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市場經歷多少周期
擴展閱讀
打出石油怎麼處理 2024-10-22 09:45:37

石油市場經歷多少周期

發布時間: 2022-02-11 09:05:15

㈠ 石油的產生周期是多少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老的可達到5億年之久.在地球不斷演化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有一些「特殊」時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後,構成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 石油
[1]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由於沉積物不斷地堆積加厚,導致溫度和壓力上升,隨著這種過程的不斷進行,沉積層變為沉積岩,進而形成沉積盆地,這就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質環境.

㈡ 原油期貨價格暴跌,石油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

目前需求影響了原油價格。當下很多國家還是處於停工的狀態,不管各國政府如何刺激,採用何種政策,都無法有效的拉動原油的需求。

原油是工業的命脈,連生產都沒有了,還要那麼多原油幹啥呢?所以,市場還是依靠供給端來穩住原油價格。那就是減少原油的供應量。

本來減產協議已經達成,但是減產後的供應量以及存儲量仍舊高於原油的需求量。那麼原油自然還是大跌。

㈢ 人類大規模利用石油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從1859年開始。

1859年,美國人德雷克在賓夕法尼亞州鑽成第一口具有現代意義的油井——德雷克井,標志著近代石油工業的開始。

最初的石油工業發展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一個為煤油時期。一個為汽油時期(動力時期)。煤油時期大約是1860~1900年,這一時期煤的主要用途是照明和民用燃料。19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石油工業從勘探、開采、煉制加工、儲運到銷售。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並迅速發展起來。

(3)石油市場經歷多少周期擴展閱讀:

19世紀石油工業的發展緩慢,提煉的石油主要是用來作為油燈的燃料。20世紀初隨著內燃機的發明情況驟變,迄今為止石油是最重要的內燃機燃料。尤其在美國在德克薩斯州、俄克拉何馬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油田發現導致「淘金熱」一般的形勢。

1910年在加拿大(尤其是在艾伯塔)、荷屬東印度、波斯、秘魯、委內瑞拉和墨西哥發現了新的油田。這些油田全部被工業化開發。

㈣ 煤炭和石油形成要多長時間

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烴類(碳氫化合物)。
許多勘探資料都表明,全世界煤的可開采資源是巨大的,其能量值相當於石油資源的10倍。煤和石油的形態、形成歷史、地質條件雖然不同,但是它們的化學組成卻大同小異。煤中約含碳80%~85%,含氫4%~5%,平均分子量在2000以上。石油含碳85%,含氫13%,平均分子量在600以內。從組成上看,它們的主要差異是含氫量和分子量的不同,因此,只要人為地改變壓力和溫度,設法使煤中的氫含量不斷提高,就可以使煤的結構發行變異,由大分子變成小分子。當其碳氫比降低到和石油相近時,則煤就可以液化成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噴氣燃料等石油產品了。同時還可以開發出附加值很高的上百種產品,如乙烯、丙烯、蠟、醇、酮、化肥等,綜合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國際上經典的煤變石油工藝是把褐煤或年輕煙煤粉與過量的重油調成糊狀(稱為煤糊),加入一種能防止硫對催化劑中毒的特殊催化劑,在高壓釜里加壓到20266~70931千帕並加熱到380~500攝氏度的溫度,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通入氫氣,使氫氣不斷進入煤大分子結構的內部,從而使煤的高聚合環狀結構逐步分解破壞,生成一系列芳香烴類的液體燃料和烷烴類的氣體燃料。一般約有60%的煤能轉化成液化燃料,30%轉化成為氣體燃料。具體來說,煤變石油的工藝可分為「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兩種,從世界范圍來看,無論哪一類液化技術,都有成熟的範例。
「直接液化」是對煤進行高壓加氫直接轉化成液體產品。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納粹德國就注意到了煤和石油的相似性,從戰略需要出發,於1927年下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煤炭直接液化廠,年產量達10萬噸,到1944年達到423萬噸,用來開動飛機和坦克。一些當時的生產技術,今天還在澳大利亞、德國、巴基斯坦和南非等地應用。
「間接液化」是煤先氣化,生產原料氣,經凈化後再行改質反應,調整氫氣與一氧化碳的比例。此項技術主要源於南非,技術已非常成熟,煤變石油成本已低於國際油價,但技術一直嚴格保密。20世紀50年代,南非為了克服進口石油困難,成立了南非薩索爾公司,主要生產汽油、柴油、乙烯、醇等120多種產品,總產量達到700多萬噸。目前,這家公司的3個液化廠,年耗煤4590萬噸,年產合成油品1000萬噸。該公司累計投資70億美元,現在早已回收了全部設備投資。此外,俄羅斯、美國、日本等國也相繼陸續完成了日處理150~600噸煤的大型工業試驗,並進行了工業化生產的設計。

㈤ 世界/中國石油資源何時會枯竭

經濟學教師戈登在課上給學生提一個問題:世界已經探明的石油儲量是5310億桶,每年消費量是165億桶,那麼全球石油多少年就被消耗完畢?所有學生的答案都是5310/165=32.18年,但戈登告訴學生,正確答案是永遠也用不完。因為當石油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高時,就會刺激市場開發出石油的替代品,剩下的石油由於成本太高而無法開采,自然就不會用完。根據地質學的角度,人類探明的石油,只是佔地球總量的一點點,俗話說,地球是:三份山,六份海,一份田,現人類探明儲量僅分布在部分陸地和很淺的濱海,世界上還有很多交通不方便、自然環境惡劣、又有儲礦地質條件的無人區的陸地尚未勘探。也有很多淺海-濱海地帶,有儲油地質條件也沒有勘探。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未來向大海進軍,向陸地無人區進軍(實際上,現在已經在進軍)。
石油是沒有那麼快用完的,只是成本會提高,但科學的進步,生產力的促進,會降低成本。
地球的石油儲量還很多,同志仍需努力。 現在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發現了H3的著種新能源(高中地理書中第一冊的第一單元有簡介.)它的利用率比煤,石油...都高

㈥ 石油的產生周期是多少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老的可達到5億年之久。在地球不斷演化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有一些「特殊」時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後,構成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 石油
[1]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由於沉積物不斷地堆積加厚,導致溫度和壓力上升,隨著這種過程的不斷進行,沉積層變為沉積岩,進而形成沉積盆地,這就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質環境。

㈦ 石油生產周期是多長

鑽井分不同井型,直井最快也要10天左右,井型越難需要的時間也就越長。

㈧ 美國原油現貨開收盤時間是多少

美原油是早上六點開盤,周六早上四點收盤。交易日的每天早上4點到早上6點這兩個小時是結算時間,一天22個小時能隨時交易。

此外,三大洲的原油現貨開收盤時間如下:

1、亞洲盤時間:早上6點-下午15點,這段時間大多數情況是沒什麼波動。

2、歐洲盤時間:中午15-晚上24點,這段時間有一定行情同時也在等待美盤開開盤。

3、美洲盤時間:晚上20點-凌晨4點,這段時間是行情波動最大,資金量和參與人數最多。

(8)石油市場經歷多少周期擴展閱讀

為了擺脫固定的定價機制束縛,一些長期貿易合同開始與現貨市場價格掛鉤。這種長期合同與現貨市場價格掛鉤的做法,一般採用兩種掛鉤方式:

一種是指按周、按月或按季度通過談判商定價格的形式;

另一種是以計算現貨價格平均數(按月、雙周、周)來確定合同油價。

國際上發達國家已經廣泛進行石油現貨投資,國內只有北京石油交易所。石油現貨市場有兩種價格,一種是實際現貨交易價格;另一種是一些機構通過對市場的研究和跟蹤而對一些市場價格水平所做的估價。

㈨ 原油價格走勢的波動周期及特點

與短期原油市場撲朔迷離的價格波動相比,市場可能更為關心原油價格的中期走勢。原油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性能源,其價格在中期內的持續波動可能將對經濟增長造成較大影響。從經濟體中的供給方面看,油價的上漲將會引起生產成本的上升與產出的減少,進而導致經濟衰退;從經濟體中的需求方面看,油價的持續上漲將會導致通貨膨脹的加劇,社會總需求減少,在工資剛性的約束下,勞動力需求也會減少,經濟將受到較大影響。美國經濟學家漢密爾頓(JamesD.Hamilton)對原油價格變化與經濟增長相關關系的研究表明,油價的過度波動會擾亂家庭與企業的支出項目,從而對經濟增長形成負面影響。
考慮到經濟周期(Business Cycle,也稱商業周期、商業循環、景氣循環)作為經濟運行中周期性出現的經濟擴張與經濟緊縮交替更迭、循環往復的一種現象,其一方面反映了經濟總體性、全局性的發展趨勢,是經濟中各方面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另一方面,又會對經濟中各個具體的方面形成重要的影響和約束。國際原油市場作為大宗商品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活躍程度必然也會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和約束。在經濟進入上升周期時,原油需求逐步增加,消費不斷擴大,原油價格將會逐步攀升;當經濟進入衰退周期時,需求萎靡消費減緩,原油價格也會出現回落。因此,盡管一方面油價的波動會對經濟增長造成沖擊,另一方面經濟周期的循環卻也會對原油市場形成約束,影響油價的發展趨勢。
(二)經濟周期循環與原油價格調整的規律解析
我們可以將全球經濟自1983年起至今的發展歷程大致劃分為五個經濟周期,其中包括四個較為完整的周期:1983—1988年左右、1989—1996年左右、1997—1999年左右、2000—2007年左右。在每一個周期中,全球經濟由前一個周期中的高峰開始滑落,在觸底之後又逐步恢復,由衰退走向繁榮。目前全球經濟正處於第五個周期中。
由圖5可以看出,在前四個完整的周期中,原油價格的變化與經濟周期有著明顯的相關關系,每一輪經濟的復甦與增長都帶動原油價格的上漲,而每一輪經濟的衰退又導致油價的下跌。在當前所處的經濟周期,這一關系更為明顯: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深陷衰退,進入下行周期,原油價格也急劇下跌,紐約商品交易所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由2007年末的93.9美元,桶跌至2008年底的41.8美元/桶,跌幅達55.5%。
此外,全球原油消費大國個體的經濟周期對原油價格也有著重要的影響。以美國為例,2003年以來,伴隨著美國經濟的持續增長,紐約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貨價格也持續震盪走高。在增長周期中的幾次經濟快速上升階段,原油價格也隨之急速上漲。2007—2008年美國經濟結束增長周期,進入下行周期。雖然受市場預期等短期因素的影響,原油價格一度沖高至145美元/桶,但在經歷了短期的震盪之後,原油價格最終受到經濟周期的約束,開始急速下跌。2008年底WTI原油期貨價格跌至58.7美元/桶,跌幅達59.5%。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企穩,美國經濟逐漸走出衰退,原油價格也隨之回暖。2009年第3季度美國GDP季環比年率為2.8%,接近危機前經濟增長水平,原油價格也回復至70—80美元/桶區間,與2007年第2、3季度基本持平。
(三)復甦周期的來臨與原油市場的中期走向
在經歷了2007—2008年的下行周期之後,2009年全球經濟惡化趨勢減緩,並逐漸走出衰退泥潭。2010年初以來,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國際金融市場急劇震盪,但整體來看全球經濟的復甦趨勢仍未扭轉。根據IMF的預測,全球經濟將在經歷了2009年1.06%的收縮之後進入復甦周期,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全球經濟將分別增長3.10%、4.19%、4.56%和4.54%。在經濟復甦周期,全球經濟將逐步回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能源市場需求逐步上揚,投資增加,生產擴大,原油的開采和提煉也將大幅增長。從中期看,伴隨著經濟由復甦走向繁榮,國際原油價格也將再攀新高,國際原油價格140美元/桶的關口也許會再次突破。
四、國際原油市場價格走勢對我國的啟示
自1997年我國原油定價與國際接軌以來,國際油價與國內油價之間僅為一種單向價格影響機制:國內油價被動接受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隨著近些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石油進口大幅增長,國際原油市場的劇烈波動對我國經濟運行的影響逐步提升。一方面,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將增加我國外匯支出,影響貿易盈餘,同時還會加大國內通貨膨脹壓力,推動物價指數升高。另一方面,國際油價的大幅下降有可能對我國石油行業形成較大沖擊,前期大量購買原油的企業可能會因為價格下降而遭受巨額的賬面損失,而石油開采企業也會因為國際油價對國內油價的影響而盈利受損,並進而影響整個產業鏈條上的其他部門,給國民經濟運行造成較大風險。因此,我國應根據國際原油市場的長、中、短期的階段特徵與發展趨勢,採取措施預防國際原油價格劇烈波動可能形成的各種沖擊,維護國內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從長期看,可耗竭資源模型對國際原油市場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我國石油開發企業應不斷壯大實力,堅持「走出去」,不斷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和影響,努力避免在未來原油緊缺睛況出現後受制於人。與此同時,我國還應大力推進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尋找適宜的石油替代品,減輕未來能源瓶頸對經濟增長的壓力,在未來全球能源競爭中取得主動優勢。
從中期看,本輪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與蔓延,改變了全球經濟的運行周期。在經歷了持續的衰退之後,全球經濟漸進復甦,但危機的持續影響尚未結束,主權債務、銀行資產等各種風險仍未消除。受經濟周期因素影響,原油價格處於一種中期調整階段,難以實現有力的價格突破。因此,我國應充分利用這一階段,消化金融危機前後國際原油市場劇烈震盪對國內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並抓住機會、預先布局,為未來經濟周期轉變、原油價格出現明顯趨勢做好准備。
從短期看,考慮到投機因素對原油價格的影響,我國應進一步完善國內外油價聯動機制,逐步改變被動接受國外油價變動的影響,在國際原油市場上維護我國的利益訴求。此外,我國也應進一步加強與完善國內期貨市場建設,借鑒國際原油期貨市場的有益經驗,推出各種原油期貨品種,形成合理的原油價格形成機制,避免油價的劇烈波動。

㈩ 地球上的石油多長時間才能用完

近海、近地的石油,可以用50年,但是,天然氣的資源不斷被發現,已經發現的就可以用80年。 加上近期可以被勘探到的,地球上的石油和天然氣,可以夠用100年。包括遠海、深地層。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還能供人類用多久?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專家認為地球上的石油僅夠三四十年,有專家則認為可使用一二百年。
1998年6月7日,美國《洛杉磯時報》發表題為《即將來臨的石油危機——真正的危機》的文章認為,今後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應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後20年左右的時間,全球石油產量可能開始持續下降。雖然市場力量和石油生產技術的改進可能使石油供應繼續保持到21世紀,但是石油危機的到來可能比一般人的設想早得多。
美國托萊多大學地質學教授克雷格·哈特菲爾德指出:「自1979年以來,全世界已燒掉的石油比到那一年為止人類整個燒油史中燒掉的石油還多。」
這位教授認為,自從石油時代開始以來,全世界已燒掉約8000億桶石油。據估計,約有1萬億桶到1.6萬億桶石油埋藏在可以廉價開採的地層中。
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萬億桶石油大約60年就會消耗光。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並未停滯,而是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達7100萬桶,幾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這個增加數字計算,到2010年,全世界將消耗掉從經濟到技術上都容易開採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盡管地質勘探技術有了驚人的進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儲量明顯減少,因為現有石油消費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在不久的將來,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最終都會面臨石油危機。
在本世紀內,世界主要靠豐富的低價石油推動了經濟車輪的前進,如果石油枯竭那麼世界經濟將面臨嚴峻挑戰。《中東報》認為,到1997年底,開採石油已達8070億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動盪的70年代開採的。根據一些保守的估計,石油儲量不會超過8300億桶。還有一些報告指出,世界石油總儲量約達9950億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費石油240億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來越少,每年只有50億桶。中東地區以外的石油儲量正在下降。石油資源是有限的。
據美國石油業協會估計,地球上尚未開採的原油儲藏量已不足兩萬億桶,可供人類開采不超過95年的時間。在2050年到來之前,世界經濟的發展將越來越多地依賴煤炭。其後在2250到2500年之間,煤炭也將消耗殆盡,礦物燃料供應枯竭。面對即將到來的能源危機,全世界認識到必須採取開源節流的戰略,即一方面節約能源,另一方面開發新能源。新華社供稿姜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