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怎麼切
擴展閱讀
石油礦怎麼勘探 2024-10-21 20:06:05

石油怎麼切

發布時間: 2022-02-10 07:06:44

1. 石油怎麼形成的

1、生物(包括動物和植物,主要是動物)的遺體;
2、海洋(不是河流和湖泊)。
形成的過程是這樣:遺體進入海洋,因海洋含有大量的鹽份,保證了遺體不會馬上被細菌分解,大量地被保存下來,讓遺體得以沉入海底,又因海底的低溫進一步延長了遺體被保存的時間.就是這個時間讓遺體得以積累,並得以被泥沙覆蓋,被海水(鹽水)浸泡過的遺體,又被泥沙或者岩石覆蓋起來,後來在地熱的作用下,時間長了,就成了石油。
有一個簡單的關於石油形成的實驗,人人都可以做:買一個陶罐(比作海床),罐里灌上加入足夠鹽的水(比作海水),再買幾枚鴨蛋(比作遺體,殼要完好,比作泥沙)放入鹽水中,大約2個月後(比作時間),取出來,煮熟(比作地熱),然後再用刀切開(比作石油開采),你就會發現蛋裡面有油(石油)。

2. 石油怎麼形成的

油的原料是生物的屍體,生物的細胞含有脂肪和油脂,脂肪和油脂則是由碳、氫、氧等3種元素組成的。生物遺體沉降於海底或湖底並被淤泥覆蓋之後,氧元素分離,碳和氫則組成碳氫化合物。 我們已經在地球上發現3000種以上的碳氫化合物,石油是由其中350種左右的碳氫化合物形成的,比石油更輕的碳氫化合物則成為天然氣。煤礦與石油的成因很類似,但煤是植物的化石,又是固態。 大量產生碳氫化合物的岩石即稱為「石油源岩」。埋沒於地中的石油源岩受到地熱和壓力的影響,再加上其他多種化學反應之後就產生石油,而石油積存於岩石間隙之間便形成油田。地殼變動而石油生成 我們最近逐漸了解地球內部的變化與石油的生成有十分密切的關系...近日,一項新的研究認為,石油不是由死亡的植物和動物而是由簡單的古老岩石形成的。休斯頓一家石油勘探公司的傑·弗·肯尼說,石油是由地下100公里的無機碳和水在高溫和高壓下產生的碳氫化合物。他和俄羅斯的3名同事認為,所有的石油都是以這種方式形成的。但正統的石油地質學家不能接受「石油不能在淺表地層形成」的斷言。 通常人們認為,石油是來自於糜爛的有機物,是由微生物將動植物殘骸分解成的有機物沉積形成的。按現在教科書上的觀點,大多數石油是由埋藏在地下沉積層中的有機物經過幾百萬年在75~200攝氏度的溫度下形成的。微生物把某些埋在地下淺層的動植物殘骸分解成有機物,隨著地層深度的增加,溫度和壓力升高,沉積的有機物可以發生化學反應,這樣有機物逐漸裂解產生碳氫化合物。 而肯尼認為,石油來源於更深的地下,他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著文說,在低壓下可能優先形成甲烷,而不是首先形成較重的石油碳氫化合物。只有在約3萬個大氣壓力下(相當於100公里深的地下的壓力)才能產生較重的、更穩定的碳氫化合物。這意味著天然石油肯定只能在不低於100公里的地下深處生成。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看到,將氧化鐵、大理石和水混合後在高壓下加熱到900攝氏度,可以產生重型碳氫化合物。化學家們並不否認這些實驗結果,石油地質學家承認有些石油是以這種方式形成的。美國地質勘探局的邁克·萊萬說,「對存在無機碳源沒有爭議」。但是,由於常見的商業性油田一般都位於地下500~700米處,而在10公里以下預計很少有石油和天然氣。因此,他對肯尼的「石油不可能是由淺層岩石中的有機物形成」的觀點持強烈異議。萊萬舉例說,「在石油中存在的微量化合物和地球表層原始岩石中的有機沉積物是一致的,實驗也證明了這種聯系,我們可以在實驗室中模擬天然石油由表層富含有機物的原始岩石產生。」 新墨西哥采礦和礦產資 源局的布賴恩·布里斯特更是氣憤地說,斷言「『所有的石油都來自高壓下的岩石「的理論,是對有機化學學科和石油地質學家幾十年的研究成果不負責任的輕視」。 肯尼的石油形成新理論也許還需要進一步探索。但即使有關深層石油的形成理論只是部分正確,也可能為開辟全新的石油勘探領域打開大門。

3. 石油是如何產生的

目前普遍認同的理論是,埋藏在地下的遠古時代未被細菌分解的有機物在一定溫度、壓力條件下,經過幾百萬年的演變,形成了可供開採的石油。微生物將地表以下的有機物轉化為碳氫化合物,剩下的埋藏在深層地底的有機物則在溫度和壓力下經過分解及復雜的化學反應生成石油。通常具有商業價值的油田都位於地表以下500米-700米深處,最深的油井在約6公里深的地底。而10公里以下的更深處則根本不會有石油或天然氣。

肯尼認為,淺層地表形成的低壓條件更容易產生甲烷,而不是較重的碳氫化合物。他在實驗室中將氧化鐵、卵石和水加熱至900攝氏度高溫時得到重碳氫化合物。據此他認為,穩定的石油只有在30000個大氣壓條件下,也就是100公里以下的地底才能形成。

不過,即使肯尼關於石油形成的理論只有部分正確,也可能為石油勘查工作打開一扇新的探索之門。

4. 石油是怎麼形成的

石油是怎麼形成的在理論上不成熟,還有其他觀點,以下說法參考一下
傳統的石油地質理論認為:石油的生成是幾百萬年前沉積在海底的生物殘骸,經泥沙覆蓋,在微生物作用下腐爛,又經過長期的加壓加熱,形成油、氣。
現代石油理論則認為:石油是由含有機質的動植物殘骸被埋入地下後和泥沙組成了有機淤泥,由於地層的原因不斷地被一層一層地掩埋,愈埋愈深,最後於外面的空氣隔絕,造成了一個缺氧的環境,加上深層處溫度的升高,壓力的增強,厭氣性氧細菌便把有機質分解,形成了分散的油滴,這就是石油。
由於地層不斷地下降,濕度不斷地升高,加之地心的引力,被分解的油滴就會活躍起來,並向地心的方向游移,越往深入溫度就越高,油滴可能就越發活躍,由於地層的物質結構不同,而且越往深入物質的密度越大,但地層下的沉積物有時侯顆粒較粗,顆粒間空隙較大,便形成了砂岩、礫石;有時侯顆粒較細,就形成了頁岩、泥岩。在地層的壓力的作用下,這些分散的油滴就會不斷地順著它們可以通行的路線行進,最後被擠進多孔的砂岩層,成為儲積石油的地層;而空隙很小的頁岩層,由於油滴無法擠進去,儲積不了石油,就成了防止石油跑掉的「隔離層」。
又由於地殼是由密度較大的頁岩——玄武岩組成,而且凸凹不平,向上突起的叫被斜構造,向下彎曲的叫向斜構造;有的岩層像饅頭一樣的隆起,叫穹隆構造。集合的油滴就會沿著隆坡繼續前行,不斷向向斜構造或穹隆構造岩層的頂部匯集,這時石油位於上部,而處在中間、下部的則是水。進入凹陷的地殼區域,這里如同一個大的臉盆,把油流匯集起來,越集越多,這里就成為儲藏石油的大「倉庫」了,在地質學上管它叫做「儲油構造」。
由分散的油滴到匯集成的油流,最後進入到大的儲油「倉庫」,也可以說是地球對含有有機質的動植物殘骸進行分解、加溫、加壓、提煉、匯集、儲藏的一系列加工過程,是地球製造、儲藏高熱值能量物質的加工體系.

5. 石油是怎樣形成的

石油是這樣形成的:
1.在遠古的海洋里,生活著很多水生動物。它們有的體型大,有的體型小,甚至還有很多浮游生物。
2.當這些生物一代一代的死去,它們的屍骸就沉積在海底。有的骨骼變成了化石,但由於海洋中有很多鹽分,它們身上的脂肪和蛋白質不能馬上被降解(就好像腌咸魚一樣,可以儲存很長時間)。
3.由於海底的水壓很大,所以長年累月動物和微生物的屍體就逐漸被壓縮。幾千年後我們看到的沉積岩,就是壓縮的結果。
4.在強大的壓力下,脂肪和蛋白質逐漸液化,變成了石油,存在於沉積岩中。
5.很多的陸地上也盛產石油,這是由於地殼運動的原因造成的。
石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石油」這個中文名稱是由北宋大科學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6. 石油是怎樣開采出來的

要開採石油,首先要找到哪兒蘊藏著石油。經過上百年的探索,人們創造出各種找油氣的方法,但絕大多數油氣是在沉積盆地中進行的,可以說,各種各樣的沉積盆地(如我國著名的塔里木盆地、准格爾盆地、柴達木盆地、松遼盆地、渤海灣盆地等)是找油、找氣的首選目的地。

在盆地內找油,首先要了解盆地的性質,從搞清盆地的基本情況入手,認識盆地的基底起伏、基底岩性、基底形成時代及發展歷史等,經過一系列的地址調查等,初步確定盆地的性質。第二步就要了解盆地內的情況,認識盆地的內部構造。石油地質家經過大量的研究,利用一切高技術的手段,確定可能的生油地層、儲油地層。第三步就要研究石油的地質特徵,確定含油氣的構造、層位,最後確定打鑽井的位置。

經過地質勘探和開發人員的艱苦勞動和研究,確定了打井的位置、數量和深度,鑽井工人就要在定好的井位上鑽井。鑽井結束後,還要在井口安裝一套井口設備,有很多的閥門和儀表,看上去就像一棵樹,所以被人們稱為「採油樹」。是否能將原油從地下採到地面來,還取決於地下油層壓力的大小。我國很多油田,如大慶、勝利等,很多油層的壓力都很大,只要一打開採油樹的閥門,地下的油氣就會不停的往外噴,這就是「自噴井」。現在世界上60%—70% 的石油是靠自噴井開采出來的。有的自噴井日產量可達萬噸以上。經過一段時間的自噴以後,由於地層壓力降低,油井的自噴壓力慢慢降下來,就無法自噴了,這就需要採取措施保持地層壓力,以保持長期採油。到了油田開發的後期,當地下的原油所剩不多的時候,為了采出殘留在油層中的石油,還要採用二次採油法甚至三次採油法,比如往油層中注入加熱的二氧化碳或用火燒油層,以提高石油的采出量。

石油的勘探開采,是一個高科技、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的行業,中國的石油行業是全國最大的計算機用戶之一,是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以及各種新材料使用最廣泛的高新技術密集行業,是應用高新技術推動傳統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個新興行業。

7. 汽油罐如何切割

要檢測能不能動火,如果不嫌累的話,可以手工用鋼鋸條割

8. 石油是怎麼形成的

關於石油的形成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

一、生物沉積變油: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

二、石化油: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這個理論認為在地殼內已經有許多碳,有些碳自然地以碳氫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氫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輕,因此沿岩石縫隙向上滲透。石油中的生物標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熱的微生物導致的。

目前,第一種說法較廣為接受。

(8)石油怎麼切擴展閱讀:

石油是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它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劑、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被稱為「工業的血液」。

9. 石油是怎麼從海里撈上來的啊

明確告訴你我是復制的:
海洋石油污染事件發生後,石油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擴散形成油膜,可通過擴散、蒸發、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進行遷移、轉化。油類可沾附在魚鰓上,使魚窒息,抑制水鳥產卵和孵化,破壞其羽毛的不透水性,降低水產品質量。油膜形成可阻礙水體的復氧作用,影響海洋浮游生物生長,破壞海洋生態平衡,此外還可破壞海濱風景,影響海濱美學價值。石油污染防治,除控制污染源,防止意外事故發生外,可通過圍油欄、吸收材料、消油劑等進行處理。

清理石油泄漏的第一步是切斷污染源,阻止浮油區繼續擴大。在此次大連「7·16」油管爆炸事故處理中,消防員奮戰20小時將油罐險情撲滅。隨後遼寧海事局總共布置了約9000米的圍油欄,最大限度地防止污染區域擴大。圍油欄是一種漂浮型隔離裝置,能夠將泄漏的石油控制在一定區域內。不同的風、波浪和水流等情況可能會影響圍油欄的攔截效果。

第二步是通過一些物理方法清除海面石油污染,比如用抽吸機吸油,用水柵和撇沫器刮油,用吸油氈吸附原油並回收處理等。這一步只能粗放地回收部分油污,減少石油泄漏的損失;但並不能徹底清潔水面。

這就需要第三步,噴灑化學消油劑,通過化學反應,促進石油的分解或沉降,形成能消散於水中的微小球狀物。但利用化學試劑的弊端在於可能引起二次污染,只能用於清理少量油污。

國際上通用的清理石油泄漏的方法還有燃燒和放任。但是,燃燒的方法只適用於浮油厚度大於2毫米的事故,原理是,燃燒後海上會留下一種焦油球,油船再直接把這些球狀物質打撈起來,這種做法可清除水面50%到90%左右的石油。這種做法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會引起大范圍的空氣污染,對於海洋生物的破壞性也非常大。放任適用於遠離海岸和人類活動區的大洋中的原油泄漏,這種方法利用微生物使原油自然消解,但會擴大污染范圍,尤其是對污染地區生物的破壞不容小覷。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有關部門還討論在海上修建一座「障壁島」,以阻止墨西哥灣浮油靠岸。根據修建計劃,「障壁島」高約1.8米,長約60米,建島泥沙將從海底挖掘,工程預計耗資3.5億美元。

清理海洋石油污染始終困擾著人們,各國科學家都在積極研究各種技術,力爭早日攻克這一世界難題,但很多方法還只停留在試驗階段。如有的科學家研究利用生物除污,即利用某些微生物及生物制劑「吃掉」或降解浮油。也有的科學家嘗試用農作物廢料清污,還有的科學家研究用液滴包裹石油的方法。這些技術還未成熟,離大規模投入實際清理泄漏原油還有相當的距離。目前,大規模清除海洋石油污染,仍以傳統方法如圍油欄、燃燒、噴灑化學試劑為主。

10. 石油開采過程步驟

石油開採的工藝過程:
1、通過抽油機帶動井下深井泵將原油由地下輸送到地面。

2、由地面管網輸到送採油中轉站。
3、一般的中轉站都有沉降罐對站外來液進行初步處理,再由中轉站經加熱爐加溫後由離心泵通過長輸管線輸送到聯合站進行進一步處理。
石油是深埋在地下的流體礦物。1982年世界石油產量為26.44億噸,天然氣為15829億立方米。在開採石油的過程中,油氣從儲層流入井底,又從井底上升到井口的驅動方式。
石油是深埋在地下的流體礦物。最初人們把自然界產生的油狀液體礦物稱石油,把可燃氣體稱天然氣,把固態可燃油質礦物稱瀝青。隨著對這些礦物研究的深入,認識到它們在組成上均屬烴類化合物,在成因上互有聯系,因此把它們統稱為石油。1983年9月第11次世界石油大會提出,石油是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氣態、液態和固態烴類化合物以及少量雜質組成的復雜混合物。所以石油開采也包括了天然氣開采。
石油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石油是重要能源,同煤相比,具有能量密度大(等重的石油燃燒熱比標准煤高50%)、運輸儲存方便、燃燒後對大氣的污染程度較小等優點。從石油中提煉的燃料油是運輸工具、電站鍋爐、冶金工業和建築材料工業各種窯爐的主要燃料。以石油為原料的液化氣和管道煤氣是城市居民生活應用的優質燃料。飛機、坦克、艦艇、火箭以及其他航天器,也消耗大量石油燃料。因此,許多國家都把石油列為戰略物資。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世界能源消費的構成中,石油已超過煤而躍居首位。1979年佔45%,預計到21世紀初,這種情況不會有大的改變。石油製品還廣泛地用作各種機械的潤滑劑。瀝青是公路和建築的重要材料。石油化工產品廣泛地用於農業、輕工業、紡織工業以及醫葯衛生等部門,如合成纖維、塑料、合成橡膠製品,已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
1982年世界石油產量為26.44億噸,天然氣為15829億立方米。1973年以來,三次石油漲價和1982年的石油落價,都引起世界經濟較大的波動(見世界石油工業)。
油氣聚集和驅動方式油氣在地殼中生成後,呈分散狀態存在於生油氣層中,經過運移進入儲集層,在具有良好保存條件的地質圈閉內聚集,形成油氣藏。在一個地質構造內可以有若干個油氣藏,組合成油氣田。
儲層 貯存油氣並能允許油氣流在其中通過的有儲集空間的岩層。儲層中的空間,有岩石碎屑間的孔隙,岩石裂縫中的裂隙,溶蝕作用形成的洞隙。孔隙一般與沉積作用有關,裂隙多半與構造形變有關,洞隙往往與古岩溶有關。空隙的大小、分布和連通情況,影響油氣的流動,決定著油氣開採的特徵(見石油開發地質)。
油氣驅動方式 在開採石油的過程中,油氣從儲層流入井底,又從井底上升到井口的驅動方式。主要有:①水驅油藏,周圍水體有地表水流補給而形成的靜水壓頭;②彈性水驅,周圍封閉性水體和儲層岩石的彈性膨脹作用;③溶解氣驅,壓力降低使溶解在油中的氣體逸出時所起的膨脹作用;④氣頂驅,存在氣頂時,氣頂氣隨壓力降低而發生的膨脹作用;⑤重力驅,重力排油作用。當以上天然能量充足時,油氣可以噴出井口;能量不足時,則需採取人工舉升措施,把油流驅出地面(見自噴採油法,人工舉升採油法)。
石油開採的特點與一般的固體礦藏相比,有三個顯著特點:①開採的對象在整個開採的過程中不斷地流動,油藏情況不斷地變化,一切措施必須針對這種情況來進行,因此,油氣田開採的整個過程是一個不斷了解、不斷改進的過程;②開采者在一般情況下不與礦體直接接觸。油氣的開采,對油氣藏中情況的了解以及對油氣藏施加影響進行各種措施,都要通過專門的測井來進行;③油氣藏的某些特點必須在生產過程中,甚至必須在井數較多後才能認識到,因此,在一段時間內勘探和開采階段常常互相交織在一起(見油氣田開發規劃和設計)。
要開發好油氣藏,必須對它進行全面了解,要鑽一定數量的探邊井,配合地球物理勘探資料來確定油氣藏的各種邊界(油水邊界、油氣邊界、分割斷層、尖滅線等);要鑽一定數量的評價井來了解油氣層的性質(一般都要取岩心),包括油氣層厚度變化,儲層物理性質,油藏流體及其性質,油藏的溫度、壓力的分布等特點,進行綜合研究,以得出對於油氣藏的比較全面的認識。在油氣藏研究中不能只研究油氣藏本身,而要同時研究與之相鄰的含水層及二者的連通關系(見油藏物理)。
在開采過程中還需要通過生產井、注入井和觀察井對油氣藏進行開采、觀察和控制。油、氣的流動有三個互相聯接的過程:①油、氣從油層中流入井底;②從井底上升到井口;③從井口流入集油站,經過分離脫水處理後,流入輸油氣總站,轉輸出礦區(見油藏工程)。
石油開采技術
測井工程 在井筒中應用地球物理方法,把鑽過的岩層和油氣藏中的原始狀況和發生變化的信息,特別是油、氣、水在油藏中分布情況及其變化的信息,通過電纜傳到地面,據以綜合判斷,確定應採取的技術措施(見工程測井,生產測井,飽和度測井)。
鑽井工程 在油氣田開發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建設一個油氣田中,鑽井工程往往要佔總投資的50%以上。一個油氣田的開發,往往要打幾百口甚至幾千口或更多的井。對用於開采、觀察和控制等不同目的的井(如生產井、注入井、觀察井以及專為檢查水洗油效果的檢查井等)有不同的技術要求。應保證鑽出的井對油氣層的污染最少,固井質量高,能經受開采幾十年中的各種井下作業的影響。改進鑽井技術和管理,提高鑽井速度,是降低鑽井成本的關鍵(見鑽井方法,鑽井工藝,完井)。
採油工程 是把油、氣在油井中從井底舉升到井口的整個過程的工藝技術。油氣的上升可以依靠地層的能量自噴,也可以依靠抽油泵、氣舉等人工增補的能量舉出。各種有效的修井措施,能排除油井經常出現的結蠟、出水、出砂等故障,保證油井正常生產。水力壓裂或酸化等增產措施,能提高因油層滲透率太低,或因鑽井技術措施不當污染、損害油氣層而降低的產能。對注入井來說,則是提高注入能力(見採油方法,采氣工藝,分層開采技術,油氣井增產工藝)。
油氣集輸工程 是在油田上建設完整的油氣收集、分離、處理、計量和儲存、輸送的工藝技術。使井中采出的油、氣、水等混合流體,在礦場進行分離和初步處理,獲得盡可能多的油、氣產品。水可回注或加以利用,以防止污染環境。減少無效損耗(見油田油氣集輸)。
石油開采中各學科和工程技術之間的關系見圖。石油開采技術的發展石油和天然氣的大規模開采和應用,是近百年的事。美國和俄國在19世紀50年代開始了他們各自的近代油、氣開采工業。其他國家稍晚一些。石油開采技術的發展與數學、力學、地質學、物理學、機械工程、電子學等學科發展有密切聯系。大致可分三個階段:
初期階段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隨著內燃機的出現,對油料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這個階段技術上的主要標志是以利用天然能量開采為主。石油的採收率平均只有15~20%,鑽井深度不大,觀察油藏的手段只有簡單的溫度計、壓力計等。
第二階段 從30年代末到50年代末,以建立油田開發的理論體系為標志。主要內容是:①形成了作為鑽井工程理論基礎的岩石力學;②基本確立了油藏物理和滲流力學體系,普遍採用人工增補油藏能量的注水開采技術。在蘇聯廣泛採用了早期注水保持地層壓力的技術,使石油的最終採收率從30年代的15~20%,提高到30%以上,發展了以電測方法為中心的測井技術和鑽4500米以上的超深井的鑽井技術。在礦場集輸工藝中廣泛地應用了以油氣相平衡理論為基礎的石油穩定技術。基本建立了與油氣田開發和開采有關的應用科學和工程技術體系。
第三階段 從60年代開始,以電子計算機和現代科學技術廣泛用於油、氣田開發為標志,開發技術迅速發展。主要方面有:①建立的各種油層的沉積相模型,提高了預測儲油砂體的非均質性及其連續性的能力,從而能更經濟有效地布置井位和開發工作;②把現代物理中的核技術應用到測井中,形成放射性測井技術,與原有的電測技術,加上新的生產測井系列,可以用來直接測定油藏中油、氣、水的分布情況,在不同開發階段能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③對油氣藏內部在採油氣過程中起作用的表面現象及在多孔介質中的多相滲流的規律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根據物理模型和數學模型對這些現象由定性進入定量解釋(見油藏數值模擬),試驗和開發了除注水以外提高石油採收率的新技術;④以噴射鑽井和平衡鑽井為基礎的優化鑽井技術迅速發展。鑽井速度有很大的提高。可以打各種特殊類型的井,包括叢式井,定向井,甚至水平井,加上優質泥漿,使鑽井過程中油層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⑤大型酸化壓裂技術的應用使很多過去沒有經濟價值的油、氣藏,特別是緻密氣藏,可以投入開發,大大增加了天然資源的利用程度。對油井的出砂、結蠟和高含水所造成的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見稠油開采,油井防蠟和清蠟,油井防砂和清砂,水油比控制);⑥向油層注蒸汽,熱采技術的應用已經使很多稠油油藏投入開發;⑦油、氣分離技術和氣體處理技術的自動化和電子監控,使礦場油、氣集輸中的損耗降到很低,並能提供質量更高的產品。
海上油氣開發海上油氣開發與陸地上的沒有很大的不同,只是建造採油平台的工程耗資要大得多,因而對油氣田范圍的評價工作要更加慎重。要進行風險分析,准確選定平台位置和建設規模。避免由於對地下油藏認識不清或推斷錯誤,造成損失。60年代開始,前瞻中國油田服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海上石油開發有了極大的發展。海上油田的採油量已達到世界總採油量的20%左右。形成了整套的海上開采和集輸的專用設備和技術。平台的建設已經可以抗風、浪、冰流及地震等各種災害,油、氣田開採的水深已經超過200米。
當今世界上還有不少地區尚未勘探或充分勘探,深部地層及海洋深水部分的油氣勘探剛剛開始不久,還會發現更多的油氣藏,已開發的油氣藏中應用提高石油採收率技術可以開采出的原油數量也是相當大的;這些都預示著油、氣開採的科學技術將會有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