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數字世界的新石油是什麼
擴展閱讀
阜陽無花果產品哪裡有 2025-01-15 21:28:39

數字世界的新石油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2-25 17:45:32

⑴ 全世界石油儲備還有多少,全世界每天消耗多少石油

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達7100萬桶,中國750萬桶.全球保有儲量還可開采大約41年.

⑵ 全球石油消費趨勢是什麼

2007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大約為8520萬桶/日,比2006年的日均需求量增加了150萬桶,2008年比2007年的日均需求量增加了160萬桶,約為8680萬桶/日。2008年,中國的石油需求量佔到了全球石油總消費量的25%以上,是美國同期增長量的一倍之多。2000年,全球石油的日均需求量為7540萬桶/日,這是連續11年接連攀升後達到的高值,到2007年,則可能達到第12個高值。這種持續的增長與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需求量呈平行狀態,但卻與20世紀80年代的狀況呈尖銳的對比。在80年代開始之際,中東地區的持續動盪導致了全球油價的高攀。在此期間,發生了舉世聞名的第二次石油價格動盪,受油價高攀和隨後發生的經濟衰退的影響,全球石油需求量發生突然下跌。到80年代,這種頹勢得到了遏止,當時的石油需求量高於前期(1979年)的水準。對能源的需求量呈連續增長的趨勢。化石燃料將繼續在全球商業性能源需求量中佔到90%的份額,到2030年所增加的能源需求量中,化石燃料將佔到93%的份額。在過去的40年中,石油一直在全球能源需求量中獨占鰲頭,顯然這種狀態將一直持續下去。在當前的能源需求量中,石油佔到了39%的份額,在未來的20年中,這一比例可能會略有下降,到2030年佔到36.5%(見下表及直方圖所示)。

2005—2030年世界各國的年平均石油需求增長量資料來源:《IFR2007》《經濟學家2008》。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東北亞和南亞的能源需求量佔到了發展中國家的68%,是全球能源需求總增長量的58%。近30年來,全球的石油生產始終像一個騎在過山車上的醉漢一樣起伏。然而,達到峰值的時間與經濟周期的低谷期並不總是對應出現。比如在1999年,全球的石油需求量持續增加,但在1997年與1998年間出現了存貨積壓的情況,當時的能源生產量遠大於需求量,迫使生產者們不得不減產至1998年的水平之下。在20世紀80年代的後幾年中,這種情況也曾出現過,1986年油氣產量增加,其價格僅為第三次石油價格沖擊時的一半左右。這些顯然背離了正常的經濟學規律,反映出在油氣勘探與開發中的一種長期發展趨勢——在絕大多數上游項目中的高投入與低操作費用趨勢以及歐佩克(OPEC)即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於1960年,發起國有伊拉克、委內瑞拉、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和伊朗。在開始階段,該組織的主要目標在於調節石油生產國與石油公司之間的收入缺口,更側重於前者。該組織成員的興趣在於成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石油價格的一種重要平衡角色並在今天依然起到此類作用。而且,毫無疑義,該組織早在成立之初就強調要在管理地球的油氣資源方面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歐佩克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據各自的油氣儲量向其各成員配給限額(限定最高產量)並以此對油氣進行限產。根據產—供規律和一些特別協商,可以對上述配額進行調控,同時也將參考世界經濟形勢和全球對油氣的需求情況。直到今天,至少當該組織的成員在進行配額調控時,這套體系會允許歐佩克為全世界油價指定一個浮動的范圍,因此就可保持全球油價的穩定。當然,這種穩定有益於整個世界。但是,自2004年以來,歐佩克成員一直在致力於滿負荷生產並力求進一步增加石油產量(即所謂的超產能力)的行為受到了限制。結果,歐佩克實質上已失去了控制油價的能力,導致2004年以後的油價暴漲。過往成員包括印度尼西亞和加彭。的存在。

⑶ 數字世界的大腦是什麼

數字世界的大腦是人工智慧。

21世紀,科技生態呈現出越來越多的類腦特徵,各種前沿科技概念和技術正在形成一個世界規模的數字大腦。

元宇宙也是組成這個世界數字大腦的一部分,承擔了它意識和夢境的構造,主要特徵是大社交網路為核心的數字空間開始從二維向三維進化,能夠將現實世界映射到數字空間,也可以將人類的幻想具象化,帶給人類夢境般真實體驗。

但由於人類的腦和眼對元宇宙還存在不適應以及眩暈等問題,一種判斷是,在未來數字空間二維和三維的時間使用分配上,人類大量的信息交流和分享活動應該還是在二維數字空間完成,一部分需要深度體驗的場景才需要進入三維的元宇宙中。

世界數字大腦的意義:

世界數字大腦(系統)可以看做是互聯網大腦模型與智慧社會結合的產物,是在世界范圍的網路應用層形成的一個類腦復雜智能巨系統。

在人類智慧和機器智能的共同參與下,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邊緣計算、5G、雲機器人和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的支撐下,數字神經元網路和雲反射弧將是世界數字大腦建設的重點。

世界數字大腦的作用是提高人類社會的運行效率,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復雜問題,更好地滿足人類社會的不同需求。世界數字大腦在系統演化上將通過城市大腦向省級大腦、國家大腦擴展並最終全球化逐步完成。

⑷ 世界上共有多少石油

世界石油儲量究竟有多少?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回答:世界(也即OPEC)的石油儲量誇大了多少?根據前文①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前勘探和生產主管所說世界探明石油儲量有3000億桶應被視作投機性(推測性)資源,②伊朗國家石油公司資深專家估計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把它們的石油儲量誇大了3200-3900億桶,③20世紀80年代,歐佩克國家在沒有大的儲量發現的情況下其儲量增長了3000億桶,④筆者根據前文科威特石油儲量誇大了一倍推斷,假如OPEC都把石油儲量誇大了一倍,那麼OPEC十國的儲量是8107億桶,其一半約是4000億桶,如果只有中東OPEC國家把石油儲量誇大了一倍,那麼中東OPEC國家的儲量約為7500億桶,其一半是3700億桶。綜合這些數據,我認為可以判斷OPEC把其石油儲量至少誇大了3000億桶,也即世界石油儲量至少誇大了3000億桶。那麼世界剩餘探明石油儲量將不再是12000億桶,而是只有9000億桶,儲采比也不再是40年,而降為只有30年,如果再考慮到石油消費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世界石油儲采比可能會遠遠低於30年. 那麼未來世界石油儲量會增長多少呢?USGS在2000年發布的報告對未來石油儲量增長做了極為樂觀的預測,可是事實與此相去甚遠,該報告剛出籠時遭到了許多業界人士的批評,果不其然,2005年USGS對其2000年報告進行了評估,結果如下估計石油量(至2025年,10億桶)1996-2003實現量(10億桶)估計天然氣量(萬億立方英尺)10億桶油當量1996-2003天然氣實現量(萬億立方英尺)10億桶油當量>從表中可知,從1996年到2003年,時間過了預測時段的約四分之一,原有油田的儲量增長也基本實現了估計量的四分之一,但新油田的發現不及預期的十分之一,這表明新油田發現遠沒有原來估計的那麼樂觀。天然氣的情況與此類似,儲量增長遠遠超過四分之一,而新氣田的發現卻不足十分之一,這說明儲量發現遠沒有原來估計的那麼樂觀。後來,美國地質調查局還將其對格陵蘭島附近未來新探明油田的估計儲量下調了380億桶,對北極地區的估計與2000年的估計相比也有所下降。在USGS修正其數據後,國際能源組織(IEA)也決定下調其全球石油儲量預期我們不應該忘記裏海石油儲量大幅縮水的事實,這個事實也說明官方的數據常常是不可靠的,說明我們對石油儲量與產量抱有的過分樂觀的態度在很多時候都是非常盲目的。蘇聯解體後,人們對裏海地區的石油抱有極大的興趣,一度認為裏海地區是第二個中東。日本《每日新聞》1997年10月7日報道說中亞有6000億桶石油可采儲量,美國能源部1997年的報告指出中亞有2000億桶。2000年,國際地質勘探界組織了一支多國地質隊對裏海地區的石油進行了一次全面普查,2002年,這支多國地質調查隊提交了最終報告,大幅下調了裏海地區的石油儲量,裏海的剩餘可采儲量只有70多億桶,與日本《每日新聞》的估計差不多相差100倍,與美國能源部的估計相差30倍!而且裏海石油70%的儲量都在哈薩克境內。前幾年還有報道誇大北極地區的石油儲量,認為北極地區潛在的可採石油儲量在1000億至2000億桶之間,2008年USGS對北極地區的調查顯示這里有900億桶未發現的、技術上可開採的石油,盡管數量也不小,但與此前的有關報道相比,已大幅縮水,而且這900億桶的數據也不一定準確。不斷地希望,接之而來的是更大的失望,事實不斷地提醒我們,再找到堪與中東相比的大油田的可能性已經非常低了。最近不斷有人在誇大中國南海和巴西沿海的石油儲量,我認為:在沒有得到確切消息之前,對此應抱謹慎的態度據業內人士估計,石油儲量的90%都已經發現,由於人類到2004年底已經消費了1.224萬億桶,2005年至2008年底又大致消費了1200億桶,人類目前總共消費了約13500億桶石油,根據前邊的估計,已經明確的剩餘探明儲量有9000億桶,可以計算出人類未發現的剩餘儲量大概還有2000億桶。這樣,得出的世界石油總儲量約為25000億桶。當然還有一個儲量增長的問題,由於儲量增長是個動態的數據,當石油價格上升的時候,儲量增長的就快些,而當石油價格下降的時候,儲量增長就慢些甚至負增長,而且還應該認識到現有油田的儲量增長是有限度的,越到後來,儲量增長的幅度會越小。前幾年,油價大幅上漲,隨之而來的是現有油田儲量增長的大幅上升,從USGS的評估報告就可以看出來,而從2007年到2008年探明儲量出現下降表明儲量增長的可能性正在下降,假設從2004年至2008年延續了1996年至2003的儲量增長的趨勢,那麼2004年至2008年儲量大致又增長了1000億桶,根據USGS6120億桶的儲量增長估計值,可以得出以後還會有3350億桶左右的儲量增長,把這一儲量增長數值與剛才得出的世界石油總儲量25000億桶相加,為28350億桶,這與國際能源機構估計的世界石油總儲量為2.5萬億至2.9萬億桶之間基本吻合。如果我們假設這樣的數據是正確的,那麼通過各方面數據的相互印證,可以大致得出與世界石油儲量有關的如下數據已經開采出來的石油總量為13500億桶剩餘探明儲量9000億桶>有待發現的石油儲量約為2000億桶現有油田儲量增長還大約有3000億桶當前每年的石油消費量為300億桶。 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作出如下大致判斷:1、世界石油探明儲量、主要是OPEC石油探明儲量並沒有各國公布的那麼多;2、當前石油的儲采比只有30年,即便考慮到未來石油儲量發現和儲量增長,由於儲量進一步增長的可能性已經不會太大,再考慮到石油消費需求的持續上升,石油儲采比應該不會比30年高太多;3、即便把未來儲量發現和儲量增長都計算在內,人類未來可采剩餘石油儲量大致也只有14000億桶,考慮到目前每年300億桶的消費量,可以這么認為:人類已經消費了世界石油總可采儲量的一半,因而目前已經處於赫伯特鍾形曲線的頂點。</

⑸ 為什麼說二十一世紀最大的騙局就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石油的形成周期較為的漫長,需要上億多年,原則上來講,石油確實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在人類文明的尺度之上,它確實是越用越少,只不過地球上到底還有多少未被探明的石油田,這個沒有具體的數字,因為隨時都有可能發現一處新的油田。

石油是遠古動物死亡後埋於大地深處,經過長時間的反應生成石油,又在地殼運動的過程中聚集在了一起生成了石油礦;石油是地球內部的原始物質形成的,並沒有動物的參與,屬於一種可以不斷生成的物質。如果是第一種觀點,那麼石油的形成周期實在是太長了,長到我們可以認為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如果是第二種觀點,那石油或許可以源源不斷由地球提供,因而屬於一種可再生資源。

⑹ 什麼是世界石油未來展望

人類有著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石油天然氣也有著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本書用相當篇幅,展現了石油天然氣的過去和現在,這里再對其未來做一點展望。

⑺ 未來的10至20年的全球能源是什麼請標明相關的網站出處

警惕需求上漲 儲量難測

國際能源署(IEA)今年發布的《展望》預測了到2030年以前世界的能源需求情況,並且詳細描述了石油、天然氣、煤炭等三大能源需求增長的具體情況。但在報告中,IEA並未給出一個關於2030年世界能源儲量的准確數字,原因在於IEA對世界上各石油公司報告的儲量數據的可靠性表示質疑。IEA呼籲各國政府重視儲量數據的准確性問題,指出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建立一套全球普遍認可、透明一致、綜合全面的油氣儲量數據報告系統,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長期的能源開發問題。
《展望》預測,到2030年,世界能源需求將不斷增長,屆時石油仍將是世界的主要消耗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能源結構中所佔的比例較小。《展望》同時警告各國政府,如果他們繼續奉行2004年的能源政策的話,全球2030年的能源需求將比目前上升近60%。《展望》也善意地告訴中國政府,到那時中國的能源需求佔全球能源需求的比例,將在現在的水平上增加4個百分點,達到16%。
到2030年,全球原油需求將達到1.21億桶/日,預計年均增長率為1.6%。屆時原油主要用於滿足交通運輸業的需求,其中發展中國家的石油需求將佔世界總需求量的2/3,歐佩克國家對世界能源的需求比例將從現在的52%降低到2030年的43%。
在今後10年內,全球天然氣消費量將會超過煤炭。到2030年,天然氣消費量將是現在的1倍左右,其中50%將以液化天然氣的方式供應。
到2030年,煤炭在世界能源結構中所佔的比例將與現在的比例持平,仍為22%,但消耗的絕對量增加,煤炭新增需求量將幾乎全部用於電力行業。亞洲是煤炭需求增長最大的地區,僅中國和印度兩國,就將消耗2002年到2030年世界煤炭需求增量的68%。OECD國家的需求增長不大。
盡管能源需求不斷上升,但《展望》強調,世界能源儲量還遠未陷入枯竭境地。在2030年以前,甚至其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地球上蘊藏的能源儲量足以滿足全球的能源需求。如果必要的投資到位,全球常規石油生產在2030年之前還不會達到頂峰,而天然氣和煤炭的探明儲量比石油還要充裕,未來發現更多油、氣、煤資源的潛力還是很可觀的。

安全與融資 兩大主題

《展望》指出,盡管未來3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全球能源供應足以滿足需求,但能源安全將面臨更大的風險。
供給系統脆弱 由於目前與日俱增的石油需求僅僅由少數幾個產油國來滿足,如歐佩克(OPEC)的中東成員國和俄羅斯,《展望》預測,能源進口國和出口國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將越來越強烈,跨地區的石油貿易將不斷增長。《展望》稱,目前在世界能源生產增長的情況下,非能源國家承擔了世界能源加工量的95%,這說明從能源生產地到消費地的貿易在增長。到2030年,世界原油貿易將達到6500萬桶/日以上,略高於石油總產量的一半。現在每天有2600萬桶的石油經過亞洲的馬六甲海峽和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峽,在未來30年內,通過以上和其他關鍵通道進行貿易的石油數量將翻番。
活躍的原油貿易加大了多數OECD國家、中國、印度等油氣進口大國對進口能源的依存度。到2030年,中國的石油進口量將從現在的每天200萬桶增加到每天1000萬桶,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將達到74%。對此,IEA長期合作和政策分析主任歐努·溫和斯特認為:「一旦石油安全出現問題,例如石油運輸關節點出現問題,由海盜、恐怖襲擊或者事故等導致管線封閉、油輪停航,將對世界石油供應產生嚴重影響。因此,維護石油運輸節點即國際航道和管線的安全問題日益緊迫,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要積極應對石油供應可能產生中斷的風險。」
融資需求龐大 《展望》認為,要滿足全球不斷增長的能源消費,新增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巨額投資。從2003到2030年,累計需要投資16萬億美元,年均投資達5680億美元。與2000年全球能源領域實際投入的4130億美元相比,IEA所做的這一預測值增加了37%(1550億美元)。
《展望》指出,新增基礎設施投資的主要對象是電力行業,將達10萬億美元,占總投資額的60%多。石油和天然氣的投資額各為3萬億美元,約占總投資的18%。煤炭需投入約4000億美元。
歐努·溫和斯特說:「由於發展中國家將是產需增長的主力,近一半的全球能源投資將流向這些國家。但同時這些國家在融資方面又面臨嚴峻的挑戰,因為相對於他們的經濟總量而言,投資需求較大,投資風險也較高。」
具體到中國,《展望》預測,從2003年到2030年,中國的能源投資需要2.4萬億美元,佔全球能源投資的15%,年均投資約為960億美元。因此,IEA建議中國採取更嚴厲的機動車標准,建立更多使用清潔燃料的發電廠。

油價走高 OPEC難獲利

對於讓人捉摸不透的油價,《展望》稱,未來的油價走勢仍將保持不穩定狀態,這也是導致世界石油供需不確定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原油和成品油價格自1999年以來就急劇攀升,2004年年中更是達到歷史最高點。油價高企將造成未來石油日需求量的減少,從現在起到2030年,如果保持平均每桶35美元(根據2000年的價格計算)的高油價,到2030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將比基於低油價(每桶22美元至29美元)假設前提下低15%(1900萬桶/日),減少量相當於目前美國的石油消費總量。
此外,《報告》還認為,從長期來看,歐佩克將不會從高油價中獲利。因為高油價時期,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石油生產將顯著增長,導致歐佩克成員國的市場份額大幅下降。在2003年至2030年期間,如果油價維持在平均每桶35美元的高位,歐佩克國家石油出口累計收入為7500億美元,比基於低油價假設基礎上的預計數字反而低了7個百分點。

厲行節約,持續發展

《展望》認為,如果世界各國能夠採取相應的政策,加快高效清潔技術的使用和部署,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則2030年的全球能源需求要比上述推測低10%左右,化石燃料需求的下降幅度更大。
在採取新政策的前提下,到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將達到1280萬桶/日,比上述推測低11%,減少的量相當於沙特、阿聯酋和奈及利亞目前產量的總和。到2030年,如果OECD國家採取更有力的措施來提高燃料經濟性,發展中國家更快部署和使用節能機動車,由此而節約的石油量將佔全球石油節約量的2/3。同時這也降低了OECD國家和中國的石油進口依存度。相對於石油而言,煤炭需求的相對下降幅度更大,到2030年將達到24%,節約的煤炭數量相當於目前中國和印度的消費量之和。屆時世界天然氣需求將降低10%,北美OECD成員國天然氣進口需求量減少40%,歐洲天然氣進口需求量降低10%,而中國在完成煤改氣之後天然氣進口則會增加。
據悉,為提高我國能源的使用效率,10月中旬,國務院審議通過了建國以來能源領域的第一個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該規劃指出,未來10至20年中,節能工作的重點領域和重點工程分別集中在重點工業、交通運輸和建築、商用與民用領域等3大方面。《規劃》提出了我國的節能目標,「十五」期間年均節能率為1.3%,「十一五」期間為2.8%;主要產品(工作量)單位能耗指標到2010年達到或接近20世紀90年代初期時的國際先進水平,2020年達到或接近目前的國際先進水平。

⑻ 石油是當今世界主要的什麼礦產之一

石油是當今世界主要的地下能源礦產之一。

⑼ 什麼是新石油資源

當前世界,能源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居於首位。人類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有石油、天然氣和煤炭3種。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統計,地球上這三種能源供人類開採的年限分別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我國煤炭剩餘可開采儲量僅為1390億噸標准煤,按照2003年的開采速度,只能維持83年。人類可能面臨煤炭、石油枯竭。同時使用煤炭、石油能源,造成的嚴重的環境污染也不容忽視。所以新能源的開發刻不容緩。在經歷了生物質、煤炭和石油之後,新的能源時代即將到來。科學家們經過努力,終於發現了一種新的石油資源——植物。石油植物即含有天然烴油的植物,包括喬木、灌木及藻類等。如木屑生產的類石油轉換率達70%;用蒸汽蒸餾技術處理桉樹,每公頃桉樹可提煉石油20多噸。

我國的海南及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的熱帶森林裡的油楠,樹高可達20米,胸徑達0.6米,樹體內含有豐富的油脂,1株油楠最多可年產油50千克。收集到的油脂可直接作為燃料用於柴油發動機。

美國加利福尼亞的藍桉樹,揮發性油的含量為樹體重量的1.2%。澳大利亞的輻射桉含油率高達4.2%。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森林中的苦配巴樹、三角大戟、牛奶樹等,都是能提煉石油的樹種。在苦配巴樹上鑽孔,流出的液體可用作柴油,1株苦配巴樹一年可產石油20千克。

加拿大利用單凈菌和單紫菌,使之產生石油產物。每2.6平方千米的鹽水池裡,每48小時收獲一次,一年可收獲1200萬桶油。

東南亞地區的漢加樹和我國的烏桕樹的果實均可榨油。漢加樹每株每年可獲5千克石油。馬來西亞是生產棕櫚油最多的國家,年產量可達數百萬噸。這些棕櫚油稍經加工,就可作燃料油。

科學家發現300多種灌木含有一定比例的石油。有些芳草植物也可提煉石油。美國學者對6000多種野草進行了研究和鑒定,發現其中的30多種含油豐富,如乳草等。每公頃野生的黃鼠草大約可提煉1000千克的石油。人工栽培的雜交黃鼠草,每公頃可以煉石油6000千克。科學家還發現一些藻類植物也含有石油。這些植物油類大量生產後,可以通過裂解或轉脂作用等化學方法轉變成燃料油。然而,提取石油最有希望的是硅藻,而最有用的是美國南部水塘或大面積淡水池裡的藻類。科學家在美國西海岸的海域里已培育成功一種巨型海藻,一晝夜可長0.6米,這種海藻經過加工也能得到類似石油的液體燃料。

日本科研人員將燃燒後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泵送到養殖綠藻的水池中,從而使綠藻迅速生長。這項研究工作在英國也獲得了可喜的進展。

據美國一家科研單位的實驗結果,某些海藻中類脂物含量可達67%。美國已大面積養殖巨藻以獲得甲烷。

法國科學家發現,叢生藻(Botryococcus braunii)能夠以液體形式排出大量類似於石油的碳氫化合物,現在法國已開始大規模養殖,並設法解決工業化養殖經常出現的細菌污染問題。

中國現已查明的油料植物(種子植物)種類為151科697屬1554種,其中種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4種。但是,分布廣,適應性強,可用作建立規模化生物質柴油原料基地的喬灌木物種不足30種。如漆樹科的黃連木,無患子科的文冠果,大戟科的麻瘋樹,山茱萸科的光皮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