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是行政單位的,發現去年報銷的招待費有問題
招待費是行政事業單位在日常工作中為執行公務或開展業務活動需要合理開支的一些接待費用。當前行政事業單位招待費支出嚴重超支已成為一個比較普遍的違規現象,盡管各級都三令五申,要壓縮支出,減少不必要的接待應酬,但招待費超支的問題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據筆者近期對有關鎮、街道辦事處辦財政財務檢查發現,全都存在程度不同地招待費超支現象,部分單位超標嚴重,年超支少則10多萬元,有的甚至高達數十萬元。這與國家提倡的建設節約型政府和節約型社會的要求格格不入。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招待費的管理,有效控制行政事業單位業務招待費嚴重超支問題已勢在必然。一、當前招待費開支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在財政監督檢查實踐中發現,行政事業單位在招待費支出方面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招待費超支。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執行的業務招待費標准,仍是財政部1998年制定的《行政事業單位業務招待費列支管理規定》。其第三條第一款規定:「地方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的業務招待費的開支標准,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但不得超過當年單位預算中公務費的2%」。檢查發現,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的招待費占公務費比例在10%-25%,一些單位經費雖然極其緊張,但據實列支的業務招待費卻遠遠超過規定的比例和標准。(二)報銷手續不嚴,發票附件不全。很多單位在招待費報銷時只有經手人和主管領導簽字,許多大筆的招待費僅以一張和幾張大額發票報銷,無任何相關附件說明。何時招待?招待誰?為何事由?由誰陪同?一概不知,支出事由不明確。報支的時間沒有具體的限制,有的發票隔幾個月才報銷,有的在飯店簽單,到年底才統一結算報賬。由於各單位對公用業務費開支的監督不嚴,造成許多不合理的開支矇混過關。(三)巧立名目,隱匿招待費開支數額。一些單位為了「控制」招待費開支比例,不在節儉上下功夫,反而在賬務上做手腳,刻意掩蓋業務招待費超支的事實,將業務招待費以其他形式進行報銷。如有的將實際發生的業務招待費以會議費名義報銷甚至轉到下屬單位去報銷;有的將業務招待費以購買辦公用品的形式「巧妙」報銷;有的將本單位發生的業務招待費拿到職工食堂處理,有的還將業務招待費在單位出租房租金收入中直接坐支。(四)違規結算,大額現金支付。一些招待費支出明顯超過現金支付限額,卻仍用現金支付,不通過銀行轉賬結算。這些問題的存在極易產生以單位的招待費套取現金為私人服務或者起超標准發放獎金補貼等違紀違規行為。
② 公務接待出現問題的原因如何加強公務接待管理的對策
中國農業大學講師潘春玲認為,違規公務接待之所以屢禁不止,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部分黨員幹部對公務接待存在認識偏差。一些黨員幹部認為不拿高檔煙酒招待、不多找幾個人陪同就是不重視、不尊重,有違「待客之道」。
還有的黨員幹部認為只有通過超標准超范圍接待,才能得到領導的「青睞」,從而在資金撥付、項目落地、職務晉升等方面獲得照顧。
此外,部分接受違規公務接待的人員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吃一點、喝一點並不是什麼大事」,只要不聲張就沒事。河南省氣象局原黨組書記、局長趙國強等人到洛陽市氣象局調研時接受該單位超標准接待,共計消費5332元,其中違規飲用3瓶高檔白酒共計3930元,趙國強明知超標,卻仍無所顧忌,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在一些地方和部門,財務報銷制度不夠嚴謹、對公款的使用管控不夠嚴格等,給種種違規操作留下了可乘之機。「公務接待是個筐,什麼費用都能往裡裝」的錯誤觀念與制度的不完善、問責的缺失不無關系。
北京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北京市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實施方案》,對全市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務活動用餐提出細致要求,各單位公務活動用餐原則上用自助餐,不提供高檔菜餚酒水和香煙,陪餐人員不得超過規定人數。記者調查發現,多家單位已經不再報銷餐飲發票,所有客飯一律在機關單位食堂解決。
實際上,靠制度管住公務接待之嘴,已經成為各地共識。8月,河北發布《關於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實施意見》。更早前,廣西、四川、山東、四川等地也發布了類似意見。
(2)違規接待費用怎麼核實擴展閱讀:
公務接待上的大手大腳,被民眾稱之為「舌尖上的腐敗」。權力若不能「管住嘴」,則「酒肉穿腸過」之害,並不亞於公車腐敗或公費旅遊。此前,中紀委曬今年「五一」違紀賬,公款吃喝問題依然觸目驚心。
而不久前,中紀委還專門開展紀檢監察機關自建培訓中心摸底自查,9月10日前完成自查自糾利用培訓中心公款大吃大喝、休閑娛樂、超標准接待等奢侈浪費行為。
一方面,公眾感受到八項規定、反四風之後,公款支出多了些風清氣正的味道,湖北省沙洋縣甚至曝光了公務接待超標80元的典型。生活中,不少靠公務接待過日子的高檔酒店等,甚至不得不在「嚴字訣」的權力監督下被迫升級轉型。
另一方面,公共監督也發覺了一些傾向,譬如公務接待更隱蔽了、單位食堂更奢華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頂層設計的初衷似有被少數基層部門消解之虞。一句話,靠蹲點監督、事後問責,也許能發現問題,卻未必能真正未雨綢繆,只有制度建設到位,變相吃喝等頑疾才不會把財政預算當成唐僧肉。
參考資料:人民網-公務接待「紅線」不能踩 屢禁不止原因何在
人民網-人民網評:公務接待還得靠制度「管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