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幼兒園工程款入什麼費用

幼兒園工程款入什麼費用

發布時間: 2025-02-17 10:36:28

Ⅰ 應計入管理費用的有哪些費用

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經營情況對我們提供的明細項目作進一步的增加或者合並。
1.管理人員工資: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的人員工資,如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工人、應由費用列支的服務人員(如食堂炊事人員),臨時抽調在行政管理部門助勤人員、全廠性倉庫人員等的工資。但技工學校、中小學及托兒所、幼兒園、廠外浴池、理發室及職工醫院人員的工資。不包括在本項目內。
2.職工福利費:指企業按照行政管理部門和福利部門(包括托兒所、幼兒園、廠外浴池、理發室人員及醫護人員等)職工工資總額的14%提取的職工福利費。
3.差旅費:按照規定支付行政管理部門職工因公外出的各種差旅費、住宿費、助勤費;市內交通費和誤餐補貼;按規定支付職工及其家屬的調轉、搬家費;按規定支付患職業病的職工去外地就醫的交通費、宿費、伙食補貼等。
4.辦公費:指行政管理部門的文具、印刷、郵電、辦公用品等辦公費用;政工部門的宣傳經費,包括學習資料、照相洗印費、以及按規定開支的報刊訂閱費、廠報編印及稿酬費等。
5.折舊費:指按規定由行政管理部門列支的各項固定資產(包括文教、衛生、福利部門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
6.修理費:指行政管理部門所用固定資產的修理費用。
7.物料消耗:指行政管理部門耗用的一般消耗材料,不包括固定資產修理和勞動保護用材料。
8.低值易耗品攤銷:指行政管理部門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工具、低值設備的攤銷及修理費。
9.工會經費:指按照職工工資總額2%計提並撥交給工會的經費。
10.職工教育經費:指企業為職工學習先進技術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費用,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計提。
11.勞動保險費:指離退休職工的退休金、價格補貼、醫療費(包括離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的醫療保險基金)、異地安家費、職工退職金、職工死亡喪葬補助費、撫恤費,按規定支付給離退休幹部的各項經費以及實行社會統籌辦法的企業按規定提取的統籌退休基金。
12.待業保險金:指企業按照國家規定交納的待業保險基金。
13.董事會費:指企業最高權力機構(如董事會)及其成員為執行職能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差旅費、會議費等。
14.咨詢費:指企業向有關咨詢機構進行科學技術、經營管理咨詢所發生的費用,包括聘請經濟技術顧問、法律顧問等支付的費用。
15.審計費:指企業聘請注冊會計師進行查帳驗資以及進行資產評估等發生的各項費用。
16.訴訟費:指企業因起訴或者應訴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17.排污費:指企業按照規定繳納的排污費用。
18.綠化費:指企業對廠區進行綠化而發生的綠化費用。
19.稅金:指企業按照規定支付的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車船使用稅/車船使用牌照稅、土地使用稅/土地使用費、印花稅。(註:/前註明的稅種是內資企業適用的稅種,/後註明的項目為外資企業適用的稅費)
20.技術開發費:指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費用。
21.無形資產攤銷:指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攤銷。
22.業務招待費:指企業的所屬部門為企業業務經營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費用。
23.倉庫費用:指企業材料、半成品及其產成品倉庫為進行保管、整理等工作所耗用的材料、工具,備品和其他費用。
24.保險費:指行政管理部門(包括福利部門)應負擔的財產物資保險費(不包括采購物資的途中保險費)。
25.水電費:指行政管理部門由於消耗水、電和照明用材料等而支付的費用。
26.運輸費:指行政管理部門應負擔的廠內運輸部門和廠外運輸機構所提供的運輸費用。包括其辦公用車輛的養路費、管理費、耗用燃料及其他材料等費用。不計入材料采購成本的市內運雜費。
27.取暖費:指行政管理部門所支付的取暖費,包括取暖用燃料、蒸汽、熱水、爐具等支出。
28.警衛消防費:指企業警衛。消防部門的維護費用和日常經費。如消耗的消防用材料物資、預防用材料物資、預防宣傳費用、警衛消防人員服裝和門衛費用等。
29.會議費:指企業因召開會議按照規定支付的各種費用,其中包括會議伙食補助費、會議公雜費、住宿費和會場租賃費、會議交通費等。
30.職工交通費:按照地方規定的范圍和標准支付給職工的市內交通補貼,為職工上下班工廠自備車和職工私車所耗用的汽油費、養路費等交通費以及職工探親旅費等。
31.勞動保護費:指按照規定標准和范圍支付給職工的勞動保護用品,防暑降溫、保健飲食品(含外購礦泉飲水)的費用和勞動保護宣傳費用。
32.租賃費:指行政管理部門使用的從外部租入的各種固定資產和用具等按規定在管理費用中列支的租金。
33.環保衛生費:指企業為預防職業病而發生的工業衛生費;為保護工廠環境而發生的環境保護費用:「三廢」費用;廠區清潔費用等。
34.壞賬損失:指企業經批准實際轉銷的確實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或按規定提取的壞賬准備金。
35.存貨盤虧(減盤盈):指企業的原材料、自製半成品、在產品及產成品等盤虧,毀損、報廢扣除過失人及保險公司賠款與上述存貨盤盈相抵後的凈損失。
36.試驗檢驗費:指企業對材料或產品進行化驗、檢驗、試驗而發生的費用。
37.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指企業按規定提取的存貨跌價准備金。
38.其他支出:指不屬於上述各項的其他零星管理費用支出。

Ⅱ 幼兒園班級用的教學用具應該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計入辦公用品科目。

為明確會計科目之間的相互關系,充分理解會計科目的性質和作用,進而更加科學規范的設置會計科目,以便更好地進行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有必要對會計科目按一定的標准進行分類。

對會計科目進行分類的標准主要有三個:一是會計科目核算的歸屬分類;二是會計科目核算信息的詳略程度;三是會計科目的經濟用途。

(一)按其歸屬的會計要素分類:

1、資產類科目:按資產的流動性分為反映流動資產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動資產的科目。

2、負債類科目:按負債的償還期限分為反映流動負債的科目和反映長期負債的科目。

3、共同類科目:共同類科目的特點是需要從其期末余額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質。

4、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按權益的形成和性質可分為反映資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類科目:包括「生產成本」,「勞務成本」,「製造費用」等科目。

6、損益類科目:分為收入性科目和費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等科目。

費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等科目。

按照會計科目的經濟內容進行分類,遵循了會計要素的基本特徵,它將各項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化分門別類的進行歸集,清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二)按其核算信息詳略程度分類:

為了使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更好地滿足各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必須對會計科目按照其核算信息的詳略程度進行級次劃分。一般情況下,可以將會計科目分為總分類科目和明細科目分類。

總分類科目又稱一級科目或總賬科目,是對會計要素具體內容所做的總括分類,它提供總括性的核算指標,如「固定資產」、「原材料」、「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等。

明細分類科目又稱二級科目或明細科目,是對總分類科目所含內容所作的更為詳細的分類,它能提供更為詳細、具體的核算指標,如「應收賬款」總分類科目下按照具體單位名稱分設的明細科目,具體反映應向該單位收取的貨款金額。

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在二級科目下分設三級科目、四級科目等進行會計核算,每往下設置一級都是對上一級科目的進一步分類。

在我國,總分類科目一般由財政部統一制定,各單位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自行增設、刪減或合並某些會計科目,以保證會計科目的要求。

(三)按其經濟用途分類

經濟用途指的是會計科目能夠提供什麼經濟指標。會計科目按照經濟用途可以分為盤存類科目、結算類科目、跨期攤配類科目、資本類科目、調整類科目、集合分配類科目、成本計算類科目、損益計算類科目和財務成果類科目等。

(2)幼兒園工程款入什麼費用擴展閱讀

規范操作

一是嚴把資料審核。每次記賬前,記賬公司都要對報賬清單的製作、編制及承接手續、出納盤存表等方面進行認真核對和審查,嚴把資料審核關;同時,還細致地指導報賬員按規范的方式方法登記好銀行存款和現金日記賬。

二是及時精準記賬。記賬公司在處理會計科目上更加精準統一,記賬更加及時,按季度記賬。規范參與村級預決算編制。

三是財務公開透明。記賬公司在每季完成記賬和年度決算後,及時到各村張榜公開財務收支情況,並將公開內容實行影像資料保管。

四是檔案移交規范。年終記賬公司對報賬清單、會計憑證、出納盤存表、財務報表、預算表、決算表、財務公開表及影像資料進行分類整理,裝訂成冊,檔案盒封裝,整體移交,做到鎮、村各留一套。

五是加強考核管理。實行代理記賬後,財政所指派一人對記賬公司實行全程監督管理,分階段抽查和檢查,防止在代理記賬後出現違反財務制度的現象發生。年終由鎮政府組織相關部門人員組成考核小組,對記賬公司全年工作實行100分制考核,90分評定為合格,否則按分值扣減服務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