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會計知識:去年暫估的費用,今年收到費用發票,怎麼做分錄
會計知識:去年暫估的費用,今年收到費用發票,怎麼做分錄
1、先將去年的預計費用沖減到紅筆,然後將實際收到的發票金額記入。不需要「往年損益調整」科目。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是對以前年度財務報表重大差錯的更正。 此類錯誤包括計算錯誤、會計分錄錯誤和遺漏。
2、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估計和計量的,也可以按照當月的估計價值入賬; 例如,月末發票未到而貨物已到時,應暫記相關原材料或材料; 下月初,該筆賬款按預計紅字金額沖銷。 發票到達後,按實際發票所列金額辦理。
拓展資料:
1、層析法
層析法是指將事物的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和層次,逐層遞進分析,從而最終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層析法進行編制會計分錄教學直觀、清晰,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其步驟如下:分析列出經濟業務中所涉及的會計科目。分析會計科目的性質,如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等。分析各會計科目的金額增減變動情況。根據步驟2、3結合各類賬戶的借貸方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增加或減少),來判斷會計科目的方向。此種方法對於學生能夠准確知道會計業務所涉及的會計科目非常有效,並且較適用於單個會計分錄的編制。
2、業務鏈法
所謂業務鏈法就是指根據會計業務發生的先後順序,組成一條連續的業務鏈,前後業務之間會計分錄之間存在的一種相連的關系進行會計分錄的編制。此種方法對於連續性的經濟業務比較有效,特別是針對於容易搞錯記賬方向效果更加明顯。
3、記賬規則法
所謂記賬規則法就是指利用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進行編制會計分錄。
Ⅱ 收到虛假發票已入賬怎麼處理
1、讓相關供應商及時取得合格發票,如果不合作,暫扣貨款。2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更正申報,取得新票後再認證抵扣;3所得稅方面:取得新票後附在原票後面;要是沒法取得新票,要是符合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8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的公告》第十四條企業在補開、換開發票、其他外部憑證過程中,因對方注銷、撤銷、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被稅務機關認定為非正常戶等特殊原因無法補開、換開發票、其他外部憑證的,可憑以下資料證實支出真實性後,其支出允許稅前扣除:
(一)無法補開、換開發票、其他外部憑證原因的證明資料(包括工商注銷、機構撤銷、列入非正常經營戶、破產公告等證明資料)
(二)相關業務活動的合同或者協議;
(三)採用非現金方式支付的付款憑證;
(四)貨物運輸的證明資料;
(五)貨物入庫、出庫內部憑證;
(六)企業會計核算記錄以及其他資料。前款第一項至第三項為必備資料。可以不轉出成本。
2、要是普通的轉出,是稅金進入成本費用中。
Ⅲ 暫估調增後賬務要怎麼處理
暫估的成本匯算清繳調增後賬務處理如下:如果沒有收到發票,匯算清繳調整成本不用做賬目處理,匯算清繳調表不調賬。
一、如果收到跨年發票,則需做以下賬務處理:
1、沖平暫估入賬的憑證(紅字),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
2、根據發票計入原材料,借:原材料,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3、將原材料轉入上年的損益,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原材料
4、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是對以前年度財務報表中的重大錯誤的更正。這種錯誤涉及:計算錯誤、會計分錄差錯以及漏記事項。
二、暫估是什麼意思暫估,是指按照現行會計准則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以及謹慎性的質量要求,在具體的會計業務處理中,一種與預計負債不完全相同的業務。
三、如何改進存貨暫估的建議因為供應商業務素質的參差不齊,不能立即取得原始發票做賬務處理,存貨暫估行為會在企業一直存在,針對這種情況具體建議如下:
1、選擇優良和信譽不錯的供應商,進行招投標選擇,在購銷合同中最好約定實物質量、驗收、付款以及發票的取得時間,因為這樣可以避免後續麻煩的糾纏,給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影響整個企業的形象。
2、公司領導應該有稅收意識,能夠正常、准確地反映企業的稅收狀況,安排采購部門的人員及時對采購物資進行結賬,准確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3、加強內部監控,直接對采購人員進行考核,理順物流流程。
4、財務部門應該發揮監督職能,積極與相關業務部門進行溝通,避免結賬不及時,導致財務資產債務情況反映不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