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費用明細 » 轉科病人費用如何統計
擴展閱讀
曬傷多久能塗美白產品 2025-04-28 23:05:24

轉科病人費用如何統計

發布時間: 2025-04-28 20:30:28

Ⅰ 統計總住院天數和平均住院天數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總住院天數和平均住院天數的計算方法需要在標准情況下統計,具體計算公式為:

總住院天數=∑患者人數*患者住院天數

平均住院天數=總住院天數/住院總人數

統計一詞起源於國情調查,最早意為國情學。一般來說,統計包括三個含義:統計工作、統計資料和統計科學。

統計學一共有四種測量的尺度或是四種測量的方式。這四種測量(名目、順序、等距、等比)在統計過程中具有不等的實用性 。

要了解隨機性或是機率必須具備基本的數學觀念。數理統計(通常又叫做統計理論)是應用數學的分支,它使用機率論來分析並且驗證統計的理論基礎。

任何統計方法是有效的只有當這個系統或是所討論的母體滿足方法論的基本假設。誤用統計學可能會導致描述面或是推論面嚴重的錯誤,這個錯誤可能會影響社會政策,醫療實踐以及橋梁或是核能發電計劃結構的可靠性。

(1)轉科病人費用如何統計擴展閱讀

回應:基層首診並非強制規定,醫保無住院費用、天數限制

「基層首診並非強制規定,患者可自由選擇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不需要任何轉診手續。」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社會保障研究室主任陳秋霖說,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主要通過報銷杠桿實現。

基層診療報銷比例比大醫院高,以此鼓勵引導患者去基層首診,實現分級診療,但基層首診並非強制規定。

「醫保政策從未規定過參保人員住院費用限額。」陳秋霖說,「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對醫療機構次均費用有考核,對平均住院日有規定;

醫保部門對醫療機構醫療費用總額控制,對於部分病種實行單病種限價,相應的病種不能超過一定的限額,但這些都是針對醫療機構的,是總量控制,並不針對單個病人。即使醫院超過醫保限額,也不會讓參保人自付醫療費。」

網上有一種說法:「醫保住院有天數限制,15天住院限制是鐵規。」對此,陳秋霖表示,「醫療機構有平均住院日考核,限定住院天數並不針對單個病人。現實中,有的患者住院時間過長,為了降低平均住院日,個別醫院會要求病人出院,然後重新住院。但醫保部門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Ⅱ 怎麼提高收費處滿意度

醫療費用一直是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醫療機構工作的重點。由於醫療費用項目種類繁多,新儀器、新設備、新耗材的日益增多,導致醫療機構多收費、少收費、漏收費的現象時有發生,直接影響到醫患關系,影響到患者對醫療機構的滿意度。因此規范醫療收費行為,加強醫療收費管理成為醫療機構必抓的工作。我院針對醫療收費方面出現的問題採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具體做法

1.1 組織相關人員培訓

組織護士長及科室兼職物價員(負責病人費用核算的護士)學習物價政策及相關的文件,樹立正確的收費意識。每月舉行1次病歷分析會,針對收費差錯進行分類、講評、查找原因,提出解決方案。要求兼職物價員遇有收費疑問及時與經管科物價員溝通,找到正確解決問題的辦法。兼職物價員負責指導本科室其他工作人員的收費工作,並督促輔助科室對本科患者檢查項目的收費情況。

1.2 指導輔助科室正確錄入收費項目

病人的檢查、化驗、特殊治療項目,由輔助科室人員將患者的收費項目錄入該病人的收費系統。要求計算機操作人員嚴格按照病人所進行的檢查逐一錄入收費項目,嚴格區分收費項目中的人次與部位等計量單位。及時准確錄入患者的收費項目,避免計費差錯現象出現。

1.3 規范醫囑,重視醫囑核對

醫囑是醫療費用產生的依據[1]。醫生開據的醫囑名稱必須與收費項目名稱一致,醫囑的執行時間、頻次、葯品的規格、劑量,都必須嚴格按照計算機的提示操作,否則計算機會出現錯誤記帳。兼職物價員與處理醫囑的護士查對醫囑無誤後再執行各項操作。

1.4 確保計算機收費系統運轉正常

病人醫療收費項目的生成均由計算機記帳程序產生,必須確保計算機系統的正常運轉。科室計算機每天晨交班時重新啟動,進行更新,否則更改的收費項目科室無法操作。嚴禁科室為了工作方便自製收費模板,導致病人的醫療收費與當前的收費標准不一致。

1.5 實行一日清單制確保「三單一致」

晨交班會後由兼職物價員從計算機收費系統列印出患者昨日的醫療收費清單,與責任護士共同核對並向患者解釋,確保當天的醫囑、計價、報告單一致,發現錯誤及時標記。報告單已回到科室,缺計價時要通知輔助科室補計;有醫囑,無報告,無計價時應詢問醫生病人是否放棄檢查,需立即作廢醫囑。

1.6 及時執行醫囑,嚴格住院費用審核

對轉科、出院、死亡病人,值班護士及時在計算機上處理醫囑,檢查當天的醫囑、計價單、報告單是否一致,及時從計算機中將患者的長期醫囑停止,姓名、床號清除,避免患者離開科室後醫療費用在計算機收費系統中繼續記帳。兼職物價員核對完病人醫囑與收費項目和報告單後,在出院結賬前一天,將病歷送至經管科核算室進行審核,發現收費差錯時及時通知兼職物價員再次核對,准確無誤後將患者住院費用清單列印出來交收費處。

1.7 公示、監督收費標准,建立投訴和獎懲制度

在醫院大廳顯著位置設立電子觸摸屏和顯示屏,公示葯品、檢查、治療、化驗、手術、耗材價格。並設立投訴箱、公布投訴電話,要求在24~48小時內解決病人投訴問題。並從相關部門和周邊單位聘請12位價格監督員,對我院的醫療收費行為進行監督,每季度舉行座談,共商如何提高病人對醫療費用滿意度的問題。制定了《醫療收費價格管理獎懲制度》,將每月核算室統計的收費差錯予以懲罰,年終評比優秀兼職物價員和先進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