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拍房過戶需要繳納什麼費用
正常的法拍房一般只有契稅和個稅。
1、契稅:首套房90平方以下1%,90平方以上140平方以下1.5%,140平方以上2%,二套房2%,三套房及三套以上3%。
2、個稅:無論幾套房個稅都是3%。
購買法拍房存在哪些風險1、悔拍有風險
雖然法拍房的入門門檻低,但是如果在參與拍賣的過程,或拍到好會拍,那麼就需要承擔一定的經濟損失,比如繳納的保證金不予退還等
2、過戶問題
大部分的法拍房是因為原房主無法償還巨額債務,所以不得將房子拍賣抵債,但是如果原房子在拍賣後部願意遷出戶口的話,法院是沒有強制權力讓原房子遷出的,這樣就會導致買房的人我們將戶口遷進去。
3、面對原來房子留下的麻煩
原房主是因為經濟危機買賣的房子,所以他可能存在多位債主,如果將房子買下後,在原房主的債主不知情的情況下,就會對買房子的人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
4、可能無法入住
如果前房主故意將房子長租給別人,那麼就算房子到手也無法辦理入住。
5、物業和稅費
拍到房主後,還要承擔原房主拖欠的物業及稅費等問題。
法拍房和商品房的不同1、購房政策區別:法拍房不用等時間就能購買,所以可以提前購買享受房屋升值,房價上漲的紅利,享受學區等優勢。
2、購房價格區別:商品房一般都是明碼標價,接近市場價來購買的,撿漏很難。法拍房因為是依靠競拍,所以起拍價經常會比市場評估價低,運氣好的話可以撿漏。
3、按揭貸款不同:法拍房和商品房都可以申請按揭貸款,並且貸款比例也差不多。但商品房的按揭貸款經常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辦理完成。
4、過戶流程不同:商品房要過戶,需要雙方共同辦理,如果其中一方有問題,就可能過不了戶。而法拍房因為走了司法途徑,只要帶上法院出具的有效文書,就可以直接到稅務或房管機構辦理過戶手續,原業主完全可以不參與。
⑵ 法院在淘寶上司法拍賣的房子成交後需要交多少稅其他還有什麼費用
一、要交8萬左右的稅。拍賣住房過戶和房屋買賣的稅費是一樣的,主要稅收項目如下:
1、契稅;
根據國家契稅條例的規定,房屋買賣要向國家交納契稅,徵收的標準是按房屋買賣成交價的3%~5%收取,全部由買方負擔。
2、印花稅;
對房屋買賣雙方要繳納印花稅,印花稅要貼在房屋買賣契約正本上,按照房屋買賣成交價的0.3‰交納。
3、營業稅;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義務人,應納稅額為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不動產及其他附著物營業額的5%。
4、城市維護建設稅;
繳納增值稅、營業稅的單位和個人,是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納稅義務人。它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額為計稅依據,分別與增值稅、營業稅同時交納。納稅人所在地在市區的,稅率為營業稅稅額的7%;納稅人所在地在縣城鎮的,稅率為5%;納稅人所在地不在市區、縣城、鎮的,稅率為1%.
5、教育費附加稅;
這是國家為發展教育事業、籌集教育經費而徵收的一種附加費,依營業稅額為計費依據,稅率為3%。
6、土地增值稅;
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都要繳納土地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額累進稅率。 應納稅額 = 增值額 ×適用稅率 增值額 = 轉讓收入-扣除項目金額 轉讓收入包括貨幣收入、實物收入和其它收入。
7、房產稅;
房產稅是對坐落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范圍內的房產徵收的一種稅收.房產稅的計稅依據分為房產余值和租金
收入兩種:
(1)企、事業單位的房產不論自用還是出租均以房產評估值(沒有房產評估值的按房產原值)一次扣除30%後的余值計算繳納房產稅。
(2)其他單位(免稅單位或房產管理部門)和個人出租的房產以租金收入為房產稅的計稅依據。
房產稅實行的是比例稅率:
(3)以房產余值為計稅依據的,稅率為1.2%。
(4)以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的,稅率為12%。
計算公式:
(1)房產稅應納稅額 = 房產評估值×70%×1.2% 或:房產原值×70%×1.2%
(2)房產稅應納稅額 = 租金收入×12%
二、到手沒有其他費用了。拍賣完成,房產成交,拍定人當即付款,即完成了拍賣房產的權屬轉移。買受人從拍賣行或執行法院領取房產權利轉移證明後,就取得了該房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
(2)法拍房後期有什麼費用擴展閱讀:
法院強制拍賣行為中,尤其是拍賣不動產的過程中,被執行方是土地增值稅、增值稅及印花稅等稅種的納稅義務人。但由於被執行方不參與法院拍賣過程,或者是一進入到強制執行階段便查無下落無法聯系,導致納稅主體缺失。
現在各地通行的做法是,在拍賣被執行方不動產時,拍賣公告載明「一切稅費均由買受人承擔」,即買受人承擔拍賣後不動產產權轉移過程中的一切稅費。買受人為確保不動產能辦理過戶手續,往往代繳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等稅款,而稅務機關開具的發票上的納稅人卻是被執行方。
這種做法雖然保證了轉讓環節稅款沒有流失,卻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納稅主體和納稅責任,不僅增加了買受人的納稅成本,也給稅務機關帶來了執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