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胸腔穿刺的手術費用大概是多少呢
胸腔穿刺術相對來說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外科手術操作,既可以作為一種診斷方法,也可以作為一種治療方式。
胸腔穿刺後注意傷口護理,定期換葯,避免接觸水,防止傷口處感染,應行清淡飲食,適當鍛煉,避免進食辛辣刺激等物或劇烈活動撕拉傷口,恢復時間到後行傷口拆線。
❷ 我爸64歲,剛查出左上肺佔位4.3*3.8,右肺1CM結節,PETCT診斷左肺周圍性肺癌,右肺炎症,如何治療,急急急
1、肺癌要先分期後治療
得了肺癌千萬不要急於治療,科學正確的臨床分期是肺癌規范化治療的前提。肺癌治療前一定要進行各項分期檢查,然後再談論治療方案。
02、肺癌常用分期方法
肺癌最常用的臨床分期方法是採用國際通用的TNM分期(T:代表腫瘤大小,N:代表淋巴結轉移,M:代表遠處轉移):分期檢查包括了胸部CT掃描和纖維支氣管鏡作為腫瘤T分期最常用的手段,對於未能明確病理組織學診斷的肺內結節,纖維支氣管鏡活檢和CT引導下肺穿刺活檢是非常必要的;電視胸腔鏡對於不明原因胸腔積液的診斷有獨特優勢。顱腦核磁共振、腹部超聲或CT和全身骨掃描檢查是排除肺外轉移最常用的手段,如果您的主管醫生沒有安排這些分期檢查直接就安排手術,我建議您立即轉院治療!(如果分期檢查都不規范,手術和術後的治療可能也不規范!)
03、肺癌手術前要做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肺癌分為中心型肺癌和周圍型肺癌,中心型肺癌的腫瘤T分期決定了外科手切除的范圍。術前纖維支氣管鏡檢查除了通過活檢明確肺癌的病理類型,還可以清楚地觀察腫瘤的侵襲范圍,有助於確定手術方式,對於支氣管開口部位的中心型肺癌尤為重要。即使周圍型肺癌也可以通過有效的支氣管鏡涮檢和支氣管鏡灌洗液檢查得到細胞學診斷,還可以通過經支氣管穿刺活檢獲得病理診斷。
目前,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已經將纖維支氣管鏡鏡檢查作為肺癌術前的常規檢查項目。
04、有些肺癌患者術前要做電視縱隔鏡手術
臨床研究資料表明:胸部CT對於肺癌縱隔淋巴結的敏感性和特異性50%左右,也就是說胸部CT提示縱隔淋巴結有轉移,實際上有接近一半是不正確的。對於計劃外科手術的局部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胸部CT和胸部PET如提示有縱隔淋巴結有轉移,術前最好通過電視縱隔鏡進行縱隔淋巴結活檢得以證實,特別是CT和PET提示對側縱隔淋巴結有轉移的病例更應該進行電視縱隔鏡檢查。國外絕大多數腫瘤中心的規范是:一經確定肺癌出現縱隔淋巴結轉移,則常規放棄外科手術改為放化療治療手段。我國胸外科醫生針對有單個縱隔淋巴結轉移的非小細胞肺癌採取選擇性地手術,所以電視縱隔鏡開展的並不普遍,只在一些大的專科醫院和肺癌中心開展。
05、肺癌外科手術前要做哪些准備?
肺癌外科手術前准備包括腫瘤學准備和外科學准備兩方面。一旦經過肺癌診斷及分期檢查確認為符合外科手術適應症的肺癌患者 , 主治醫生會制定一系列與肺切除術相關的術前臨床檢查。
詳細詢問病史並了解全身健康狀況, 完成重要器官功能的檢查,了解是否有葯物過敏史和既往手術史。外科重點是肺功能和心臟功能檢查。肺功能檢查用以確認余肺是否能夠代償。血氣分析用以判斷血中氧和二氧化碳的排泄功能,心電圖和心臟超聲檢查以確認心臟能否承受開胸肺切除手術。
醫護人員還會指導患者如何鍛煉肺功能和有效咳嗽。
肺癌患者手術前一定要戒煙,吸煙對肺部手術有不利的影響。吸煙可以刺激呼吸道,減弱氣管內纖毛對粘液的清除能力,導致痰液淤積,影響術後排痰;開胸手術本身對健康肺組織就是一種損傷,肺切除術後余肺很容易出現肺不張,出現肺部感染的機率明顯增加。醫護人員會告誡煙民立即停止吸煙並於術前至少達到戒煙 2_3 周。
術前一天要進行灌腸或服瀉葯,術前晚10時禁飲食,常規服用催眠葯,進手術室前摘除所有的首飾、隱形眼鏡、假牙假發等。
對於合並其他疾病的老年患者,術前積極處理治療合並疾病十分重要。
肺功能測定臨床常用的有肺活量(VC),最大通氣量(MVV),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氣量佔用力肺活量的百分率(FEV1%)。一般認為當VC占預計值百分率(VC%)≤50%,MVV占預計值百分率(MVV%)≤50%,FEV1 或FEV1%<50%時剖胸術的風險非常大。一般認為MVV% ≥70% 者手術無禁忌,69%~50%者應慎重考慮;49%~30%者應盡量保守或避免手術,30%以下者禁忌手術。
06、肺癌常用治療方法
肺癌常用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局部治療手段:包括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和其他物理治療手段,包括射頻消融、伽馬刀、X-刀、氬氦刀、光動力治療、冷凍治療和熱療等手段。還包括胸腔局部給葯。
全身治療方法:化學葯物治療 分子靶向治療 免疫治療 中醫葯治療
近年來強調的「話療」—即心理治療在肺癌綜合治療中的重要作用。各種治療方法要有機的結合,肺癌強調多學科綜合治療。
07、常用的外科手術方式:
隨著醫學科學、近代麻醉學、手術器械和微創胸外科技術的發展,肺外科手術在肺癌綜合治療的地位與價值愈來愈受到重視。肺癌外科手術隨著電視胸腔鏡和微創胸外科技術的開展而有所發展,電視胸腔鏡微創手術的肺楔形切除、肺葉切除、不明原因胸腔積液的胸膜活檢已在全國普遍開展。
可以肯定地講:I期、Ⅱ期和部分高度選擇的ⅢA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可以從外科手術中獲益。
肺癌常用的手術方式:肺葉切除+縱隔淋巴結清除術是目前肺癌切除最常用的術式。約占肺癌肺切除手術的70%。支氣管袖式成型肺葉切除主要是針對一組特殊的中心型肺癌患者,支氣管鏡提示腫瘤位於或侵犯葉支氣管開口處。術中支氣管殘端送冰凍病理檢查已經成為常規。全肺切除術,近年來逐漸減少,特別是對於高齡肺癌患者更要慎重。局部切除術:包括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近年來電視胸腔鏡肺局部切除給高齡早期肺癌患者帶來生存益處。
此外,不損傷胸壁肌肉的小切口開胸肺癌根治術給更多中小城市的肺癌患者帶來高質量的生活和低廉的醫療費用。值得推廣。
08、肺癌外科手術要常規清掃縱隔淋巴結:
我們強調了肺癌治療前臨床分期的重要性,其實最最重要的是外科手術在非小細胞肺癌分期中的作用。系統性縱隔淋巴結清掃術不單單是切除了轉移的縱隔淋巴結,更重要的是系統性縱隔淋巴結清掃術得到了准確的病理分期,為術後制定科學合理的綜合治療方案奠定了重要基礎。
如果肺癌手術中不進行系統性縱隔淋巴結清掃,就有可能將IIIa期肺癌錯劃分到I期或者II期,即把局部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當作早期肺癌看待,甚至錯過了術後輔助治療獲得長期生存的機會。
近年來,經常在特需門診遇到在基層醫院剛剛手術完的肺癌患者前來會診,術後復查的胸部CT片顯示術前縱隔腫大淋巴結還在胸腔,病理報告單上也只有肺門淋巴結的報告結果。術後不到半年病人就出現聲音嘶啞等因腫大縱隔淋巴結壓迫喉返神經的症狀。(有些三甲綜合醫院的胸外科主任對此認識不夠)
系統性縱隔淋巴結清掃術在非小細胞肺癌分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為肺癌根治術的重要步驟,系統性縱隔淋巴結清掃術已經成為許多國家非小細胞肺癌根治性手術的金標准。
09、電視胸腔鏡在肺癌外科手術中的重要作用:
傳統的開胸手術創傷大、術後恢復慢,對於70歲以上老年肺癌和高齡肺癌手術風險很大,術後並發症發生率高。
電視胸腔鏡其獨特的優勢改變了胸外科理念和手術流程,只是2-3個3-4cm的孔道,胸外科醫生藉助腔鏡和器械,完成了同傳統開胸手術一樣的肺葉切除和系統性縱隔淋巴結清掃,術後病人5-7天就可以出院,同時可以按計劃接受術後的輔助治療。
對於不明原因的胸腔積液患者,電視胸腔鏡即可幫助獲取足夠的胸膜組織和肺組織得以明確診斷,還可以通過胸膜固定術確保病人良好的生活質量。
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合並惡性胸腔積液的患者,電視胸腔鏡除了完成上述兩項任務,還通過足量標本完成EGFR受體的檢測指導分子靶向治療。
近年來,在開胸手術之前的常規電視胸腔鏡探查,也避免了一些術中才發現是晚期肺癌不能手術切除開胸的痛苦。
10、肺癌手術肋間神經冷凍止痛術的益處:
肺癌患者往往有長期大量吸煙病史,手術前就有咳嗽咳痰症狀,加上手術本身對肺的損傷,術後痰量會明顯增加,需要患者有力、有效的咳嗽將痰液從肺內排出。但由於手術後患者往往切口疼痛懼怕咳嗽,致使痰液不能及時排出,導致呼吸道梗阻發生肺部感染以及肺不張等並發症。
以往肺切除手術均採用胸部後外側切口,類似英文字母「S」,長約30厘米左右,需要切斷前鋸肌、背闊肌、斜方肌等胸壁肌肉,手術創傷大,手術後切口疼痛嚴重,發生肺部感染以及肺不張等並發症幾率高。
開胸手術後疼痛主要是由於手術中肋間神經受到了損傷和刺激所致。為此,我們在完成肺切除後准備關胸前常規游離出切口附近的肋間神經予以冷凍,使肋間神經暫時性麻痹,患者手術後僅僅感覺切口部位麻木,不會再有疼痛的感覺。患者有效咳嗽能使痰液及時排出,促使剩餘的肺組織膨脹,使手術後恢復明顯增快,減少了手術後並發症的發生。
麻痹的肋間神經在手術後3~6個月逐漸恢復功能,手術側運動、感覺均恢復正常,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
11、肺癌治療不能就靠「一把刀」!
肺癌在原發腫瘤很小時就可以發生遠處轉移,早期肺癌手術切除後也經常發生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近年來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概念已經被全世界醫務工作者接受。
即便是早期肺癌手術後也有20~30%的患者會出現復發、轉移,而中晚期肺癌手術後復發、轉移率高達50~80%。因此,肺癌治療不能只著眼於局部腫瘤,要時刻牢記肺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需要進行多學科綜合治療。
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主席強調「幾乎所有惡性腫瘤都需多學科治療」,提出腫瘤內科、胸外科、放療科、病理科、呼吸內科醫師需要聯合,共同為肺癌患者進行診斷、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
肺癌的治療除了外科手術,還有放療、化療、靶向治療、中醫葯治療。近年來臨床廣泛應用的還有伽瑪刀、氬氦刀、射頻消融、冷凍治療和熱療、光動力治療等多種治療手段。
醫生可以根據病人具體病情、綜合科學合理地應用現有的治療手段,以期達到根治或延長患者生存、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
目前肺癌綜合治療模式包括:手術+化療、手術+靶向、化療+靶向、射頻消融+化療、射頻消融+靶向、化療+放療+靶向等多種相結合的治療手段。總之,肺癌治療一定要強調多學科綜合治療,在重視延長肺癌患者生存外,也要重視患者的生活質量,給肺癌患者更多的臨床受益。
近年來,隨著新一代化療葯物和分子靶點治療葯物的開發應用以及多學科治療模式的發展,肺癌的療效有了提高,總的五年生存率提高至15%,與80年代的8%比較已小有進步。
12、肺癌患者術後需要進行輔助化療
肺癌是全身疾病的概念已經被大家所接受,肺癌治療模式已經轉變為多學科綜合治療,包括外科手術、放療、化療、免疫治療以及中醫中葯等。肺癌手術後進行4-6個周期的輔助化療已經在全國許多肺癌中心開展。那麼,是否所有肺癌患者手術切除後都需要進行化療和/或放療嗎?
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肺癌病灶直徑小於3厘米、並且沒有外侵,沒有肺門和縱隔淋巴結轉移,我們稱之為「早期肺癌」,醫學專業術語為「Ia期」肺癌。臨床試驗證明對I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手術後進行化療不但不能延長壽命,反而因化療的毒副作用使存活期縮短。因此,Ia期肺癌患者手術後不需要進行輔助化療。
另外對於年齡在75歲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手術後進行輔助化療同樣不能取得生存率的提高。因為老年患者身體各方面的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不容易從化療導致的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中恢復。
13、非小細胞肺癌術後輔助化療幾個周期合適?
肺癌強調綜合治療,單純手術治療效果不理想,需要進行術後化療和/或放療。手術後的輔助化療要完成多少個周期合適呢?
現有的臨床試驗證實,手術後進行4-6個周期的輔助化療是合適的。
Ia期非小細胞肺癌完全切除後不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化療或放療,僅僅定期觀察,隨診即可。
Ib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術後輔助化療目前學術界還存在爭議。如果肺部腫瘤直徑小於4厘米,目前的證據未能顯示進行術後化療可提高長期生存率。但如果肺部腫瘤直徑大於4厘米,推薦進行4個周期術後輔助化療。
另外如果是參加臨床研究項目,Ib期非小細胞肺癌術後輔助治療同樣推薦進行4個周期化療。
II期非小細胞肺癌術後輔助化療以6個周期為宜。
對於IIIa非小細胞肺癌,一般認為6個周期的術後輔助化療是合適的,個別腫瘤分化程度差,淋巴結轉移率高的患者,還需要進行維持治療。也就是說在6個周期的術後輔助化療結束後選擇有效的化療葯物進行單葯化療,3~4個星期重復。(強調腫瘤內科和胸部腫瘤外科在術後輔助化療的不同,避免過度治療)
14、肺癌患者術後要定期復查
肺癌患者術後復發和轉移率較高,還有一部分患者會再次患肺癌,這是惡性腫瘤的基本特徵。因此我們要求肺癌患者術後都要進行定期檢查、隨訪。
一般來講,術後第一年,每三個月復查一次;第二年,每半年復查一次;以後每年復查一次,持續終生。術後第一年並不是每次復查都查胸部CT,主要是復查與手術相關的項目。但有一點要強調:術後每年至少要做一次胸部CT復查,有助於發現肺部微小病灶轉移。一旦查到有問題,就要及時治療。尤其是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術後病人,更要進行定期復查。
術後需要進行輔助化療的病人,一般是21天一個療程,需完成4-6個周期術後輔助化療。每次化療期間都要常規進行一些檢查,如果發現了復發,就及時處理。
目前肺癌根治性手術後的局部復發的病人越來越少,更多的是遠處轉移,如骨轉移、腦轉移和腹腔臟器轉移。如果出現了骨轉移,就按照骨轉移的治療方法,防治骨相關事件的發生,如病理性骨折和骨痛的治療,並進行全身化療,或二線治療。
定期隨訪檢查的另一個好處是患者能及時的從醫生那裡得到關於肺癌治療的最新進展,能在第一時間接受新技術、新葯物的治療。
定期隨診檢查最少應持續5年以上。
15、肺癌射頻消融治療
射頻消融治療肺癌的技術是近年來新出現的肺癌微創物理靶向治療新技術。
射頻消融技術是應用消融電極,在超聲、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或在術中將射頻電極放入實體腫瘤組織,在消融電極針前端伸展出9個錨形細電極絲,插入到腫瘤組織中,通過射頻輸出,使病變區組織細胞離子震盪摩擦產生熱量,局部溫度達90℃以上,通過加熱的溫度來殺滅腫瘤組織病變組織發生凝固性壞死,最終形成液化灶或纖維化組織,同時實時調節監控溫度,從而達到局部消除腫瘤組織的目的,最後將穿刺針道加熱消融,以防腫瘤種植。
射頻消融治療肺癌的適應症為:
1、有外科手術指征,但病人拒絕手術的原發性或轉移性肺癌患者;或不能耐受手術的早期肺癌和高齡肺癌患者;
2、肺癌開胸手術探查的補救治療措施。
3、局部晚期和肺轉移癌患者的減瘤治療,為綜合治療提供條件。
實施肺癌射頻消融治療的途徑有開胸手術、經胸腔鏡以及CT引導下穿刺等幾種。開胸手術時發現腫瘤不能切除部分病例可於手術中進行腫瘤射頻消融作為補救措施。另外射頻消融還可以在胸腔鏡觀察下通過胸壁穿刺置入射頻針進行。最精確、最微創的方法為CT引導下局麻穿刺進行射頻消融。在肺膨脹的情況下置入射頻針,將射頻電極打開後進行CT計算機掃描可精確觀察電極在腫瘤內的分布、位置,調整到最佳狀態後再進行消融治療,能保證射頻消融治療效果的最大化。
射頻消融治療作為局部物理靶向治療手段之一的射頻消融手術應與分子靶向葯物、化療葯物和放療等治療手段和方法相結合進行綜合治療。
16、CT引導下射頻消融治療高齡早期肺癌效果佳!
盡管肺癌外科治療已經微創化,但仍有部分肺癌患者因為身體原因或其他非醫療因素不能或不願接受外科手術切除腫瘤。一些高齡肺癌患者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手術。
腫瘤射頻消融技術的出現為這部分患者帶來了臨床治癒肺癌的希望。
2008年5月在第88屆美國胸外科醫師年會上,美國波士頓麻省總醫院的Michael Lanuti教授介紹了經皮肺穿刺射頻消融治療不能手術的肺癌的初步經驗,結果顯示2年和4年生存率分別為60%和30%,僅有13%的患者出現了局部復發,無嚴重並發症發生,射頻消融後6個月患者肺功能與治療前相比無明顯差別。引起了世界各國胸外科醫生的極大興趣。
2008年6月,國際頂級醫學雜志Lancet Oncology在線發表了經皮肺穿刺射頻消融治療肺癌的前瞻性多中心臨床研究結果。99%的患者均能順利完成操作,無治療相關死亡。非小細胞肺癌射頻消融後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別為92%和73%,其中Ⅰ期非小細胞肺癌2年生存率高達92%。另外,對於肺轉移癌,射頻消融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結直腸癌肺轉移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別為91%和68%;其他惡性腫瘤肺轉移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別為93%和67%。
射頻消融技術為肺癌的治療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適用於不能耐受外科手術的早期肺癌或肺轉移癌患者,還可以用作肺癌開胸手術探查的補救治療措施以及局部晚期和肺轉移癌患者的減瘤治療,為綜合治療提供條件。
通過CT引導三維重建,可以使射頻消融治療電極均勻地分布在肺部腫瘤中,最大限度的完成射頻消融治療。這是開胸手術或胸腔鏡下射頻消融治療所無法比擬的優勢,也是全球胸外科和肺癌治療領域首選的射頻消融治療手段,既能最大限度地消融腫瘤,又能夠最大限度地達到微創治療的目的。
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宣武醫院胸外科在全國率先開展了CT引導下射頻消融治療肺癌的臨床研究,初步研究結果令人興奮。在全國各國及肺癌會議上得到了同行的高度關注。
17、肺癌要進行綜合治療
肺癌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簡單地講,直徑小於3cm的腫瘤、沒有外侵,並且沒有肺門和縱隔淋巴結轉移的肺癌,我們稱之為「早期肺癌」;
一旦侵及胸膜,或出現肺門淋巴結轉移,我們就把它定義為「早中期肺癌」;
如果肺部腫瘤轉移至縱隔淋巴結,或腫瘤侵犯了胸壁、膈肌、心包和縱隔等結構,我們稱之為「局部晚期肺癌」
如果肺癌患者出現了肺外轉移,如顱腦轉移、骨轉移、腹腔臟器轉移,就屬於"晚期肺癌"。
肺癌患者一旦發生了淋巴結轉移,就意味著癌細胞已經進入了淋巴循環系統,並極有可能通過血液循環系統播散到全身。所以肺癌的治療不能僅僅局限於「一把刀」。
肺癌治療除了外科手術,還有放療、靶向治療、中醫葯治療。近年來臨床廣泛應用的還有伽瑪刀、氬氦刀、射頻消融、冷凍治療和熱療、光動力治療等多種治療手段。醫生可以根據病人具體病情、綜合科學合理地應用現有的治療手段,以期達到根治或延長患者生存、改善生活質量的目的。
國際的數據資料和我國的數據資料都顯示:即使手術治療的早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也不足90%。中晚期肺癌的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率就更加令人不滿意了!
值得強調的是:「話療」,心理治療的重要性!
18、看肺癌專家門診要准備哪些資料?
患者到醫院看肺癌專家門診前應首先做一些「功課」准備:
仔細回想一下發病開始到就診時的症狀變化過程,
在其他醫院檢查和治療的情況,爭取能用簡單、清晰的語句將以上情況在有限的時間內向肺癌專家陳述清楚。
一定不要忘記攜帶以往就診時在當地醫院拍攝的影像學資料,包括胸片,CT,核磁等,如果接受過手術治療,應攜帶相關的手術記錄,病理報告,如果接受過化療,應能向專家提供化療方案、化療療程以及化療效果的評價,如腫瘤大小的變化和血液腫瘤標志物的檢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