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怎麼的
擴展閱讀
建一個半標泳池成本多少 2025-01-16 02:59:30
采水工具叫什麼 2025-01-16 02:53:55

石油怎麼的

發布時間: 2022-02-26 18:08:01

❶ 石油怎麼分類的

石油根據其油源環境、性質可以有不同的分類。
根據油源環境可分為:海相油、陸相油。海相油即海相沉積中生成的石油,陸相油即陸相沉積中生成的石油。我國的石油大部分屬於陸相油。
根據有機質成熟度(用正烷烴分布曲線來判斷)可分為:低成熟油、成熟油、高成熟油。其中,國內低成熟油的表述有三種,即未成熟石油、低成熟石油、未成熟—低成熟石油。
根據原油密度可分為:輕質原油(<0.87克/厘米3)、中質原油(0.87~<0.92克/厘米3)、重質原油(0.92~<1.0克/厘米3)和超重質原油(≥1.0克/厘米3)。
根據原油黏度可分為:常規油(<100毫帕秒)、稠油(100~<10000毫帕秒)、特稠油(10000~50000毫帕秒)和超特稠油或稱瀝青(>50000毫帕秒)。
根據原油凝固點可分為:高凝油(≥40℃)、常規油(-10~<40℃)、低凝油(<-10℃)。

❷ 石油是怎樣加工的

石油是通過提煉進行加工的:

從井中采出的石油一般都含有一定數量的水,因此,所謂讓石油「減肥」,其實是讓石油「脫水」。石油的「減肥」分為三步驟----即脫鹽脫水、常壓蒸餾、減壓蒸餾。每一道步驟,都關系著石油「減肥」的效果。

第一步:脫鹽脫水

石油中混合著水、鹽類、泥沙等物質。這些物質會生成具有腐蝕性的酸類物質。這些酸類物質會加速設備、容器和管線的腐蝕。因此,在「減肥」的第一個環節,煉油廠的工作人員會向石油中添加破乳劑(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為「分離油和水的高手」);同時,在高壓電場和高溫的條件下,最終達到油水分離的目的。由於大部分鹽是溶解在水中的,所以脫水的同時,也就脫去了鹽分。

第二步:「蒸桑拿」

常壓蒸餾有點像讓石油「蒸桑拿」----把經過脫鹽脫水的石油在常溫下進行「加熱」,再冷卻。根據石油中所含有物質的沸點,把石油同其他液體混合物進一步分離。經過常壓蒸餾後,汽、柴、煤油等輕質油和一些作為石油化工產品的原料的重油就誕生了。

第三步:變廢為寶

減壓蒸餾的步驟很有意思,能夠「變廢為寶」----在真空條件下,將重油和一些殘留的渣油分別進行二次加工轉化為輕質油。通過減壓蒸餾,還可以得到製作潤滑油的原料。另外,為了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要將分餾出來的輕質油進行催化重整。至此,石油的初加工完成了。

❸ 石油是怎麼形成的

一、1763年,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首先表明觀點:石油起源於植物。

二、1876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提出了「碳化說」。他認為,地球上有豐富的鐵和碳,在地球形成初期,它們可能化合成大量碳化鐵,以後又與過熱的地下水作用,就生成碳氫化合物。

碳氫化合物沿著地殼裂縫上升到適當的部位儲存凝結,最終形成石油。但這一假說的不足之處是:地球深處的碳化鐵含量極其微小,並且地球內部的高溫也使地下水無法到達地球深處。

三、1866年,勒斯奎勞第一個提出了石油的「有機成因說」,認為石油可能是由古代海生的纖維狀植物沉積到地層以後慢慢轉化而成的。

四、1888年,傑菲爾指出石油是海生動物的脂肪經過一系列變化而形成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前蘇聯的古勃金又提出了石油的「動植物混合成因說」;四、五十年代,有人還提出石油的「分子生油說」,就是油烴類是沉積岩中的分散有機質在成岩作用早期轉變而成的。

五、十九世紀末,俄國另一位科學家索科洛夫提出了「宇宙成因」假說。他認為,在地球還處在溶融的火球狀態時,吸收了大量原始大氣中的碳氫化合物。隨著原始地球不斷冷卻,這些碳氫化合物逐漸凝結埋藏,並在地殼中形成石油。

六、1951年,前蘇聯地質學家創立了「岩漿說」。他們認為,石油是在地球深部的岩漿作用中形成的。地球深處的岩漿裡面,不僅有碳和氫,而且有氧、碳、氮等元素。

在岩漿從高溫到低溫的變化過程中,這些元素進行了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從而形成甲烷、碳氫化合物等一系列石油中的化合物。伴隨著岩漿的侵入和噴發,這些石油化合物在地殼內部遷移、聚集、最終形成石油礦藏。

(3)石油怎麼的擴展閱讀:

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

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石油是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

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構成石油的化學物質用蒸餾能分解。原油作為加工的產品,有煤油、苯、汽油、石蠟、瀝青等。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分子量最小的4種烴,全都是煤氣 。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有甚紅、金黃、墨綠、黑、褐紅、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決定的,含的越高顏色越深。我國重慶黃瓜山和華北大港油田有的井產無色石油,克拉瑪依石油呈褐至黑色,大慶、勝利、玉門石油均為黑色。

無色石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原蘇聯巴庫、羅馬尼亞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均有產出。無色石油的形成,可能同運移過程中,帶色的膠質和瀝青質被岩石吸附有關。但是不同程度的深色石油占絕對多數,幾乎遍布於世界各大含油氣盆地 。

❹ 石油怎麼產生的

石油的產生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植物和動物死亡後的有機物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沉積物不斷堆積加厚導致溫度和壓力上升,沉積層變為油頁岩,後退化為碳氫化合物,聚在一起形成了油田。
還有一種說法是:地殼內的碳元素同氫元素結合漂浮在岩石表面層,經過時間沖刷形成石油。

❺ 石油怎麼來的

石油碳氫化合物,它由不同種類的碳氫化合物混合而成,而原油的顏色可以有很多種,分別包括深紅、金黃、墨綠以及常見的黑色等等,而原油的顏色以及粘稠度,則是由原油中所含的膠狀物以及瀝青的含量決定的。

通常而言,人們都將石化資源歸類為不可再生資源,但說到地球上的石油究竟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一直存在爭議,而到了現代,科學家認為石油的形成有兩種可能,分別是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

生物成油論是由羅蒙諾索夫提出的,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兩百萬年的時間,而在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最為古老的石油年齡在5億年以上。
科學家認為,一些石油是在侏羅紀時期形成的,而伴隨著地球上一些「特殊」的歷史時期,就比如說生物大滅絕時期,該時期會導致地球上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

植物和動物死亡後,內部的有機物不斷分解,並與地底的淤泥結合在一起形成沉積層,而由於沉積物不斷堆積,在高溫高壓的情況下,沉積層則演變成為了沉積岩,最後形成沉積盆地,為石油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環境。

除此以外,科學家認為在生物成油論中,海洋中的史前生物和藻類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動植物死亡後,被埋在深海的淤泥層下不斷推擠,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最後形成臘狀的油頁岩。

並退化成氣態或者液態的碳氫化物,而又由於這部分物質密度小比較輕,因此不斷地推向淺層的岩石中,並堆積形成油田。

但以上兩種生物成油論都存在著致命的缺陷,因為就算將地球歷史上所有的動植物總量相加,所形成的油量都遠小於目前地球儲備的,因此,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石油可能是自己形成的,與動物無關。

地球內部本就含有大量的碳,碳在經過不斷沉積和反應之後形成碳氫化物,因此,人們不必擔心未來的石油會因人類過度開采而枯竭。

❻ 石油是怎麼形成的

關於石油的形成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

一、生物沉積變油: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

二、石化油: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這個理論認為在地殼內已經有許多碳,有些碳自然地以碳氫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氫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輕,因此沿岩石縫隙向上滲透。石油中的生物標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熱的微生物導致的。

目前,第一種說法較廣為接受。

(6)石油怎麼的擴展閱讀:

石油是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它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劑、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被稱為「工業的血液」。

❼ 石油怎麼形成的

石油的形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古代海洋裡面的生物在地底經過漫長的變化形成的,一種是由地殼裡面的炭演變而成的。前者的說法相比後者更廣為接受,因此石油也被定義為不可再生資源,價格趨於昂貴。

石油又被稱為是「工業的血液」,它是一種粘稠的、近似於黑色的液體,石油液態、奇台以及固態組成的烴類混合物,而現在石油基本上可以分為原油、天然氣等等形態。

特點:

石油之所以在外觀和物理性質上存在差異,根本原因在於其化學組分不完全相同。石油既不是由單一元素組成的單質,也不是由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而是由各種元素組成的多種化合物的混合物。因此,其性質就不象單質和純化合物那樣確定,而是所含各種化合物性質的綜合體現。

石油的主要組成成分是碳和氫,碳氫化合物也簡稱為烴,烴是石油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對象。

石油中所含各種元素並不是以單質形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結合的各種碳氫及非碳氫化合物的形式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