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孩子包皮粘連怎麼辦
你好:
你所述的是「包莖」.經常發炎後裡面的包皮和龜頭粘膜可以產生粘連.
一般可以翻轉,離院後需要天天翻轉,同時清洗,如此保持到發育以後包皮就自動退縮外露龜頭.如果進行「包莖氣囊擴張術」仍然不起作用,可以到正規醫院進行包皮環切術。k
㈡ 小兒包莖氣囊擴張術
包莖是小兒常見的先天性異常之一,通常會通過割包皮來治療,但近幾年通過氣囊擴張術治療更易於被兒童接受。氣囊擴張術是目前小兒包莖治療療效尚好、無創、微痛苦、無瘢痕攣縮風險。手術最佳年齡段為4~6歲,年齡過小患兒術時及術後不易配合,尤其術後較容易發生粘連。那麼什麼是小兒包莖氣囊擴張術呢?術後該如何護理呢?
什麼是小兒包莖氣囊擴張術
採用氣導管擴張術治療,可使絕大多數包莖患兒免於手術治療的痛苦。在擴張術前自包皮外口滴入麻葯,2—3分鍾後應用一次性氣囊導管,對包皮與陰莖頭之間的粘連進行分離,然後上翻包皮,清除包皮垢後,敷上少許葯膏,最後將包皮恢復原位,覆蓋陰莖頭。
整個操作僅十幾分鍾,只在氣囊充氣時略有脹感,分離粘連時稍感不適,術後兩天復查上葯一次,以後只要保持局部清潔,注意經常清洗,就可以防止再粘連。氣囊導管擴張術系非創傷性治療,不出血,痛苦甚微,小兒一般均能合作與接受。
小兒包莖氣囊擴張術的術後護理
1、常規家庭清洗
每日以0.02%高錳酸鉀溶液局部浸泡,每次10~15min,每日3次。
2、門診換葯
術後於兒科門診小換葯3~10天,直至包皮能順利上翻,龜頭及包皮內側板黏膜光滑無感染。好的換葯方式能使局部盡快恢復和減少復發,因為局部的感染會直接導致局部瘢痕攣縮可能而增加復發的可能。
3、嚴禁患兒及家屬未經醫生允許自行上翻包皮,以防止包皮口緊張患者和術後局部腫脹時包皮回翻困難致局部嵌頓壞死。
4、擴張術失敗的患者,多因包皮口局部肥厚呈管狀和術前有反復感染致包皮口瘢痕攣縮,故應對於有反復感染致包皮口瘢痕攣縮的患者,應擇期及時環切術;對年齡稍小的且局部肥厚呈管狀可試行擴張術並注意術後清洗,如擴張術失敗仍必需行環切術。
氣囊擴張術佳年齡段為4~6歲,年齡過小患兒術時及術後不易配合,尤其術後較容易發生粘連。而對於6歲以後的患兒因為時常發生局部炎症而導致局部瘢痕攣縮而失去擴張機會或增加術後復發可能,更大的患兒則由於青春期導致影響陰莖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