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儲備什麼時候投放
擴展閱讀
鑽石在什麼情況下才會爛 2024-10-20 16:31:48
鑽石型一米內孔是多少 2024-10-20 16:15:26

石油儲備什麼時候投放

發布時間: 2022-02-07 23:59:04

A. 目前世界第一石油儲備國是哪個國家啊

根據英國石油公司(BP)的世界能源年度統計——《BP世界能源統計2012》稱,委內瑞拉超過了沙烏地阿拉伯,擁有世界最大探明石油儲量。委內瑞拉擁有2960億桶探明儲量,佔全球探明儲量的18%。沙特以2650億桶居世界第二,佔比16%。這也印證了歐佩克的說法:委內瑞拉石油儲量已達世界第一。但委內瑞拉的石油儲備多是在奧里諾科帶的重油和超重油,是屬於高硫原油,須經提煉和與輕質油混合方可出口。由於開采費用高昂並且技術復雜,委內瑞拉也更多的與擁有專業技術和經驗的跨國公司合作,從而不斷提高及改善煉油技術。比如在2012年6月委內瑞拉石油公司所屬的拉克魯斯煉油廠的擴建及設備改善工程,就是由惠生工程(中國)有限公司、韓國現代建設有限公司、現代設計有限公司共同承接的。該項目是規模高達30億美元的超大型工程,屬於的石油化學領域的煉油成套設備工程。該項目主要由環保裝置、公用工程和常、減壓等裝置等構成。項目旨在通過設施改善,從而提煉出高附加值的石油產品。

B. 全國石油儲量是多少

ivlknqczsb3232282185 全世界擁有的石油儲量還夠用50年,2003年全球石油儲量為101244億e巴1禮(3巴0禮等於i1。010立方1英寸x)。 在全球的石油分2布中8,沙烏地阿拉伯擁有2367億f巴3禮石油儲量,佔全球的54。3%,位居第一e。伊朗的石油儲量為40401億h巴2禮,佔18。7%,位居第二e。接下i來是伊拉克,擁有石油儲量7670億f巴0禮,佔60%。 整個k近東地區j擁有全球85。5%的石油儲量,歐洲和中8亞的石油儲量佔6。2%(僅3俄羅斯就佔4%,擁有853億i巴6禮石油儲量)。此外,非洲地區k石油儲量佔全球6。1%,拉丁m美洲和中2美洲佔7。0%,北美地區n佔3。4%,東南亞和大s洋州佔4。6%。 作為2中0國戰略的一i部分3,1001中8國加大n了j找油的力f度,中7國在國內0和海外確定了l多處油源,當年中6國最大t的3家石油公3司新發現5。6億m噸原油,僅03005年一p年中5國原油儲備增加了q50%。截至去年年底,中4國原油已z探明儲量為230億x噸,而4002年年底則為756億k噸,3007年中2國最大c的石油公6司中5石油公6司發現新的石油儲量6。6億k噸,中0石化0中4國第4大k石油公0司則發現新油源6。65億k噸。3005年上z述1家公4司共發現天m然氣17360億l立方5米儲量。 3001年中4石油獲得海外油權5700萬u噸,其中6獲利最豐b厚的項目是總長71000公8里總值7億n美元a年輸送原油1000萬q噸的哈薩克原油管線建設項目,去年,中8石油還參與h了t委內7瑞拉年370萬x噸處理能力d的煉油廠i項目建設。 積極發展燃料乙y醇和生物柴油;大u力l發展沼氣8、太r陽能、風4能、水6電、地熱等可再生能源,

C. 石油的首次發現時間,地點

早在公元前10世紀之前,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印度等文明古國已經採集天然瀝青,用於建築、防腐、粘合、裝飾、制葯,古埃及人甚至能估算油苗中滲出石油的數量。楔形文字中也有關於在死海沿岸採集天然石油的記載。



(3)石油儲備什麼時候投放擴展閱讀:

近代石油的歷史大周期:

1、20世紀70年代:1960年第三世界產油國聯合成立了OPEC,陸續對石油實行國有化。期間借兩次石油危機之機提高石油價格。一次是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OPEC成員國陸續提出減量提價方案。另一次是伊朗首先爆發政權革命,兩伊戰爭爆發,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中斷,油價大漲。

2、20世紀80~90年代:受兩次石油危機影響,國際原油需求出現萎縮,同時以俄羅斯、委內瑞拉為代表的非OPEC原油生產國採用新技術和產量的持續增長來應對高油價,原油價格開始大幅下降至25-35美元,國際油價步入20年低迷階段。

3、10年「黃金期」: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印度等新經濟體的高速發展,其對原油的需求也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國際油價迎來10年「黃金期」,並於2008年7月達到歷史峰值147美元/桶。

4、2014-2016年油價下跌:伊朗禁運解除:15年伊朗禁運解除後,其大量拋售浮倉。

5、2017顯著反彈的邏輯:世界經濟對原油需求減少,而本輪油價下跌反而刺激了OECD對原油的需求,且亞太地區對原油消費拉動依然強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石油

D. 美國油氣政策發展歷史

美國聯邦政府的石油政策主要體現在制定能源戰略、確立競爭規則和維持資源的可持續開發三個方面,為石油產業提供了經濟、技術和制度框架,從而使私營企業能夠有效地滿足國家目前和將來對石油資源、能源安全、市場公平競爭,以及保持清潔和安全的環境的需要[40]。此外,聯邦政府還根據不同的稅收政策對石油工業經營中的經濟利益進行調節。

20世紀20年代末期,隨著石油供應量越來越多地超過需求量,產生了大量的石油過剩;接著又遇上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經濟衰退,石油市場遭到了空前的災難。幾個月之內,原油價格從每桶1美圓跌到10美分以下,美國石油工業的發展逐漸陷於困境。美國政府為了擺脫困境,對石油生產作了規定性的限制。在東得克薩斯油田發現前,俄克拉何馬州就已經實行了配產的做法,得克薩斯州在1931年也效法這種做法。所謂配產實際上就是要求每個石油生產公司壓低產量,以達到供求平衡[41]

最初,石油公司反對這種配產的實施,但由於當時原油價格一再下跌,石油公司均蒙受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到1934年,大多數的州和石油公司都採納了這種政策,油價逐步穩定,同時也使政府對石油工業的控制和管理得到了參與和加強。國會還通過了石油法案,各州也相應制定了產量變化的允許范圍,禁止任何超額生產的原油運出美國。其後,當進口原油開始對美國石油工業形成威脅,危及美國石油限產政策的實施時,美國政府又宣布了進口管制[42]

由於跨國公司一直控制著石油的定價權和原油生產控制權,因此當1973年「阿以戰爭」爆發時,跨國石油公司與石油輸出國組織之間的問題日趨政治化。阿拉伯產油國對美國實行了石油禁運,同時石油輸出國組織利用這個機會,將油價從每桶2~3美圓提高到1974年初的13美圓,礦區使用費從產量的1/8提高到1/6,所得稅提高到65%。石油輸出國採取的行動給美國等市場經濟國家帶來了能源危機,1973~1974年,美國特別嚴峻地感受到了石油輸出國組織石油禁運的影響。因為當時美國所需石油的35%來自進口,美國政府對國內石油生產實行了價格管制,實行了「老油」(1971年1月1日以前開發的油田所產原油)低價和「新油」(1971年1月1日起開發的油田所產原油)高價政策,但仍無法避免由於油價的突然上漲而引起的世界范圍的經濟衰退,結束了戰後長時期的經濟高速增長,經濟的下降趨勢直到1975年才逐步扭轉過來[43~46]

由於石油危機給美國帶來的嚴重威脅,鑒於石油在美國能源中占據的重要地位,聯邦政府推行了一系列關於石油的計劃和激勵政策[40,47~50]

(1)重視石油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在合理價格下,確保國內石油的安全供應。積極推進企業、大學和地方政府的合作研究,美國石油界每年的研究開發和技術改進投入都達到數億美圓,這些資金幾乎全部來自公司自身,而不是聯邦政府。

(2)建立戰略石油儲備體系,保障國家能源安全。1975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能源政策與節能法》,授權能源部建設和管理戰略石油儲備系統,並明確了戰略石油儲備的目標、管理和運作機制。美國石油儲備體系分為政府戰略儲備和企業商業儲備。政府戰略石油儲備的目的是防止石油禁運和石油供應中斷,平時不輕易動用,當商業石油供應一旦發生中斷,在美國總統下令的15天之內,應急儲備油才能被迅速運至石油提煉廠。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的運行機制可以概括為:①政府所有和決策;②市場化運作。從建設儲庫、采購石油到日常運行管理費用均由聯邦財政支付。聯邦財政設有專門的石油儲備基金預算和賬戶,基金的數量由國會批准。

為了避免對市場價格的沖擊,戰略石油的采購和投放基本上採取市場招標機制。通常選擇價格低迷時采購,既要避免引起市場價格波動,又要防止造成石油儲備資金損失。戰略石油儲備的投放也採取招標機制,政府向石油公司招標,再由石油公司按市場價格銷售,回收資金交財政部的石油儲備基金專門賬戶,用來補充石油儲備;企業商業儲備遠遠超過政府儲備。2004年,全美的石油儲備相當於150天進口量,其中政府儲備為53天進口量,僅佔1/3,其餘是企業儲備。美國的企業石油儲備完全是市場行為,既沒有法律規定企業儲備石油的義務,政府也不幹預企業的儲備和投放活動,企業根據市場供求和實力自主決定石油儲備量和投放時機。

(3)通過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研究開發等活動,引導企業實現國家能源目標。通過政策實踐,近年來聯邦和州的稅收政策被認為能夠較為有效地激勵私人部門實現能源政策目標,如研究開發和投資稅減免,減收礦區使用費等。但總的來看,由於各州之間油氣運營和經濟情況差別很大,多數稅收鼓勵政策是由州政府實施。

(4)政府機構分工合作,通過補貼、技術援助和融資手段支持國內能源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獲取和利用國際資源。能源部、貿易開發署和美國進出口銀行是支持能源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三大主要機構。能源部礦物能源辦公室下的礦物能源國際計劃和石油天然氣進出口辦公室承擔支持美國油氣產業界開發新的商業機會和技術的職責;美國貿易開發署通過資助可行性研究、專業培訓、商業研討會和其他技術援助,幫助國內油氣公司在發展中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參與能源項目的競爭。作為政府機構的補充,美國進出口銀行對美國公司的海外銷售活動提供融資支持;進出口銀行也提供信用擔保,以保護美國出口商免受因國外政治或商業原因導致的拒付風險。

美國自1979年6月1日起放寬價格管制,針對石油生產經營者在高油價時期所獲得的超額利潤,於1980年2月2日起對國內生產的原油徵收「意外利潤稅」(即暴利稅);1981年,美國政府終止了對原油的價格管制。到1984年,與在價格管制時的原油進口高峰相比,進口量下降了約50%。美國原油進口量的下降和全球新的原油供應國的出現,導致世界原油價格開始下降。在1985年11月至1986年2月之間,世界原油價格從每桶32美圓跌到每桶10美圓。

1990年的海灣戰爭時期,前總統布希提出了新能源戰略,以緩解油價上升對經濟的沖擊。雖然近些年來美國經濟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轉變,高技術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但美國仍視能源為確保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1999年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主張提高能源效用、尋找替代能源、確保國外石油來源,更強調保持重要產油區的穩定和安全,以確保擁有得到資源的機會。

2001年,美國的《國家能源政策》報告指出了解決「能源危機」的戰略措施,其中對開發油氣資源的國內政策主要有以下幾點[51~53]

(1)加強國內油氣資源開發力度,增加國內產量。根據美國目前石油與天然氣資源的開發現狀,阿拉斯加石油蘊藏區成為布希政府增加國內油氣供應的首要地區,除北坡油田外,阿拉斯加還有三個可供開採石油和天然氣的地區,即阿拉斯加國家石油儲備區、北極邊遠大陸架和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聯邦政府把開發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作為增加美國國內油氣產量的重點。除阿拉斯加外,還要加強對美國西部油氣資源的開發。聯邦政府在大陸48個州擁有31%的土地(多位於美國西部)和全部大陸架。目前,這些地區提供的能源佔全國能源總產量的30%。這些地區有待開發的地下原油儲量約5.6億噸,天然氣儲量4.68萬億立方米。但這些地區地質構造復雜,勘探開發成本高,必須採取現代化高科技手段,才能開采出來。另一方面,還要加快對石油、天然氣開發過程中新技術的運用,提高老油氣田的開采效率,降低開采成本,盡力提高老油氣田的產出水平。

(2)改善石油與天然氣輸送設施,修建新的輸送管道。美國的油氣輸送管道總長度超過320萬千米,是美國油氣產品的主要輸送工具,擔負著美國國內油氣產品66%的輸送任務。但由於使用時間較長,這些管道已出現了嚴重的老化現象,大大降低了輸送效率,既加大了能源短缺程度,又增加了污染環境的可能性。因此,聯邦政府要求負責油氣輸送管道安全的運輸部必須進一步加大對管道設計、修建、維修以及緊急事故處理的監控力度。對跨阿拉斯加輸送管道,聯邦政府尤為重視,因為這條管道自從開通以來一直擔負著美國國內石油產品近20%的輸送量,而且輸送效率極高,在其整個營運歷史上損耗只佔其輸送總量的0.00014%。

(3)修繕、擴大煉油設施。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的煉油設施效率不斷降低,而且對環境污染的程度越來越嚴重,這既制約了煉油業滿足美國經濟對相關石油產品需求的能力,又遭到環保人士愈發激烈的反對。因此,聯邦政府決定在改善原有設施的基礎上,鼓勵新的煉油設施的修建,爭取同時滿足經濟與環保雙方面的需要。

(4)增加國家戰略石油儲備。戰略石油儲備是美國聯邦政府在石油供應出現緊急情況時對石油市場進行干預的主要工具。政府認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完全沒有跟上石油進口的步伐,1992年儲備量能維持83天的進口量,而2001年只保持54天的水平。因此,政府決定增加戰略石油儲備量,其意義不但在於維護美國石油安全,更在於石油還是國防燃料儲備。

E. 世界上石油什麼時候枯竭

石油是必然會枯竭的。石油屬於非再生資源,科學家預計在21世紀50年代,石油就不能供應人類的使用了。石油應用范圍廣泛影當今人類的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我們必需要找到替代能源,如今世界很多國家採取國家石油應急儲備,例如美國,自己的石油十分豐富,但卻極少開采,就是為了應對石油枯竭對本國經濟帶來不利,長遠的目光啊。他為什麼要打擊伊拉克,為什麼對以色列進行扶持。本質上就是為了石油資源。 要始終記住,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它必然會枯竭。而今,取代石油的此生產品例如汽油等燃料都可以通過在植物中提純。但是成本高,而且例如航空油在植物的中提取的純度不夠。所以石油的威脅我們國家的利益,一旦有一天石油的供給小於我們的需要,我們又沒有找到替代,必然要為其付出深重的代價。 此外,今年的糧食價格的提高也與石油有關,由於美國的改變的能源方式,從糧食中提純,造成糧食的供求變化,糧食價格飛漲。 石油啊,石油啊,以後我們子孫看見你的時候或許就在博物館了吧! 或者,我們自己在數億年後,自己也變成石油了吧!

求採納

F. 中國石油和中石化什麼時候合並

中國石油和中石化是兩個石油公司,兩個公司的規模都十分大,都是上市公司,都在各自的領域具有非常大的規模,從來都沒有說過中石油和中石化要合並成一個公司,兩個公司都是國企,為中國的能源採集、儲備等發揮作用,國家要合並兩個公司為一個公司很簡單,但是國家有反壟斷法,所以不可能讓兩個公司合並成一個公司,不然就成壟斷企業了,不符合法律監管規定,不然為什麼有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一個道理,只有多頭發展才能起到作用。

G. 全世界石油儲備還有多少,全世界每天消耗多少石油

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達7100萬桶,中國750萬桶.全球保有儲量還可開采大約41年.

H. 納粹開戰前有多少石油儲備他們戰前進行了幾年的戰略石油儲備開戰後歷年產量有多少(包括合成)

先提供二戰期間(1939—1945)德國的基本產能數據:鋼鐵1億9000萬噸、石油4800萬噸、煤炭35億噸、糧食1億8000萬噸、發電量4140億千瓦時;

再具體說說石油。1939年9月德國發動戰爭時,只儲備了240萬噸成品油和少量石油。戰前德國所需石油大部份靠進口,1939年進口量達到517萬噸的歷史最高峰。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後英法開始對德進行海上封鎖,德國只能就近從歐洲進口,進口量大減。1940年進口石油207萬噸,1941年德國進口石油237萬噸,其中從羅馬尼亞進口209萬噸。上半年從蘇聯進口28萬噸,從1941年下半年起,羅馬尼亞成為德國唯一的石油進口來源地。羅馬尼亞是當時歐洲僅次於蘇聯的第2大產油國,1941年石油產量558萬噸,除德國外,義大利和匈牙利也從羅馬尼亞進口石油。羅馬尼亞參加對蘇作戰後自身消耗增加,對德石油供應減少,1942年向德國提供了100多萬噸石油。1943年義大利向美英投降後羅馬尼亞可以集中力量向德國供油,1943年向德國提供了240萬噸石油。1944年6月美英的轟炸嚴重破壞了羅馬尼亞油田,8月份油田被蘇軍攻佔,對德石油供應被切斷,1944年羅馬尼亞只向德國提供了約100萬噸石油。

另外,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德國閃電戰擊敗波丹挪荷比盧法七國,從這些國家繳獲了880萬噸的石油儲備。從表面上看收獲頗豐,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些國家被德國佔領後同樣成為被英國的封鎖對象,無法進口石油。德國要維持佔領區最低限度的民用油供應,此後幾年這些國家在石油消耗方面只能是坐吃山空,因而這批繳獲的油德國凈賺得並不多。不過這些問題最初還未表現出來,至少就當時而言,德國手上的石油儲備大增,成為發動對蘇戰爭的重要資本。1943年義大利向美英投降,德軍又趁機繳獲了義大利北部的幾十萬噸石油儲備。

下面是德國歷年油料獲得量(石油產量包括奧地利,石油進口量和繳獲量均包括成品油在內)
1939年:石油產量約90萬噸,進口石油517萬噸。
1940年:石油產量約160萬噸,進口石油207萬噸,繳獲石油880萬噸(包括1939年繳獲波蘭);
1941年:石油產量約180萬噸,進口石油237萬噸。
1942年:石油產量約200萬噸,煤制油產量約420萬噸,進口石油100多萬噸。
1943年:石油產量約200萬噸,煤制油產量約500萬噸,進口石油240萬噸,繳獲石油幾十萬噸。
1944年:石油產量約170萬噸,煤制油產量約200萬噸,進口石油約100萬噸。

PS:德國戰爭初期的石油消耗
1939年9月,德國陸軍和空軍突襲波蘭。因為作戰迅速,戰事較短,共消耗石油約15.5萬噸,其中10萬噸消耗在波蘭戰場,低耗能地實現了佔領該國的目標。次年,德軍進攻挪威、丹麥和發動西歐戰役,只用了不到50萬噸石油,加上該年度頭四個月的日常用量不足30萬噸,德國從發動戰爭至法國投降,消耗總量不足150萬噸,只是其估計必須花費的500萬噸石油的四分之一。這還不包括德軍從歐洲各處掠奪到的不少於150萬噸的石油,單是這些石油就已經足以彌補此前的戰爭消耗。

I. 什麼叫石油戰略儲備

人們常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若人體中血液不夠,輕則致病,重則有生命危險。對於石油進口較多的國家,如果沒有石油戰略儲備,那麼一旦石油進口中斷,在缺乏石油供應的地區必然會對各行各業產生災難性打擊,飛機不能飛,汽車不能跑,交通癱瘓,生產停滯。經濟的持續發展需要能源的不斷供給來保證。 目前,石油在世界能源結構中所佔的比重約為40%,在可預見的將來仍是主要的能源。近期在美國某報上有幅漫畫,畫了「9.11」3個豎立的大字,投射在地面上的陰影卻形成了「oil(石油)」三個字母,生動地揭示了美國「反恐倒薩」是為石油而戰。中東石油佔世界石油儲量的2/3,號稱「世界油庫」,誰能控制中東石油,誰就能支配世界經濟。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能源結構的改變,我國對石油的需求量急劇增加,而國內原油產量增長近期明顯放慢,使得石油的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國家計委統計表明,20世紀90年代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9.7%,石油消費年均增長5.77%,而石油供應年均增長只有1.67%。1993年我國已由石油凈出口國變成石油凈進口國,2000年共進口石油7000 萬噸,2003年進口石油已超過8000萬噸,成為美國、日本之後的第3大石油進口國。據統計,1995年國內所需石油的6.6%靠進口,2000年已升至25%,2005年這個比例提高到32.5%。 在大量進口石油的情況下,必須採取有效措施穩定石油進口,保障石油供給。為此就不能像過去那樣被動地接受「國際油價」,必須居安思危,有備無患,以應付突發事件。積極參與國際石油資源的開發和進口石油多元化,可以緩解石油危機和調節石油供需平衡,然而最直接、最及時、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戰略石油儲備。由21個原油進口國組成的國際能源機構(IEA)建議,至少儲備90天的原油進口量。美國20世紀末的石油儲備量高達1.6億噸,日本石油消費的99.6%依靠進口,因此石油儲備更多,達到160天的原油進口量。儲備石油的措施就是建設大型油庫。 水庫在雨季多水時儲水,在旱季缺水時放水,以調節江河水量和穩定發電。石油儲備庫的作用類似,當產油地區動亂或運輸通道不暢而無法正常供油時,可動用儲備石油滿足國內需要,保證經濟持續發展。當國際油價波動較大時,可低買高賣,謀求國家經濟利益。 在全世界主要石油進口大國中,我國基本上沒有石油戰略儲備,因此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庫,既是未雨綢繆,也是當務之急。值得欣慰的是我國已在「十五」期間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制度,從2003年開始,首先在東南沿海地區建設陸地石油儲備基地,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希望採納

J. 中國的石油儲存總量大概夠用多少年,什麼時候會完全依靠進口

中國的石油儲存總量大約夠用50到60年,因此50到60年以後中國的石油將會完全依靠進口。

註: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會議透露,中國石油最終可采量僅為130億噸至160億噸,目前我國每年消耗的原油量為2.6億噸左右,也就是說50到60年以後中國將沒有石油可以採集。

參考資料: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NCX201202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