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沾上石油後海洋生物會怎麼樣
擴展閱讀
鑽石吊蘭上什麼肥 2024-10-19 14:21:08

沾上石油後海洋生物會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1-21 06:56:49

❶ 石油泄漏,海洋生物會如何

原油泄漏的危害

石油所含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進入了食物鏈,從低等的藻類、到高等哺乳動物,無一能倖免。成批海鳥被困在油污中,它們的羽毛,一旦沾上油污,就可能中毒或死亡。此外油污將沾粘在其毛皮上,使其無法承受本身的重量,因而溺斃。已被油污污染的海豹,一次又一次躍出水面,試圖把皮毛上的油污甩掉,但最後終於精疲力竭,掙扎著沉入海底。海象和鯨等大型海洋動物,也面臨同樣厄運。此外潛在的損害更進一步擴展到事件發生地的生態系統中,存活下來的生物在受到沖擊後的數年中,受毒物的影響也將遺傳至數種生物的後代。

誰來拯救海洋生物牽

僅僅在30年前,科學家們還認為,海洋是浩瀚無垠的,所以相對來說不會受人類的影響。但是,最近的證據表明,海洋已變得同陸地環境一樣脆弱。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通過海上運輸的原油量急劇增加,油輪遭遇海難受損導致原油泄漏的事故也頻頻發生。同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稱,陸地上的人類活動造成每年大約6萬噸清潔劑、100噸水銀、3800 噸鉛和3600 噸磷酸鹽等化學物質排入地中海。這些污染,已使得海岸生態系統十分脆弱,極易遭受外來生物屬種的侵害。近年來,一系列令人不安的報告顯示,傳染病對海洋生物的威脅不斷增加。這些傳染病導致魚類、海洋哺乳動物、珊瑚礁和海水植物的大量死亡。科學家認為,1938 年以來10%以上的海洋生物已經滅絕。多數的海洋生物大批死亡事件都發生在過去20年間。

世界油輪泄漏大事故

1989 年3月24日,「埃克遜-瓦爾德茲」號在威廉王子島海岸擱淺,原油泄漏量達4000 萬公升。1992 年12月3日,希臘油輪「愛琴海」號在西班牙西北海岸擱淺,7000 多萬公升原油泄漏。1993 年6月5日,「布里爾」號擱淺在蘇格蘭東北的設特蘭群島海域,泄漏了8000 萬公升原油。1996 年2月15日,「海洋女王」號在威爾士海岸擱淺,6750 萬公升原油泄漏。1999 年12月12日,「埃里卡」號發生斷裂事故,法國西海岸被1125 萬公升原油污染。

❷ 石油對海洋生態系統會產生哪些危害

海洋石油污染會對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巨大的破壞作用。2010年4月,墨西哥灣石油泄漏事件更是使海洋石油污染問題受到全世界的廣泛關注。本文從兩個方面,即石油對生物物種的影響和石油對生境的影響,來描述石油污染對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作用。

一 石油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石油污染直接影響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發展,破壞了物種的多樣性,從根本上影響了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基礎。多樣性是反映群落功能的生物學特徵,是生態系統發展均衡的一個指示。多樣性大的種群,具有更復雜的營養通道,更多的營養鏈和側鏈,與密度有關的種群控制機能可通過多途徑起作用,群落的穩定性也越大。因此,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喪失,也就必然導致生態系統復雜性的喪失。
石油所含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進入了食物鏈,從低等的藻類、到高等哺乳動物,無一能倖免。成批海鳥被困在油污中,它們的羽毛,一旦沾上油污,就可能中毒或死亡。此外油污將沾粘在其毛皮上,使其無法承受本身的重量,因而溺斃。已被油污污染的海豹皮毛將無法存儲氧氣,就是去保暖作用,一次又一次躍出水面,試圖把皮毛上的油污甩掉,但最後終於精疲力竭,掙扎著沉入海底。海象和鯨等大型海洋動物,也面臨同樣厄運。此外潛在的損害更進一步擴展到事件發生地的生態系統中,存活下來的生物在受到沖擊後的數年中,受毒物的影響也將遺傳至數種生物的後代。

最後就是污染環境,尤其是海灘,石油染上後將極難去除

❸ 海面被石油污染後對海洋生物及海鳥的危害有哪些

海面被石油污染後,第一個受害者是海洋生物和海鳥。它們以海水為生,海水被原油污染,造成海水嚴重缺氧,同時營養成分被破壞,使生物無法生存。科學工作者指出,石油污染對海洋生態環境將產生嚴重的威脅,特別是對魚類的生殖器官造成破壞。在石油污染的環境中,魚類產下的魚卵不能孵化,即使孵化成魚苗也將很快夭折。海灣戰爭使200萬只越冬候鳥,遭遇原油污染,幾十萬只海鳥因羽毛沾上油污而死亡,在阿拉伯海岸上隨處可見烏黑的海鳥屍體。

❹ 原油泄露對海洋生物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原油泄漏對海洋生物的危害
石油所含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進入了食物鏈,從低等的藻類、到高等哺乳動物,無一能倖免.成批海鳥被困在油污中,它們的羽毛,一旦沾上油污,就可能中毒或死亡.
此外油污將沾粘在其毛皮上,使其無法承受本身的重量,因而溺斃.已被油污污染的海豹,一次又一次躍出水面,試圖把皮毛上的油污甩掉,但最後終於精疲力竭,掙扎著沉入海底.
海象和鯨等大型海洋動物,也面臨同樣厄運.此外潛在的損害更進一步擴展到事件發生地的生態系統中,存活下來的生物在受到沖擊後的數年中,受毒物的影響也將遺傳至數種生物的後代.

❺ 石油對海洋環境有哪些危害

石油污染物進入海洋環境後,會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石油成品油中燃料油類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有麻醉和窒息、化學性肺炎、皮炎等。如汽油麻醉性毒物,急性中毒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損害;而在短期內吸入大量柴油霧滴可導致化學性肺炎。如地下油罐和輸油管線腐蝕滲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不僅造成土壤鹽鹼化、毒化,導致土壤破壞和廢毀,而且其有毒物能通過農作物尤其是地下水進入食物鏈系統,最終直接危害人類。尤其是石油進入到海洋後,還可以通過食物鏈最終在人體內富集,從而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研究表明,汽油、柴油、煤油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對人的神經系統、泌尿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血液系統等都有危害。國外研究發現,生活在加油站或者汽車修理廠附近的孩子患急性白血病的風險要高出平均水平4倍,這些孩子得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幾率比住在同一地區但不在加油站附近的孩子高7倍。有關統計表明,全國每年新生兒出生缺陷高達80萬-120萬人;全國每年死於肝癌的患者超過11萬人,佔世界每年肝癌死亡患者的比例高達42.5%。
2.對水生生物的影響
石油污染物進入海洋環境會對水生生物的生長、繁殖以及整個生態系統發生巨大的影響。污染物中的毒性化合物可以改變細胞活性,使藻類等浮游生物急性中毒死亡。當海洋中石油濃度在10-4~1-3mg/L時,可以對魚卵和魚類的早期發育產生影響。而石油的塗敷作用會導致大量的鳥類死亡,如Exxon公司的Valde號沉船事故在4個月里造成多達30000隻的海鳥死亡。石油中的重質組分沉入海底,還會對底棲生物造成危害。石油會滲入大米草和紅樹等較高等的植物體內,改變細胞的滲透性等生理機能,嚴重的油污染甚至會導致這些潮汐帶和鹽沼植物的死亡。石油對海洋生物的化學毒性,依油的種類和成分而不同。通常,煉制油的毒性要高於原油,低分子烴的毒性要大於高分子烴,在各種烴類中,其毒
性一般按芳香烴、烯烴、環烴、鏈烴的順序而依次下降。石油烴對海洋生物的毒害,主要
是破壞細胞膜的正常結構和透性,干擾生物體的酶系,進而影響生物體的正常生理、生化
過程。如油污能降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阻礙細胞的分裂、繁殖,使許多動物的胚
胎和幼體發育異常、生長遲緩;油污還能使一些動物致病,如魚鰓壞死、皮膚糜爛、患胃病以至致癌。
3.對漁業的影響。
石油污染能夠抑制光合作用,降低海水中O2的含量,破壞生物的正常生理機能,使漁業資源逐步衰退。在被污染的水域,其惡劣水質使養殖對象大量死亡。存活下來的也因含有石油污染物而有異味,導致無法食用。資料表明魚類和貝類在含油量為0.01mg/L的海水中生活24h即可帶有油味,如果濃度上升為0.1mg/L,2~3h就可以使之帶有異味。海洋石油污染會改變某些經濟魚類的洄遊路線;沾污魚網、養殖器材和漁獲物;著了油污的魚、貝等海產食品,難於銷售或不能食用。石油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擴散形成油膜,可通過擴散、蒸發、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進行遷移、轉化。油類可沾附在魚鰓上,使魚窒息,抑制水鳥產卵和孵化,破壞其羽毛的不透水性,降低水產品質量。油膜形成可阻礙水體的復氧作用,影響海洋浮游生物生長,破壞海洋生態平衡等。
4.對旅遊業的影響
受洋流和海浪的影響,海洋中的石油極易聚積於岸邊,使海灘受到污染,破壞旅遊資源。如2002年巴拿馬籍油輪「威望號」的擱淺漏油事故,使得原本風光迷人的西班牙加里西亞海岸成了黑色油污的人間地獄,給當地旅遊業造成沉重打擊。
5.對環境的影響
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礙大氣與海水之間的氣體交換,影響了海面對電磁輻射的吸收、傳遞和反射。長期覆蓋在極地冰面的油膜,會增強冰塊吸熱能力,加速冰層融化,對全球海平面變化和長期氣候變化造成潛在影響。海面和海水中的石油會溶解鹵代烴等污
染物中的親油組分,降低其界面間遷移轉化速率。石油污染會破壞海濱風景區和海濱浴場。

❻ 為什麼石油倒入海洋會造成危害

為什麼石油倒入海洋會造成危害?

回答:一句話——石油倒入海洋加劇海水富營養化,導致赤潮等不良現象發生。

具體解釋:

隨著現代化工、農業生產的迅猛發展,沿海地區人口的增多,大量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其中相當一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導致近海、港灣富營養化程度日趨嚴重。

同時,由於沿海開發程度的增高和海水養殖業的擴大,也帶來了海洋生態環境和養殖業自身污染問題;海運業的發展導致外來有害赤潮種類的引入;全球氣候的變化也導致了赤潮的頻繁發生。

赤潮發生後,除海水變成紅色外,
一是大量赤潮生物集聚於魚類的鰓部,使魚類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二是赤潮生物死亡後,藻體在分解過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導致魚類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時還會釋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和毒素,嚴重污染海洋環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的破壞;
三是魚類吞食大量有毒藻類。
目前,赤潮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公害,美國、日本、中國、加拿大、法國、瑞典、挪威、菲律賓、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赤潮發生都很頻繁。

希望對你有幫助!

個人宣言:我是hk——honest king——誠實的國王,不是香港的英文縮寫,切記切記……

❼ 被石油污染的海洋如何變得干凈

①擴散。入海石油首先在重力、
慣性力
、摩擦力和
表面張力
的作用下,在海洋表面迅速擴展成薄膜,進而在風浪和海流作用下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塊狀或帶狀油膜,隨風漂移擴散。擴散是消除局部海域
石油污染
的主要過程。風是影響油在海面漂移的最主要因素,油的漂移速度大約為風速的
百分之三

中國山東
半島沿岸發現的
漂油
,冬季在半島北岸較多,春季在半島的南岸較多,也主要是風的影響所致。石油中的氮、硫、氧等非烴組分是
表面活性劑
,能促進石油的擴散。
②蒸發。石油在擴散和漂移過程中,輕組分通過蒸發逸入大氣,其速率隨分子量、沸點、油膜表面積、厚度和
海況
而不同。含
碳原子
數小於12的烴在入海幾小時內便大部分蒸發逸走,碳原子數在12~20的烴的蒸發要經過若干星期,碳原子數大於20的烴不易蒸發。
蒸發作用
是海洋油污染自然消失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蒸發作用大約消除泄入海中石油總量的1/4~1/3。
③氧化。海面油膜在光和微量元素的催化下發生自氧化和
光化學
氧化反應
,氧化是
石油化學
降解的主要途徑,其速率取決於石油烴的化學特性。擴散、蒸發和氧化過程在石油入海後的若干天內對水體石油的消失起重要作用,其中
擴散速率
高於自然分解速率。
④溶解。
低分子烴
和有些極性化合物還會溶入海水中。
正鏈
烷在水中的溶解度與其分子量
成反比
,芳烴的溶解度大於鏈烷。溶解作用和蒸發作用盡管都是低分子烴的效應,但它們對水環境的影響卻不同。石油烴溶
於海
水中,易被海洋生物吸收而產生有害的影響。
⑤乳化。石油入海後,由於海流、渦流、潮汐和風浪的攪動,容易發生
乳化作用
。乳化有兩種形式:
油包水
乳化和
水包油
乳化,前者較穩定,常聚成外觀象冰淇淋狀的塊或球,較長期在水面上漂浮;後者較不穩定且易消失。油溢後如使用
分散劑
有助於水包油乳化的形成,加速海面油污的去除,也加速生物對石油的吸收。
⑥沉積。海面的石油經過蒸發和溶解後,形成緻密的分散離子,聚合成瀝青塊,或吸附於其他
顆粒物
上,最後沉降於海底,或漂浮上海灘。在海流和海浪的作用下,沉入海底的石油或石油
氧化產物
,還可再上浮到海面,造成
二次污染

⑦海洋生物對石油烴的降解和吸收。微生物在降解石油烴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烴類氧化菌廣泛分布於海水和海底泥中(見
石油烴的微生物降解
)。
海洋植物

海洋動物
也能降解一些石油烴。浮游海藻
和定
生海藻可直接從海水中吸收或吸附溶解的石油烴類。海洋動物會攝食吸附有石油的
顆粒物質
,溶於水中的石油可通過消化道或鰓進入它們的體內。由於石油烴是脂溶性的,因此,海洋生物體內石油烴的含量一般隨著脂肪的含量增大而增高。在清潔海水中,海洋動物體內積累的石油可以比較快地排出。迄今尚無證據表明石油烴能沿著食物鏈擴大。
石油泄入海後,從海中消失的速度及影響的范圍,依入海的地點、油的數量和特性,油的回收和消油方法,海洋環境的因素而有很大的差異。如較高的水溫有利於油的消失。實驗證明,油從水中消失一半所需的時間,在溫度為10℃時大約為1個半月;當水溫升至18~20℃時,為20天;而在25~30℃時,降至7天。滲入沉積物的石油消除較難,所需時間要幾個月至幾年。

❽ 原油污染會對海洋帶來怎樣的災難

原油污染會對海洋帶來的災難:
1 首先,石油進入海洋後會迅速擴散成一層閃閃發亮的油膜,一般情況下,1噸石油所形成的油膜可以覆蓋12平方公里范圍的海面。大面積的油膜減少了太陽輻射投入海水的能量,阻隔了海氣的相互作用,直接影響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整個海洋生物食物鏈的循環,從而嚴重破壞了海洋環境中正常的生態平衡。
2 其次,石油污染大大降低了海洋生物攝食、繁殖、生長等方面的能力,破壞了細胞的正常生理行為,使許多海洋生物的胚胎和幼體發育異常。油液極易堵塞海獸、魚類的呼吸器官,使其窒息而死。
3 海水中若含有0.1%的柴油乳化液,就能完全阻斷海藻幼苗的光合作用——更為嚴重的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的脆弱環節一旦受到損害,幾十年都難以恢復。

❾ 海洋上石油泄漏會造成什麼後果

可能引起食物鏈發生破壞,如使海鳥不可正常進食。人類無法吃魚,補充維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