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進項發票如何做賬
問題一:取得的進項稅發票怎麼做賬務處理 取得的進項稅發票做賬務處理主要是:
一、凡購進貨物並收到防偽稅控開具的抵扣聯,
1、借:原材料等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貸:銀行存款等
二、對該份抵扣聯,如在規定期限通過認證的,對上述會計處理不需變動,並在通過認證的月份申報抵扣;如在規定期限進行認證,但通不過認證的,或者超過規定期限不進行認證的,則需對進項稅額作轉出處理:
1、借:原材料等
2、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如在收到抵扣聯,但沒在收到的月份進行認證的,也應作上述收到抵扣聯時的同樣分錄,同時在備查薄上註明「待認證」字樣。
問題二:發票抵扣怎麼做帳 發票聯與抵扣聯是一樣的 號碼都是一樣的 ,這個是一份發票的不同聯次
發票聯用於記賬,付到憑證紙後做原始憑證: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
貸:應付賬款
抵扣聯用於對銷項發票的抵扣,進行認證,不能作為原始憑證
問題三:收到進項發票抵扣聯時和抵扣時分別怎麼做賬? 收到進項發票抵扣聯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X元
抵扣么就看了:如果X元大於銷項稅額Y元,這個月不用交,
如果X元小於銷項稅額Y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閥Y-X)元
貸:未交增值稅 (Y-X)元
問題四:收到進項專用發票怎麼做賬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或銀行存款 、現金
問題五:收到發票怎麼入賬? 上月購入5萬的材料,未收到票未付款,即然未付款,怎麼能做成是預付賬款呢。
上月估算入賬
借:原材料(估算全額)
貸:應皮圓付賬款
收到發票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
貸:原材料
有差額沖減原料材料。
問題六:我本月收到購買的商品進項發票,會計分錄怎麼做呢? 可以分批認證的,下月數據傳到國家稅務總局,到二月份比對結果下來後,你才能抵扣當月的銷項稅。
做會計分錄時,最好是你認證了多少做多少,剩下處先留著(注意180天的抵扣期限),下回認證了再做,不然你帳上的進項和報表上的就對不上了
問題七:增值稅發票怎麼做賬 您好,
購入商品或原材料時
借:庫存商品或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繳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
售出商品時,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月末計提
借:應裂擾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取得稅票後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未名明德
問題八:進項負數發票怎樣做憑證 借 原材料(紅字)'
貸雞 應付帳款(紅字)
貸 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藍字
或
借 應付帳款(藍字)
貸 原材料(藍字)
貸 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藍字)
問題九:拿到增值稅進項稅發票後要怎麼做會計分錄 一般納稅人如果不是輔導期間,一般不會設置待抵扣進項稅。如果發票所載費用或支出你要入帳,相應的發票載明的進項稅也得同時處理,稅務部肆握旦門不可能讓你人為調節稅負的。所以,按照正常的處理方式:
借:資產或費用科目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額
嘩 貸: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
問題十:進項發票無法抵扣,怎麼做賬 這樣可以,總的說不能抵扣的進項稅額進了成本了.稅務局也沒什麼說的了.
❷ 個體工商戶如何記賬
1. 在期初,個體工商戶通常會將現金投資於購買商品。合理設置科目對於記賬來說至關重要,因此應根據您的具體業務情況來設定不同的會計科目,以便准確記錄。
2. 對於進貨的每一項產品,個體工商戶需要有正規的發票,並且可以根據發票上註明的金額來記錄相應的賬單。
3. 記賬時需注意,除了必須記錄的水費、電費、租賃費和稅費之外,還可能涉及其他不確定的費用,如運費、工資等。務必細致記錄,以免遺漏。
4. 建立一套完整的賬務系統,包括總賬、明細賬和日記賬等,有助於更好地管理和監督財務活動。
資料擴展:
賬本記錄的注意事項包括:
一、在啟用會計賬簿的扉頁上,必須按照以下規定填寫信息:
1. 在賬簿封面上清晰地標明單位名稱和賬簿名稱。
2. 在賬簿扉頁上附上「經辦人員一覽表」,內容包括單位名稱、賬簿名稱、賬簿頁數、啟用日期、記賬人員及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姓名,並由相關人員加蓋名章和公章。
3. 粘貼印花稅票。賬簿扉頁上粘貼的印花稅票應位於右上角,並在印花稅票上劃兩根出頭的橫線以示注銷;若使用繳款書繳納印花稅,應在賬簿扉頁的左上角註明「印花稅已繳」及繳款金額。繳款書應作為記賬憑證的原始憑證,並登記入賬。
二、在登記明細賬的摘要欄時,無需完全照抄記賬憑證的摘要。摘要欄的填寫應簡潔明了,無需重復記賬憑證上的內容。例如,在材料明細賬上,已經列出了原材料的品名、規格、數量和單價等詳細信息;在應收款及應付款明細賬上,已經列出了具體的供應單位或購貨單位名稱或個人名稱。然而,摘要欄的內容必須與記賬憑證摘要的實質保持一致。
來源:網路-個體工商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