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審計收費按照什麼收費規定
1、支付方式,即注冊會計師以何種方式取得收入,向誰收取費用。目前,我國的審計費用支付方式是由被審計單位直接向會計師事務所付費,即直接支付方式。
2、費用額度,即注冊會計師應向審計單位收取多少費用。目前,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審計收費實行政府定價模式,價格標准採取「固定價±浮動百分比」、「固定價格」、「根據資本和時間定價」等方式確定,各地具體的收費辦法由當地財政部門會同物價部門聯合制定。各地原則相同,但缺少一個統一的收費標准或要求。
3、支付時間,即被審計單位何時向會計師事務所支付全部或大部分的審計費用。審計費用的支付時間一般是在業務約定書中規定的。按照我國慣例,該支付一般發生在全部審計工作完成後。
4、費用結構。本文所指的費用結構,主要是指某一客戶的所付的費用占整個事務所收入的比例。在一些法律制度或行業規范比較完善的國家和地區,這一比例被明確規定。高於這一規定比例時,事務所將被認定為缺乏獨立性。我國將「收費主要來源於某一鑒證客戶」 視作「經濟利益對獨立性的損害」,但對具體的比例沒有作出明確規定。
審計費用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1、審計工作量對審計收費的影響。
與審計對象資產規模擴大相伴隨的是復雜的內部控制以及巨大的科目余額,為鎖定審計風險,需要相應地增加內部控制測試的性質以及范圍,同樣,實質性測試的范圍也需要擴大,由此必然導致審計工作量的增加和審計收費的提高。審計對象所在行業不同,對審計工作量也有較大的影響。一般來說,資本密集型行業被審計單位資產以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為主,並且單位資產價值較大,審計過程中進行真實性驗證時花費的時間較少,工作量的減少會帶來審計收費的降低。而勞動密集型行業則恰恰相反,資產多以存貨、應收賬款等流動資產形式存在,對存貨進行監盤或對應收賬款進行函證需要的時間較多,從而使審計收費較高。
2、事務所薪資水平對審計收費的影響。
作為提供特殊服務的行業,事務所運營成本的主要部分就是負擔的人力資本成本,而人力資本成本又主要表現為員工的薪資水平。在工作量相同的情況下,員工工資水平越高,審計成本越大,審計成本的加大勢必引起審計收費的提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二十八條
受託人完成委託事務的,委託人應當按照約定向其支付報酬。現在造價咨詢單位完成了全過程的跟蹤造價咨詢,建設單位理應按照約定向造價咨詢單位支付報酬,支付報酬的主體應該是建設單位。第五百二十三條
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所以施工單位不履行付款義務的情況下,只能由建設單位承擔對造價咨詢單位的違約責任。
㈡ 2023年年度審計報告收費標准
年度報表審計收費標准為1000元起,具體如下:1000萬元以下(含1000萬元)審計費用為2.5元,1000萬元以上至1億元(含1億元)的審計費用為0.15元,1億元以上至10億元(含10億元)的審計費用為0.1元,10億元以上的審計費用為0.02元。
年度審計報告是會計師事務所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對企業會計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合法性與公允性審計後,向報告預期使用者發表的書面意見。報告用途廣泛,包括提高會計報表的信賴程度,滿足內部與外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向公司股東或投資者、上級部門、政府機關、相關年檢機構等提供信息。審計報告在並購過程中亦能協助規避財務和稅務風險,進行全面的財務盡職調查。
年度審計報告內容應包括公司概況、經營情況等。公司概況部分需介紹法定名稱、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或總裁、注冊資本、注冊與辦公地址、聯系方式。歷史演變、主要職能部門、職員人數與年齡、學歷、職稱結構也應概述。營業部情況應列出名稱、地址、負責人、職工人數、設立與撤銷時間、營運資金及聯系電話等。最後,需提供年報負責人及聯系人姓名、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
經營情況部分則分為經紀業務情況與主要財務指標兩部分,全面反映公司運營狀況與財務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