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精神是什麼
擴展閱讀

石油精神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3-06 11:42:41

A. 什麼是新時代石油精神

到過茫茫戈壁,你才知道他們的魅力

到過油廠井場,你才知道他們會發光

走進他們,你才知道有這樣一種精神

艱苦樸素、砥礪奮進!

這就是石油人!這就是石油精神!

鑽井的過程會使用大量的鑽井液,這些鑽井液用完後和泥土、岩屑等一起排放就成為有污染性質的廢物。對於一般的廢棄鑽井液,最為常見的處理方法是採用固化法,即選擇一處場地,對廢棄鑽井液進行固化處理,這樣不僅會浪費很多土地,還存在著污染環境的風險。李興春所在的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的科研團隊,通過一系列的探討與研究,成功實現鑽井液與廢物分離,鑽井液可以循環使用,廢物可以生產免燒磚、砌塊、基土等,這樣既可以實現廢物再利用,又解決了傳統處理方法帶來的「佔地、污染」等難題,達到了清潔生產和資源節約的雙重目的。

今天,已是中國環保行業知名專家的李興春依舊在默默努力。提到自己為之奮斗的環保事業,他感慨頗深:「從1985年進入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至今,32年時間,我經歷了環保工作一步一步被國家、社會重視的過程。作為中國石油一名環保工作人員,我希望能從源頭、過程中把環保問題解決好,助推中國石油實現綠色發展清潔發展、成為世界頂尖企業。」

復合驅技術創新團隊:三十年磨一劍

三十年,你們只幹了一件事,石縫里洗油。這一洗,綠了油田發展的常青樹,白了小夥伴的少年頭。攻克世界級難題,把驅油技術演繹成創新藝術。以當驚世界殊的豪邁,引擎大慶百年之航。你們,傳遞了科技力量,更傳承了石油精神。

俗話說,上天難,入地更難。大慶油田經歷50多年的開發,已經到了高含水後期,采出的液體90 %以上是水。在這種條件下採油,相當於水中找油、水中撈油。採收率要提高一個百分點,不亞於百米短跑成績提高0.1秒的難度。

科技創新為老油田帶來新曙光。三元復合驅技術,可在水驅基礎上提高採收率20個百分點以上。

「1986年,大慶油田與法國國家石油研究院合作進行三元復合驅可行性研究,法國專家說我們大慶油田原油酸值太低,三元復合驅不適用,讓我們忘掉這個技術。」大慶油田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復合驅項目經理部經理程傑成說,「但我們並沒放棄,反而憋了一口氣要開展研究。」

三元復合驅從注配到采出,從技術完善到管理標准,涉及地上、地下,是復雜的系統工程。程傑成和他的團隊,30年來,從當年的「小夥伴」一路拼到如今的「老夥伴」,多少次「山重水復疑無路」,他們卻「咬定青山不放鬆」,千磨萬礪,多次換來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30年的「三元」圓夢之路,鍛造了一支石油科技的「夢之隊」,該團隊群英薈萃:培養中國石油技術專家7人, 16名地區公司專家,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和專業結構合理的人才梯隊,其中博士32人、高級工程師119人。他們的成果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就有發明專利42件、實用新型專利15件、軟體著作權2件。

一次次挑戰科技極限,一次次勇闖世界難關,大慶油田30年的「三元」圓夢之路,正是大慶科技「應用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生動「現實解說」。由此也鍛造了一支石油科技的「夢之隊」,彰顯了中國石油前行的科技力量。

堅守自己的崗位就是最大的精神。

B. 苦幹實干 三老四嚴的石油精神包括哪些

苦幹實干就是字面意思,懂得吃苦耐勞。

「三老四嚴」的提法,最早出現於1962年,到1963年就形成了完整的表述。「三老四嚴」是一種作風與精神:「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

(2)石油精神是什麼擴展閱讀

事件經過

1962年底,黨支部發動全隊職工對所管的油水井、站進行了詳細認真的檢查。技術員傅孝余逐井逐站認真細致地檢查驗收。除夕晚上,他檢查到最後一口油井時,發現套管法蘭缺一個螺絲,這時已是晚上9點鍾了。

為了裝上這個螺絲,他從一個井排找到另一個井排,從材料庫找到維修隊,終於找到一個適用的螺絲,然後回到井上把它配好。

老工人李廣志,在西七排3井檢查閘門池的設備時,發現回壓閘門下面有顆亮晶晶的油珠。他反復檢查了各個閘門,並無滲漏,也不像是外面沾上的。晚上,他把情況向井長作了匯報。

第二天,井長和他一道來到井場,順著油痕的地方,一段一段挖出管線,接著又擦乾凈,逐段檢查。經過4天緊張奮戰,終於查出了油珠的來歷,原來是干線穿孔滲漏出來的。通過這番檢查,他們及時消除了一個重大的事故隱患。

有一次,隊里小尹家來了客人,喝了兩盅酒。接班時,被19歲的徒工小李聞出來了。小李不準他接班,叫他在井場上鏟草,等酒味沒有了再來接班。小尹無可奈何,只好拿著鋤頭鏟了兩個小時的草。就這樣,在全隊逐漸形成了嚴細的作風。全隊職工對每盤長達1500米的清蠟鋼絲都要用放大鏡一寸一寸地檢查,確認合格後才准使用。

在交接班時,發現刮蠟片直徑差0.2毫米,生產報表塗改一個字,滅火器上有一點灰塵,開關閘門差半圈或工具擺得稍微不整齊,都要交班人一一改正,才能接班。由於大家嚴格執行制度,堅持嚴細作風,扎扎實實地干工作,確保了油井的安全生產。

這個隊建隊3年共錄取3萬多個數據,無一差錯,在用設備台台完好,井井站站達到一類,連續多年被評為油田標桿單位。

1964年2月20日,三礦四隊在石油部召開的全國油田電話會議上介紹了經驗。大慶工委作出了《關於開展向採油三礦四隊學習的決定》。全油田迅速掀起了「學三礦四隊、趕三礦四隊、超三礦四隊」的群眾運動。

同年5月,石油部在召開的第一次政治工作會議上,把他們在實踐中摸索並創造的一些經驗,概括為「三老四嚴」的革命作風,即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幹革命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並授予這個隊為「高度覺悟,嚴細成風」的石油部標桿單位,石油部領導還為全隊職工每人胸前戴上大紅花。

C. 石油精神是什麼新時期如何弘揚石油精神

所謂「石油精神」是解放初,在大慶剛發現石油的,建設大慶油田的時候,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大慶人為了建設油田,努力奮斗的精神。詳細可以網路一下鐵人五進喜和事跡,也就知道了什麼是石油精神。

D. 石油精神在今天有什麼意義

雖然石油精神距離我們的時代漸行漸遠,但是它的精神一直在傳承在不斷的發揚光大。那種不怕累不怕苦無私為國的精神永遠不老!今天我們仍要有這種不怕苦累的偉大精神,中國才能更快很好的發展進步!

E. 石油精神是什麼

鐵人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F. 石油精神是什麼精神、具體內容是神馬

鐵人王進喜的精神 新中國石油建設剛開始時條件很艱苦以王進喜為首的一批石油工人和知識分子不怕勞苦甚至用生命換取祖國的建設成功

G. 柴達木的石油精神是什麼

顧全在局的愛國精神,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油而戰的奉獻精神。

H. 石油石化精神是什麼

石油和石化。精神是什麼?他們的名字相似,但是精神是一致的,都是要為人民服務做。好人品的 油的品質,做的最好,買最好的油

I. 中國石油精神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愛國、創業、求實、奉獻。

J. 石油精神是什麼意思

石油精神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總稱,誕生於石油石化工業異常艱苦的創業時期,是石油石化戰線攻堅克難的重要法寶、奪取勝利的不竭動力。

在我國石油石化行業發展歷程中,以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苦幹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一直都是石油石化行業的靈魂和根基。在進入新時代的今天,大力弘揚石油精神作出重要批示,他強調:「石油精神」是攻堅克難、奪取勝利的寶貴財富,什麼時候都不能丟!

事實確實如此,只要細細思考,我們就會發現,石油精神其實一直都未曾遠去。

石油精神在 「中國石油師」的堅實腳步里。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共和國的石油工業,正是發軔於王之渙詩中的這片荒涼悲愴的大漠。

甘肅玉門油田,早在1939年就已投入勘探開發,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產量最高、員工最多和工藝技術領先的現代石油礦場,解放前的產量占舊中國石油產量的95%以上。

1952年8月1日,解放軍第19軍第57師近8000名將士改編為「中國石油師」,集體轉業到石油戰線,翻開了石油工業史的第一頁。

面對重重挑戰,這支「石油師」發出了錚錚誓言:「我們是脫下軍裝的解放軍,不怕死,更不怕苦。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們沒有一個是逃兵。」

其他:

石油精神在哪兒:在石油前輩的手拿肩扛、浴血奮戰里!

建國初期,國家經濟建設百廢待興。在那個時代里,尋找石油往往要行走在荒原戈壁,風霜萬里,顛沛流離,兼之物質匱乏,生活條件異常艱苦。

對於石油人來說,面臨著技術人員匱乏、石油裝備落後、後勤補給奇缺等一系列問題。然而,困難嚇不到石油人。

沒有吃的,他們就摳鼠洞、扒樹皮、挖野菜、開荒種地;沒有用的,他們就「人拉肩扛」;沒有住的,他們就住在簡陋的帳篷、牛棚、馬廄里……

「沒有條件創作條件也要上」,「寧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成為當時石油工人的真實寫照,他們用不屈的意志和瘦瘠的肩膀扛起了共和國工業的脊「梁。