研發經費凈增量約為OECD各成員國增量總和的1.5倍。
投入增速保持世界領先。2013—2016年間,我國R&D經費年均增長11.1%,而同期美國、歐盟和日本分別為2.7%、2.3%和0.6%。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
3. 研發費用如何核算
企業應按照下列樣表設置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用研究開發費用輔助核算賬目,提供相關憑證及明細表,並按本《工作指引》要求進行核算。
研發費用共由8個方面組成:
(1)人員人工:從事研究開發活動人員(也稱研發人員)的工資薪金。
(2)直接投入: 企業為實施研究開發項目而購買的原材料等相關支出。
(3)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為執行研究開發活動而購置的儀器和設備以及建築物的折舊費用及長期待攤費用。
(4)設計費用:為新產品和新工藝的設計等發生的費用。
(5)裝備調試費:工裝准備過程中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
(6)無形資產攤銷:購入專有技術所發生的費用攤銷。
(7)委託外部研究開發費用:企業委託其它機構進行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
(8)其他費用: 辦公費、通訊費、專利申請維護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等。
研發費用資本化如同一道窄門,能過得去的不多。正如上面所講,研發不到最後一刻,誰能預知成敗呢?行百里半九十,研發過程也同此理,90%為研究,10%為開發。
站在企業角度看,因為研發費用可加計扣除,從節稅方面考慮,企業也樂意費用化。如果會計賬面上資本化的研發支出過於高企,那是值得關注的信號,基本可以斷定企業在濫用此款粉飾報表。
4. 怎樣計算研發成本
計算方法
軟體屬於無形資產,09年企業會計准則中,將無形資產的研發由全部費用化改為有條件的資本化。
計算分為兩個階段:
1)第一階段是研究階段。研究階段是指為了獲取新技術和知識等進行的有計劃的調查。他的特徵是計劃性和探索性,要全部費用化。
會計分錄是: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應付職工薪酬等
資產負債表日,將研發支出的費用化支出結轉到管理費用:
借:管理費用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2)第二個階段是開發階段,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於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材料、產品。特
點是具有針對性並且成功可能性較大。要有條件的資本化。會計分錄是: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資本化支出貸:應付職工薪酬、原材料等
資產負債表日:資本化支出轉到無形資產成本,費用化支出同樣計入管理費用。
5.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怎麼計算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計算公式為: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總額=研發費用支出×(1+75%)。研發費用是指研究與開發某項目所支付的費用。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
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仔鎮老或出念升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旅螞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